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此講座由Johnnie Walker The Keep Walking Fund 夢想資助計畫所贊助

講座製作由 IOH 實習生謝任堯協助。

台灣大學 物理治療研究所 黃卉君

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

分享此講座

PART 1:關於在臺灣大學物理治療學系研究所的經驗分享

講座章節開關
此講座於 2017 年底前錄製,拍攝畫質與講座架構較為精簡,建議也可至平台上觀看其他同校或同系講座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透過推甄的管道進入成大物治,大家對於成大的印象莫過於榕園,但物治系的系館其實是與醫學院一樣位在建國校區,且與職能治療系共用一系館空間。實習期間,卉君來到了台大醫院,後來更進入台大物理治療研究所,學習傳統療法與現代醫學的結合的研究,卉君體會到永遠對這世界保持好奇、保持謙卑,“There is always away out.”最好的出路就是好好享受你的人生!

不等於按摩師

所謂物理治療,也就是PT(physicaltherapy),其專業價值在於運用非侵入性的方式進行徒手等治療,即不打針、不吃藥、不用X光、不用MRI等,分為理學檢查,包含詢問病史或請病人實際走一小段路、功能性診斷、介入、評估成效、預防等。而物理治療發展源自1950年代小兒麻痺在全台大流行,復健療程開始興起時。

物理治療不是物理系

大學四年分為前三年的課程加最後一年的實習,實習結束後則是考照。大一幾乎都是通識課程或基礎科學如普通物理學、普通生物學,也開始會接觸一些基礎醫學的學科,如骨科學、內科學、病理學;大二時則有令許多人膽怯的「大體解剖」,比較不一樣的是,在成大物治每位學生會親自實際操刀,但在台大則是醫學系學生開完之後,再給物治系的學生開;大三時則開始分成四大專科的領域來學習,會學肌動學、生物力學或操作治療。

物治的四大專科

物理治療分為四大科:骨科、神經科、心肺科、小兒科。骨科顧名思義專注在肌肉骨骼等軟組織的治療,例如關節疼痛、下背疼痛、五十肩、關節置換手術後的復健、運動競技傷害等;神經科則是包含神經系統的損傷,如中風、腦外傷、帕金森氏症、骨髓損傷、阿茲海默症等;心肺科關心的則是心臟血管或肺部功能,如開心肺手術前後的復健、慢性呼吸道疾病等;小兒科針對18歲以前的兒童及青少年,如腦性麻痺、發展遲緩、自閉症、早產兒、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等這些需要早期介入的問題。

物理治療口訣FA3M

治療方式分為FA3M,F是功能訓練(Functional training),例如做一些翻身、爬、坐、走、上下樓梯等動作,A則是指科技輔具(Assisted technology),例如透過義肢、支架、鞋墊、環境改造等媒介改善長短腳、糖尿病、脊隨損傷,而三個M之是儀器治療(Modality)指利用紅外線、電療、冷熱敷、超音波等,運動治療(Motion)是用肌力訓練、伸展運動、或姿勢矯正來解決肩頸痠痛、平衡訓練鍛鍊核心肌群,徒手治療(Manual)包含肌膜放鬆、關節鬆動術、神經鬆動術等。而比較特別的是唯有科技輔具是需要另外的執照。

走出白色巨塔

因為家裡開武術館,進入台大物理治療研究所後,卉君除鑽研肌肉骨骼影像學、研究刮痧前後肌肉的改變,試著將傳統醫療與現代研究結合之外,更實際去社區服務,與學校的傳統醫學社一同到新竹縣尖石鄉進行預防醫療等義診工作,也前進當地家庭主動家訪、關心居民病史、反思其需求,甚至還到馬祖幫忙檢測腰圍、運動教學等,另外也自行籌組「超音波讀書會」,用自學、互助的方式分享自己有興趣的知識。甚至在競技溜冰、全運會等大型運動賽事設據點協助選手避免運動傷害,更因此認識新朋友及體驗多國文化。

你也可以改變

物治系的未來出路大部分是醫院、診所或物理治療所,或者考取輔具相關人才的執照。卉君鼓勵學弟妹莫忘初衷的精神:「你也可以改變!」當你跟這世界格格不入時,有時候並不是你的錯。你可以選擇被這世界改變或改變這世界──而這取決於你自己的態度。

分享此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