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感謝高雄 呂媽媽 以此講座鼓勵後輩:「孩子 記得爸爸媽媽永遠愛你噢 放膽去逐夢吧」

講座製作由私立東吳大學與 IOH 合作產出,並由 IOH 幫手王祖婷協助 責任編輯:范乃方 核稿編輯:莊智越

東吳大學 政治系 沈妤宣

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

分享此講座

PART 1:關於就讀東吳政治系的經驗分享

講座章節開關
中西合璧的東吳大學

妤宣來自於基隆,曾就讀位於臺北市松山區西松高中,在這裡她感受到城鄉差距,同學的思維想法和基隆有許多不同之處,後來她以指考方式進入東吳政治系。東吳學風自由、開放,有來自各地的交換生、陸生和僑生;歷史悠久,是中國第一所民辦大學,也是臺灣第一所私立大學;東吳許多師長和行政人員皆從東吳畢業,而知名校友為李聖傑和張曼娟。東吳分為外雙溪校區與城中校區,城中校區位處政經中心,附近有總統府、立法院和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外雙溪校區前門鄰近士林捷運站,後山則是靠近劍南路捷運站,交通十分便利。東吳學生接受「全人教育」,緊密結合校訓“UntoaFull-GrownMan”,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東吳分為文、理、外語、法、商五院22系,其中法商學院位於城中校區;學校資源豐富,像新成立的中正圖書館,此外也提供雙主修、輔系、學程和師培中心,但需注意東吳的雙主修和輔系只能擇一,不能並行。東吳有三項全校動員的大型活動,分別為東吳超馬、哩程活動和校慶;東吳超馬匯聚來自各地的馬拉松選手,24小時不停歇的體能挑戰;哩程活動分為:「第1哩」銜接高中與大學生活,讓新鮮人快速瞭解東吳;「第2哩」則是在課業交流之餘,培養團隊合作默契;「第3哩」則是搭配校慶,在校慶前兩週,從雙溪校區出發的單車環島;「最後一哩」是由職涯發展中心舉辦的就業輔導、履歷撰寫、模擬面試活動,讓同學們與職場接軌。

打破政治系迷思

許多人以為政治系等於從政,認為政治就是黑暗、骯髒,妤宣想打破這類迷思,東吳政治系為討論權力(Power)和權利(Right)間的關係,妤宣也將東吳政治系與中山大學的政治經濟學系、臺灣大學的政治系相比,臺大政治系下分三組,但東吳政治系課程則是不分科、不分組,主要有政治思想、比較政治、行政與政策、國際政治四大領域;基礎課程則有政治學、邏輯、哲學概論、中華民國憲法與政府、政治學方法論等。四大領域中,「國際政治」探討國際情勢、國與國之間的關係、瞭解時事新聞;「政治思想」則是偏哲學;「比較政治」比較各國的選舉制度、政府形態和歷史過往;「行政與政策」則是偏向公部門的管理方式和政策行銷概念。總體而言,她認為東吳政治系多元且開放,老師鼓勵學生們探討不同意識型態,以理性和平的態度溝通,鼓勵學生們「不一樣」,其中讓她最印象深刻的莫過於是318學運時,老師曾說:「如果你認為有更重要的事,那就去吧!」東吳政治系老師秉持著開放的態度,帶給學生許多鼓勵。東吳政治系未來出路多元,像是公務員、非政府組織(NGO)、媒體界和行銷公關,都是未來就業的發展方向。妤宣也在講座中比較了高中與大學生活的差異,自由且彈性的修課時間,雖然無憂無慮,但需要培養自我管理的能力;其次是教科書多以英文為主,最好養成按部就班的閱讀習慣或是參照中譯本對照;最後妤宣分享在「分組報告」中,能夠學習團隊合作,並鍛鍊自己上台和口語表達能力,這些在高中時期很少有機會能訓練。

在就業之前的實習經驗

東吳政治系也提供許多實習機會,如公部門(如考試院、行政院)、獨立媒體及報章雜誌(如中廣、中央社)及NGO(如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等。妤宣在大一時申請獨立媒體新頭殼的實習,負責跑政治線,曾接觸過柯文哲、蔡英文、賴清德,也參與臺北電影節開幕、洪仲丘事件等;東吳政治系上也有開設「國會助理工作坊」,表現優異者未來可以進入國會工作。東吳政治系要求同學在畢業前,至少得修習一門全英文授課課程,促進學生英語能力;東吳政治系更開創獨有的「學習護照」,鼓勵同學多聽演講,畢業前需得到16點,才算符合畢業門檻,這也促使人文社會學院一同跟進、效法。政治系課程多元,像是統計工具 SPSS的「初等統計」,有助於民調分析數據;此外,新媒介與政治、投票行為、臺灣競爭力分析、談判理論與實務、人權關係、戰後國際關係、兩岸關係等,都是系上所開設的有趣課程。

歷史與政治的結合

除了東吳政治系,妤宣因為興趣所在,選擇雙主修歷史系,課程有史學導論、臺灣史、中國史、世界史、史學方法等。東吳歷史採小班教學,精緻化教學有較好的授課品質。妤宣在東吳政治系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用不同的角度看世界;而歷史系則讓她學習古人的智慧,激發創造更多的可能性,對於分析和理解上有相當大的幫助,歷史與政治的結合,訓練她鍛鍊獨立思考、理解能力、分析能力。

豐富多元、無限可能的課外參與

她曾參與基隆地區校友會,有販賣基隆名產的基隆週、偏鄉小學的返鄉服務;此外她也曾擔任校友資拓中心電訪員,第一手了解學長姐的各科系所學和未來發展;也曾擔任校園記者,記錄東吳的大小事,支援東吳超馬、參訪電視台、於校友刊物中訪問高孔廉教授和薛琦教授。而學生自治是妤宣大學生活的重心之一,依據大學法第33條:「學生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保障學生自治的權利。在學生會時執行活動,像是舉辦迎新周、聖誕節鬼屋;大二時妤宣擔任學術部部長,舉辦多場演講、小型音樂會;大三時競選學生會正副會長,獲得一千多票的同意票,協助新生報到,參加過大專院校學生會成果競賽,也參與許多校級會議,擔任學生代表、為學生發聲;她將在大四進入學生議會,更實際參與立法行動。除了餐飲業和家教,妤宣也曾擔任醫院櫃台行政人員,親自面對顧客與患者,瞭解人與人的互動;升大三的暑假和朋友一起鐵路環島,使用TRPass環島八天七夜,即使不會騎機車和開車,也能用自己的力量完成自助旅行。

把握機會、充實自己

妤宣認為自己或許不是成績最好的人,但她個性積極樂觀、不服輸,面對問題會積極努力地去完成,因此多采多姿的大學生活,讓她感到更有自信,她鼓勵大家在學生時期勇於嘗試,唯有透過嘗試,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好,在過程中找到自己的價值、努力的方向,把握每個機會,盡力充實自己。

【推薦觀看】法政科系比較:法律系 vs 政治系 vs 政治經濟系,所學出路差異與適合特質?

PART 2:關於考取東吳政治系的準備分享

高中準備

妤宣建議學弟妹們善用輔導室資源,多聽不同學校的資訊,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瞭解越多、就越清楚自己的方向。她也建議選校的同時也要選系,每所大學的學風和制度不盡相同,可以比較各學校的資源、各科系的氛圍,找到適合自己的環境。

備審資料蒐集

在高一、高二時期可以多元發展,不只是唸書還有活動參與,在生活中累積經驗,像是班級競賽、社團活動及班級幹部,都可以努力參與,另外她也分享她高中的特殊經歷:像是製作班級網頁、參與飢餓體驗營、圖書書卷獎和富邦文教基金會故事報導營等。

指定科目考試

在學測成績公佈後,妤宣明白數理兩科較不拿手,但社會科是她的強項,因此選擇報考指考,最後也在社會科拿到不錯的成績。她分享她的考試準備方式:首先「狂做考古題」,藉由不斷演練達到對題目的熟悉與瞭解;並且將「觀念釐清」,把握各單元的重點;最後「維持弱科,把握強科」,自己較弱項的科目不要和平均相差太多,而較擅長的科目也要好好把握。

志願選填

在成績公佈後,可以多詢問身旁的學長姐,藉由他們的親身經驗分享,可以獲得更真實的感受,以及比較歷年落點,不讓自己高分低就,並且根據優勢選填志願,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妤宣最後也以她的志願表來分享自己是如何選擇以及自己的興趣所在。

PART 3:針對觀眾的提問進行答覆

Q1. 東吳大學對你來說最特別的地方?

Q2. 東吳政治系的優勢為何?

Q3. 你覺得東吳政治系讓你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

Q4. 你會建議哪一種特質的學生來就讀東吳政治系?

分享此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