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關於就讀臺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的經驗分享
十年的演講經驗,我決心從資管系轉入台語系
從小就愛說話的廖永平,經常被老師安排在特別座,不過也因為這項特質,被老師看中,而推薦他參加演講比賽,就此開啟他長達十年的演講比賽經驗。在台語領域獲得了成就感,永平在升上大學時,最想就讀的其實是臺文系,卻被媽媽以思考不周為由而回絕,只好選擇所謂「會賺錢的科系」——資訊管理學系。
大一時,永平運用管理學的 SWOT 分析了自己,意識到台灣語文學系之於自己的優勢,便努力地準備轉學考,成功考上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終於回到自己熱愛的領域,永平期許自己能成為一臺母語留聲機,傳承本土語言,為後代留下文化的生機。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從師院改制的國立臺中教育大學,主要培育小學階段以前的師資,相較於其他大學,永平認為,中教大確實擁有許多教育資源,如師資培育處提供各項教育檢定資訊,就業輔導處辦理業師講座、履歷健診⋯⋯,國際處則有豐富的海外交流及交換學生的機會。此外,目標導向學分學程、通識課程、諮商中心、中區圖書館跨校聯盟以及各式獎學金,都是學生可以善加利用的學校資源。
(影片 08:20 處講者口誤,特此勘誤:中師始自 1899 年,於 2005 年轉型為臺中教育大學)
中教大台語系解密
「台語需要到大學學習嗎?讀台語能做什麼?台語有文字嗎?台語要很好才能讀台語系嗎?台語那麼多人講怎麼會消失?」這或許是許多人會有的疑問,永平針對這幾點釋疑,並進一步說明——只要擁有「語言平權」的概念,能尊重各族群文化,聽得懂台語日常會話,就很適合就讀台語系。
提及中教大台語系的資源,永平表示,系上教授精通專業理論,同時具備中小學的教學經驗,硬體設備包含攝影棚、錄音室、表演廳,亦有許多臺灣學的相關藏書。他還補充道,全國設有台語系的大學除了臺師大,便是中教大了,因此得以承攬許多公部門計劃,如他所參與的國家語言發展法研究計畫、教育部營造本土語言友善環境計畫等等。
此外,系上也提供產學合作的機會,學生能夠參與台語節目的實習,接待韓國、日本、美國、德國等留學團,並於每年寒、暑假舉辦偏鄉小學臺灣文化營隊。
台語系的四年學什麼?
永平表示,中教大台語系的核心領域可分為本土語言、臺灣文學、臺灣文化,「本土語言」包含閩南語、客家語、日語,「臺灣文學」與「臺灣文化」領域則開設臺灣文學史、臺語文學史、臺華語對譯、臺灣文化創意、專題製作等進階課程。
大二時,學生須選擇進入「語言教學組」或「文學文化組」,「語言教學組」的課程有語法學、音韻學、語言習得⋯⋯,適合對台語文教學、學術研究有興趣的學生;「文學文化組」開設散文、詩、小說、臺灣文化等課程,適合喜愛文學創作、文創、文化行政領域的學生。
讀台語系能做什麼工作?
台語系的出路除了台語文教師、教科書編纂、新聞業、動畫配音、編劇、觀光、文史、語料處理之外,還有許多潛在的機會。永平認為,基於臺灣邁入老年化的社會,顯示出未來對於台語新聞、銀髮照護的需求將逐年增加,而系上教授也已經與他校理工科系合作建置台語語料庫,試圖打造會說台語的照護機器人與年長者溝通。此外,醫學專有名詞的翻譯、博物館的藝文導覽,也都是台語系學生得以發揮所學的方向。
這堂必上
「臺灣文化概論」為必修學年課,會學習到臺灣原住民信仰文化、歲時節令、民間信仰文化、生命禮俗;為期一學期的「家鄉史作業」是上學期的重頭戲,學生須透過文獻探討、實地踏查再做出統整,下學期的重頭戲則是參加九天八夜的大甲媽祖遶境。同屬必修的「台語文讀寫」,教會了永平如何拼寫台語漢字和羅馬字,他的課堂作業更獲選為全國語文競賽閩南語朗讀文章。
而在「專題製作」中,永平將台語系與社會串聯,製作屬於家鄉的獨有台語教材,並透過《文化部本土語言創作及應用補助計畫》實踐所學,回饋家鄉。(更詳細的課程說明,請點選「這堂必上」章節鈕觀看。)
一步一腳印,是這些活動成就現在的我
大學期間,永平參加了全國語文競賽大專組台語演說,由於比賽當週適逢期中考,又遇上難以發揮的題目,對他來說是一大考驗,但也讓他學習到如何妥善安排時間。臺中文學季舉辦的詩歌朗誦讓永平得以和作家對談,並透過作家的回饋,精進自己的文學能力。而「臺灣高校傑出青年考察團」的學術課程、與會交流,使永平親身感受到臺灣與中國在思想上的差異。此外,永平亦於課餘時間加入語言讀書會、上台語節目,這些活動都成為他在台語系發光發熱的養分。
聽說轉學考很難?我是這樣成功轉學的!
原本就讀資管系的永平,在上了大一的管理學後,便藉由 SWOT 分析自己的優劣勢、機會及威脅,才發現台語系對於自己來說是更適合的選擇。著手準備轉學考前,永平提醒大家要清楚轉學資格,做好默默準備的心理準備,也要為失敗後的情況作打算。
轉學期程大約分為五個階段,先依照往年簡章準備考科,確認簡章,網路報名,考試,而後等待放榜。每個學校、科系的流程與考試方式或有不同,必須至各系官網查詢。(更詳細的準備過程與心態調整,請點選「轉學經驗」章節鈕觀看。)
這些台語實習經驗,讓我更確信自己的價值
永平在媒體實習期間,嘗試過操作新聞稿系統、過音軟體,擔任動畫配音、編劇,接受公視台語台受訪、臺文字幕翻譯⋯⋯,練就了眼明嘴快及各項媒體業的技能。由於他內心一直渴望能運用台語系的專業回饋社會,便選擇回到國中的母語社團,擔任指導老師及競賽指導,將自身的競賽經驗傳承給學弟妹;他說,學生的回饋是最豐厚的禮物,讓他更堅信台語課能夠以多元、創新的方式呈現。
管它多偏門,就勇敢追夢吧!
「若我當時隨波逐流、不改變,就不會有如今精彩的我!」回想起大一那年所做的決定,永平從世俗眼光認定的熱門科系,轉入相對小眾的台語系,憑藉的並不只是一股勇氣,而是心底對於台語的那份熱情。
「沒有一條路是絕對的完美,這也代表每一條路都是通往完美的可能。」透過台語編劇、節目翻譯、本土語言社的指導老師,永平不斷地嘗試發揮自身的價值,但他認為最重要的還是——找到自己可以為社會貢獻的立足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