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學術與實務,我看見法律的應用性
「法律其實也是以服務人為主的職業,我們在幫助的是我們的客戶,也就是為當事人提供法律上的解方。」現任中國文化大學教務長,同時也在文化大學法律學系任教的方元沂教授,本身就是文化大學的校友;取得法律系與大傳系的雙學士學位後,方元沂教授在美國波士頓大學及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分別完成法律學的碩士與博士學位。
而後,他先是在伊利諾州檢察官辦公室擔任助理檢察官,再至紐約擔任商務律師,累積一定的實務經驗,回國從事教職。除了教授的身份,他同時也擔任企業的法律顧問,並積極參與臺灣的公司法修法,與公部門合作推動社會企業與社會創新立法。橫跨學術界與實務界,方元沂教授將豐富的實務經驗,帶回課堂,用真實的生命經驗詮釋法條;他認為,「法律是一個一生受用的工具,不論你做各行各業,都有派上用場的時候。」
中國文化大學
在方元沂教授的眼中,中國文化大學是間系所多元、學風自由的大學,設有 12 個學院,多達 62 個系所,學生人數高居全國前五名。「文化的校園內,每天都有新鮮的事情正在發生。」匯集不同領域、不同思維模式的學生,當他們主導起上百個社團,加上對社會議題的關注與倡議,便呈現出充滿多元價值的校園。
本身雙主修大傳系與法律系的方元沂教授,特別提及文化大學正在推動的跨域專長套裝課程,不同於其他大學要求的通識學分,這套跨域課程規劃為全校大二學生的必修,包含六門課 12 個學分,共有超過 80 種套裝課程供學生選擇。「你選修一堂外系的課是沒辦法真正跨域的,必須要有系統性的課程,才有辦法讓同學獲得基本的跨域知識。」而跨域專長套裝課程還可以作為輔系和雙主修的基礎,同學若有興趣再深入學習,就可以在 12 個學分之上,多修幾門課去完成輔系和雙主修的學位證明。
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系
文化大學法律系歷史悠久,遍佈業界的校友成為畢業生初入職場時最重要的人脈優勢。為協助學生通過國考,系上定期開設強學班,聘請教授或正在執業的律師,針對國考科目進行教學;在學期間,學生也可以透過系上簽訂的實習計畫,到公部門、律師事務所、私人企業或非營利組織實習,增強實務能力。
在專業領域的學習上,文化大學法律系設立民事、刑事、國際法、財經法、行政法及勞動法等不同領域的研究中心,定期舉辦研討會,而社會企業創新暨法制研究中心則是目前全國大學中唯一一間社會企業相關法律的研究中心。另外,文化大學近期也與理律文教基金會合作,推出「文大理律學堂」,邀請台大教授與業界人士,前來講授區塊鏈、公司創新等議題。在國際交流方面,校方提供交換學生的學費補助,同時與美國的華盛頓路易斯分校、日本的名古屋大學、澳洲西雪梨大學、香港大學等多間大學簽訂短期的移地學習計畫。
文化大學法律系分成哪幾組?
文化大學法律系分為法學組、財經法律組、企業金融法制組等三個組別,法學組所學為基礎法學、比較法,未來出路多為傳統的律師、法官及檢察官;財經法律組除了基本的法律課程外,著重於財經法、智慧財產權、國際貿易法、專利法、商標法、公平交易法等等;而新成立的企業金融法制組,因應企業對於法遵人才的需求而生,課程重點在於洗錢防制法、銀行法、財報分析、金融內部稽核與內部控制相關法律,將法律與商學院課程做連結,增加學生未來的就業方向。
在四年課程的規劃上,大一到大三為基礎法理學的學習,大四分流學習各組專業,學期中或寒、暑假另有實習計畫。「我們會跟實習單位強調,不要把我們的學生捧在手心上,要真的讓他們感受第一線的工作是什麼。」方元沂教授表示,學生到了實習單位首要調整的就是心態——實習是去學習的。「你可能一去就想做法律分析,但通常會讓你從最基本的調出法律文件做起,你要先熟悉法律文件、看到不同面向才能做分析啊!」
讀法律系想跨領域學習,要怎麼跨?
「法律本身是很專業,但光靠法律無法解決事情,因為法律跟很多學門或經驗是要結合的。」方元沂教授說,法律要解決的是大眾在生活或專業上遇到的問題,只懂法條,但不懂實務的運作,是絕對不夠的,於是跨域學習就顯得格外重要。以心理輔導與諮商為例,法律與心理學門有許多相關之處,例如當事人所請求之精神上的損害,需要專業的判定;觀護人在輔導違反青少法的對象,也需要同時具備法律與輔導的專業。
此外,法律也可以與不動產結合,以處理不動產交易中的流程與糾紛;或是跨領域學習法律與會計、財金,在商務談判上能更了解公司營運,做出該公司的法律風險評估,規劃股權結構,成為一名商務律師。方元沂教授也提醒大家,無須受限於他所舉出的例子,「跨到哪些領域其實是開放性的選項,因為社會一直都在改變。」
法律 X 大眾傳播,雙專長給了我更多元的法律思維
「我大一的時候考進大眾傳播系,那時候的規劃其實是想當新聞記者和主播。」原本以新聞業為志向的方元沂教授,意識到若想做出更完整的報導,至少得培養兩門以上的專長;再加上當時最紅的美國影集《洛城法網》,其製作人即本著美國波士頓大學法學院的背景,將所學運用於法庭劇的拍攝,看見這樣成功的雙專長結合實例,他便毅然決然地申請雙主修法律系,就此展開跨域學習之路。
從傳播學院跨入法學院,方元沂教授認為,大傳系強調創新,平時多在拍片,寫新聞稿、腳本及分鏡圖,以團隊合作及 project-based 作為主要的學習模式;法律系則針對法條及法理,進行大量的閱讀、理解與分析,確實是兩個相當不同的學門。但他也說,這不代表法律就無創新的可能,只要在法條規範與法理基礎之上,融合不同專業的視角,就能成就多元的法律思維。就他自身的實務經驗來說,從訴訟的攻防、法庭外的輿論操作,到推動修法時得與公部門及大眾溝通,其中都有法律與新聞傳播的結合之處。
站在美國的法庭,「I represent the State!」
「每個人都會有個想像中的自己,我在大學時很喜歡看美劇《洛城法網》,看到美國的律師、檢察官出庭答辯的故事,就覺得很有意思。」早在大學二年級,方元沂教授就有了到美國留學並執業的想法,他於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攻讀博士學位時,努力將成績保持在前段班,爭取到伊利諾州檢察官辦公室的助理檢察官一職。
「我當時滿想要嘗試出庭,如果去一般律師事務所,通常要幫資深律師提包包個五、六年後才有機會。」方元沂教授表示,檢察官辦公室屬於公部門,基於人力考量,能夠更有機會站上法庭,同時快速累積訴訟經驗;但是要從幫前輩蒐集資料與證據、整理出論點,到正式被交付案子,也經過好一段時間的磨練。「那一天終於踏上法庭,站在庭上,我說出『I represent the State!』,再看到法官回應,那是一個很難忘的回憶,是一個里程碑,我終於完成了一部份想像中的自己。」
投入社會企業創新,參與公司法修法
而後,方元沂教授將美國執業的實務經驗帶回臺灣,一邊在學校任教,同時從事實務工作,「法律是應用性很強的學門,這樣的方式還滿適合作為自己的人生規劃。」教職之外,他還擔任上市櫃公司的審查委員以及新創公司的法律顧問,協助企業規劃股權結構、審定契約,而這些貼近產業趨勢的實務工作,也都成為課堂上最好的教材。而後,方元沂教授更直接參與到法律制定層面,與臺大的黃銘傑教授等人組成民間修法委員會,和行政院、經濟部合作,致力於改革臺灣的公司法。
分配議題時,方元沂教授選擇了社會企業及企業社會責任相關法規,透過唐鳳政委的 vTaiwan 開放平台,辦理線上虛擬修法討論會,並將修法過程及相關資料公開在網路上,作為與公眾溝通的方式之一。「在社會公益的面向上,希望能有更多的法律概念去保障大家,這樣的倡議還沒有停止,我還在跟夥伴一起努力。」
教授給高三學生的備審面試建議
「其實備審資料就是在講故事,你是怎樣的人教授並不了解,我們是透過備審資料來了解你是怎樣的人。」方元沂教授認為,就讀法律系需要說故事的能力,因為將來在法庭上就是要靠著證據去說服法官及陪審團員,向他們講述當事人的故事。
「備審資料只要放了,就會被問,你要有這樣的心理準備。」常看到學生將所有經歷都放入備審資料,被教授詢問用意卻無法做出很好的解釋,方元沂教授表示這樣反而會造成失焦的反效果,他建議同學要篩選有意義、對自己的故事有幫助的資料。「先想好自己的故事是什麼,你要跟面試官講什麼樣的故事,再推回去要準備什麼資料,這也可以看出你說服人的技巧。」
此外,為了避免養成恐龍法官、恐龍律師,法律系的面試題目經常會與時事議題有關,例如 2020 年的面試可能就會問到武漢肺炎疫情的影響、對口罩短缺的看法、疫情與法律的關係等等,方元沂教授也說,高中生不清楚法條內容是沒有關係的,表達出邏輯思考、查找爭議點的能力才是面試的重點。
想讀法律系,請不要當沉默的大多數
「關心社會議題、關心環境、關心周遭的人,這樣的特質就很適合讀法律系。」方元沂教授直言,關心社會議題的人,才會去了解社會的需要,而法律所要解決的正是實際生活中會遇到的問題,所以公民參與是必要的。「如果你都不關心周遭的話,你會成為一個很好的法律系學生嗎?我覺得是困難的。」懂得關心社會,還要進一步去蒐集不同立場的想法,學著篩選及判斷資訊,培養出獨立思考的能力。
而身處民主國家,法律與公民意識、公共政策的參與息息相關,方元沂教授也指出,不要當沉默的大多數!如果平時不關心法律、不在意修法的進程,就等同放棄了自身的權益;當你覺得法律有問題時,通常已經身處官司的下風,再來關心也來不及了。「大家要多多接近法律,不要跟法律有距離。藉由每個人的參與,也在維護法律的公益性跟公平性,甚至是你我都想維持的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