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感謝藍鯨隔音門 林經理 以此講座鼓勵後輩:「人生定位以及努力一樣重要」

小幫手:周瑾宣

責任編輯:趙芳瑀

核稿編輯:張紹敏

臺中教育大學 科學教育與應用學系 蔡幸潔

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

分享此講座

PART 1:關於就讀臺中教育大學科學教育與應用學系的經驗分享

講座章節開關
從前任性安逸,現在的我帶著韌性築夢

若要用一句話形容自己,蔡幸潔自嘲那便是「離經叛道」。她曾認為「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大一時度過了一段安逸玩樂的日子後,她陷入了低潮期,開始思考未來目標,同時找了服飾店店員的工作,並在朋友介紹下擔任教會課輔,從中發現自己對於「服務」十分有熱忱,加上對自然科學的好奇心,以及喜愛與人互動的性格,幸潔決心從臺東大學生命科學系轉學至臺中教育大學科學教育與應用學系,並在大三時預修教育學程的課程,試探自己對於教育的興趣與適應程度。大三下時幸潔考取了教程生資格,重新認識「教育」,而科學與人文的交織夢於焉展開。

認識臺中教育大學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是幸潔眼中的臺中教育大學。中教大位處臺中舊市區,腹地相對較小,但生活所需仍一應俱全,四周交通便捷,且鄰近一中商圈、國立臺灣美術館、審計新村等大地標。中教大是臺中師專、師院的前身,自創校以來便有「培育師資的殿堂」之稱。近期由於多元發展的關係,學校也增設人文學院、理學院、管理學院,而各系課程也分有「師培生」與「非師培生」的課程,體制朝向綜合型大學發展。

一探中教大資源

師資培育暨就業輔導處(簡稱「師培處」)主要處理師培相關事務,舉凡教育學程、學分實習、師培獎學金等相關資訊都可以向師培處詢問。中教大教育學程分成「小學教程」及「幼兒教程」(兩者差異請點選「學校」章節按鈕觀看)。校際選課方面,由於中教大的地利之便,幸潔也得以到中興大學修習中等教育相關課程。

此外,中教大開設了許多學程以培養學生的多元專長,包含公務人員、行銷管理、運動健康管理、多媒體運用等學程。幸潔回憶道,當初想嘗試高普考,於是修習了「行政法」,其中老師提點了許多國家考試的題型與注意事項,她也提醒同學善用學校資源,省去補習班的費用與時間!學校締結的姊妹校遍布各洲,而英語學系、資工學系更提供雙聯學位制度,有興趣的同學可以上學校官網查詢。

中教大科學教育與應用學系 vs 一般科學系

一提到科學教育與應用學系,許多人可能會有疑惑。「科教系像是一位推銷員,將科學知識包裝給不同的對象,並教大家如何應用在生活當中。」幸潔進一步說明,一般科學系為純科學系,與科教系都需要理解基礎並延伸專業知識,但若以做蛋糕為例,兩者的不同之處在於,科學系旨在告訴大家如何做出好吃的蛋糕,其材料為何;而科教系則是分析蛋糕為什麼好吃、適合什麼時候吃。

中教大科教系學什麼?

科教系的三大核心為科學教育、科學傳播與科學應用。「科學教育」目的在於學習如何教導學生、利用何種方式讓學生更了解科學,培養科學教學中應該具備的能力;「科學傳播」會學習如何傳遞科學知識給大眾;「科學應用」則學習科學如何應用於生活實務中。科教系強調時時保持「懷疑」的科學人態度,並養成提出證據才能主張意見的習慣,探究、解釋生活問題更是科教系學習的要點。

中教大科教系的四年課程規劃

大一的課程皆為必修,包含普通生物、化學、物理、地球科學、實驗課、教育科學概論等等;大二時除了三堂必修「科學歷史與哲學、科學閱讀與寫作、科技發展與現代社會」,同學也會開始依照自己的能力與興趣選修「教育類」或「應用類」的課程;大三時,會有一門「書報討論與專題研究」的必修課,同學必須作出一份專題研究計畫,對於未來想往研究領域發展者,是個打基礎的大好機會(詳細課程內容,請點選「科系」章節按鈕觀看)。

中教大科教系有哪些資源?

若提及系上最大的資源,幸潔認為是「專題實驗室」。「實作型實驗室」中有許多儀器與器材;「討論型實驗室」則提供探討學術文獻的空間。系上也提供鼓勵同學學習的書香獎學金,同學可以善加利用。此外,系上與鄰近大學(如中國醫藥大學)舉辦學術交流、合作,亦常與業界合作實習,對象如科博館、科學雜誌編輯、科教工作坊等,幸潔提醒大家不妨多多注意學校信箱,留意活動資訊!

畢業後只能當科學教育的老師嗎?

除了制式教育下的科學教育老師,亦有許多人從事科學傳播相關的工作,如:科學新聞記者、雜誌編輯、媒體公關、科博館解說員。幸潔更補充,若對於科學研究有興趣,可以投身實驗室,朝研發人員及科技產業等顧問公司發展。

這堂必上

系上必修「科技發展與現代社會」中,幸潔與組員討論「冷凍人體技術開放與否」一題。雖現今技術已可將動物復活,但可能與社會觀感產生衝突,引發的問題包含死亡觀認知、自我認同、身分承認等等。藉由這堂課,幸潔學習到如何與科技共存、達成平衡與取捨。

系內必修「科學閱讀與寫作」主要培養科學文本的閱讀素養,老師會介紹科學文本類型,並在課堂中讓同學改寫科展作品、編輯科學文本。這堂課培養了幸潔保持懷疑的科學人精神,並學習如何判斷資訊的真偽。系內選修「科學傳播概論」會教導同學成為科學的發言人,也會從業師分享與實務操作中,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科學作品。

課外活動,讓我找到我的方向

從系學會、服飾店店員、課輔老師、科學營隊老師到研究計畫工讀生,幸潔這一路以來,找到了專長與熱情,並確立以服務人群為志業。擔任科學營隊老師是幸潔印象最深刻的活動之一,使幸潔深刻體驗當一個老師的感覺,也開始反思自己是否想成為老師。「當老師不只要有足夠的學科知識,還要有班級經營的能力,思考如何對學生的學習更有幫助」。幸潔笑說,學生熱烈的反應,是她繼續點燃教學熱情的動力。

從安逸到迷惘:踏出舒適圈的轉學經驗

大一時,因為考上大學,幸潔開始無限期地放鬆、整天玩樂。然而,一段時間之後,眼看身旁朋友都有努力的方向,而自己卻毫無目標,幸潔開始感到空虛並進入低潮期,開始思考該做什麼來改變自己。「在原先的學校沒有找到興趣,我曾想過是否要直接休學,直接進入職場,但心中又有一股聲音告訴我,如果現在放棄學業,那也代表工作結束後,要想回到校園會更困難。」幸潔坦言,這段迷惘期是人生當中最不開心的時候,在跟朋友聊過之後,她才發現原本的環境不適合自己,決定要脫離舒適圈。「當我離開舒適圈,我才發現不做不會怎麼樣,但做了真的會很不一樣。」

迷惘多時,回首答案都在自己身上

四年之間,幸潔從一個任性的小女孩轉變為一個具有韌性的人。「我不再是『想做有何不可』,而是重新賦予每件事意義。」幸潔說,大學期間的每個經歷,回歸到身上都是養分。雖然有些時候會多繞幾個彎、吃了很多悶虧,但在每個決定的當下,她盡心完成每個目標,不後悔自己所做的每一個決定。若再念一次大學,幸潔直言絕對不會虛度光陰,並勉勵大家學習當一個自律的人,好好規劃自己的時間。最後,她勉勵五年後的自己,堅持自己設定的小目標:「過去的你都在為成為更好的人努力,現在的你更不能輕言放棄!」

分享此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