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此講座由Johnnie Walker The Keep Walking Fund 夢想資助計畫所贊助

講座製作由 IOH 志工 Derrick 楊大侑協助 責任編輯:范乃方

舊金山藝術大學 Mu-Ming Tsai 蔡牧民

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

分享此講座

PART1: 關於在舊金山藝術大學就讀電影電視學系的經驗分享

講座章節開關
此講座於 2017 年底前錄製,拍攝畫質與講座架構較為精簡,建議也可至平台上觀看其他同校或同系講座
從零開始

畢業於中正大學外文系,牧民將分享他如何從毫無電影背景到進入美國舊金山藝術大學(Academy of Art University, AAU)的求學生活。AAU 不強調過往經驗,對於半路出家的外行人也張開雙手歡迎,學校位於人文薈萃的舊金山(San Francisco),不僅文化多元,也地處於創業精神蓬勃的矽谷,無形中影響牧民之後的創業念頭。他就讀 AAU 的電影電視學系(Motion Pictures and Television, MPT),以拍攝電影專業為主,他分享自己對於電影的熱忱源於小時候家庭環境,但他也強調在進入電影界前,要先對於拍電影有更深入的認識,喜歡看電影不一定適合拍電影,電影系的學生不像大眾印象中的光鮮亮麗,相反地、是個勞力密集的科系,配電、扛電線都得親力親為。

電影系的專業分工

電影系的專業主修分為:導演、攝影、編劇、演員、剪接,各有不同的專長與技術。牧民介紹系上核心課程,第一年從零開始教起,即使沒有基礎也沒關係,從故事的架構到基礎的攝影課,像是 8mm 的膠卷拍攝、如何取景等等,牧民分享他正好經歷膠卷和數位重疊的年代,有機會學習兩種不同的拍攝手法;第二年進入專業課程,像是牧民主修導演,因此有 “Directing track courses”,像是導演一、導演二課程,除此之外他也選修剪接和編劇課程,讓導演對於其他角色的工作有更全面的瞭解;最後一年,會和老師進行一對一交流,拍攝自己的畢業作品。

喜歡的課程

牧民非常喜歡剪接課(Editing Concept),這堂課會從剪接的歷史和技巧談起,剪接常被人所忽略,但牧民認為不管是編劇、剪接或是導演,剪接都是必修課程!在修完這門課後,對於新聞和電影會有不同的感觸,他推薦 “In the Blink of an Eye” 這本上課用書,將剪接和心理學、社會和哲學相連接,進行深刻的分析;他也推薦電影理論課(Film Theory),電影理論和電影實作這兩派一直存在著分歧,但牧民認為修完理論課後,對於他日後創作有很大的幫助。在編劇二(Screen Writing 2)完成一部長片,牧民認為在美國唸書有許多討論的機會,在這門課會將作品公諸於世,接受班上同學「赤裸的批評」,讓他學習如何接受別人的評論,進而改進自己的作品,他也推薦《作家之路》這本書,不只為了編劇,對於人生的方向也很有幫助。牧民認為不要限制自己的領域,應該要多方嘗試,學習越多的技能,出社會的發展空間將會更大。

從扛電線開始的經驗

牧民分享上課學習的知識有限,和人相處所學的經驗最為難得,在課外的拍攝支援過程讓他學習如何組織團隊,他認為在人生中,出國是個必要的經驗,體會不同的成長背景與人生歷練,鼓勵大家踏出臺灣多看看,別當井底之蛙。許多人也會問他究竟如何成為一名導演?牧民分享工作機會需要自己爭取,「你一畢業,絕不會有人打電話找你當導演!」,他當初主動與自己有興趣的公司合作,提供義務性、不收成本的拍攝,累積自己的作品集,「先挑一件你喜歡的事去做,而不是想說你能賺多少錢。」,牧民認為當你開始導戲的那刻起,你就是一名導演,不一定要從編劇開始累積,實際的行動力最重要!他也分享他第一部紀錄片 “Design & Thinking”(設計與思考)的拍攝過程,從累積人脈合作到跨領域結合,從拍攝影片、設計海報到宣傳,都由自己完成,最後在超過 60 個國家、500 場以上的放映。

回臺灣創業

許多電影系畢業的學生,會選擇進入好萊塢或是片場實習工作,牧民在美國就開始獨立創業,但受限於身份限制,因此選擇回臺灣創業,「我們很喜歡臺灣,臺灣是我們的家」,讓他選擇回來,儘管許多人勸他臺灣的產業和資源尚未穩定,但他認為這正是適合創業的環境,就像巨大的新創(start-up),且在臺灣的競爭對手較少,他秉持著「有多少資源做多少事」的信念,把自己的生活當作新創來經營。

夢想能當飯吃嗎?

這是就讀電影系最常被問到的一句話,牧民認為追求夢想要有智慧,了解自己現有的資源,運用現代整合工具,追求夢想不一定要抵押房子、掏空腰包,而是運用群眾的力量,調整自己的步伐去完成,許多人認為當一名導演就是要以敘事電影為主,但他選擇以成本較低的紀錄片入手,一樣能完成導演夢,也不必為了這個夢想爭得你死我活,要善用智慧來解決問題,夢想的形狀是有彈性、能被調整的。追求夢想不是一條簡單的路,牧民以「預測未來最好的方式就是創造未來」作為勉勵。

PART 2: 關於申請研究所的準備分享

此講座於 2017 年底前錄製,拍攝畫質與講座架構較為精簡,建議也可至平台上觀看其他同校或同系講座
怎麼申請AAU

牧民以「好進難出」作為 AAU 的註解,入學申請門檻不高,即使沒有電影相關背景也能申請,但畢業時的審查標準就會較嚴格,會審查畢業作品和故事結構等等。

備審資料

自傳(Personal Statement)不宜太長,約一到兩頁,牧民分享可用較特殊的開頭為主,抓住讀者的好奇心,不一定要著墨於課業表現,找到自己的社團經歷、志工服務等經驗與科系的共通點,放入自傳中,增加自己的多元性。作品集,由於他大學就讀的是外文系,並非本科系出身,在申請電影系之前,曾拍攝 10 分鐘短片並且入圍臺北電影節短片組,這也讓他更確信自己走這條路的決心,作品集最重要的是「去蕪存菁」,選自己最精彩的作品,不要為了數量而犧牲品質,寧缺勿濫。而推薦信的部分,牧民建議平常先和老師建立良好的關係,有些推薦信可能需要自己先擬稿,以具體的事實為主,不要一味使用空泛的形容詞,並且注意禮貌。

語言檢定

AAU 沒有特別限制托福的門檻,但牧民分享他準備托福的過程,他認為塑造英文環境相當重要,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像是上網接收資訊、收聽 Podcast,甚至打電動遊戲,這些都能和學習英文做連結,最後就是熟悉考試題型。

心態調整

最後牧民鼓勵大家就算被拒絕也絕不要灰心喪志,人生還很長,每個拒絕也許就是下個機會的開始。

分享此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