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責任編輯:Bella Huang

中山大學 國際經營管理全英語學士學位學程教授 佘健源

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

分享此講座

中山教授說給你聽系列:中山大學國際經營管理全英語學士學位學程教授 佘健源 訪談

講座章節開關
考上台大再轉系,我想用經濟學解決社會問題

「我念雄中的時候參加學生會,處理校園民主的問題,因此對社會現象產生了興趣,想要念社會組的科系,不過二、三十年前,家裡都會希望小孩讀理工科。」佘健源教授,目前任教於國立中山大學國際經營管理全英語學士學位學程(簡稱為「國經管學程」);身為經濟學者的他,當年在高雄中學讀的是自然組,雖然嚮往政治、經濟、社會、歷史等人文科系,面對父母的期待,他只好先考上臺大,再先斬後奏地轉入經濟系。

「1990 年代那時候,臺大有許多學生運動,我就參加了學運社團、走上街頭。但要走街頭不能隨便亂走一通,我要搞清楚社會現象有什麼不合理的地方,不能當個破殼小雞嘛!」臺大大學論壇社、大學新聞社、大陸書研究社、勞工社⋯⋯,看見知識份子肩負的社會責任,佘健源教授熱衷於社會運動的同時,也更認真鑽研學術,擅長以量化證據、數據分析解釋社會現象,先後於臺大經濟所、美國波士頓大學完成碩士及博士學位,回國貢獻一己之長。

「國際經營管理」為什麼要獨立為學士學位學程?商管科系的趨勢是?

「對商管科系來說,規劃多國籍的師資跟學生組成,會是頂尖大學管理學院的未來趨勢。」佘健源教授指出,在全球化的時代,即便是疫情期間,商品的生產、設計、運送、銷售依然在多個國家間移轉,跨國協作、跨文化的工作環境是全球商業戰場的真實場景;在管理人才的培育上,將會更著重國際移動、適應跨文化環境、跨國協作的能力。

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於是將「國際經營管理」獨立出來,設置國際經營管理全英語學士學位學程,四年修業畢業與一般科系同樣獲得學士的學位,其以全英語授課、來自各國的教授與學生,在校內直接打造跨文化的學習環境。「我們不要只是臺灣人關起門來大家講英文,而是老師是外國人、同學是外國人,我們的 working language 就是英文。」佘教授說,這個學程最大的特色是大三、大四一定要出國交換或是完成雙學位,四年都浸濡在跨文化的環境,對國際市場的 insight 會比一般的企管系更敏銳。

讀管理=樣樣學,樣樣不精?畢業後適合哪些產業?

「有些人覺得讀管理『樣樣通,樣樣鬆』,這是因為他們不覺得『管理』是一項專業,可是經營管理有很多面向,包括對市場的判斷、生產流程的規劃、人力配置、財務規劃,這些都是專業。」佘健源教授說,當然也可以直接選填財管系、資管系等專業分得比較細的科系,或是選擇所學較廣泛的經營管理科系,到了大三、大四、研究所時,再專精某個領域,而這也類似醫學系得先學習基礎醫學知識,再進階到耳鼻喉科、眼科、肝膽腸胃科等專科的概念。

「各種需要外銷產品、跨國協作、跨國溝通的產業,都是我們國經管學程的學生畢業後可以去的地方。」諸如海外公司的業務、作業人員、國外品牌代理、外派去開拓海外市場⋯⋯,由於中山大學國經管學程的訓練以跨國移動的能力為主,無須將就業方向限縮於臺灣或單一國家,未來的可能性更加寬廣。

中山大學國經管學程在學什麼?怎麼學?

「我們要求學生一定要出國交換,甚至是拿雙學位,把全世界當成你的學習場域!」佘健源教授表示,中山國經管學程將課程規劃為前兩年紮根,後兩年到海外學習,大一、大二以基礎商學知識、跨文化的養成為主,開設會計學、經濟學、統計學、管理學等商管科系的共同科目,加上英語簡報與寫作、企業倫理、跨國企業法律風險評估等課程。

大三、大四期間必須出國交換一年,或申請兩年的海外雙聯學位,交換結束後則銜接三個特色選修模組的課程,包含亞太經營管理模組、巨量資料分析模組及全球財務金融模組,系上也鼓勵學生於此階段選修研究所課程或商管專業實習課程。

出國交換、雙聯學位、產業實習,我有哪些選擇?

「中山大學最重要的資源就是我們有非常多的姐妹校和交換名額,這個交換名額是多到每年都用不完。所以當談到學習資源的問題,有些人覺得南部資源可能不如北部,可是我會跟你說『我們的資源在全世界』!」佘健源教授表示,中山大學的姐妹校遍及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加拿大、東南亞,並與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英國 University of Essex 簽訂 2+2 的雙聯學位,目前也正在與美國坦帕大學、比利時列日大學洽談合作。而學生不論是出國交換還是雙聯學位,國經管學程皆提供每月 10,000 元以上的生活費補貼,成績優異者另有機票補助。

「我們有專屬管理學院的職涯發展辦公室,由職涯辦公室牽線實習的資源,與許多南臺灣在地的公司合作,讓學生進入產業歷練。」佘健源教授表示,職涯發展辦公室提供充足的實習資源,合作企業包含台灣福興工業、勤業眾信、新光銀行、BenQ、全家便利商店、隆順漁業集團等等,同時定期安排業界高階主管、畢業校友與學生進行一對一的職涯諮詢,舉行職涯講堂、面試與履歷撰寫工作坊。

給高中生的備審面試、學習歷程檔案建議

「最重要的是,你在高中的時候,要把英文的聽說讀寫都練起來,確定進來就讀後可以適應跨文化的環境。」由於中山國經管學程採全英文授課,聘請國外的教授,並招收外籍學生,日常交流與課堂學習都是採用英文,面試時也會以全英文的面試測試學生是否具備一定程度的英語能力。佘教授特別提醒高中生們,只準備英文自我介紹是絕對不夠的,教授在面試時會提出各種面向的問題,測試口說能力,並觀察學生對於社會現象、國際情勢的洞見。

「我們還會看你有沒有跨文化的能力跟經驗,跨文化能力裡有一個很重要的是,不要有刻板印象跟歧視。」佘健源教授直言,對於多元文化的接受程度也顯示出其是否適合「國際經營管理」這門專業,學生若能呈現一些跨文化的經歷,會很加分。

在美國化為失語的金魚,他更鼓勵學生到世界去冒險

「我覺得出國讀書真的是跨出舒適圈,你是跨到一個完全不同的文化裡,與當地沒有淵源、連社會資本都沒有。」儘管當年以優異的成績、流利的英文能力到美國波士頓大學讀書,佘健源教授在課堂討論才發現,許多原本在中文語境裡可以輕鬆解釋的概念,一旦換成要用英文表述,在轉譯上相當困難,自己就像條失語的金魚,腦中的想法自口中吐出,只能化為一顆顆虛幻的氣泡。

「這時候你就會反省,過去在臺灣的文化資本、社會資本對自己的幫助是什麼?這就是跨文化的衝擊。」他說,與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語言的人們溝通,轉譯自己的想法,是一項必須經過反覆練習才能學成的能力;而國經管學程的學生在經過四年的跨文化訓練後,就帶著國際移動力與跨文化思維,在人生最精華的時期去海外冒險,幫臺灣的產業打天下吧!

分享此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