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感謝高雄 呂媽媽 以此講座鼓勵後輩:「孩子 記得爸爸媽媽永遠愛你噢 放膽去逐夢吧」

講座製作由 IOH 幫手 李孟蓉、薛家悅、張鈞婷、顏灝、劉大維 協助 責任編輯:林立麗

哈佛大學 經濟學系 何凱成

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

分享此講座

PART 1:關於就讀美國哈佛大學經濟系的經驗分享

講座章節開關
此講座於 2017 年底前錄製,拍攝畫質與講座架構較為精簡,建議也可至平台上觀看其他同校或同系講座
運動是我唯一的依靠

何凱成 Cheng 在 12 歲那年遭逢父親過世、母親住院等變故,險些和姐姐將被送進台北天母孤兒院,所幸當時住在美國喬治亞州的姑姑收養了他們,於是姐弟倆展開在美國的新生活。雖然起初連一句英文也不會說、更不了解美國文化,但 Cheng 因為加入美式足球隊的緣故,漸漸融入當地生活,不僅建立起交友圈,英文能力與自信心也有所提升。然而,高一時十字韌帶斷裂的意外徹底打擊了 Cheng,儘管自己經過半年的復健,奇蹟似地痊癒後,運動表現甚至更甚過往,卻也令他第一次思考到:假如我失去了運動這項生命中如此熱愛的事物,自己的下一步該怎麼走?

我靠打球進哈佛

「我是一個從台灣到喬治亞州的亞洲人,那時候不管是我的身體條件、語言能力,甚至是成績,都不算是最優秀的,所以我必須要學習怎麼去行銷我自己。」Cheng 一方面是不願自己的學費造成姑姑一家人的經濟負擔,另一方面是受到體育記者 Michael 的建議,便以獎學金為目標,著手準備大學申請資料,而將資料投遞了近 50 所大學的結果,最後他唯一得到的回應是來自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 Harvard)。

「它看到的不是我的成績,看到的是我特殊的經歷和故事。」Cheng 認為自己原本的 SAT 成績絕稱不上頂尖,他真正引起校方興趣的是自己在申請信、球賽影片中散發的領導力與堅毅品格。不過,由於哈佛大學考量到 Cheng 的語文能力尚需加強,故以全額獎學金供應他到埃文老農場學校(Avon Old Farms)就讀預科(Postgraduates, PGs),在這一年中,Cheng 在競爭的學業環境下提升了自己的各項成績,最終如願進入哈佛大學經濟系。

Anything Could be Possible

「我大部分的朋友都有同樣的感受是──面試官全部犯了最重要的錯誤,我們都覺得自己不該在這樣的環境讀書,甚至來到這間學校。」自己能被哈佛大學錄取曾令 Cheng 很難以置信,不過一翻開校方媒體報導手冊(media guide),他觀察到其實很多校友都出身自校隊,且哈佛大學擁有 42 支校隊,在全美大學中是數一數二的多,從這些事實中都足以看見校方對於運動的重視,它相信運動是能鍛鍊人的品格、團隊合作能力與自信,幫助學生未來能成為各行各業的領袖。

「在那裡,沒有人會覺得有什麼事情是不可能的。」Cheng 認為哈佛大學學生最大的特質是實踐精神,一當同學有什麼新奇的想法,便是動手去成立新社團。在校園傳統中,他最印象深刻的莫過於 Primal Scream,是學生為了排解期末考壓力而舉辦的操場裸奔活動,場面盛大到會有樂隊在旁伴奏。

I know 0 thing about Economics

「我覺得我去大學學的不是資訊或知識,而是學習怎麼去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儘管主修經濟,Cheng 認為自己從系上最大的收穫並非理論知識,而是學會從假設之下做判斷,將原本龐雜的議題拆解成不同的層面去分析。他也提及哈佛大學選課制度有一段購物期(shopping period),是在開學的第一個禮拜中,學生能自由旁聽任何課程後,再做出修課決定。因為要兼顧球隊密集的訓練與課業,Cheng 打趣地說球隊學生的修課策略多半是兩個原則,第一就是觀察班上是否有亞洲女性,如果有的話,球員幾乎不會選這門課,因為亞洲女性課業表現普遍很優秀,自己就算在怎麼努力,也很難有不錯的班排名;第二是觀察班上有沒有同樣是球隊的學生,因為運動員多半能理解彼此的難處、樂於分享,可以在課業上互相照應。

輔修心理系的啟發

一方面是好奇母親的病情,另一方面是從大一修心理學所得到的興趣,Cheng 選擇輔修心理系,舉印象深刻的課程為例,他覺得「社會心理學」改變了自己思考問題的角度,使他開始會從社會環境、人的需求等因素去分析社會現象;另一堂課是「社會學」,為了完成課程中的挑戰社會規範(social norm)的實驗,Cheng 曾在擁擠校車中霸佔兩個位子、還在便利商店向店員殺價,這兩次實驗給自己兩個截然不同的收穫,第一是「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氣,當面對眾人不認同的壓力,自己究竟該選擇妥協讓步,還是堅持到底?第二是可能性,不論一件事表面看似多麼不可能,其實只要你真心渴望、認真去嘗試,就可能產生意想不到的結果。

哈佛球隊的軍事訓練

「當你真心相信自己做得到,你的身體自然會 follow!這些教練最厲害的不是技術,最厲害的是把你的潛力、你覺得不可能的事情全部激發出來!」在哈佛校隊的日子裡,很讓 Cheng 記憶猶新的是大一時見證校隊互相比拚舉重(max out)時狂熱喧囂的場景,球員與體能訓練師之間甚至用大力地互甩巴掌來激勵彼此。除了不斷挑戰體能極限,Cheng 在球隊上學到最多的是紀律和團隊合作,如何不畏寒冬酷夏,都要完成定時的密集訓練。

從無限可能到認同危機

「我在哈佛四年最大的學習不是在課堂,而是球隊裡面。我覺得我都可以度過這四年難關了,這輩子就沒什麼好怕的。」從大二擔任先發跑鋒,Cheng 身為球場上少數的亞洲人,面對的淨是比自己更高大強壯的對手,從要突破敵方來勢洶洶的進攻到最後順利達陣的過程中,讓他更去思考自己的優勢到底是什麼,如何有技巧性地判斷對方的動向,應付裕如,對 Cheng 而言,這些策略性思考不局限於球場上的運用,也在往後幫助了他去作出人生重要關頭的選擇。作為一名球員,每年看到各地新血的加入,心理壓力自然不曾少過,而讓 Cheng 感受到壓力的巔峰是在大三賽季結束後,一想到自己往後不會再有機會參加任何賽事,他心想著:我還能以球員來定位自己嗎?經歷過這麼多、這麼棒的經驗之後,我還能用它來做什麼?這些疑惑迷惘,是直到 Cheng 發現哈佛大學籃球隊的改變之後,才煙消雲散了。

用籃球凝聚起一整個校園

「哈佛大學那時有一個笑話是每個 club 都非常優秀,除了籃球之外。」Cheng 在大四時觀察到學校籃球隊表現已經漸入佳境,可是從空蕩蕩的觀眾席就能窺知──學生根本對籃球隊一無所知,甚至毫不關心。因為不願袖手旁觀,Cheng 發起 “People of the Crimson” 組織,藉由各種推廣活動吸引人觀賽,從「你也是球隊的一份子,你的加油、你的吶喊、你的精神會影響球隊的輸贏」出發,Cheng 以「最佳第六人」(The Sixth Man)號召起龐大的觀眾群,讓籃球文化真正滲透到校園的每個組織,營造空前的熱鬧的賽事, Cheng 更因此獲得校方頒發特別殊榮。到底哈佛全校學生為什麼會突然對籃球感到如此瘋狂?Cheng 認為是歸屬感策略奏效,來觀賽的人不見得都很了解球賽規則或者熱愛籃球,而是想從一起為球隊加油聲援之中,感受自己在人群、對學校的歸屬感。

找到回應自己一生的志業

「大學畢業以後,我不是想再嘗試什麼,而是找到我這輩子要為了什麼而活?為了什麼努力?」Cheng 在大學四年中,除了活躍於球隊事務,也擔任過房地產經紀人,更在大四便拿到摩根史坦利財富管理(Morgan Stanley’s Private Wealth Management)、Wachovia 、國家美式足球聯盟(National Football League, NFL) 的錄取通知,「我這一生的經歷全都是運動改變了我,救了我這一命,我就是想回亞洲,把這樣的聯盟、這樣的體驗建立起來,所以加入 NFL。」回顧自己的求學路,同時又看到 NFL 對於在亞洲作運動推廣的努力,讓 Cheng 放棄金融業的優渥職缺,投入 NFL 特別計畫(NFL’s Junior Rotational Program),在這份工作中,他觀察到亞洲升學制度的問題,內心慢慢產生「以運動扭轉舊有升學體制」的想法。

PART 2:針對觀眾的提問進行答覆

此講座於 2017 年底前錄製,拍攝畫質與講座架構較為精簡,建議也可至平台上觀看其他同校或同系講座

Q1. 如何把教育和體育正常結合?如果中間遇到困難怎麼辦?

Q2. 學生運動和商業化該如何達到平衡?

Q3. 如何讓台灣運動人才留下來?

Q4. 在課堂上獲得最大的啟發是?

Q5. 台灣和美國的教育體制帶給你的感受是什麼?

Q6. 球學未來會往職業運動發展嗎?

Q7. 台灣學校會受到政府法規限制無法自由發展, 球學會如何站在中間擔任協調的角色?

Q8. 會擔心學生運動介入商業利益的問題嗎?

Q9. 在北京兩年工作經驗後,是什麼原因讓你選擇離開?然後到台灣做球學?

Q10. 球學直播未來發展的定位是?

此講座於 2017 年底前錄製,拍攝畫質與講座架構較為精簡,建議也可至平台上觀看其他同校或同系講座
想詢問講者更多問題嗎?歡迎至 IOH 臉書社團:大學科系與升學經驗交流平台 發問,或私訊 IOH 粉絲專頁。

分享此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