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系迷思 /學測申請 /志願選填 /高職升學 /考試衝刺 /108課綱 /大學生必修 /求職準備 /人物故事 /海外留學 /IOH 實習 /

如何修煉職場即戰力?在校就用實作跨域資源,提早接軌業界!

畢業進入職場後,社會新鮮人多半面臨或多或少的「幻滅」:工作內容不如想像、能力無法發揮、無法勝任工作……。雖說幻滅是成長的開始,但其實我們有機會縮短理想和現實的差距,讓自己擁有企業最渴望的即戰力,「實作力」加上「跨域力」,就是最佳解方。
2024-03-05

走進美麗的大同大學校園,處處可見育成基地及創客空間,新創企業和學生在同一場域交流,學生得以接觸真實的職場工作,加上大同大學格外重視的跨領域課程養成,大同大學畢業生的職場即戰力,早已獲得業界肯定。

從教室到公司、從實習到正職,無縫銜接

實習是了解職場實際運作的絕佳機會,可以讓學生從理論走向實踐,並且在畢業前就獲得寶貴的工作經驗。

「與其自己想像一百遍,不如去實際做做看。」目前擔任拿拿科技行銷企劃的楊佩勳,畢業自大同大學媒體設計學系,她在大學期間即進入拿拿科技實習,畢業後無縫銜接,升任正職,擔任行銷企劃職務,工作內容包括市場分析、策略規劃、數據分析及創意設計等。

圖說:佩勳大學期間即進入拿拿科技實習,畢業後無縫銜接升任正職

佩勳自承是一個容易焦慮的人,許多事情都會預先規劃,更何況是工作生涯大事。不希望自己在畢業後才惶惑於何去何從,她利用大同大學提供的產業實習機會,一步步釐清自己的心之所向。第一份實習工作場域為台電綠能展覽館「電幻 1 號所」,工作性質偏向展覽導覽、活動企劃及執行、社群行銷圖文等,「透過這份實習,我接觸到許多設計業達人,但是也察覺自己更想了解市場面及商業運作邏輯,最好是能接觸新創企業。」透過實習收斂自己的未來職涯方向,也決定了她的第二份實習工作選擇。

圖說:電幻一號所實習照片

某天打開學校電子信箱,拿拿科技的職缺躍然眼前,這是一家新創企業,主打全臺首創的智慧派樣行銷 ( Sample Marketing ) 行銷平台,佩勳自忖能以設計專業進入,此外,若想近距離觀察企業運作全貌,編制偏小的新創環境更有可能。

更重要的,這是一家位於大同創新育成中心的新創企業。學校掛保證的企業,學生不用擔心踩雷,「而且,公司就在學校裡,上完課後,走個幾步路就能去上班,節省不少時間。」佩勳分享自己挑選實習企業的經驗談。

吸引企業進駐,提供多元實習機會

學生能享受實習企業近在呎尺的方便,以及安心安全的工作環境,前提是大同大學創新育成中心對企業吸引力十足,至今已有約五十家企業進駐,始能打造出多元產學合作環境,進而提供許多實習機會。隨著對於產學合作的重視,現今各大學皆設有育成中心,而大同大學位在臺北市繁華的中山北路二段,僅是此一地利,便足以傲視群倫。

有了「地利」,「人和」呢?對於人才缺乏困境,大同大學副校長吳志富告訴企業免擔心,「大同設有工程、經營、設計及國際學院,且向來注重學生的跨領域能力培養,可以滿足業界的人才需求。」進駐大同育成中心的企業,可以更早地與學生建立聯繫,並透過實習提前綁定未來人才。

我是大同校友,大同教會我透過不同的方法和思考,來達成更好的結果,我相信學弟妹也受到同樣的教育,所以總是優先邀請他們加入團隊。

圖說:三隻毛毛蟲設計的負責人陳元愷

進駐企業之一「三隻毛毛蟲設計」公司團隊就是幾乎由大同大學畢業生組成,這些成員於學生時期便在公司實習或工讀。擁有大同設計研究所碩士學位的三隻毛毛蟲負責人陳元愷表示:「透過實際工作,我較能深入了解每位學生的工作態度和想法,進而挑選出最合適的人才加入團隊。」

甚至,透過在學校課程擔任業師;傳授業界最新知識和技術,企業可以培育自己所需人才,也因此,這些實習生或工讀生在畢業後能夠升為正職,對於進駐企業來說皆是「即戰力」。

業師開課,消弭學生與職場間的鴻溝

「三隻毛毛蟲設計」主要提供 3D 列印模型製作、設計及諮詢等相關服務,陳元愷每學期皆會在大同開設 3D 列印相關教學課程,從基礎操作、材料與製造的進階知識,到美感和設計思考等通識課程皆有,他強調 3D 列印改變了傳統的工業製造技術,讓學生和設計師更容易接觸和學習,「最重要的是,3D 列印降低了創新門檻,縮短了設計概念和產品實現之間的距離。」

大同在產學合作方面進行許多創新和探索,不僅限於與大同公司合作,還積極與多家企業建立合作關係,應對產業多元發展的趨勢。

吳志富也深有同感,「以往需要經歷開模階段,技術很難、價錢很高、耗時很長,有了 3D 列印,學生可以擺脫這些箝制,敢於追求更高水準的作品,這有利於將來的就職,甚至是創業。」

深知 3D 列印的創新力量,大同大學於 2022 年成立「數位列印暨產品設計研究中心」,力邀三隻毛毛蟲及其他相關業者進駐,且全力支援相關設備,包括金屬列印、尼龍列印及光固化列印等工業級機臺,此外並與業者合作開發調色系統,讓學生能端出更精緻及更具個人風格特色的作品。

吳副校長表示,「透過產學結盟,除了提供學生工讀、實習和就業機會,學生還能獲得業師的專業指導和建議,這幾年可以看到學生的許多設計作品完成度極高,且學生學到的是業界當下使用的最新 3D 列印技術,不致發生學用落差的情況,且能為社會帶來更多創新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圖說: 大同大學擁有規模最大之 3D 列印基地

解決問題 ,跨域溝通力很重要

做為學生設計成果展的 3D 列印夥伴,陳元愷觀察近期的學生作品的確可以看到明顯進步,不僅在細節處理和美學設計上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學生們開始將電子控制、自動化等跨領域知識融入作品中,如無人機、具備實際操作介面的醫療器材等,「我認為一件厲害的作品,不僅需要想像力、創造力,還需要跨域能力。」

事實上,大同大學校友一向以擁有跨領域能力著稱。「解決問題,這是畢業生進入職場後最受重視的能力之一,而現實世界的問題很少能夠通過單一學科的知識來解決,往往需要跨領域的知識和技能。」吳志富副校長提出他對許多大同傑出校友的觀察,這些成功人士的職業生涯中,往往需接觸與他們原本學科不同的工作,當時學校的跨領域課程滿足了職場上的實際需求,例如工程專業需學習會計、經濟學、日文;商學院學生也必須了解工程圖學和機器加工等。時至今日,跨域課程日趨豐富,且大同學生在校必修英語及日語兩種外語,為將來的職場做好準備。

跨領域合作是創新的重要途徑,一個成功的創新,不僅需要專業的技術支援,更需要團隊成員之間的良好溝通和合作。

畢業自大同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的王岱鑫,目前正與與系上鄭福炯教授一起創業,他也提到跨領域能力的必要性,「我自己是資工出身,但是創業計畫與物聯網有關,所以除了軟體開發,我也需要了解硬體知識,因此得跳出自己熟悉的領域,學習機械系的課程。」

岱鑫投入的新創,源自大同資工系鄭福烱教授率領大同智慧物聯網研究中心團隊,以「 MobiWebX 跨手機與網頁開發的雲端整合開發工具計畫」獲經濟部「科研成果價值創造計畫」補助金額二千萬元,目前進駐大同育成中心。

圖說: 王岱鑫(右)加入大同資工系鄭福烱教授(左)帶領的大同智慧物聯網研究中心團隊,開發成果衍生為新創企業,他是創業夥伴之一。

MobiWebX 的主打特色是「不一定是專業工程師,只要擁有領域知識,也能開發軟體」,所以開發團隊必須考慮非技術背景用戶的需求。為了讓此一軟體平台更好用,軟體工程師透過與設計專業人員合作,共同開發友善的用戶介面 ( UI ),「這就代表我們必須學習相關知識,才能將我們的需求轉化為設計專業人員聽得懂的語言。」岱鑫說。

大同大學是間小而美的大學,僅有 3,000 名學生,每人能分配到的跨域資源相對較多,實施有成的「挺生學院」,讓大同學生有機會探索自己專業領域以外的世界。「挺生學院」是以四年期規劃的創新實驗教育,為不分系的整合跨域創新虛擬學院,以跨系、跨院的實作教學活動為核心,課程面向很多,例如「社會設計」,以跨領域分組方式進行,由老師帶領學生共同解決社會複雜的真實議題。

在跨域課程,我們能與不同學科背景的同學合作,這好像是打開了一扇扇窗戶,讓我能夠擁有更寬廣的視野。

佩勳對自己在學期間選修的跨領域課程「數位製造」印象深刻,上課內容包括組裝材料、arduino 程式等,而且還接觸了學校工廠內的許多設備,例如 3D 列印機、金工車床等等,「我是媒體設計系學生,透過這樣的跨域課程學到製造方面的知識、親自操作生產設備,這對我來說是很新鮮的,也讓我能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大同大學非常重視學生的實作能力養成,學習工廠提供噴漆房、金工房、木工房和攝影棚等設備,且 24 小時開放,讓學生有想法就能進來做。

圖說:大同大學的學習工廠 24 小時開放,讓學生有想法就能進來做,圖為攝影棚設備。

同樣的,佩勳認為跨入職場後,一件任務、一個專案能否成功,最重要的關鍵在於團隊合作,而這仰賴溝通能力,「我自認參與跨領域課程的最大收穫,在於透過分組合作;與來自不同科系的同學一起解決問題,讓我有機會摸索如何說對方聽得懂的語言,這對於我現在的工作很有幫助。」

開放環境,拉近企業和學生距離

透過產學合作,我們要讓學生「見樹又見林」,既能深入了解專業知識,又能把握整個產業的發展趨勢。

吳副校長提到大同大學很重視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除了開設跨域課程,大同並鼓勵學生參與進駐企業的工作,藉以培育解決問題的能力。

要發揮產學合作的綜效,首先必須要讓學生看見「企業」,所以有別於許多大學將育成基地集中於一棟獨立建築的封閉作法,大同讓進駐企業偏布在校園各處,包括青創基地、綜合工廠培育區、實驗大樓培育區、尚志大樓培育區及挺生大樓培育區。這些培育基地就在相關系所附近,例如學習工廠入駐的業者多為設計和 3D 列印相關廠商;電商相關廠商則與管理系、經營系相處在一起。

圖說:大同大學副校長吳志富
 開放的育成環境,讓學生在來去之間就能「親近」企業,大同大學積極透過產學互動場域的營造、業師授課及實習機會的提供,激發更多合作和創新,讓學生在求學期間就開始接觸業界、熟悉職場。

大同大學接下來將積極吸引更多新創企業進駐,預計從現階段的 50 家擴增到 300 家,目標是打造一個繽紛多呈的產業生態系,無論學生想要學習電商、電子電機、設計、行銷、資安、綠電....等,都能在校園獲得所需的產業知識及實作經驗,且結合學校深入的跨域課程培育及業師親授業界最新趨勢,大同大學學生畢業後不僅不怕失業,還能成為業界的搶手即戰力。

受訪者簡介:

吳志富:目前為大同大學副校長兼設計學院院長,大同大學機械工程研究所博士。

陳元愷:三隻毛毛蟲設計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

楊佩勳:拿拿科技行銷股份有限公司行銷企劃,大同大學媒體設計學系學士。

王岱鑫:大同大學智慧物聯網研究中心工程師;大同大學教學發展中心助理(鄭福炯教授計畫案開發),中華數位科技程式測試工程師,大同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學士。

作者 IOH 編輯部

當我們說起故事,我們可以改變世界。IOH Roc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