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感謝藍鯨隔音門 林經理 以此講座鼓勵後輩:「人生定位以及努力一樣重要」

小幫手:周瑾宣

責任編輯:劉庭瑄

核稿編輯:張紹敏

中國文化大學 森林暨自然保育學系 白芷瑞

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

分享此講座

PART 1:關於就讀中國文化大學森林暨自然保育學系的經驗分享

講座章節開關
適度地「不聽話」,活出自己的人生

身為獨身女,白芷瑞的父母時常以「我是為你好」為由,期望芷瑞當個聽話的乖女兒,芷瑞卻認為,這種保護有時反而會阻礙成長。「爸媽的話參考就好,你還是得堅定自己想要的東西!」她非常熱衷舞蹈,然而,高三一場意外,使她脊椎受到壓迫,甚至一度喪失正常走路的能力,從此放棄 14 年來的跳舞人生,也頓時失去方向。最後她決定,不屈就現實、不理會旁人質疑聲,選擇重考。「你想活成什麼樣子?你想要的是什麼?」喜歡大自然的芷瑞最終進入中國文化大學森林暨自然保育學系,更意外迷上馬拉松,藉由寫作分享跑步的生活,成為運動筆記網站的特約編輯。經歷受傷、重考、成為跑者的一連串挑戰,芷瑞始終保有初心,不輕易向環境低頭。

中國文化大學

位於陽明山上的中國文化大學,空氣好、風景佳,少有污染,但芷瑞形容上下山就像「打仗」,公車永遠塞到爆。校內系所共享資源,設有許多跨域、創意化的課程,老師會教好教滿,給予外系生相同的資源,芷瑞也修了即興舞蹈、民族舞蹈等課程,重拾往日的熱情。此外,攝影課,英文寫作等課程也讓她獲益良多。在學校生活方面,芷瑞也在文化的創客中心打工,創客中心提供了多樣化課程,包括面膜、金工、捏陶、皮革製品課等等,她笑道:「在文化,只要你肯開口,沒有什麼不可能的任務,資源很多,就等你來用。」

來到文化大學森林暨自然保育學系

「我喜歡大自然,以地為床,以天為被。」重考後,芷瑞來到所愛的森林暨自然保育學系。但森保系並不是整天往山裡跑,更不會每天上山砍樹,大部分課程多是坐在教室學習理論,也不是所有同學都能對植物的名稱瞭若指掌。森保系注重的概念是「永續經營」,最大的價值在於保護森林,讓人類有乾淨的空氣、健康的肺可以呼吸。芷瑞提到,文大的後山有苗圃,學生會在此上課、拔草、拌土,另有位於新店的林場,讓學生到此進行五天四夜的實習生活。若想從文大森保系畢業,得考過英檢、集滿德智體群美點數,並獨立完成系上專題討論和校內外實習。

文化大學森林暨自然保育學系的課程規劃

森保系的四大領域包括:植物辨認、環境教育、森林資源應用、生態保育。「植物辨認」主要會採集植物、觀察葉型,並採取跑台考,要求學生快速判斷葉子的名字;「環境教育」包含了環境教育教材法、環境倫理等課程;「森林資源應用」方面,學習森林療癒、生態旅遊、木材加工等。芷瑞認為,木本植物分類學、生物統計學、育林學、普通生物學等等。

系上設計「專題討論」的目的是訓練同學獨立研究的能力,芷瑞在為期三個月的反覆試驗後,製作出四季春茶葉面膜,並正式向大家報告;而在大三的「林場實習」中,必須與團隊一起合作、度過沒有網路的原始生活,嘗試攀樹、夜觀等活動;在校外,芷瑞申請來到農委會的林業試驗所,學習從畫圖、製圖到實作木製品的過程。

芷瑞特別補充,系上有國際性的海外移地教學,讓學生到馬來西亞的沙巴做生態旅遊、觀察豬籠草、大王花、長鼻猴等當地特有生物,也可以到日本北海道體驗無污染、充滿樹木的深度生態旅遊。

森林人的特質與未來出路

「大自然就是我的家!」比起在都市裡逛街,芷瑞更喜歡戶外爬山、做生態旅遊,不怕弄髒雙手,也比一般人更全球暖化、森林大火、減塑政策等環境議題。在未來出路方面,同學可成為公務人員、環境教育人員,或到民營組織擔任環境保育工作者、調查人員,甚至可以投入樹藝師或攀樹師等新興職業!芷瑞坦言,她在學習過程中也曾感到迷惘,但大三時修了環境教育課程,深受老師啟發與鼓舞,她最後選擇以「環境教育」為升學目標,最後以正取第一名之姿考取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我希望透過環境教育,影響更多人,一起來改善我所生長的這片土地。」

這堂課必上 

系內必修 「環境教育」包括了環境教育教材法、環境倫理與環境教育,學習分析全球脈動,是很生活化的課程,芷瑞也發揮創意,將「馬拉松」與「AQI 指標」結合,用心寫出了第一份教案,後來也藉此順利考取研究所。課堂之外,芷瑞在展覽中深入認識塑膠垃圾、塑膠玩具的議題,對自己的生活、減塑政策等進行反思,例如,因環保餐具生產的過程,可能又會產生另一種污染。「你保護了這個環境,其實就是保護了人類。」雖然許多人認為環境教育相當「簡單」,卻也因此時常受到忽略,更需要被看見!(更多課程分享,請點選「這堂必上」章節按鈕觀看)

在課堂之外打破舒適圈

芷瑞曾擔任教學助理,除了批改上百份考卷、登記成績,也幫忙老師代課、協辦研討會,一手包辦行政作業。此外,她也因著對馬拉松的興趣進到「運動生理學實驗室」,嘗試最大攝氧量、血乳酸測試、運動員驗尿流程等,並學習管控實驗、分析數據,雖然是外系學生,卻因著主動學習的態度而獲得如此特別的機會。暑期間,芷瑞參加中國北京科大交流團,深刻體驗兩岸學生的差異,也藉由獎學金和打工的存款去旅遊,身為獨生女的她受到許多來自父母的阻攔,卻仍執意去闖蕩。「即便心裡會有一些質疑說,哎呀,好危險喔,為什麼不聽父母的話,但講明白了,就是想要有夢想、想要去追尋。」但她提醒道,勇敢不等於隨便,還是要給家人具體的交代、讓他們放心。

跑馬生涯

2019 年,芷瑞砸下累積已久的獎學金,帶爸爸參與到香港參加海外馬拉松,也在大四時參與品牌徵選,從上百人中脫穎而出並加入 NBRC TAIWAN,開啟她的馬拉松訓練,每天到田徑場報到、去河濱做訓練。「跑步是項樸實無華且枯燥的訓練,這也是我第一次全心投入在一項運動上,我捨棄掉了很多課外活動。」然而,到了比賽當天,芷瑞發生熱傷害,突然喪失意識,「三個月的訓練生活,卻換來身體差點出狀況、也沒突破自己個人最佳成績,是很大的打擊。」但她不放棄,繼續前進名古屋參加女子馬拉松,展開每天清晨 4:30 起床的訓練。「跑步雖然是孤獨的運動,但我今天能有這樣的成績,除了自身努力,更多的是幕後推手。」芷瑞感謝一路上支持她、陪伴她的運動夥伴。

人生就是一場馬拉松,擦乾眼淚繼續跑

芷瑞歷經受傷、重考、迷惘的歲月,卻不想放棄、只有更努力地跑向精彩的生涯。芷瑞想對高三自己說:「雖然此時的你很迷惘,不知道人生方向在哪,但你永遠都要記得,多聽聽自己的聲音,選擇自己喜歡的科系,這樣唸起來才不會痛苦要死。」她很感謝當初沒有因為挫折而亂填志願,也沒有理會旁人的指指點點,一路堅持、努力活著,也希望自己的故事能帶給更多人為自己勇敢選擇的力量。

【推薦觀看】愛地球愛生物:地科系 vs 大氣系 vs 森林保育系 vs 動物科學系,所學出路差異與適合特質?

分享此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