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感謝高雄呂媽媽以此講座鼓勵後輩:「孩子 記得爸爸媽媽永遠愛你噢 放膽去逐夢吧」

講座由高雄醫學大學與 IOH 合作產出,並由 IOH 幫手 林立麗、林佑珊、 鄭祐銓、謝采穎、辛丞鈞 協助 責任編輯:林立麗

高雄醫學大學 口腔衛生學系研究所 蔡法慈

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

分享此講座

PART 1:關於就讀高醫口腔衛生學系研究所碩士班的經驗分享

講座章節開關
此講座於 2017 年底前錄製,拍攝畫質與講座架構較為精簡,建議也可至平台上觀看其他同校或同系講座
致力於散播愛與歡樂的女孩

「我高中其實讀的是社會組,但我本身對醫療一直非常感興趣。」總是散發著陽光朝氣的蔡法慈畢業於台南女中,以學測申請進入高醫口腔衛生學系就讀,因為在求學期間發現自己對長期照護議題深感興趣,畢業後至高醫口腔衛生學系研究所繼續進修,因而有機會更深入各鄉鎮訪視家戶的口腔衛生情況、從事衛教宣導,甚至到蒙古交流,觀察當地醫院設備,法慈認為:「研究所只是你培養能力的一個途徑,其實你讀哪個系所都沒有關係,培養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因為高醫口腔衛生學系研究所,讓她深刻體認到全人照護需要的是跨領域合作,故在未來,她希望能持續增進自己在居家照護、復健、中醫等領域知識,並結合口腔衛生專業與系上帶給自己的軟實力,對社會做出貢獻回饋!

淺談高醫

高醫雖然校園不大,但鄰近高雄火車站、後驛捷運站與CityBike腳踏車站,交通相當便利,且周遭生活機能完善,在購買生活用品上,有家樂福、全聯、屈臣氏與傳統市場可選擇,飲食方面則有便當街、吉林夜市與多家大型連鎖速食店。此外,學校提供有許多國際醫學生交流機會,國家如內蒙古、吉林、哈爾濱等。

高醫口腔衛生學系研究所介紹

高醫口腔衛生學系研究所是碩一下選研究室,故法慈建議學弟妹要特別留心開學前餐會的老師介紹以及碩一課程,從中了解老師的研究領域與自己的興趣是否契合。高醫口腔衛生學系研究所分為三間研究室,法慈隸屬於「特殊需求者口腔健康研究室」,是研究中風、失智老人等特殊需求者或有長期照護需求者的口腔健康,目的在於提升長輩晚年的生活品質,活得更有尊嚴,該研究室最大特色是時常會前往各鄉鎮從事衛教宣導;「口腔健康促進與照護研究室」則會做兒童齲齒、外籍媽媽衛教介入、口腔癌等研究,由於研究計畫常會需要走訪社區,特別適合喜歡與大眾接觸的人來就讀;「顎口腔力學研究室」是從事牙科材料研究,例如假牙抗菌性的實驗,同學唯須注意的是因為儀器問題,常會要往返他校做實驗。整體而言,法慈認為高醫口腔衛生學系研究所雖然人數不多,但也因此人均資源更多,有很多磨練自己能力的機會。

高醫口腔衛生學系研究所課程與未來發展

高醫口腔衛生學系研究所課程幾乎都集中在碩一,如研究法、進階生物統計學特論、流行病學特論、衛生教育與健康促進方案規劃等,故法慈建議學弟妹碩一專心把課修完,之後便能全力衝刺研究,畢業門檻為修滿學分、完成論文、通過全民英檢中級初試、將研究投稿至學術研討會來作海報發表一次,法慈解釋所謂的海報發表就是簡述自己的研究內容、未來願景與心得,同學常投稿的研討會如高醫口腔醫學院研究日、台灣口腔衛生科學學會等。在畢業後發展上,同學一般是到高醫、台大醫院擔任臨床口衛師,或者是到大學、專科學校擔任口衛教職,以及至牙材公司工作。

研究生必知的兩三事

在選擇指導教授上,法慈認為與其從研究經費多寡來考量,還不如事前多了解每位老師的研究領域是什麼,畢竟這決定了自己未來研究主題的走向,如果你連都不喜歡的話,未來該怎麼堅持下去呢?一般決定自己研究主題的方式有二,第一是延續前輩學長姐的研究,而法慈屬於第二種,是自己創造新題目,她是有鑑於社會對口衛師仍不了解、不重視的現況,因而將主題定為「長期照護需求者的口腔照護」,採質性研究法去觀察個案口腔狀況對身體健康之影響。法慈形容做研究就是「發現並解決問題」的過程,為此必須閱讀期刊文獻去了解前人是如何做研究的,時常跟老師回報進度,倘若研究中會涉及任何與人有關的實驗,則還須通過IRB審查後方能進行。

印象深刻的課程

在「專題討論」中,同學會要將論文內容歸納統整成簡報後上台報告,藉此學習邏輯思考與口語表達能力,碩一是報告期刊文獻,碩二則是報告自己的研究進度,有些同學會誤把「研究室會議」(Meeting)跟「專題討論」(Seminar)搞混,但前者僅是研究室成員內部討論,後者則是對全系同學的發表;在「進階臨床口腔衛生實習」中,同學將為病人評估口腔健康狀況後,為其設計專屬的治療計畫;「口腔照護臨床實習」則是會到特殊需求者牙科實習,法慈認為這堂課教自己的不僅是專業,更是培養同理心、耐心與尊重生命的態度,實習中觀察到的許多社會現象都時時提醒著自己醫病溝通的重要,讓她體認到每個病人都是帶著故事而來,作為一名醫護人員,該做的不只是醫病而已,應是要去關心他整個人以及其背後的家庭才對。

研究生的日常

除了上課與做研究,法慈還常要協助老師處理一些計畫或幫忙系上活動,她苦笑說雖然研究生活形同沒有週末、寒暑假這點常讓家人嘮叨,但自己的感覺是相當充實滿足的。以協助計畫來說,內容有像是籌辦宣導計畫的記者會、或擔任地方輔導委員對鄉里進行衛教宣導;系上活動則有聯繫他系來合辦研討會、口腔居家訪視、研究所升學分享會、外賓接待與年終尾牙表演等,而在高醫口腔衛生學系研究所當然也少不了到各地作衛教宣導的機會,法慈從中體會最深刻的是要根據目標聽眾的不同去重新設計一套適合他們的活動,才能真正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

發現每個人背後的故事

若說道法慈在就讀高醫口腔衛生學系研究所期間最難以忘懷的事,其中一件是與內蒙古、北京醫學生的交流經驗,這趟旅程讓她見識到中國的都市化發展與醫療設備,徹底打破自己原本對中國的僵化想像;另一件則是到澎湖家訪的經驗,當時為了與在地衛生局、基金會溝通,耗費了法慈不少心力,然而至失智老人家拜訪後,她親眼看見個案身處的環境之髒亂、其家人卻漠不關心的時候,她頭一次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以後,我絕對不要讓這樣的案例再出現在我面前時,我卻幫不了他們什麼。」因此體認到醫療需要的是團隊、更多的跨領域合作,而不是靠單打獨鬥所能完成的。

我用我的幸運選擇溫柔

法慈認為做研究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挫折,可是不論好事、壞事都必定能帶給自己一些想法與啟發,她笑稱這就好比茶葉蛋的外殼雖然破碎,但也因為如此才滷得入味。對於該不該讀研究所這個大哉問,她的想法則是:「讀研究所,不一定會讓你得到你想要的世界;但你沒有能力,一定得不到你想要的世界。」法慈覺得讀研究所不僅是精進專業,也有培養邏輯思考、表達能力、主動學習、自我反省、時間管理等附加價值,不過要學習這些能力的管道其實很多,所以該不該讀研究所其實是因人而異。

回首學習歷程,她認為自己十分幸運,能受到這麼多人的支持與鼓勵,讓她有動力能走到現在,因此法慈懷著感恩的心,期盼未來可以在社會醫療資源、教育改革與環境保育上做出貢獻,繼續傳遞這份幸福與幸運給更多人。

【推薦觀看】高醫口衛系校友告訴你:從口衛系到牙醫博士,我加入新創醫療器材公司團隊

分享此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