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此講座由Johnnie Walker The Keep Walking Fund 夢想資助計畫所贊助

講座製作由 IOH 志工 Andy Hsu、Chiru Tsai 協助 責任編輯:方譽蓉 核稿編輯:莊智越

麻省理工學院 Jessica Lee 李佳潔

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

分享此講座

PART 1: 關於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就讀建築碩士班的經驗分享

講座章節開關
此講座於 2017 年底前錄製,拍攝畫質與講座架構較為精簡,建議也可至平台上觀看其他同校或同系講座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是一所私立研究型學校,包括五個學院:建築及規劃學院(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SA+P)、工程學院(School of Engineering)、人文藝術及社會科學學院(School of Humanities, Arts & Social Sciences)、阿爾佛雷德‧P‧斯隆管理學院(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理學院(School of Science)。校園中每個建築物都是相連結的,可見學院之間的相連性高,重視跨領域的發展。

建築學系是激發創意的園地

MIT 的建築系分為兩種,需要讀二年的 Master of Science in Architecture Studies(SMArchS)是給有建築背景,且大學念五年有專業建築學位的人就讀,另外需要讀三年半的 Master of Architecture(MArch),即 Jessica 所就讀的學位,是給沒有建築背景,或是大學只念四年的人就讀。建築碩士的課程,分為核心課程和選修課程。核心課程為前三學期,由學校安排好必修課,分成設計課和非設計課,提供學生對當代建築議題深入探討與反思的機會。必修課程同時包含學習新的建築設計工具,如 3D 繪圖軟體、程式語言、建築工程科技、歷史評論等。Jessica 分享其中一項設計課的內容,示範面對資訊時代的來臨時,設計師們如何以新的建築設計手法,詮釋當代的圖書館空間。第四到第六學期可以選擇自己有興趣的選修課,透過選修課,讓 Jessica 可以到日本幫助東北海嘯侵襲的社區,與當地村民溝通,了解他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也讓她去委內瑞拉首都卡拉加斯(Caracas),到荒廢的軍事機場,協助重劃。以及貴州工作營,幫助當地政府突破傳統旅遊模式,重新思考不破壞當地自然生態的旅遊模式。其他還有北京工作營、印度非營利基金會 Vastu Shilpa Foundation 的國際實習及獨立研究經驗。

突破思考框架

在 MIT 充滿了多樣性,包括課程種類、教授、資源都非常多元,像是 MIT International Science & Technology Initiatives(MISTI),提供學生國際實習或獨立研究的資金援助。而 MIT 給 Jessica 的啟發是讓她突破了以往的思考框架:她開始會質疑建築設計的價值,同時也對設計有新的了解;開始對哲學、政治學、經濟學有興趣,發掘自己更多的可能性;體會建築教育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接觸到教育、電影學等跨領域範圍,也對旅遊有了不同的理解;抗壓力越來越強,能夠承受不同的批評指教等等。透過這些新的體悟,讓 Jessica 學到的不僅僅是建築系的觀念。

PART 2: 關於申請研究所的準備分享

此講座於 2017 年底前錄製,拍攝畫質與講座架構較為精簡,建議也可至平台上觀看其他同校或同系講座
備審資料

包括 GRE 成績、大學在校成績(Undergraduate GPA)、推薦信(Letter of Recommendation)、學習目的陳述文(Statement of Purpose, SOP)、作品集(Portfolio)。因 Jessica 國中時便與家人移民至美國,所以申請研究所時不需準備 TOEFL 成績,在此便不詳細分享。備審資料中以推薦信、學習目的陳述文及作品集最為重要,Jessica 分享了自己準備的過程。

學習目的陳述文

目的是讓評審委員了解自己個人的特殊想法和經驗,從文字中突顯自己的個人特質,將特別經驗和故事寫出來。Jessica 建議陳述文中不用包括所有做過的事情,而是挑出幾個有互相關聯的經驗即可,例如她在自己的陳述文當中提到她在柬埔寨觀察到的景象,以此反思臺灣,希望可以透過建築來體現臺灣的當地文化。

作品集

作品集相當重要,從作品集中可以顯現出個人的價值觀和設計思考模式。Jessica 建議作品集應有整體的主題,選擇能夠突顯自己一直在思考的建築問題,例如建築與都市的關係等。也要注意作品與作品之間的連結是否敘述了自己對建築的看法或興趣,可包括學術、個人、實務上的多樣性經驗,也要盡量在作品中表達出自己的思考過程,若能展現出自己的不同技術,包括手繪、電腦、模型等能力則更佳,透過不同的工具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另外作品的順序及排版也要有整體的一致性,並且可以運用排版來說故事。

PART 3:針對觀眾的提問進行答覆

此講座於 2017 年底前錄製,拍攝畫質與講座架構較為精簡,建議也可至平台上觀看其他同校或同系講座

Q1. MIT 學生如何把握跨領域的優勢得到或是創造機會?

Q2. 非建築系學生,在接觸建築教育前,如何自學或是體驗建築設計的思考模式?

Q3. MIT MArch Program 所獨有的教學領域和各個研究單位所鑽研的研究項目等?

 

分享此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