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感謝台中 張永瑞先生 以此講座鼓勵後輩:「多一點熱心 哪怕窮熱心」

講座製作由 IOH 與家扶基金會合作產出,並由 IOH 幫手 李孟蓉、林立麗、蕭婉伶 協助 責任編輯:林立麗

台中教育大學 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 高瑞權

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

分享此講座

PART 1:關於就讀台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的經驗分享

講座章節開關
我與家扶的故事

「只要有兒童需要的地方,就有家扶的服務。」高瑞權因為父母離異的緣故,自小時候便接受到家扶基金會的協助,他相當難以忘懷的是,即便當時自己住在泰雅族部落,家扶督導依舊熱情地上山關心他,督導當時送給他的直排輪更是瑞權直至現在依舊珍藏的寶貝。後來從參與家扶舉辦的各類活動中,瑞權不只結識到許多知心夥伴,也因此對自己更有自信,了解到自身的能力其實遠比想像中更大,足以去帶給周遭的人、整個社會正面的影響!對他來說,家扶就好比是另一個家,他感謝督導、主任、社工老師一直以來的關照,更期盼自己未來也能回饋家扶,帶領更多同樣是家扶的孩子了解到:「一個人的出生背景絕不會阻撓他的未來發展,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存在,不需要任何條件,都是有其價值的」。

影響自己一生的啟蒙老師

瑞權在國中時曾陪姐姐北上參與表演課,表演課老師不只教會了瑞權歌唱技巧,更時常透過說故事鼓勵他要相信自己的潛能、肯定自己的價值。「即便受現實所困,而無法做自己想做的事,但一個人的潛能、內心的渴望並不會消失,只要願意付出時間與努力,終能找回真實的自己!」瑞權侃侃而談著老師告訴他的「空中飛人」故事,他說正是受老師的啟發,讓他也想成為像老師一樣光芒四射的人,能帶給身旁的人滿滿的正面能量:「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手工藝品,你我都很特別,不需要跟別人比較,學會欣賞自己與別人,就能尋回生命的價值。」

台中教育大學簡介

透過指考分發管道,瑞權進入台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就讀,台中教育大學在創校之初是專門在培養國小師資,於近年轉型後,也設立不少非師培系,如文創系、國際企業學系。說到學校資源,瑞權最推薦的就是英文自學中心與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前者是有許多外籍師資,有助提升語文能力,後者則是專為協助原住民學生課業,以及推廣族群文化。在生活機能上,台中教育大學鄰近金山食物街、中華路夜市、一中商圈,滿足同學在飲食、購物上的需求,而審計新村、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文學館、柳川水岸步道、勤美誠品綠園道都是附近的熱門旅遊景點。

台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課程架構

「我眼中的區社系是,把一切空間上的事物都賦予意義與故事。」瑞權笑談有些人會把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和都市計畫系、設計系搞混,但台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的前身其實是社會科教育學系,換言之,系上所學是和社會科(如歷史、地理)有很大的相關,跟設計系是完全無關的。更深入地說,系上大一共同必修為文化人類學、政治學、社會學、台灣史,同學到了大二則會選組,瑞權隸屬的「區域組」是著重在史地和區域發展,課程中常常會有實地考察與報告作業,課程如「人文地理特論」是要同學從網路和實地考察中去比較社區的樣貌,瑞權當時便是深入桃米社區做調查;「文化事業參與實務」則會比照外界投稿標準,教導同學撰寫出吸引人、且可執行的企劃書;「近代台灣社會發展」則是帶同學認識台灣白色恐怖時期的近代歷史政治。而另一組「社會組」偏重於社會科學知識,多理論課。

台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畢業出路

台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屬於半師培系,同學只要在學期間通過考試,就能成為師資培育生,在修滿師培規定課程(且不須額外繳交學分費),通過了相關檢定與甄選後,就可以成為國小老師。瑞權目前修到的初階師培課程有國音及說話、兒童文學教學、教育概論。除了當老師之外,系上常見畢業出路還包含了文史工作者、社會行政以及其他公職,但瑞權建議學弟妹不要去設限自己的未來,因為系上最著重培養學生的是批判思考的能力,學習如何從多樣的角度去分析事物,這樣的能力是不論在哪個行業工作都很需要的!

印象深刻的課程

「全球化與世界發展」是探討全球化機制對世界的影響,課程中播放的紀錄片《苦澀的種子》深入探討轉基因作物的盛行對非洲農民的生計所造成的危害;「文化人類學」則是介紹從古到今的特殊族群文化,瑞權很推薦課程中播放的電影《鯨騎士》,故事主軸為一名紐西蘭毛利人小女孩顛覆傳統成為酋長,令他思考起自己對泰雅族的認同感與文化延續性;「台灣南島歷史與文化」則是介紹台灣原住民的起源與文化,瑞權也因為這門課而研究到噶瑪蘭族正名運動,不禁感嘆起要團結起整個族群實在需要很大的努力。

「區域經濟與發展」是讓同學透過問卷調查去了解商圈內商家的經營之道,進而探討商圈興衰的原因;「多元閱讀樂趣的激盪與體驗」則是讓同學能分享書籍內容,不只是做經驗交流,還可以激盪出不一樣的觀點火花。

升上大學後,當然要來點不一樣的課外活動!

瑞權當初加入系學會的原因是想更深系上的向心力,由於是公關部一員,他曾協辦過區設週、擔任小畢典總召,他從中最大的學習不只有如何與人溝通、協作,怎麼分配彼此的工作量更是一門學問。此外,瑞權也是系籃、校籃的一員,常有人問他:「不會覺得要忙兩邊的練習,太花時間?很累嗎?」但他深信:「既然是自己熱愛的事情,就算要付出再多時間又何妨?籃球是我想一直堅持下去的事!」瑞權說從球隊中磨練不只是打球技巧,更是對人生的態度:「踏上球場,就要相信自己做得到。至於輸贏,要拿得起,放得下,贏了值得開心,但輸也是一種學習!」

家扶,有你真好

家扶基金會的宗旨是扶助貧困家庭兒童生活、以及保護受虐或有特殊需求的兒童,家扶的社工老師除了家訪受扶助的兒童,也會時常通知服務處舉辦的活動資訊、協助排解生活上的問題,而透過認養人制度,受扶助的兒童在逢年過節還能收到禮金與卡片。「家扶就是個大家庭,社工老師、督導、主任就像爸爸媽媽,大家都是彼此的兄弟姊妹!」瑞權訴說著事隔多年再與督導相遇的感動,他尤其佩服督導為家扶孩子全心奉獻的精神:「督導總說:『只要陪伴著家扶的孩子們就很滿足了。』」除了參加服務處舉辦的青年活動,瑞權也是家扶「青年自立釣竿方案」的一員,一開始是從繪圖、遊戲建立起參與者的夥伴情誼,後續還有故事力課程來帶領大家重新認識自己,找出彼此的共同經歷,令瑞權印象深刻還有籌辦冬令營,該活動是為了受家扶扶助的國中生所設計,瑞權因為擔任隊輔的緣故,而有機會深入認識每位隊員,也因此體認到不該因為一時的爭執,就責備對方不是,要先去理解對方行為背後的動機。家扶的「青年發聲計畫」則是要參與者執行一項對社會有正面影響的活動,瑞權當時舉辦的活動名為「微笑街頭」,是以街訪的形式,聆聽路人訴說心事,希望能舒緩社會大眾的心理壓力,「家扶提供的是貴人與資源,來協助你的人生,在這裡,你將認識新朋友,活出不同的故事!」瑞權深有所感地說道。

每個人都是很特別的存在

跳舞是瑞權從小就很想嘗試的事,然而直到大學才開始學舞,他坦言自己一開始的挫折感相當大,甚至難以面對鏡中的自己,常常懷疑著自己是不是沒有天份,直到調適好心態,他才發現自己其實是每天都有在進步,所以也更勤於練舞,深刻體悟到只有接納最真實的自己,才可能有進步的機會。瑞權引用「你很特別」的故事,強調任何外在的標籤其實都不重要,重點是要喜歡自己,了解自己的長處,才能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對於其他家扶的孩子們,瑞權想說的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向著標竿往前跑吧!」別讓過去阻撓自己的未來,不要輕易覺得自己能力不足,而是要永保對學習的熱忱與好奇心,相信自己能做的事、能對社會造成的影響絕對是超乎想像的!

分享此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