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感謝藍鯨隔音門 林經理 以此講座鼓勵後輩:「人生定位以及努力一樣重要」

小幫手:張紹敏

責任編輯:張紹敏

中國文化大學 政治學系 路秉融

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

分享此講座

PART 1:關於就讀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的經驗分享

講座章節開關
掙脫內向與安逸,成為傳承與改變的一分子

路秉融身上流著一半的阿美族血液,早在國小時期,他就對電視報導的政治運動產生濃厚的興趣,即使尚未獲得投票權,他便已開始關注選舉制度與辯論會,也特別投入公民課。「我希望未來能為臺灣的選舉文化、阿美族語的傳承都盡一份心力。」秉融堅定地說。然而,過去的他其實非常內向、偏好安逸,更經常因為自我設限而錯失交友與參與活動的機會。在進入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之後,他決定改變過去的作風,藉由參與系學會、到系辦打工、上節目錄影並至日本體驗移地教學,為自己的人生開啟了嶄新的一頁。

我認識的中國文化大學

「文化大學是陽明山國家公園最熱鬧的地方。」在這天氣多變、建築富有中式氣息的大學裡,有著 13 個學院的學生,秉融笑道,由於地狹人稠,不論是在用餐、找停車位、搭公車、搶課方面都是挑戰,推薦同學透過文大 BOT、選課資訊交流平台、講演平台等方式來追蹤學校的大小資訊(秉融細心整理的文大生存法則,請點選「學校」按鈕觀看)。除了獎學金、優久聯盟、交換計畫等優勢之外,文大的學系數量眾多,很適合想要雙主修、輔系及多元發展的同學。另設有 12 學分的「跨域學程」,舉凡理財與投資規劃、新聞傳播、音樂與生活等等,秉融則選擇了自己十分好奇的「法國文化與社會」學程。

政治系到底在學什麼?

秉融說道,政治系學生的日常就是被詢問「是否要從政」或「能否預言當選結果」,許多時候甚至會被貼上負面標籤。「政治其實就是權力(Power),能進行資源的整合、分配與使用,如果使用得宜,合法性的權力就會被稱為權威。」不論是在課堂上的師生互動,或是社團中幹部間的溝通,處處都是政治的一環。秉融提到,人們常認為政治離自己很遙遠,甚至排斥了解,但正因為缺乏行動,才會造成悲劇。「不可能政治歸政治,XX 歸 XX,你不理政治,政治還是會找上你。」

文化大學政治系的四大核心領域

秉融指出,政治系所學大致可分為政治理論、國際關係、中國政府、公共政策這四大核心領域。「政治理論」領域包含了政治思想與意識型態,也是政治學的基礎,探討的議題例如馬克思主義、法西斯主義如何改變世界,並學習以有系統的科學方法進行實證分析;「國際關係」領域可分為衝突、合作這兩個面向,議題如中國崛起後美國的危機感、疫情如何改變國際現勢等等;「中國政府」領域旨在了解中國發展的脈絡;而「公共政策」領域則介紹了在政策制定過程中,利害關係人與利益團體如何互動。

文化大學政治系的特色與資源

除了上述領域的相關必修,同學亦可選修人權與政治、國際公法、比較廉政設計、政治心理學、政治傳播學等跨域課程。不同於其他學校,文化政治系採取「不分系/組」的制度,好處是學習的觸角廣,但秉融也提醒學弟妹們,應針對有興趣的領域額外付出心力。系上的評量方式以申論題、口頭與書面報告為主,有許多曾經分別留學於法國、德國、英國、日本的老師們,也會舉辦小論文競賽、業師與校友分享會等。除此之外,文化大學政治系還設有「政治實習」制度,同學在學期間就可以到立法機構、非政府組織、基金會、公關公司等單位進行實習。

我適合讀政治系嗎?

談到政治系帶給自己的能力,秉融首先提到的是思辨力。「政治問題通常沒有正確答案,我會更注意新聞、社群等消息來源,不會隨意被風向帶走。」在獨立思考之外,對於事件多方觀察的能力、講求數據與證據等習慣,也是秉融從政治系帶走的收穫。他認為,政治系適合喜歡思考、有主見但能涵融不同想法、不排斥與人互動的同學,但最重要的仍是對於政治事務必須有所熱情。在未來出路方面,包含新聞媒體、公部門、法務助理等走向,亦可從事更深入的學術研究。

這些好課推薦給你!

「國際的脈動是會牽動一個國家發展的。」在眾多必修之中,秉融首推「國際政治」,這門課從各家學派出發,帶同學從不同角度縱觀國際情勢,也讓他明白「選舉」並非一國之事,政權的交替、跨國組織會議等皆能影響整體區域的發展。另外,在「比較政府與政治」中,老師會藉由制度(如憲政)、非制度(如社會文化)等面向來分析各國的政治實務,並從中探討臺灣得以改善的部分(聽秉融比較臺美選舉制度,請點選「這堂必上」按鈕觀看)。此外,秉融也選修了「基礎法語」、「今日法國」等課程,拋棄過去對法文與法國的既定想像,用更貼近的視角重新認識當地的政治與文化。

不在計畫中的課外活動

秉融坦言,自己過去不曾打算參與系學會,在朋友半推半就下卻擔任了副會長,當時並未用心以對,回想起來有些懊悔(系學會在幹嘛?要繳系費嗎?更多 Q&A 請點選「課外活動」按鈕觀看)。此外,秉融也花了許多時間在系辦打工,「我以為很輕鬆,只要影印文件、處理文書,後來發現有辦不完的演講、研討會,甚至設計招生海報、系所宣傳影片⋯⋯。我沒有設計概念或剪輯基礎,一度非常想要離開。」因著助教的一番鼓勵,秉融決定繼續堅持,對於工作不再拖泥帶水,也學到一般工讀生不易習得的技能。「我非常感謝他們,不管是不是礙於人情所逼,都讓我的大學經歷不平凡,做了沒有接觸過的事。」

日本移地教學經驗

2018 年,秉融抱著對日本的好奇心而報名移地教學,隨團參訪當地的學校與政府機關。當時,他來到關西四大私立名校之一的「立命館大學」聽課,體驗全英文、小班制授課的學習環境,也親自造訪當地富有意義的歷史遺跡(如光華寮、姬路城、本能寺等),一窺歷史的縮影,重思各個重大事件對於後世的影響。「日本老師上課非常嚴謹,也讓我放大了眼界,更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體會到當你停止學習,別人就會超越你。」

克服心魔不容易,請你記得持續改變

「大學一路走來,雖然沒有大風大浪,但若當時選擇單純顧好課業,或許我失去的不多,但得到的一定很少。」秉融誠懇地說,在改變自己的這條路上,必然需要面對長期形塑的個性與習慣,其中最大的心魔就是「安逸」。走過大學幾年,他想鼓勵學弟妹們勇敢跨出第一步,即便前方依然未知,也不需要猶豫不前,盡可能把握年輕的體力與時間來抓住機會。在講座最後,他也向未來的自己喊話:「希望你可以持續從小地方來改變,別忘了你大學時的精彩,要記得『改變』真的能帶給你很不一樣的人生。」

【推薦觀看】法政科系比較:法律系 vs 政治系 vs 政治經濟系,所學出路差異與適合特質?

分享此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