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感謝 HPX 社群創辦人 蔡明哲先生 以此講座鼓勵後輩:「面對多變的未來,記得要保持好奇與勇氣,這會讓你獲得更多的樂趣!」

小幫手:林立麗、趙芳瑀、陳思嘉

責任編輯:林立麗

中山醫學大學 生物醫學科學學系 賴怡婷

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

分享此講座

PART 1:關於就讀中山醫學大學生物醫學科學學系的經驗分享

講座章節開關
生醫人的價值

賴怡婷在國中時受班導師啟發而對自然科產生興趣,升上高中後接觸了實驗課與鑑識相關影視,更加深了對生物的喜愛,然而,最初在選擇中山醫學大學生物醫學科學學系就讀時,怡婷曾受到師長認為「畢業後沒有就業保障」的質疑,儘管如此,她仍是選擇追隨自己的興趣,更在大二就加入系上張文瑋教授的實驗室學習,雖然每天都過著往返於教室、實驗室的緊湊生活,怡婷卻樂此不疲:「我相信,你有多努力就有多幸運,每個人只要做好該做的事,都會有相當的回饋。」或許生醫人不像醫院裡的醫師、護理師能給予病人最直接的治療,但如果沒有無數生醫人的研究累積,醫學技術就不可能繼續有所突破,這正是生醫人堅守的價值所在。

中山醫學大學簡介

中山醫學大學位於臺中市南區,鄰近烏日高鐵站、大慶火車站與捷運站,正心樓為教學大樓,大樓內還設有扶手梯,讓學生趕課更方便,大樓內不論教室、廁所環境都相當整潔,並有冷氣吹送。在食宿方面,周遭飲食選擇主要在鄰近的大慶街、復興路與臺中高工,同學還可以透過「好食」系統訂餐,不用負擔外送運費就能享受各式餐點,學校宿舍僅保障大一外縣市學生床位,升上大二就以抽籤決定入住權,若要尋覓校外租屋處,則可以利用學校的雲端租屋系統、臉書上的中山醫租屋網,當地一個月租金行情約為 5,000 元左右。在學校資源上,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不僅提供了同學實習機會、實驗器材與檢體資源,更有不少醫護人員會至課堂上和同學分享臨床經驗。此外,中山醫學大學也提供了各類獎學金,校內社團多元,其中球隊特別興盛。

中山醫學大學生物醫學科學學系課程規劃

中山醫學大學生物醫學科學學系為全國首創醫學研究結合生物技術的科系,以研究為導向,希望透過分析疾病、了解分子影響途徑,進而從事藥物研發、基因轉殖、蛋白作用等等基礎醫學研究,在基礎必修課程方面與醫學系有很大的重疊。四年課程難度採漸進式,大一課程是以普通生物、普通物理、普通化學,穩固學生背景知識;大二則進入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生物統計、生物化學等更進階的課程;大三課程為發育生物學、微生物學及免疫學、人類遺傳學;同學升上大四後仍有系必修課,但主要的時間會用於規劃未來,例如準備研究所推甄、出國留學或求職場。

中山醫學大學生物醫學科學學系課程特色

綜觀系上課程有四大特色,第一是三學分必修課多;第二是實驗課多,有利於磨練同學的技術與實作能力;第三是同學從大二就能修專題研究,體驗如何獨立做研究報告,並可以參加系上專題競賽來展現成果,雖然有不少同學從大二就加入實驗室,但怡婷認為不是越早加實驗室就越好,加入的前提應是自己具備一定基礎,且確定實驗室主題是自己感興趣的,在大一的系必修中,便有一門課是邀請系上每位老師分享自己的實驗室主題與研究範疇,目前系上實驗室大致包含了癌症細胞、蛋白質體、遺傳、生物資訊等等主題。

第四是「文獻討論」是系上連續四年的必修課,課程難度依年級漸增,大一課程是要求同學閱讀及理解科學性英文文章,教材為普通生物原文書;在大二課程中,同學則要依照老師要求找論文文獻,介紹其種類、結構、搜尋方法,並撰寫摘要;大三、大四課程則著重於讓同學熟悉報告技術及主題。

中山醫學大學生物醫學科學學系資源簡介

為加強學生實務能力,中山醫學大學生物醫學科學學系不只提供企業實習機會,也時常邀請業界專家、系友向學生分享工作經驗談,系上畢業門檻為要通過英語能力檢定,並從雙主修、輔修、學程中至少擇一修習,系上開設的學程主題如生醫大數據、分子醫學應用、保健生技,修滿學程規定學分即可獲得專業證書。

中山醫學大學生物醫學科學學系畢業出路

在畢業出路上,有些人常擔心讀生醫系因為沒有對應的證照可以考取,是否在就業會沒保障?若要繼續往研究所深造,是否也一定要出國留學才行?怡婷則指出臺灣政府已推出鼓勵生技產業的相關政策,系上更提供五年一貫制度,有助於同學更快取得碩士學位,目前在就業上,則以擔任學校研究助理、中央研究院研究人員,或進入生技業界(如藥廠、實驗器材廠)居多。

我的實驗室生涯

怡婷坦言要兼顧課業、課外生活與實驗室進度確實不輕鬆,但透過自己實際操作抽蛋白、跑電泳、養細胞、養動物,一點一滴去加強自己的實驗技術,內心是會覺得很踏實、有成就感的,她目前的研究主題為「光動力療法」,是探討光敏淺力材料在不同濃度、時間實驗條件下,對細胞生存、光敏毒發機制的影響。不過,她也補充做研究不只是一個人埋頭苦幹做實驗,更需要多多去閱讀相關文獻、參加研討會來吸收自己研究領域的新知,倘若自己能在寒假前統整好研究資料,還可以去申請科技部專題研究,為自己爭取執行研究的經費補助。

加入實驗室前該有的心理準備

對於有志加入實驗室的學弟妹,怡婷提醒必須做好「要扛下 data 責任」的心理準備,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研究,才不會白白浪費了實驗室的資源,而在面對實驗失敗時,千萬別直接放棄,而是該透過重複實驗來檢視自己步驟是否正確,也要勇於向老師、助理討論,如此一來才能從失敗中獲得成長。她也直言,加入實驗室後,勢必會減少許多與朋友出遊的機會,故需要好好調適心態,怡婷更認為真正的友誼其實不會因相處時間長短而改變的,而從實驗室獲得的能力成長將會是別人搶不走的珍貴寶藏。

什麼樣的人適合讀中山醫學大學生物醫學科學學系?

許多人常會把生醫系、生科系搞混,就怡婷觀察,中山醫學大學生物醫學科學學系是偏醫學導向,結合生物技術、臨床醫學來進行基礎醫學研究,至於他校生命科學系則偏重更多日常生活應用,例如怎麼運用基因轉殖農作物來減緩糧食短缺問題。至於什麼樣的人適合讀生物醫學科學學系呢?怡婷認為除了要喜歡生物、樂於學習相關知識,更需要熱愛實驗操作,並且具有足夠的耐心、細心與組織表達能力,才能在做研究上有好表現。

印象深刻的課程

「鑑識科學 CSI 學程」為外系學程,在申請上設有成績限制,學程下的課程包含了,關於指紋採證、採集分析的「DNA 鑑定」、探討刑事案件採證方式的「刑事鑑識概論」、由知名法醫高大成開設的「法醫學」等等,這些都是怡婷相當推薦學弟妹能修習的課程。

充滿歡笑與淚水的球隊生活

除了實驗室之外,怡婷投注最多心力的就是羽球隊,她不僅是校隊隊長,同時也參與了系隊,和球隊出征各大盃賽,不只是增加自己實戰經驗,也因此和夥伴培養了深厚的革命情感,大夥每逢節慶更會相聚在一起慶祝,在大考前也不吝於分享各科考古題,宛如一個溫馨的家庭。

不要浪費你的翅膀,勇敢飛翔吧!

回首大一時,怡婷也曾因為不太確定出路方向,而猶疑著是否要轉學、轉系,直到大二加入實驗室後,從做研究中找到了成就感,更確信基礎醫學研究的重要性:「雖然我們不像護士、醫生能提供病人最直接的幫助,但是研究背後一點一滴的累積才能造就現在許多醫學技術。」她也勉勵學弟妹:「大學生的優勢就是擁有自己支配時間的權利,所以我們都應該更勇敢地嘗試!」要知道,一次失敗不會影響你未來的人生,一花凋零荒蕪不了整個春天,就勇敢去闖吧!畢竟任何限制都是從自己內心開始的,打破限制、敞開心胸,勇於往未來努力邁進,你將發現自己無限的可能性。

【推薦觀看】生科生醫科系比較:生科系 vs 生醫系 vs 醫科系 vs 生物系,所學出路差異與適合特質?

【推薦觀看】中山醫生物醫學科學系校友告訴你:畢業後我進入台灣諾華,擔任藥廠業務!

分享此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