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責任編輯:張紹敏

臺北大學 民俗藝術與文化資產研究所教授 王淳熙

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

分享此講座

北大教授說給你聽系列:臺北大學民俗藝術與文化資產研究所教授 王淳熙 訪談

講座章節開關
從建築到文化資產,「人」才是我的專業

大學、碩班、博班唸的都是建築,王淳熙教授因著對古蹟的興趣,跟著成大傅朝卿老師踩進了文化資產保存的工作,最終於臺北大學民俗藝術與文化資產研究所(以下簡稱為北大民藝文資所)中任教。碩士畢業後,王教授曾在鄉公所擔任主任秘書,他將鄉公所比喻為「社區大學博士班」,除了幫助他精進與眾人溝通、與政府機關合作之道,最重要的是令他更貼近民眾的想法。「文化資產的工作接觸的人很多,通常與你我的背景大不相同,一定要學習用他們的角度思考。」王教授笑說,在鄉公所的第一個障礙就是「講台語」,但正因為那段歷練,讓他的後續研究能與地方緊密結合,不困於學術的象牙塔。

不是「保存」就贏了!文資工作的困境與迷人之處

「我們不只是要確保房子、文化景觀漂漂亮亮的,更要思考如何將傳統與現代環境融合,創造出不同的環境與事業、激發人們的想像。那絕對是跨領域的學問。」王教授指出,文化資產部份的工作和「社會運動」雷同,但實際上並不是「保存就勝利了」,如何維持與活用、誰要負責,都是關鍵問題,必須冷靜、專業、有邏輯地來進行前後的規劃。「不是所有的老人都是偉人。」王教授引用傅朝卿老師的話,說明我們此刻認定的「傳統」過去也曾是「創新」,因此最終仍要回歸當代如何看待過去,找出更彈性的方式來活化傳統,而非一味將其列為法定的文化資產。此外,文資工作涉及社會、技術、歷史面的知識,如此全面性的學習相當辛苦,但王教授同時鼓勵大學生不要排斥本科之外的學問,了解得越廣、未來工作角度也會越多。

挖掘文化 DNA 的北大民藝文資所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被民俗、傳統、文化圍繞,我們在想辦法挖掘這些民俗藝術與文化資產的 DNA,找出背後值得被大家知道、運用的故事。」舉例而言,轉化人們對廟會陣頭的誤解、臺南的「老屋欣力」運動背後都是對文化環境的關心,藉由研究與實踐找尋在當代的保存、維護、推廣之道。因應文化保存意識抬頭,北大在 20 多年前成立了民俗藝術研究所,如今已從「無形」的民俗藝術擴及「有形」的文化資產。「過去思考的是傳統文化『是什麼』,現在則加入『它要如何活下去』。」王教授說道,所上老師研究領域舉凡器物、飲食文化、文學、地理、人類學、博物館、空間、節慶等等,但共同關心的都是一個環境中的人、事、地、物如何受到文化支撐,又該如何轉向。

你能從北大民藝文資所帶走哪些能力?

王教授指出,所上不少學生擁有歷史或中文背景,就讀上述科系的學生在文字、文獻的駕馭能力相當傑出,但只有到「現場」才能幫助你從當地居民與地貌的角度來關切你想處理的問題,而「田野調查」正是北大民藝文資所強調之處,更提供海外田調的獎學金,鼓勵同學從「比較」的觀察中找出議題。「我們和北藝大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臺藝大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都有部分相似之處,但老師各有不同專業,我們的文史訓練也特別草根,讓同學在面對『人』的時候更有優勢。」

王老師提到,培養同學發掘問題、洞察環境、獨立思考、掌握資訊來源等能力是所上的核心目標,希望同學能藉此解決當代與傳統的衝突問題,更能突破同溫層內的單一價值觀盲點。「只能重視當代價值嗎?過去如何融入現代?這是社會面對的重大問題,但在大量使用社群媒體討論之下,多半人都在內部交流,沒有跨出封閉的同溫層。」王教授有感地說,學習聽意見不同的人講話、講別人聽得懂的話,才能達成有效的溝通,也是所上期許同學具備的能力。

北大民藝文資所的老師和同學是誰?未來出路如何?

所上目前共有 5 位專任老師,加上幾位在業界頗負盛名的兼任老師,每年同學則約有 12 至 14 位。部分同學本來就參與在文化資產、民俗藝術工作中,也有同學僅僅是對文史有興趣者,更有公務員或社會科老師,希望透過進修解決工作上遇到的困境,在實務能力外更懂得如何思辨問題。「我們收學生沒有非什麼條件不可,但既然要讀研究所,你必須很清楚自己是來學習、訓練腦袋的,就算現在能力不佳,也要期待透過這兩年提升思辨能力。對自己有期許的學生就是我們最想合作的。」在畢業出路方面,同學除了可考取如「文化行政」 等公職外,成為教育工作者、進入 NGO、NPO、民間團體者也不在少數。「你有文化的底蘊,不會單純處理行政事項。」王教授強調,由於進入職場必須大量與人接觸,所上訓練能應用的場域其實相當廣泛。

文史工作者到底能不能「發大財」?

「不瞞你說,許多人確實會擔心從事文資工作的出路,但我現在可以肯定的是,它很值得投入,需求也會一直存在。」從建築轉向文化資產,王教授其實也曾有所顧慮。「一般人對文史工作者的印象停留在做調查與研究,感覺有點可憐,但其實文史工作者挖掘真相的能力非常厲害,並且因為長期蹲點而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當你能抓住、轉換其中的賣點,你就發大財了!」王教授笑說,現代許多「文青」賣的是一種感覺,但背後底蘊不足,因此產品沒有足夠的溫度,文史工作者若能精準地掌握當代人的心情氛圍,就能大有作為。面對「文組無用」的說法,王教授回應道,「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說得很對,只要人類一天無法跳脫與社會、歷史、心理連結,那麼就有文組存在的必要。但王教授也提醒想投入文史工作的同學,必須作好「蹲得起馬步」的心理準備,有耐心地爬梳資料、與人接觸。

該不該讀研究所?如何鎖定適合自己的研究所?

王教授直言,任何時候都有機會讀研究所,倘若你的領域看重實作能力遠大於研究能力,那麼無需急於一畢業就升學;倘若下定決心進入研究所,工作或興趣在未來都可能變動,因此不該是考量重點,更應思考「你希望在研究所的每個訓練中得到什麼能力」。王教授指出,研究所的自由度較高,設備、環境、位置已非關鍵,找到感興趣的主題、方向吻合的指導教授更為重要。「許多同學把研究所當成大五、大六唸,其實也是因為現在大學的訓練比較偏向老師給、學生學,但進入社會就不能繼續照表操課。」王教授認為,覺得大學不足、想繼續學習是件好事,但若只是因為找不到工作、不想當兵等理由,把研究所當成逃避現實的方式,那麼會是浪費時間的選擇。「迷茫的時候,好好認識自己、去看看別人在做什麼,再找出自己的方向吧!」

教授推薦論文

【日治時期臺灣紅茶文化研究--以三井合名會社為例】

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95/碩士/人文學門/其他人文學類

研究生:黃馨儀

指導教授:俞美霞

【臺灣總督府舊慣調查及其所見之漢人生命禮俗】

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99/碩士/人文學門/其他人文學類

研究生:楊舒雅

指導教授:張勝彥

【無形文化資產保護與傳承之研究-以下路頭鞦韆賽會為例】

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與文化資產研究所/104/碩士/人文學門/其他人文學類

研究生:楊虹紋

指導教授:曾漢珍

【世界遺產與城市發展的相互建構─以「澳門歷史城區」為例】

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與文化資產研究所/105/碩士/人文學門/其他人文學類

研究生:邱子聰

指導教授:王淳熙

分享此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