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感謝高雄呂媽媽以此講座鼓勵後輩:「孩子 記得爸爸媽媽永遠愛你噢 放膽去逐夢吧」

講座製作由 IOH 幫手 張鈞婷 協助 責任編輯:陳彥妏 核稿編輯:林立麗

School of Visual Arts 電腦藝術碩士 江孟芝

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

分享此講座

PART 1:關於就讀紐約視覺藝術學院電腦藝術研究所碩士班的經驗分享

講座章節開關
此講座於 2017 年底前錄製,拍攝畫質與講座架構較為精簡,建議也可至平台上觀看其他同校或同系講座
在藝術創作的道路上,用時間與能力證明自己

江孟芝來自屏東,大學畢業於師大美術系設計組(現為視覺傳達設計系),出社會工作幾年後,毅然前往紐約視覺藝術學院深造。從起初背負著沉重的經濟壓力,到後來善用身邊的機會與資源,走在藝術創作的道路上,孟芝常常面臨到旁人的質疑,但她選擇用時間與能力證明自己,做自己真心喜愛的設計,如今她已擁有自己的工作室,更在紐約視覺藝術學院任教。

申請學校前必須思考的事

紐約視覺藝術學院位於美國曼哈頓,曾被ADC(Art Directors Club of NewYork)評選為2017年度學校,在動畫領域排名全美第五,不過孟芝認為,排名充其量只是個參考,選擇學校首要是選自己喜歡的校園氛圍,以及能夠幫助自己的師資與環境,例如學校偏實驗性質、還是重理論,又或者美國東岸是多元文化大熔爐,西岸商業氣息則較重。此外,更要考慮到個人經濟因素與英文能力,例如學校是否提供獎學金,需不需要多上一年的語言課程方能入學,期間的學雜費與生活費都應納入考量。

在紐約,好好做自己

相較於到英國念一年研究所,美國研究所學費比較便宜,且有兩年的時間,能夠深度了解當地文化,而且美國是個多元文化聚集的大熔爐,工作機會多,這都是讓孟芝選擇赴美求學的原因。紐約有館藏豐富的公共圖書館,還有許多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築,也因為聚集了世界各地的人們,常常會有不同文化的活動,如聖派翠克節、墨西哥節遊行等等,世界級的展覽更是數不勝數。在紐約這個城市,雖然會有生活壓力,但這裡也有許多激勵人心的故事,紐約文化更是讓人可以放下旁人審視的眼光,好好「做自己」。

紐約視覺藝術學院碩士簡介

紐約視覺藝術學院有三種藝術創作碩士(MFA),孟芝就讀的是電腦藝術(Computer Art),所學包含動畫設計、數位裝置等等,為三者之中最綜括各項領域的組別;互動式設計(Interaction Design)偏向工程機械類,需要程式基礎才能修讀;設計(Design)是學習介面設計、創立平台等等,不做動畫也不寫程式,但會學習創業知識,對未來開工作室、募集資金與外部合作很有幫助。

紐約視覺藝術學院電腦藝術研究所

電腦藝術包含3D動畫、動態圖像(Motion Graphic),以及裝置與數位藝術(Installation & Digital Arts)三組。動態圖像組顧名思義是創作會動的影像,裝置與數位藝術組則有影像實驗、大型互動裝置的創作等,孟芝原先在台灣的工作屬於網路藝術的範疇,因此選擇進入裝置與數位藝術組。

獎學金資源

在台灣想要出國留學有許多獎學金可以申請,例如教育部公費、藝術與設計精英海外培訓計畫、圓夢助學網等等。若是在台灣沒有申請到獎學金,美國的學校也提供各種獎學金,包括新生入學時依照成績給予的入學獎學金、頒發給成績優異者的書卷獎、以及助教獎學金,若因撰寫論文而需要經費時,則可以申請校友獎學金。校外亦有許多獎學金機會可以申請,畢業後還可以參與駐村計畫——由此可見,紐約給藝術家的不僅僅是發揮的空間,還有實質上的經濟支持。

紐約視覺藝術學院的精神

好不容易來到美國留學,孟芝認為讀自己真心喜歡的學校十分重要,紐約視覺藝術學院的學風開放,鼓勵來自不同背景的同學透過創作說自己的故事,相較於在台灣常常必須做老師、評審、客戶喜歡的設計,在紐約視覺藝術學院,孟芝勇敢做自己,讓設計更有原創性與前瞻性。

兼具實務與實驗性

在實務面,紐約視覺藝術學院的軟硬體設備豐富,並且與許多業界單位合作,學生可以參觀工作室、聆聽業界講師經驗分享,以及申請實習等等。每個研究生除了都有一位學校論文指導老師之外,還能自行申請由業界人士雙指導,甚至在學校的課程無法滿足自己的研究需求時,學生能夠申請獨立研究,請學校聘請業界人士到校為自己的研究領域開課。在實驗性層面,紐約視覺藝術學院不會限制學生使用哪些媒介、軟體來創作,還為學生購買不少線上軟體教學課程,給予其技術層面的豐富指導,更棒的是它鼓勵學生運用自己最熟悉的生活題材,以自己的觀點盡情創作。

A Stranger to Words文字的陌生者

孟芝獨自踏上異鄉土地求學,使用不熟悉的語言生活,經歷過不少挫折與無奈,也因此決定了她的論文主題:A Stranger to Words。從自身學習英文的單字筆記本出發,紀錄熟悉與陌生的單字,建置成大型資料庫後分析,最後視覺化於網站上,表達來自東方的自己融入西方文化的歷程。這部作品在國際上備受關注,更獲頒紅點傳達設計大獎、澳門設計雙年展銀獎等等,也讓孟芝最後回到台灣舉辦了個展。孟芝認為在藝術創作上,你永遠無法預測自己的靈感來源為何,雖然創作路上確實辛苦,但堅持下去必有所成。

印象深刻的課程

Joshua Davis堪稱是「產生性藝術」領域的第一把交椅,個人和Adobe、Microsoft等等有長期代言與合作關係,孟芝強調,他在紐約視覺藝術學院開設的課程豐富有趣,即使旁聽也應該要抓住機會去上。Processing是美國當紅的設計軟體,有強大的藝術性與互動性,以簡易的程式語言基礎,幫助藝術創作者分析數據,進行互動式創作,這個軟體在亞洲尚未風行,但孟芝認為很有發展性,無論到任何一所學校,只要有開設相關課程,都十分推薦修課。

課外活動

孟芝曾經參與One to World組織的感恩節活動,在美國家庭共度感恩節假期,她見識到美式大型廚房的氣派,體驗刻南瓜、上教堂做禮拜,也一窺阿米希人(Amish)傳統的生活模式。種種經歷讓她體悟到美國文化並不是消費、飲酒享樂,或是依靠父母生活,身為不喝酒的人,孟芝在美國感受到同事們的尊重,而且美國人多是自己負擔學費、生活費,很早就學習獨立生活。

紐約街頭,處處是靈感

紐約有許多值得一逛的展覽,孟芝認為:「創作的人一定要來紐約走一趟。」Rain Room互動裝置由大型倉庫改建而成,落著人工雨滴,透過感應讓人們行走的區域雨停,還有光束投影在身上。Empire State則是擁有全世界最大型投影的建築物,曾經將瀕臨絕種的動物打在外牆上,呼籲人們正視環境議題。漫步於紐約街頭,舉目皆是創作靈感。

忠於自己的選擇,留學不是必經之路

「留學只是一個過程,不是必經的選擇。」孟芝直言如果決定出國,就該看的比學位更遠,美國的自由、開放及獨立,是更值得我們重視學習的。從一開始隻身來到異鄉,到後來自己還清學貸,孟芝沒有向家裡拿一分錢,她鼓勵學子不要放棄任何機會與獎學金資源,好好珍惜學校師資,去開拓自己的視野,享受過程,並且忠於自己的選擇。

分享此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