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感謝台北 愛台灣且願意盡最大力量幫助年輕人的何伯伯 以此講座鼓勵後輩:「年輕朋友,不要任由你的未來以它的方式到來,聽完本段演講,深度思考規劃你的人生藍圖」

講座製作由 IOH 幫手 張鈞婷、蔡采婕 協助 責任編輯:林立麗

繆思 Muris 共同創辦人 賴佩芸

分享此講座

PART 1:關於創辦繆思(Muris)的經驗分享

講座章節開關
以車庫創業精神拍片

「你可以說辦公室小小的角落,或宿舍的小小角落也是你的車庫,它是一個讓你實驗東西的地方。」自美國舊金山藝術大學(Academy of Art University, AAU)畢業後,賴佩芸 Iris 和蔡牧民倆人便在舊金山郊區租了間六坪大小的雅房,開始繆思(Muris)的運作。她說當初從沒想過自己是在創業,只是想趁著畢業後一年的 OBT 時間內,盡可能透過接案來累積創作、爭取曝光,然而在舊金山地區從事影像工作的競爭對手也不少,自己又只是初出茅蘆的新鮮人,該如何打開 Muris 的知名度?當初倆人的共識是先從設計公司下手:「設計公司很有意思的是,他們很會設計,但對拍片影像不太了解,他們不知道怎麼去呈現、把作品拍的好,我想這就是我們的利基(niche market),我們可以把設計跟影像結合,用我們影像的能力去拍設計的東西。」

毛遂自薦就對了

「當然創業還是需要考量經濟因素,但我們是在可以容許的範圍之內做自己真的想做的作品,不是以錢為考量,而是往我們真的想走的方向去做,那它真的會打開門和一些方向。」為了建立 Muris 在設計圈的知名度,Iris 和牧民起初寄了無數封 e-mail 到他們感興趣的設計公司,主動向公司毛遂自薦,願為其免費拍攝宣傳短片。雖然這些案子無法替工作室帶來重要的收入,但後來的確吸引到舊金山其他設計公司的注意,陸續向 Muris 提出合作邀約。

《Design & Thinking》的契機

Muris 的首部紀錄片《Design & Thinking》(中文譯作《設計思考》)同樣也是源自於 Iris 和牧民的一封自我薦舉信,當時他們觀察到台灣美國創新中心(American Innovation Center, AIC)舊金山分部定期都會帶領台灣團隊參訪美國各家設計公司,便開始思索能否有合作的可能,所幸當時正逢 AIC 要舉辦 ”Design For Tomorrow” 設計思考工作坊,剛好需要有團隊從旁拍攝紀錄,而 Muris 團隊自然也沒放過這個機會,透過這場工作坊,讓他們得以了解設計思考這個議題的趣味性,最後拍攝出的紀錄花絮更獲得工作坊負責人楊育修先生的讚賞。

容許意外發生

「我們當時在網路上搜尋後發現,還沒有一步長片,或說完整的影像,在介紹設計思考是什麼。」因為看見了機會點,儘管還沒有設想過完整的拍攝計畫,Muris 團隊再度向 AIC 毛遂自薦合作,希望能藉 AIC 既有的人脈與資源,以訪談形式拍攝出一部有關設計議題的紀錄片,最後幸運地,Muris 團隊跟著楊育修先生來到紐約參訪,負責記錄設計產業動態的同時,一一拜會了當地設計師。回憶拍片的過程,Iris 稱他們是「非傳統的拍攝方式」,一開始幾乎是沒有規劃,訪談者有時甚至是沿途才決定的,也在過程中慢慢摸索拍訪談的技巧,其中她覺得 Muris 團隊當時做了兩個很重要的決定,第一是攝影器材都相當輕便,便於攜帶;第二是電影畫面只維持標準畫質,但收音一定要清楚:「在電影的邏輯裡面,畫面若畫質差一點,但只要你聲音很清楚的話,還是可以被接受的」。

The Power of 1 Dollar

一趟紐約行下來,拍了七場訪談,看似一切順利,然而 Muris 團隊也不得不正視最關鍵的問題:「這樣的題材到底有沒有市場?該繼續做下去嗎?」抱持著樣的疑惑,Muris 團隊決定將原先所有的素材先試剪成一部短片,放上群眾募資平台 Kickstarter 測試水溫,也因此從頭開始討論影片的行銷文案、募資回饋機制。Iris 分享 Muris 當時首創了一項回饋機制是「捐一塊錢,但提供所有配樂讓電影使用」,這項機制引起網路上一片好評,更讓 Muris 團隊與電影《The Hangover 2》(中文譯作《醉後大丈夫 2》)的配樂師搭上線,是 Iris 從未意料到的收穫。因為從募資平台得到的資金與人脈,讓 Muris 團隊更有動力去完成剩下的舊金山拍攝計畫,並在歷經七個多月的剪接後,正式完成《Design & Thinking》,回想這段驚喜不斷的募資經驗,Iris 有感而發:「群眾募資不只是幫你測試 idea 和找到錢而已,而是找到更多合作的可能性」。

以非傳統的發行讓小成本電影走向國際市場

「發行的定義不是去戲院,而是讓更多人看到電影。」Muris 團隊考量到傳統院線電影的獲利回收多半集中在一個月上映期間的第一週內,這對於非商業電影取向的《Design & Thinking》是相當不利的,因此他們決定採申請放映形式,開放企業、學校各機構提出邀約。此外,Muris 團隊也捨棄發行實體 DVD 一路,而是採付費下載的數位發行。面對許多人提出「不擔心電影被盜版嗎?」的質疑,Iris 則覺得與其無所不用其極地防範,還不如提供消費者一個方便的購買管道:「當它盜版的時間成本比你真的去買還高的時候,大家其實會選擇好好支持正版」。

《Maker》的緣起

在《Design & Thinking》巡迴各地放映的期間,Muris 團隊收到不少觀眾的回饋,最令團隊印象深刻的是有人評論:「這部片很好啊!但好像少了實作(doing)的部分。」正巧當時國外也吹起 Maker 的風潮,Muris 團隊也從觀看 Maker Faire 的影片中,看見 Maker 族群的故事性,便正式啟動《Maker》(中文譯作《自造世代》)拍攝計畫。檢討上一部紀錄片的拍攝過程,讓 Iris 在《Maker》的拍攝中更注重影片歸檔、有系統地剪片,以及更重要的是運用 twitter 社群經營,建立與網友更深度的連結。

民主化和賦予力量

作為剪接師,Iris 一直努力地將《Maker》處理得更為平易近人:「我會希望不是很理性、剛硬地去呈現什麼是 maker,而是用比較感性的方式,即使你不知道 3D 列印技術是什麼,但你會有一種感覺是──這些人在做事情時是很有活力的。」她也很開心能在放映後收到許多觀眾反應說:「因為這部片,讓自己重新回味動手作的熱情。」這些都讓 Iris 回想起拍攝《Design & Thinking》、《Maker》的初衷──民主化和賦予力量(Democratize and Empower),讓每個人能不論階級、背景、人脈、資源多寡,都能用設計思維或動手做的方式,去向世界發聲、創造改變。

願景與展望

自 2012 年回台後,Muris 團隊才正式起了中文公司名──繆思,Iris 說這名字的靈感是取自希臘的繆思女神,繆思女神是為了創意而生,而這也是 Muris 團隊的使命,所以他們不會把未來發展侷限在拍片上,而是只要是能啟發更多人實現創意的事,Muris 團隊都很樂意去嘗試。雖然現在只是在台灣的三人新創團隊,但 Muris 放眼的市場是全球,秉持著不斷質疑傳統體制的精神,Muris 將持續用更聰明、符合現代科技的方法打破眾人對影像創作的印象。

PART 2:針對觀眾的提問進行答覆

Q1. 因為大學就讀資管系,當時是如何準備廣告研究所?

Q2. 接下來想做哪方面作品?或是進攻哪些市場?

Q3. 有資訊背景的人如何轉換跑道?

Q4. 有想過拍科學方面的紀錄片嗎?

Q5. 身為一名製片怎麼去看待紀錄片這件事?

Q6. Kickstarter 和 Indiegogo各個群眾募資平台的差異是?

Q7. 工作中如遇衝突,該怎麼磨合?

Q8. 廣告和電影在思考方式、未來出路有什麼差異?

Q9. 大學時如何在戲劇與課業取捨?

Q10. 為何改變拍紀錄片的方式?

分享此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