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關於就讀北醫癌症生物學與藥物研發博士學位學程的經驗分享
看見自己的研究使命
林曉晴畢業於弘光科技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在弘光科技大學「以人為本,關懷生命」的宗旨薰陶下,她對生命有更深一層的體悟,也促使她選擇進入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從事癌症相關的研究。因為研究主題的關係,曉晴曾目睹癌症患者長期與病魔對抗的過程,病人身形憔悴的樣貌總提醒著她身為研究生的使命,所以碩士畢業後,曉晴選擇攻讀台北醫學大學癌症生物學與藥物研發博士學位學程,延續自己對癌症研究的熱忱,也希望研究的成果能夠為醫學發展有所貢獻。
北醫資源介紹
北醫提供了學生豐厚的入學獎學金,以博士生「入學優異獎學金」為例,只要符合相關條件即可在兩學年內每學期領取50,000元,而全職博士班學生也可以每月領取30,000元獎助學金,同時,北醫癌症生物學與藥物研發博士學位學程是由台北醫學大學、中國醫藥大學、中央研究院共同承辦,每年會舉辦一次三校聯合研討會,彼此共享豐富的學術資源,學生若在研討會的海報發表中得到前三名也會有豐厚的獎金。
北醫癌症生物學與藥物研發博士學位學程
北醫癌症生物學與藥物研發博士學位學程的課程主要分成四種類型,分別為:癌症生物研究基礎、新藥研發及分析、癌症研究實驗設計、生物醫學資訊,希望培養學生具備癌症生物學及藥物研發之專業背景知識、批判性思維和實證醫學之研究能力、國際觀視野以及溝通能力、癌藥研發科技相關的跨領域整合能力、培養臨床轉譯的技能,因此,北醫也鼓勵學生參與國際交流,所以曉晴分別在2014與2015年到聖地牙哥與費城參加AACR作海報發表。
整合中研院資源
癌症生物學與藥物研發博士學位學程課程的上課地點會在北醫與中研院,畢業門檻為30學分,包括必修22學、選修8學分,以及發表兩篇SCI1,000名以內的學術論文,或者是影響係數大於6的期刊。曉晴表示博一博二以修課為主,博三的時候準備資格審查、投稿與撰寫自己的博士論文,必修課程包括分子癌症生物學、藥物設計與開發、分子醫學與藥物研發、研究倫理、專題討論,其中專題討論是以全英文的授課。另外,"Lab Rotation"是癌藥學程比較特別的制度,學生需要到中研院的實驗室進行觀摩學習六週;「藥物設計與開發」則會邀請學術界或產業界的老師來授課,課程中曾安排同學參訪Pan Labs及NHRI了解產業界的現況;「進階生物統計」則是能幫助同學運用統計方法,了解自己實驗的邏輯及其結果的限制;「基因體學與系統生物學」是在學習如何對生物體做全面性的定量研究。
雙指導教授制度
選擇指導教授方面,曉晴建議可以透過“Lab Rotation”閱讀每一個指導教授的研究的主題,再與教授面談討論之後,可以比對他們的研究內容與自己的興趣是否吻合,值得注意的是癌藥博士學程設有「雙指導教授制度」,學生需要從北醫與中研院各自挑選一位指導教授,這會攸關於「博士候選人資格審查」的申請資格,因為學生除了完成規定的畢業30學分與"Lab Rotation"外,也要決定好雙指導教授的人選,而第一關的審查主要是提出自己的摘要,然後組成五到七人的審查委員會進行口頭報告,當所有口試委員都給予70分以上的分數時才表示通過,曉晴表示這些程序必須在博三結束前,若是第一次失敗仍有第二次的補考機會,但如果兩次都失敗就予以退學。
個人研究主題
大腸直腸癌是台灣人發生率排行第二名,且死亡率排行第三名的癌症,許多人總說大腸直腸癌需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但是許多常用的化療藥物會產生抗藥性,使得癌症變得更加嚴重或轉移惡化,而曉晴在博士班即是以「大腸直腸癌」作為研究重點,她利用DNA、RNA蛋白質去了解作用機轉,接著利用細胞實驗來證實這些路徑是否是正確,然後,利用動物模式來驗證結果,希望能以新化合物結合現有之化療藥物,降低抗藥性達到更好的療效。癌藥學程畢業的出路非常的廣泛,涵蓋學術界與產業界,在學術界可以擔任博士後研究員及教職;產業界的部分,則可以到國內外生技公司及藥廠進行研發工作。
想唸博士班?請先克服經濟、年紀、自信心
曉晴認為除了對領域有興趣之外,更希望學弟妹具備勇於自我挑戰、遇到挫折能夠自我調適並重新站起來的特質,因為博士班的就讀年限長,經濟與年紀上都會面臨一些壓力,且實驗和研究過程會一直面臨失敗或是不如預期的狀況,更考驗著自己是否具有足夠的自信心。同時,比起大學比較平面式的學習,碩士班會開始學習解決研究上的問題,而博士班除了要解決這些實驗上的問題以外,更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且找出新的研究方向。
打得開鎖的總是你試的最後一把鑰匙
曉晴認為博士班最重要的是做好時間規劃及管理,並養成事先規劃的好習慣,這不僅能事半功倍對身心健康也有幫助,同時,她也表示研究所像是一個小型的社會,需要去學習到人際關係及待人處事的道理。曉晴說:「博士班就是一個審視自己及改變自我的過程,透過正面積極思考的練習是成功生活最偉大的法則」,如同微生物學家路易·巴斯德曾說過:「不要灰心喪志,因為打得開鎖的總是你試的最後一把鑰匙」,鼓勵大家秉持堅持不放棄的原則,找出活出自我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