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台灣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教授 葉丙成

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

分享此講座

台大教授說給你聽系列:電機工程學系教授 葉丙成 訪談

講座章節開關
此講座於 2017 年底前錄製,拍攝畫質與講座架構較為精簡,建議也可至平台上觀看其他同校或同系講座
選擇大學校系志願時,該考量哪些層面?

我覺得唸大學很重要的是「自己有沒有興趣」,我看過很多同學以為唸大學就像唸高中一樣,坦白講,高中的科目都沒有那麼難,你唸好每一科是滿常見的,常會覺得:「只要我一口氣、一咬牙,要把它唸好是沒有問題的」,但大學的東西真的難很多,特別是很多大學使用原文書上課,難度真的和高中很不同,所以如果你真的沒有興趣,讀起來真的會很痛苦,所以我覺得在選科系這件事上,最重要的是你要找到和自己興趣相符的科系,不要再自我催眠說:「啊,沒關係,什麼系只要我一咬牙,忍一忍,我一定都唸得 OK」。

選大學科系應該依興趣還是能力來選系?

在高中時,大家可能以為自己的興趣是什麼,可是你真的去接觸後,才發現那和你想的不一樣,同樣的事情,在能力上也會發生啊!像是有人可能以為自己高中數學很強,但是你到了大學才發現,天啊,原來大學數學和高中完全是兩套不一樣的東西,所以你高中數學很強不代表你大學數學就會很強。

在高中這個階段,除非這個學生過去是很有心,花很多時間去了解大學在唸什麼,不然說實在你在這個階段,是不是就確定自己的能力、興趣是什麼,其實都還有很多的不確定性。我最常舉的例子是有的同學在高中數學、物理或化學很好,那他就覺得我的專長就是那些科系,我覺得不盡然是這個樣子的,對我自己來講,我大學的時候是唸數學系,我們在學的數學和高中是完全兩碼子的事,所以高中數學很強的,讀起來很有興趣的,你進大學,不見得就會喜歡那一種數學。

此外,常常還有很多大學科系是你在高中完全沒有接觸過的,比如說是機械系,你在高中不見得有機會接觸機械在幹什麼,那你沒有接觸過的事情,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興趣呢?所以我鼓勵同學可以去翻一翻大學課本,我覺得你問再多人的意見,都不如你自己去翻書,即便你看不太懂原文教科書也沒關係,其實很多書店都有在賣中譯本,你就去翻嘛! 我常鼓勵大家去讀「序」,因為「序」是書本很重要的、告訴你這本書的架構、為什麼要學這個東西。

所以當高中生在選科系,你要真的是有心人的話,我會鼓勵你去看大學科系的課程地圖,你把大一、大二的必修列一列,然後就去書店翻一翻、看序裡的東西是不是你有興趣的,我覺得這比你去聽一大堆人說這個系在學什麼、以後有沒有前途更有幫助,你聽那個再多,都不如你真的去接觸。

按照分數申請大學?別靠排名來建立自己的自心

在高中生這個年紀,包括我自己當年,都是很難跳脫對排名的迷思,像是我以前因為參加數學競試,而可以保送數學系,但是當我看到其他同學考聯考考上台大電機系時,心裡也會有一些異樣的感覺是:「啊,如果我當初有考的話,搞不好也可以考上」,我是一直到去念博士才發現——這些事情真的很沒有意義,更重要的是你到底有沒有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我以前也為此做過一些很白痴的事情,在保送數學系後,認識新朋友時,會特別跟別人自我介紹說:「我是保送的,不是聯考!」好像就顯得自己比較厲害,過了幾年再回頭來看就覺得自己實在超白癡的,但我可以理解有很多同學,甚至可以說是整個社會的影響啦,因為分數很高就捨不得不填排名很前面的系,或說爸爸媽媽強迫他、自己的虛榮心都有。

當你選了一個自己真的沒有太多興趣的科系,其實是件很可怕的事,因為等你進了大學就會發現,當你對科系所學不感興趣時,你的成績一定不會好,通常你會想要轉系,但轉系又都看你的大一成績,所以你就轉不出去嘛,除非你日後願意花更大的力氣去重考,不然很多人最後就只能老死、爛死在這個科系,等著混畢業,如果你大學四年淪落到只是混畢業的話,真的是很可惜。

等你畢業時,才在想要是我四年前有好好選、選別的可能會更有收穫,這種是一輩子的悔恨,因為你不可能讓時光倒流,再重新做決定嘛。那個悔恨會在你心裡面,咬著你一輩子,所以我覺得你能越早拋開對排名的心魔,是你越早解脫。

如果你到大學這個年紀,每逢過年過節,當你爸媽介紹你是唸哪個大學、科系,排名很高,你就覺得心裡面很了不起,那說實在,你這小孩子也很悲哀,因為你居然要有那個科系的標籤,才會有自信,其實人只要找到自己的興趣,就會很有自信,根本不需要靠這種分數排名。

能力比學歷更重要,幫自己建立謀生技能是你的義務

我現在的身份不只是大學老師,也帶著一群學生出來創業,我在新創圈多年的觀察是現在很多公司都很缺人,而它們需要的是有能力的人,只要你有能力,不管你是哪個大學、科系畢業,甚至你沒有大學畢業,都不重要。

舉例來說,我們公司在開發 Pagamo 這種給老師使用的教育科技工具,就會需要很多程式開發人才,而來應徵的人就是提交作品集,我們是從作品集來判斷他的能力厲不厲害、要不要錄取,至於他什麼學校畢業的,我們根本不在乎。

台大每年都會有大一新生講座,我常跟新生們分享:「每個大一新鮮人都必須要有的自覺是—每一個人在自己 22 歲大學畢業時,都有義務幫自己建立謀生的技能」,我覺得這很重要,你不能說我就唸哪個科系,反正這個科系就會幫我訓練好,讓我以後能找到工作,這不對,幫自己建立謀生技能是你的義務!

你如果到 22 歲的時候,你沒有一個謀生技能養活你自己的時候,你是對不起自己,也對不起你爸媽,當你有這樣的決心時,我覺得你唸什麼科系其實都可以啊!沒有人說唸文科以後就找不到工作啊!也沒有人說唸理工科就比較好找到工作,今天你很會做網站、很會幫人家拍影片、很會辦活動,這些都是很好的謀生技能,這跟你唸什麼大學科系可能沒有直接關係啊!

你只要在大學四年間把這些技能建立起來之後,畢業後就有好多工作可以找啊!公司需要各式各樣的行政管理、營運、企劃人才,要應徵這些工作,其實都是看你大學有沒有這些歷練,對不對?你有這些歷練、這些能力,不論你什麼系,都是可以找到工作的。

很多人覺得我唸哪個科系,就是那個科系幫我訓練謀生技能,這樣的思維其實很危險,因為你就只有這一套謀生技能,你這輩子就註定只能跟著這個產業的景氣起起伏伏,景氣好,你混得不錯,景氣不好、公司要裁員的時候,你完了,因為你就只有這套技能,沒有別的。 所以現在大家常常在談的斜槓 “slash”,就是希望你多培養一些技能嘛!

但現在也有很多人在爭論:「斜槓會不會變成學很多東西,但都不精?」,我認為是你可以多會幾樣,不見得是你樣樣都懂,但你有兩三樣很懂、很精的話,未來找工作就不用太擔心了。學歷只能幫你騙到第一份工作,第二、第三份就要看看你有沒有實力了,你沒有的話,很快就會被別人看破手腳。

選填志願的親子溝通,讓孩子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家長應是提供你手上有的資訊給孩子,但要讓孩子做他自己的抉擇,因為這畢竟是關係到他自己一輩子的事情。因為我在台大發現不少同學就是因為被爸媽強迫唸某個系,而在往後就不斷發生親子衝突,到最後大學畢業已經跟父母視同陌路,連講話都不想講話,過年都懶得回家,我常跟爸媽講:「你這樣值得嗎?」

幫家族栽培一個什麼科系畢業的學生,然後就搞到整個親子關係壞掉,這樣好嗎?而且更不用講說,讓孩子唸不喜歡的科系,大學的東西是很難的,如果你沒有那個熱情、不喜歡它的話,讀起來真的會很痛苦,你忍心讓孩子在大學這幾年都過得很痛苦嗎?我覺得這都不值得啦!我覺得讓孩子有快樂、自己覺得充實的四年,比你硬要他、強壓著他的頭去哪個方向好啦,因為我看過太多親子關係是這樣破裂的,這樣一點都不值得。

年輕人應該為自己的人生做決定,而且要負責,你不要想說是我爸媽叫我唸這個,所以我就唸這個,反正以後混不好,那是爸媽的錯,因為是你叫我唸這個的!這不對!以後混不好還是你自己的問題,還是你自己的錯,因為最後還是你自己決定要唸這個科系,別再找藉口,你接下來的人生就是你自己的人生。

你唸的科系就算你說是你爸媽惡搞你的,那也是你允許他惡搞你的啊!惡搞你的人生啊!你允許人家惡搞你的人生,你就自己要為你未來人生被惡搞負責啊,你要想清楚,你接下來做的這個決定是會跟隨你一輩子的,你要為你自己未來人生負責,當你想要唸什麼科系,你就負責任地去蒐集很多的資訊,對它有足夠深刻的了解。

人生沒有所謂最好的決定,選科系也是

大家也不要把這件事想得太嚴重,因為坦白講,就算你真的唸錯了科系,你就算重考,也沒什麼了不起啊!有些人會覺得:「啊,這不行啊,這浪費了一年兩年」,so what?人生七、八十年,有差這一兩年嗎?而且這一兩年難道對你都沒有任何收穫嗎?有啊,你至少你知道自己不要什麼啊!

對人生來講,知道自己不要什麼、不適合什麼,也是很重要的收穫,很多人就是因為不知道自己不適合什麼,然後還在那邊汲汲營營,把自己的人生搞得很痛苦,人生沒有說什麼事情一定都是成功的。

我們的學生從小到大不管唸什麼高中、唸什麼組,常常都是爸媽、老師當我們做最好的決定,以至於到了我們要唸大學、選科系時,大家也覺得我選科系就要選一個最好的、最棒的決定,但是我常跟學生講說:這種想法是很不必要的,而且也不可能,因為人生又不是函數,你不能微分取極值,永遠不會有所謂最好的決定。

人生會有很多條路,如果你要做最好的決定,只有一種可能,就是每條路都要走過,然後再回來說,好像是那條路比較好,但我們都知道不可能把每條路走過,所以不要給自己很大的心理壓力,就是盡你最大的力量,去蒐集最多資訊,在你的理解範圍之內,做一個你自己覺得不錯的決定,但你選了一個你有興趣的去讀,你讀的很好那很棒,你讀得不好或不喜歡的時候,我覺得人生有時候知道去停損、重新做決定也是很重要的,很多人就是不願意停損、不會停損,所以把整個人生耗盡了,那也很可惜啊。

所以選科系這件事是既重要,有時候也不要看得那麼重要,如果你把它看得太重要,而不知道停損的時候,也不對,不過,從高中生的角度來講,他可能會覺得:「啊,你這些人不都是已經大學畢業了,現在回過頭來講,當然雲淡風輕啊」,但人生就是這樣,當你陷在裡面的時候,就會看不清啊。

上大學後名次不再重要,認識自己並找到你比別人更突出的能力

我常跟台大電機系的同學說,你們可能過去在高中是稱龍稱鳳,但台大電機系就是一年收 200 多位學生,總有人要來擔那個第 200 多名啊,所以你有一個觀念必須要改是——「名次不是那麼重要」,我常常在講,就像電玩的雷達圖,裡面有各種各樣的能力,很多人在高中時的雷達圖就像是正五角形那樣厲害,但是你進了大學就要捨棄這個觀念,因為進了大學就不可能是這樣了,如果你還能維持正五角形,那個正五角形一定會變得很小。

你在大學追求的不是成為正五角形,而是要找到自己這五角有哪一角是比其他同學更突出的,你的能力、天份就在這個地方,你要在大學四年把這個角越磨越尖、越突出,你以後出去,在江湖上跟人家廝殺就靠這個了。

常有同學會問我說,要怎麼知道自己哪個角比較尖呢?就是沒有做過的事情,你都要去試啊!你沒有去試之前,哪裡知道自己哪件事情有能力、沒有能力?我常常講,興趣跟天份都是試出來的,沒有人在什麼都還沒有嘗試的情況之下,就知道自己的興趣是什麼,這不可能,你一定是試過很多事情,有些事情做得很開心,有些事情做得很不開心,才慢慢知道自己好像對哪一類的事情很有興趣,興趣是試出來的,天份也是試出來的。

所以我覺得進大學最重要的是,如果爸爸媽媽還是跟你講說你把書讀好,其他事情都不要管,你就完了,因為你把所有精神都放在讀書上面,而沒有去試其他事情的時候,你大學四年下來,你還是不知道自己的興趣、天份在哪裡,所以你一定要拿捏好時間。我也不是叫你在大學都不用唸書,而是你要自己去拿捏比例。

把自己的格局放大,才會成為替世界創造價值的人

大學學的知識不是說不重要,而是它的重要性會越來越不如你的能力,譬如說你跟別人應對進退、相處、表達的能力,以及找資源的能力,此外,我覺得大學最重要的是培養你的格局,當你連坐在隔壁的人的需求在哪裡,都看不到的時候,你怎麼看到這個世界的需求?

你看得到這個世界的需求、這個世界的問題,而你能提供解決方案的人,才會是能為這個社會、世界創造價值的人,所以為什麼有很多人一輩子都不能創造很多價值?就只能幫公司、幫老闆辛辛苦苦做一些事情,當人家的工具人?就是因為你看不到別人的需求,你看不到這個世界的需求,你只能當那些看到世界需求的人做事情,變成別人的工具人,你創造的價值只是變成別人的價值,而不是你個人的價值。

大學生除了應該在大學期間除了培養知識、能力、軟實力之外,我希望大家要學著去看到別人的需求,把自己的格局放大,做大自己的格局,讓自己的思考不再是限縮於個人而已,而是能看到整個台灣社會,乃至於世界,現在有什麼問題是很值得我們去解決的,很值得我們去努力的,你就有機會創造出比別人更大的價值。

分享此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