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此講座由Johnnie Walker The Keep Walking Fund 夢想資助計畫所贊助

講座製作由 IOH 幫手 戴華呈、謝任堯協助  

麻省理工學院 Wu-Hsi Li 李務熙

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

分享此講座

PART 1:關於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就讀博士班的經驗分享

講座章節開關
此講座於 2017 年底前錄製,拍攝畫質與講座架構較為精簡,建議也可至平台上觀看其他同校或同系講座
What is MIT MediaLab?

媒體實驗室(MediaLab)隸屬於建築學院(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以設計學院方式經營研究文化,主要分為媒體、藝術與科學,這三個概念幾乎涵括所有面向,實驗室共有 28 個研究小組,每個人也有不同觀點,因此務熙認為他無法代表整個實驗室發言,但在這有無限可能。1985 年校長 Jerome Wiesner 和創辦人 Nicholas Negroponte 一同創立媒體實驗室,其成立是源自於對當時學術環境的反思:第一學術發表的投資是條漫長的路程,但是否對於人類生活無法有直接的幫助?第二 MIT 奠基於二戰時的國防工業,在工程領域出類拔萃,有許多頂尖的研究,但同時也受外界質疑,是否太專注研究,而忽略「生活」,因此為了平衡此理工文化,創造出新穎的學術環境,媒體實驗室就此誕生。「創新的根本在於可以接受失敗」,因此媒體實驗室從募資開始做改善,揚棄傳統學術機構申請研究計畫的流程,改以企業贊助為主的經費共享模式(Corporate Sponsorship),使整個媒體實驗室得以做較高風險性的研究。

從音樂找到自己的喜愛

務熙分析自己是個興趣廣泛,不斷找尋學習動機的人,然而在進入臺灣大學電機系後,在繁重的電子、電磁、電路、工程數學課程中,難以發掘自己的學習動機、得到成就感,直到修了這門「當電路變成聲音」實驗課,從此改變了務熙的一生,透過自己動手做電子琴、找朋友錄製樂器,將所學和音樂做結合,聲音和電機碰撞出他的興趣,他也加入鄭士康教授的電腦音樂實驗室研究室,透過做專案的同時,實現自己內心想成為音樂家的夢想。

闖進 MIT

媒體實驗室博士班只接受媒體實驗室碩士畢業生申請,且採取師徒制,因此要獲得進入實驗室的門票,首先得先找到指導教授、盡力爭取面試的機會,務熙對此下了很大的工夫,在一次的工業技術研究院的演講,他和電腦音樂實驗室(Music Mind Machine)Professor Barry Vercoe 有了一面之緣,後來在一場告別式上再次遇見,務熙向他展現曾做過的專案,並且提出一個全新的計畫,但老師嚴正的告訴他,這早在 20 年前,MIT 就有人做過了!其實老師並不在意他曾做過什麼,而是看重他來到 MIT 要做什麼。他甚至在老師面前彈奏了蕭邦(Chopin)。七年後,老師和務熙分享當初的第一印象,從他身上可以看見渴望表達的靈魂,以感性的角度出發,老師選擇了具有藝術家氣息的務熙。

ML culture

在媒體實驗室可以享有極度自由,但也必須將自己天馬行空的想法化為動人的故事,將想法清楚地展現給老師、同學們,並且實體化、做出雛形(prototype),站在聽眾的角度,讓聽眾更能感同身受,因此不斷地從做中學習,務熙認為最重要的就是 "follow your heart"。實驗室的課程十分活潑,學生有機會能將觸角伸得更遠,務熙也分享了幾門他曾修過的課程:像是和教育有關,設計玩具的 "creative learning";將影片與影像和自閉症結合的 "Autismtheory and technology";以及以設計導向為主的 "socialable media",老師透過評論和不斷地提問,讓學生能在提案和做專案的過程中,有更開闊的空間。MIT的老師普遍認為考試並非衡量學生的好方法,因此在媒體實驗室七年,務熙唯一考過的試只有博士班的資格考。

媒體實驗室博士班

媒體實驗室的博士班有兩大特點:第一,博士班幾乎沒有必修課,其認為學生在碩士班已經學完所具備的知識,因此不讓必修成為學生的阻力;第二,沒有規定學生投論文,因為創作是一回事,而創作完的文章發表,是個人選擇,不應該變成結構上的硬性規定。而身為媒體實驗室的博士生,被期許創造出一個新領域,找到問題並和現有問題的連結,因此需要豐富的背景知識,也有人常有 ”Where is my thesis ?” 的疑問,務熙分享 Professor Henry Lieberman 的一席話:「期末 project 不是一個句點,而是大家共進晚餐的時候。」project 沒有完成的一天,而是在創作過程中不斷地嘗試、找尋觀點,無論是論文、project、失敗的經驗、成功的公司等,都是所得到的收穫。

媒體實驗室的研究成果

“Musicpainter” 是和 "One Laptop Per Child"(OLPC)計畫有關,這個計畫是希望讓沒有受教育機會的孩童,得到自我摸索的工具,像是 Nicholas Negroponte、Walter Bender 都很積極參與這份計畫,務熙認為學習音樂不一定需要五線譜,透過簡單的介面讓孩童不受拘束的享受音樂的創作。”Radioish” 改善音樂播放方式,採用「復古」的使用者經驗,透過旋鈕,讓音樂回到最純粹的聽覺,而不是倚賴視覺。而 ”Loco-radio“ 則是將音樂和空間結合,在行車的過程,能夠運用音樂來了解路況。”CharmpI” 大型互動照片牆,則是誕生於務熙的結婚婚禮,為了讓海外的親朋好友能一同共襄盛舉,於是他開發一款 app,可以即時上傳照片,投影在投影幕上,宛如大型電視牆;而未來也將推廣至大型音樂會、跨年等場合。

回到最初,找到機會

在媒體實驗室的這七年,學習的觀點已經變成務熙生活中的一部分,”It is about how I see myself.”,每年有許多人拚了命想進入媒體實驗室,但務熙建議大家應該要回到原點,好好地探究自己的內心,「認識自己」,將個人經驗慢慢轉化成自己思考方式。而媒體實驗室帶給他說故事和論述的能力,如何將好的想法傳遞給他人,考慮聽眾和使用者,用不同方式、講一個好的故事,並且保有對生活的熱情,發掘生活中的任何可能。”The voyage of discovery is not seeking new landscapes but in having new eyes.”,發現不在於找到新的風景,而是有個新的眼睛,希望找到自己看世界的角度。

PART 3:針對觀眾的提問進行答覆

此講座於 2017 年底前錄製,拍攝畫質與講座架構較為精簡,建議也可至平台上觀看其他同校或同系講座

Q1.進媒體實驗室跟當初想像最大的落差在哪裏?(00:02)

Q2.MediaLab 博士文化優缺點與差別?(01:14)

Q3.媒體實驗室的碩士兩年只要修五堂課,這樣很有彈性的做法是不是很好?這樣的制度放到台灣是不是能夠 run?(05:51)

Q4.你有沒有失敗過的案子?跟企業的贊助關係?畢業之後學生跟企業會有什麼關係呢?(10:13)

Q5.美國學術界與產業界走得近,相較於台灣的不同,怎樣的方法會是讓未來可以激發創意走得更長遠?(15:25)

Q6.在媒體實驗室中,老師在學生的研究發展中擔任什麼樣的角色?(17:24)

Q7.過去有怎麼這麼多學校、實驗室,你怎麼從中找到你想要的?你是怎麼知道MediaLab的?有透過什麼樣的資源嗎?(19:15)

Q8.相對 MediaLab 的自由,有的時候我們還是需要一些標準,比如說需要招募人時的標準是什麼,怎樣做衡量與比較?有人做了些個人覺得很重要的事情,但其實世界上其他人來看不重要的東西?(22:50)

Q9.在 MIT 待那麼久,你覺得你帶走最寶貴的禮物是什麼?(27:46)

分享此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