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感謝臺中張永瑞先生以此講座鼓勵後輩:「多熱心一點 哪怕窮熱心」

講座製作由 IOH 幫手 王心瑋 協助 責任編輯:許文靜 核稿編輯:林立麗

香港大學 政治系 王心瑋

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

分享此講座

PART 1:關於在香港大學(HKU)就讀社會科學學士(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雙主修經濟系)的經驗分享

講座章節開關
此講座於 2017 年底前錄製,拍攝畫質與講座架構較為精簡,建議也可至平台上觀看其他同校或同系講座
香港哪間大學

對於海外留學經驗感興趣嗎?心瑋將跟大家分享自己在香港的求學點滴。從小在臺灣長大的心瑋,熱愛挑戰自我,高中畢業於北一女中,以學測方式進入香港大學(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KU)就讀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並雙主修經濟系。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好多香港大學,到底是哪個學校呢?心瑋說其實香港設有許多間大學,而每所學校名字前都冠有香港二字,所以小心別弄錯了。

港大生活樣貌

那麼在港大的日子究竟是什麼樣子呢?影片中,心瑋先介紹港大擁有十個學院,包含法律、建築、教育、工程或醫學等,對於多元領域感興趣的同學而言,是個不錯的選擇。港大的學期從九月初開始至十二月中結束,一年之中也像臺灣一樣分為兩個部份。心瑋也在講座中介紹了港大兩三事,像是港大的指標性建築物─英式風格的本部大樓就是色戒與其他知名香港電影的取景地點;學習環境部份,心瑋則說學校中的自習空間非常多,也有許多可供休息的空間,氣氛相當舒適且愜意;飲食方面,心瑋笑說因為香港人真的太喜愛燒臘了,雖然港大中也有許多餐廳,但叉燒還是餐點上的常客,在香港時心中最想念的卻是臺灣的排骨飯。而港大距中環相當近,搭乘港鐵的話不到十分鐘便能抵達市中心,到其他地方也非常方便。那要準備多少費用呢?這個問題,在出國念書之前就需要跟家人討論好,港大的學費每年大約是八十到一百萬新臺幣左右,相較於臺灣為多,但較於歐美來說,算是較少的花費。

英國制學位

港大採取的學位制度類似英國,學生選的是學位,學位底下設有不同領域,而像是科學、工程或是社會科學院的學生,在大學第一年上完概論基礎課程之後才會選擇專業,對於一開始還沒有頭緒的同學來說,這是個為自己找方向的好機會。心瑋舉自己為例,原本想讀心理系的她,在讀完大一後決定走上政治學的道路。這樣的制度下,第一年的課程安排較為通識取向,讓學生能在這段時間內能彈性探索,沒有太多的專業訓練。值得提到的是學校會為大家找許多實習,像是公司或是社會企業,地區則包含香港本地還有其他國家,能讓同學們有更多實務經驗。而心瑋提到本身修習的政治系不會因為分組而有修課限制,跟臺灣制度稍有不同。

多一把刷子

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兩把刷子已經不夠用了,需要學習培養更多專業,心瑋也不例外,除主修的是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外,也雙主修經濟系,在商業領域作加強。或許你會好奇「咦?雙主修?成績要很頂尖嗎?」其實在港大雙主修的門檻相較於臺灣許多大學低,心瑋建議可以善加利用自由選修學分,修習其他領域的知識,進而雙主修培養不同專才。

授課方式

橫跨兩個領域的心瑋也剖析了不同風格的授課方式,比如說社科院,課程內容便是以演講與個別指導課(tutorial)為主,考試與作業以英文閱讀與寫作為重;在商學院的個別指導課程重在解決商業題目,專案則是測驗與作業的大宗。較特別的是異於臺灣的全英文教學讓心瑋印象深刻,除了要習慣各地口音外,適應以英文思考、學習也是需要調適之處,心瑋說這樣的訓練會讓未來的論文撰寫更能與國際接軌。至於,在外國影集中常看見學生踴躍發言的情況,心瑋解釋由於港大是亞洲取向的大學,所以這樣的狀況也是視學生而定。

「過三爆四」的港大日子

對於許多港大學生來說,宿舍是所有人心中的認同感所在,而每棟宿舍都有各自的傳統,是港大人回憶中不可缺少的章節;高桌晚宴(High Table Dinner)也是港大特有的活動,意在凝聚大家的感情,不會因為本地與國際學生間的語言不通而有所疏離;融洽的情感總是緊緊連結著所有人,每逢期考,大家都會一起集氣「勁過」,就如同臺灣的歐趴糖習俗,切金豬、寫春聯等都是為了考試能夠「過三爆四」,祈求成績能高分通過;心瑋也參與海峽尋新香港論壇的籌備,邀請了來自兩岸三地青年共同參加,探討三地的文化異同或是政經議題,同時,也會邀請嘉賓跟與會者討論與分享,籌畫過程中心瑋也學習到許多實務能力,她告訴大家不論在哪個社團都要培養這些能力,因為在未來會相當受用。另外,她也體會到換位思考的重要,這也是到香港後讓她感受最深刻的。心瑋也開心地說,活動中也交到了一輩子的好朋友!

來港大前要想好的事

出國留學之前,有許多事情需要事先考慮與規畫,在你踏出去前,先確定自己想好了嗎?許多人出國念書,以為自己會遇到的同學都是金髮碧眼,心瑋回憶說,當初也有種期待自己的同學都是國際學生,外語能力會大大增進。其實在港大,本地學生比例高,雖然也有許多不同國籍的同學,但不如想像中來得多。而臺灣學生在當地被視為國際學生,心瑋因此體會到身為少數人的感受,她說,這樣的優點是能學習從少數融入多數,也更能體諒別人,但壞處就是,對有些人來說會感到特別寂寞。而心瑋也要提醒大家,香港是座高度商業化的城市,所以港大的科系出路大多都與商業相關,如果想走學術或是不想與觸及商業領域的同學,就要再三考慮。

立足香港,盡情探索

許多人認為香港是與中國市場銜接的跳板,心瑋則認為香港是「轉介點」,因為政治因素,在臺灣,我們不太會認識到真正的香港或是對岸同學,但在港大,心瑋結交了許多來自大陸的朋友,因為如此,她也在大陸的許多地方與同學留下美好的回憶與足跡。而香港離臺灣僅有一個半小時的航程,也無時差,想家時也可以和爸媽通話,此外,除了留港臺灣學生會之外,香港每間大學中都有臺灣學生會,心瑋提到每年留學香港的臺灣同學有 100 多人,所以在這裡都有夥伴,不用怕。獨自出國求學的日子也讓心瑋在思考上以及生活方面逐漸變得獨立而自主,提起到港大學習的收穫,心瑋提到了「視野」,不同於一般人所說的國際觀,她說在這裡看見的是來自不同背景的處事方式,打開了自己的見識,也能以不同的角度思考。

PART 2:關於升大學的準備分享

此講座於 2017 年底前錄製,拍攝畫質與講座架構較為精簡,建議也可至平台上觀看其他同校或同系講座
港大申請時程

第二階段講座,心瑋分享了當初申請港大的經過。心瑋說,九月份時就可以向學校繳交自己的履歷或成績單,讓學校決定是否錄取,而12月底時的 Main Round,需要向學校交報名表以及履歷,但兩者對臺灣學生來說沒有差別,因為學校會等學測成績出來後,才會決定是否進入第二階段的面試,約一個月內就能收到結果通知。

申請須知

港大採線上申請,其中要注意的一點就是申請身份,心瑋解釋 JUPAS 指的是通過香港當地的考試的學生,而非持中國以及香港身份證的同學一律都是國際學生(International),所以臺灣學生基本上申請的都是 Non-JUPAS, International 的資格。而入學要求的是在臺灣的學測成績,也要同時證明自己的英文能力足以負荷港大的英文課程,因此需要繳交英檢證明,如TOFEL、IELTS或是港大現場英語能力測驗,心瑋特別提到港大現場英語能力測驗,她說如果沒有時間準備前兩項測驗,又顧及其時間年限,這個測驗會是相當適合的方式,但無法抵免大一英文學分。

文件繳交

自傳(Personal Statement)、履歷(CV)、推薦信與高中在校成績,則是申請時需要繳交的文件項目,自傳內容大約是申請動機;履歷方面,心瑋從高二時整理自己的經歷,除了提早準備與接觸外,也對自己的高中生活作整理;推薦信部份,心瑋建議找了解自己的老師,可信度高而且內容誠懇;最後則是高中成績,要到教務處申請之後,再轉換成成績平均績點(Grade Point Average, GPA),而這些工作都要在 12 月底前準備好。

面試過程

至於面試,採取的方式為全英文團體面試,六到七位學生圍成半圓討論,教授則會觀察同學在團體中擔任什麼角色,心瑋說由於全英文面試的關係,所以需要多加準備,如果有參加過英文會議等活動的話,對自己的表現有加分的作用。而題目多元,大多為社會議題,主要是評斷學生的思考能力。最後,心瑋提醒大家,每年的申請規定不見得相同,有任何問題的話,都可以寄信給校方詢問。

PART 3:針對觀眾的提問進行答覆

此講座於 2017 年底前錄製,拍攝畫質與講座架構較為精簡,建議也可至平台上觀看其他同校或同系講座

此講座於 2017 年底前錄製,拍攝畫質與講座架構較為精簡,建議也可至平台上觀看其他同校或同系講座

Q1. 眾多選擇中,如何決定就讀香港哪所大學呢?

Q2. 什麼特質的學生適合就讀香港大學?

Q3. 求學期間的個人優勢?

Q4. 若不出國的話,對於國際觀的培養有差別嗎?

分享此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