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感謝藍鯨隔音門 林經理 以此講座鼓勵後輩:「人生定位以及努力一樣重要」

責任編輯:IOH 編輯部

慈濟大學 分子生物暨人類遺傳學系 戴孟群

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

分享此講座

PART 1:關於就讀慈濟大學分子生物暨人類遺傳學系的經驗分享

講座章節開關
穿梭於 DNA,從「生命」找到意義

性格內斂易害羞的戴孟群出生於臺中,因熱愛細胞的自然世界,高中選擇理組,目前就讀慈濟大學分子生物暨人類遺傳學系。在指考英文時畫錯答題卡而未達標,自覺粗心大意,因此決定加緊腳步奮發向上,在大一就申請加入曾若嘉教授的實驗室。在學時期更擔任骨髓捐贈志工,透過「骨髓幹細胞移植」學習造血幹細胞的臨床應用。種種轉折皆讓他體悟,僅是一個微小念頭,卻能改變人生,並更想繼續傳遞生命的意義。

慈濟大學—兼具自然與人文的學校 

位於花蓮的慈濟大學坐擁優美的校園環境,共有二校區、四大學院,而醫學系多位於校本部教學大樓。學校宿舍以四人為一間,含水電網路、自修空間。定期舉辦的「慈誠懿德會」也讓學生家長及志工爸媽可相聚扶持。校內醫學資源豐富,注重將醫學知識落實生活,並與醫院緊密合作,近距離醫療前線。尤其慈濟醫院與大學相距僅 400 公尺,身為「花東地區守護者」照顧當地民眾健康,校內學生就診還可享優惠。

此外,慈濟亦有許多優質資源,像是圖書館與醫院資料庫共享,便於查詢臨床文獻。亦設有團體進步獎、書卷獎等獎學金鼓勵學習,以及最常見的雙聯學制,學生可先在臺灣就讀三年,再赴英國密德薩斯 Middlesex University 等大學就讀一年後取得二校文憑。

慈濟分遺系—打開基因世界大門

「潛入 DNA 世界,我開始尋找生命價值和屬於自己的方向。」孟群表示,慈濟分遺系是全臺唯一的人類遺傳學系,有基因、遺傳二大核心領域。而學生們恰如「基因的閱讀者」負責解讀基因以協助醫師診斷,達成精準醫療目標。所謂「精準醫療」即根據個人基因特徵,提供更個人化的治療方案,「防患於未然,可以顯示基因檢測的威力。」此外,孟群也分享系上英文多為生物專有名詞,例如: RNA 是「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 單字由核糖 (Ribo)、細胞核 (Nucleic)、酸 (Acid ) 組合而成;而 DNA 是「去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 與其差別只多了去除 (DE) 和氧氣 (OXY) 二字根即成。由此可見,把字根字首背熟就能應付自如,因此並不一定要擁有出色的英文能力。

此外,在教授方面,慈濟分遺系師資研究領域廣泛,從癌症、幹細胞、動物實驗到生物資訊都有。孟群大學生活幾乎都泡在實驗室,因此訓練出他的耐心、團隊溝通與批判思考能力。未來畢業後,系上同學多進入生技公司、藥廠,或待在醫療院所擔任遺傳諮詢師,孟群則希望進入中研院,以研究成果回饋社會。

慈濟分遺系四年學什麼?

「四年課程多強調動靜結合,讓人讀懂基因的奧秘。」孟群表示,慈濟分遺系有「靜態」理論課程在教室進行講解,和「動態」實驗課程需動手操作兩大類。大一主要學習 ATCG 配對的基礎理論課,修讀如英文版高中生物的「普通生物學」、奠定實驗室基礎的「普通化學」等;大二介紹分子機制並深入研究轉錄、轉譯及細胞骨架結構等內容,必修「分子生物學」會講解轉錄轉譯機制,用分子概念探討動物細胞構造的「細胞生物學」等奠定進階基礎;到了大三,進入人類遺傳和臨床檢測應用,修讀「人類遺傳學概論」學習臨床基因檢測、走入細胞大數據世界的「基因體與蛋白質體學」,和認識人類 DNA 藍圖的「次世代基因以技術原理分析與產業」課程,以及孟群最喜歡的「幹細胞學」可透析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骨髓捐贈成功治療案例;大四主要進入實驗室研究,只有一堂專題研究必修課,但可選修碩士班的「表觀遺傳學」課程,了解為何相同的基因組,卻有不同的外在特性,孟群分享,「DNA 好比是樂譜,在音樂廳中由同樣演奏家演奏出樂譜,但在不同位置聽起來音樂也會不同。」這就是這堂課在探討的問題。

這堂必上

「必修三堂讓我的實驗能力大躍進,克服對跨域學習的恐懼。」孟群分享,大一必修「生物學實驗」主要由老師講解原理、同學進行操作演練,透過觀察斑馬魚胚胎發育過程和小鼠解剖等實驗案例,體會到動物並不是玩具,而是一條活生生的生命,學會尊重生命。再來是大二必修「分子遺傳學原理與技術」主要學習基本研究所需技術,同時訓練報告技巧和結果判讀能力;課堂實驗操作把 RNA 逆轉錄成 DNA 再進行 PCR (聚合酶連鎖反應),實驗結果寫成報告後再由老師判讀指導操作和邏輯是否正確。而大三必修「專題研究」是在老師指導下進入實驗室,探討自己感興趣的小題目,訓練撰寫小論文以及學習更多實驗技術、培養邏輯、PCR 小技巧,最後上台報告的臨場訓練。

擔任課輔 TA,橋樑角色啟發後進

所謂課輔助教 TA (Teaching Assistant),就是扮演老師和同學間的橋樑。孟群曾擔任大一普通化學和大二生物化學等「大刀科目」的 TA,坦言初期較嚴格要求背誦,後期卻更重視邏輯思考與表達。而 TA 的工作內容分為課前、課中與課後三階段:課前需預習教材、製作 PPT、設計測驗等;課中進行師生互動環節;課後則解答問題與批改考卷。「我需要透過傾聽和建立評分標準,化解同學間的比較心理。」孟群分享,「教學相長」讓他複習專業知識也增進人際互動能力,期間還獲頒優秀 TA 獎,知道自己的付出受到肯定。

循序漸進的科研之路 

孟群選擇實驗室主要考慮「實驗室人數」與「老師個性」,並於大一加入曾若嘉老師的實驗室,以預測早期結直腸癌基因為研究方向。他介紹進入實驗室常規的學習過程是從基礎到應用逐步成長:大一主要先熟悉實驗室環境,並了解儀器操作、藥品使用與擺設;大二開始進行 Linux 系統處理、RNA 定序等大數據分析工作;大三回到實驗檯,驗證基因定序結果;此外,他大三也開始自學 Python 語言,而大四則利用 Python 進行機器學習算法及編碼,進行大數據分析,希望能找出真正會影響病人存活的基因。對他而言,實驗室不僅收穫科研技能,更深入理解儀器修理及法規等額外知識。

選系同時選興趣,跨域知識是優勢

談到大學四年的實驗室旅程,孟群坦言看見老師面對實驗成果出爐時的眼神有光,令他感同身受認真挖掘的樂趣,同時提升自己的時間管理、人際溝通能力。「建議學弟妹高中就可以開始探索興趣,不要隨波逐流。」若能有餘力就學習跨領域知識,創造更多就業優勢。他期許,未來也能持續學習、精進實驗技術以幫助這個社會。

分享此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