/ 校系迷思 /學測申請 /志願選填 /考試衝刺 /108課綱 /大學生必修 /高職升學 /求職準備 /人物故事 /海外留學 /IOH 實習 /
Photo by christopher lemercier

強求的自然組會幸福嗎?高中選組前一定要思考的事!

「去念自然組啦!怎麼看都比較吃香!」由於理工、醫學科系出路穩定,在高中選組上,自然組變成熱門的選擇。許多同學即使知道自身興趣並不在此,仍基於成績表現、跨考難易度等實際考量,硬逼自己讀自然組。
2017-12-21

然而,在有選擇的情況下卻不讀自己喜歡的書,如此的學習不僅會成效不彰,學習熱忱也可能在過程中消失殆盡。

108 課綱上路:從「類組」變「班群」

過去的高中選組,因應升學考試中的「指定科目考試」而來,為了讓學生有充足的準備,因此有了類組的設計,改變學生在升上高二後社會與自然相關科目的比重。

在 108 課綱上路後,依然有自然組、社會組的分野,卻引入「學群」的概念,將數個相近學群組成「班群」,讓學生的修課選擇能更加貼近自己的興趣。必須注意的是,相關的選修課程將影響你的學習歷程檔案,也是大學各科系教授評估你的適性程度的指標唷!

本文將著重討論社會組/自然組間的抉擇,若想進一步了解自己適合的學群、班群,請先往這裡探索:點我做測驗

你被推著選自然組之前,可曾想過為什麼?

在台灣,自然組似乎在類組選擇上較被推崇,學生的耳邊總充斥著自然組比較好的說法。許多父母要求子女選擇自然組,認為唸社會組沒「錢」途;而補習班為了使榜單「好看」,大多也鼓勵著學生選擇自然組。

就出社會找工作而言,自然組相關大學科系因為方向明確又比較能累積實作經驗,所以較有優勢,倘若你的興趣確實在此,那恭喜你,你的類組選擇可說是毫無壓力的。然而,實際上,卻有不少選擇自然組的學生是興趣不在此或是未明的,除了「工作較好找」這個理由以外,他們背後還有哪些可能的考量呢?(推薦閱讀-台大教授談選科系:別再戰文理組了!你該認清社會的真實

首先,是臺灣的社會科考試,比起國外以申論題考驗學生論述能力,臺灣仍多以選擇題、簡答題居多。相反地,數理科目強調對於公式、觀念的理解,計算題的答案幾乎無從猜起,解題中一個觀念的不清楚,就可能使你失去整題的分數。即使學測時所有學生的考科皆相同,上述現象也使得「自然組在考試上比社會組更有優勢」的說法不斷出現,甚至成為許多人的共識。

再者,學校的資源分配也是可能考量。部分學校將資源放在所謂「醫科班」、「重點班」,而這些班級又以自然組為主,因此,為獲得較好的學習資源,讓自己有比較好的考試表現,學生即使是對於社會學科有興趣,也將因此選擇自然組,然而,這樣的做法在新課綱的實施下,未必還是好策略。

 

自然組至上風氣背後的隱憂

因為在沒有想清楚的情況下,硬著頭皮選擇了自然組,很多同學是被繁重的課業壓得喘不過氣,但即使如此,多數人仍極力說服自己,只要熬過這兩年,一切就會值得了,結果每天的學習就在如此的壓力下反覆著。

兩年後,可能真的有同學熬過來了,但更多的是其他兩類結局--不是繞了一圈又回到社會組的路上,就是學習興致燃燒殆盡,在課業表現上一蹶不振。

此外,針對「自然組在學測表現較社會組優異」的說法,筆者想提供另外的思考點,供讀者反思。就學測考試的範圍而言,兩類組在課程進度上沒有太大的差異,差別僅在於老師因為課程時間多寡,而能帶到的課程深度。

然而,這些多出的深度常超出學測的考試內容,並非必要。自然組在學測表現較好的現象可能並非來自於類組本身,而是社會風氣使然,由於各科成績表現優異的學生多被鼓勵就讀自然組,使得自然組在成績表現上優於社會組,這是我們應進一步思考的。(推薦閱讀—臺大教授:從電機到政治學,我發現「理工人比較聰明」是個大誤會

 

社會組工作不好找?

筆者常聽到周遭許多父母對孩子說:「你成績那麼好,不要唸社會組啦!」這句話似乎暗示著自然組是一條較為適合的路,進一步追問原因,父母的答案是基於自然組在工作尋找上較為容易,但事實真是如此嗎?(推薦閱讀-台大教授談選科系:爸媽們先聽孩子怎麼說,然後放過自己吧!

武陵高中輔導組長甘玉慈指出:「二、三類組學科的就業方向較為明確;然而,一類組的學生偏向通才,你今天學中文,未來不一定要做中文,也不只能做中文。一類組孩子善於思辨、溝通的特質,是他們較二、三類組孩子有優勢之處。我們應該回到特質上談,不是說某一群人必然優於另一群人。」(推薦閱讀-你念建中社會組,怎麼會是一件被社會祝福跟鼓舞的事?創意人黃威融專訪

在未來發展上,自然組偏向「專才」,社會組則偏向「通才」,這兩種不同特質的人才各有其優勢。自然組學科大多有明確的職業目標,學生將不斷接受相關訓練,培養某一特定領域的專業。

相對而言,社會組學科之職業目標較不明顯,比起培養專業人才,社會組學科重視批判與思考能力的養成,而單就此能力雖然很難在當今社會找到相應工作,然而,此能力並沒有領域的限制,它在任何領域皆能展現其價值。社會組學生若能於課外主動尋找自己有興趣的方向,並將批判與思考的能力帶入其中,將所學與實務結合,也有其優勢之處。

  

為何不讀自己喜歡的書?

成功沒有絕對的途徑,但熱忱與努力常是成功案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唯有做著喜歡的事,才有跨越挫折、勇於突破的動力。不明就裡地丟出類組選擇之前,不妨靜下來想想,你真的想讀這個類組嗎?

如同前述,走自己壓根不想走的路,結果不是繞一大圈回到原地,就是把自己的熱情耗損殆盡。你可能自信地認為,為了更好的未來,先將興趣擺一旁也無妨,再痛苦頂多是兩年的事;但事實往往不是如此,兩年後,當你面對大學的選擇,又可能屈就於同樣的想法,差別只是--這次你將要忍四年。

倘若每當遇到現實與理想的落差時,就全然與現實妥協,選擇那條他人認為最安全的路,這只是在逃避生活中的所有風險,當這樣的行為成為固定模式,我們會發現生活中能讓自己雀躍的元素越來越少。

讀自己喜歡的書,你才有自主加深、加廣學習的動力;學習可以是很廣泛的,遠比念書、考試來得多,它應是知識的成長,而不是生活上的凌遲。無論你的興趣在哪一個類組,你都應積極規劃,創造優勢並彌補不足。(推薦測驗—用你做過的興趣測驗,一秒搜出適合你的學類!

 

停止「把未來留待未來做決定」的想法!

思索未來是一件重要的事情,高中生大多同意,卻鮮少人實際放心思在上頭,不少學生想到心煩,就會萌生「我才高中,等之後再說啦!」的想法。

然而,沒有確定未來的目標和方向,你該如何規劃生活呢?有了明確目標,你才能分析哪一個類組對自己有所幫助。雖說類組並不全然決定你未來的科系,但類組的訓練會讓你在就讀相關科系上更有優勢。(推薦閱讀-台大財金系陳明賢教授:教育是一件你應該獨立完成的事

找尋目標在資訊普及的現今,已不再是難事,除了高中的輔導課,大學的系所博覽會、營隊活動,都是讓你直接窺探大學校系樣貌的方式;而大學線上開放式課程、IOH 平台上的學長姊講座分享也讓同學能不受限於時間、環境因素,了解大學課內外的生活。

然而,無論是實體或是網路資源,使用與否仍取決於個人,所以對於未來生涯的重視,別再只是說說而已,馬上行動吧!

人生旅途漫漫,未來的目標隨時可能改變,你在高中時訂下的目標,往往無法死守終身,但即便如此,各位仍應積極地看待未來。

身處在多元的社會中,更應該趁著年輕時多方的嘗試,改掉「把未來留待未來」的習慣,我們很難保證將來必定一路璀璨,但至少能盡力不留下太多遺憾。(推薦閱讀-未來的工作不再只對應單一科系,如何保持彈性重新組合?) 

我到底適合哪組?答案可能藏在你做過的興趣測驗裡

高一的同學們其實都已經做過興趣代碼(何倫碼)測驗,現在只要輸入測驗結果,IOH 將提供平台上與你類似的學長姐們的講座分享喔!決定之前,為自己多瞭解一點吧!點我開始探索

作者 羅竟祐

Leo Lo 羅竟祐,畢業於台中市衛道高中,現就讀台灣大學哲學系,雙主修政治系國際關係組。本來只是想擠進台大的他,在翻閱一些哲學普及書籍後發現自己對哲學的興趣,同時看見了不一樣的生活樣貌。回首當初自己對於哲學的一無所知,期許自己能將這個影響他重大,卻長期被社會誤解、忽視的學科,帶給更多人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