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關於就讀台北商業大學資訊管理系的經驗分享
只要不放棄,路就會是你的
錢冠綸的求學路程不算順遂,台北成長的他,升高中時因為成績因素而赴台東專科就讀;雖然在東專有一些競賽成績,而打算使用技優管道申請大學,卻無奈與心目中的理想學校失之交臂,後來經歷重考與轉學才進入北商就讀二技。儘管如此,冠綸在求學過程中從不曾懈怠,除了在重考期間到新竹科學園區實習,也曾加入新創公司與外商公司,並善用空閒時間組讀書會充實自己,最後順利在畢業時拿到了微軟合約,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台北與台東比較
冠綸在就讀台東專科期間,深深感受到台北與台東的差異。台東步調慢、學習偏向實用性,外在壓力也較小,而台北人與人之間疏離感較重,但是一個很有競爭力的環境,有許多外在刺激與壓力。若是自己有一個明確的目標,那麼在台東會有很多時間去實現;若是目標還不明確,台北則能提供更大的學習動力。
台北商業大學簡介
台北商業大學在五專部實力堅強,是歷屆各種比賽的常勝軍,在商管類學科也有極好的名聲。雖然台北商業大學沒有廣大的校地,卻因此讓各科系同學有更多交流相處的機會,也因為學生人數不多,每位學生能得到更多資源。台北商業大學資訊管理系:貼近人的科學「資訊是幫助人類,不是與人類越走越遠。」冠綸一開始的目標其實是資訊工程系,但他後來認識到資訊工程系與資訊管理系的差別在於資訊工程系是單純的理性思考,有時候比較難將技術運用到生活,資訊管理系則偏向找出更短路徑、更貼近人性的方法。如果不知道自己適合哪一個方向的話,冠綸在影片中舉例說,可以想想若是今天有一個流感的死亡率為1%,那麼先想到有99%存活率的人就偏向資訊工程系,而先想到那1%的人就適合走資訊管理系,「系上學習沒有很重,但是要認真面對它。」冠綸認為台北商業大學資訊管理系平常課業不會有太大負擔,但是因為北商有豐富的課外活動,所以還是要注意時間的分配。
台北商業大學資訊管理系課程
在台北商業大學資訊管理系幾門代表性的課程中,「資訊管理」是公務員考試內容,偏重名詞解釋;「資訊網路」的教授上課時除了課程本身的內容,還會補充許多3C相關的資訊,實用性高。至於學生最後一年的「畢業專題」,冠綸建議要找一個自己真正有熱忱的題目,並且必須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因為專題會花去許多時間,要有共同目標才能夠體諒彼此,由於專題很可能會成為出社會後的代表作品,必須慎重對待。在台北商業大學資訊管理系中,常見競賽有Hami軟體開發競賽或是資策會(資訊工業策進會)的軟體競賽,通常獎金優渥,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挑戰。
印象深刻的課程
「資料結構與離散數學」教授上課時會帶領學生從根本去思考問題,也會用許多小故事帶起學生學習的動力;「資料庫」教授則是善於用簡單的概念講解複雜的專業知識,也不會故意為難學生;「資管概論」課堂上最重要的是策略分析,學生會常常思考像是「Amazon會不會倒」之類的問題,很有挑戰性卻能夠學到很多。「全球化與本土化」這門課程的評價兩極,冠綸是很喜歡,在一次分組報告中,學生被要求寫《世界是平的》其中一段心得,這讓冠綸開始反思台灣教育的成敗,也訓練了表達能力;「藝術與生活」讓冠綸從藝術的門外漢到擁有了欣賞藝術作品的能力,甚至可以為一幅畫寫詩或心得,也讓他開始認真看待藝術在生活中的角色。
讀書會互相激勵
冠綸在學校組了一個研討資管領域知識的讀書會。他認為讀書會更能匯聚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往同一個方向努力。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冠綸建議讀書會的會面間距不能設定太短,避免成員之間因為準備不充分而給彼此造成很大的壓力,或是浪費彼此時間。條條實習路在重考的那一年,冠綸到竹科實習。在那裡,他培養了踏實認真的工作態度,因此在試用期結束後馬上獲得加薪。儘管當時的工作內容是使用冠綸沒有學過的程式語言,但是他發現只要擁有良好邏輯,並且保持一顆學習的心,就可以走得很遠。
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回想剛進台北商業大學時,冠綸最大的夢想就是進入微軟。他當時認為自己沒有機會,但是現在卻做到了,因此他建議大家不要輕視自己,而是要自主學習,別浪費了自己的時間,更重要的是找到一群團隊夥伴,一起努力,出社會後能夠互相扶持、一起打拚。
台北商業大學學生畢業門檻是兩張證照與英文能力證明,並不算是嚴苛的要求,但冠綸認為既然要準備就要盡力做到最好。若是想進外商公司發展,冠綸建議多益測驗至少要達到750分,或是要在其他語言具備一定水準。
冠綸也曾經在新創公司與微軟實習,前者是廣告公司,讓冠綸窺見了新創企業在社會上生存的現況,也學習到了不同的商業模式。而他在微軟主要工作是辦活動,到偏鄉教導小學生。他認為微軟除了平常工作外的活動多,也有很專業的研發團隊,擁有其他公司所沒有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