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感謝台北 愛台灣且願意盡最大力量幫助年輕人的何伯伯 以此講座鼓勵後輩:「年輕朋友們,請將『忘掉過去、活在當下、計畫未來』這句話謹記在心。因為只有活在當下,過去才因此有價值,未來才因此有希望」

講座製作由 IOH 幫手 李佳潔、張鈞婷 協助 責任編輯:林立麗

哈佛大學 公共衛生學院博士班 陳彥廷

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

分享此講座

PART 1:關於在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就讀博士班的經驗分享

講座章節開關
此講座於 2017 年底前錄製,拍攝畫質與講座架構較為精簡,建議也可至平台上觀看其他同校或同系講座
跟著你的好奇心走

「在台大這麼好的醫院,我們受最好的訓練,但我們通常能做的是面對一些已經可以被診斷的疾病,對於未知的疾病,醫師其實是束手無策的,不曉得該如何處理,不曉得怎麼在群眾間做有效的因應。」在台灣 SARS 疫情期間擔任實習醫生的經驗是促使陳彥廷 Bradley 出國攻讀公共衛生的最大動機,當時由於站在第一線處理急診,身為班代的他還需要與醫院溝通,協調物資配給與人力調度,林林總總在病房中的觀察讓 Bradley 了解到醫療體系、政策對群眾的重大影響,使他反思身為一名專業醫療人員,除了恪守醫生誓詞中「病人的健康應為我的首要顧念」之外,是否還能以何種方式去幫助政策制定者了解醫療實況,做出切實的醫療改革?「如果我能夠去學習衛生政策,去了解這兩邊的人在說的話,也許就能成為溝通的橋樑。」基於一股醫師的使命感與追求知識的好奇心,Bradley 毅然前往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展開在公共衛生領域的取經之旅。

在醫療改革現場的見聞

「歡迎各位同學加入哈佛公衛學院的大家庭,我們是哈佛所有學院中唯一一個,你畢業後的薪水會比畢業之前少很多的。」Bradley 笑談當時院長對新生開宗明義的致詞。哈佛公衛學生來源多為醫生,有許多台灣公衛學者皆是從此畢業。在求學期間,啟發 Bradley 以醫療體系改革作為研究方向的原因有二,一是在「衛生政策」課堂中對 1995 年全美健保的討論,「當政策失敗時,它失敗的並非事件本身,常常是一個世代的無力。」Bradley 感慨地提及:「作為一個政策研究者,你必須非常小心,你正在進行的是一個大型的人體試驗,我們必須很謙虛地去了解該怎麼把事情做好,因為一旦失敗,接下來十年、二十年可能沒有任何人敢碰這件事」;另一個影響他至深的則是蕭慶倫教授,因為跟隨教授前往陝西從事醫療改革,讓他親眼見證偏鄉醫護品質之惡劣,設計不良的醫療制度甚至會導致一個家庭的分崩離析,這些經歷都使 Bradley 再再感受到「建立好的醫療體系、改善就醫品質與便利性」對弱勢族群的影響力。

溝通的責任在於講者

除了在公衛領域的學習,Bradley 也從外系選修中帶走了一生受用的知識,如甘迺迪學院的「溝通藝術」,課程裡每次的即席演講後,同儕互評是 Bradley 感觸很深的地方:「給予建設性意見在職場上是很重要的,批評對方只能滿足自己的 ego,而不是真正幫助他把這件事做好。」而最讓他印象深刻的講題莫過於:「假設你是院長,你發現醫院裡有兩個已確診為禽流感的病患,你接下來有三分鐘的時間發表全院演說,請問你要講什麼?」初聞題目,Bradley 內心是無比的激動:「這是一個超級公衛的題目,我不去講就太丟公衛學生的臉!可是三分鐘,全班大部分的同學都沒有醫療背景,他們不知道禽流感、傳染病、流行病學是什麼,我要怎麼樣在三分鐘內,讓大家了解情況,而且讓他們覺得自己被賦予一定的任務,讓他們有信心可以面對未來的挑戰?」因為這場艱難的即席演講經驗,讓 Bradley 體認到溝通的責任在於講者而非聽眾:「我們和人溝通時,通常只想到我們想講什麼,而不是對方可以接受什麼東西,所以常遇到我講的和對方接收到的東西完全不一樣。」他也進一步反思化繁為簡的表達能力是學者、官員都應具備的,因為即使在重要的議題,在電視新聞中其實你很難有足夠的時間去說明每個細節、展示所有資料,所以如果真的想讓自己的專業發揮影響,不該一味埋怨媒體的斷章取義,而是想辦法將龐雜的資料轉化為大眾都能接受的資訊。

不再侷限於大聲疾呼裡

「所謂的 “Positive Approach” 是沒有價值的批判在裡面,因為一旦你說好或不好時,你可能就會帶有既定的觀點,你對事情的了解,還有最後問題的解決上都會有盲點。」是 Bradley 從「賽局理論」課程中收穫最多之處,在用數學量化分析政治現象的過程裡,他發現了更多樣的問題解釋取徑,學會更客觀地去了解到為何政府、國際組織的方針在現實考量下總是選擇妥協,選擇向中間選民靠攏。

你必須成為你在世上想看見的改變

「其實我受到最大的質疑是從我在醫療領域的師長、同事,他們都問我說你去念公共衛生做什麼?未來有什麼發展?其實當時我完全無法回答這些問題,我不知道,可是我就是不知道,才要去念啊!」起初脫下醫師袍,離開原有穩定的工作環境,Bradley 曾經歷過掙扎,可是因為對初衷的堅持,因為亟於探索未知領域的好奇心,他在哈佛公衛學院學會了如何從不一樣的視野分析過往認為理所當然的問題,更使他發現到在社會快速發展之下跨領域合作的迫切性:「每次我們把這些最專業的人湊在一起,可是如果沒有人來做跨領域溝通,其實就像缺少指揮的樂團,即使有再棒的樂手,也無法譜出動人的樂章。」Bradley 認為所謂的「跨領域」並不是什麼都會一點的通才,而是以領導能力為骨幹的專業,能夠聆聽、也懂得溝通,且具有行動力。在講座最後,他也鼓勵學子多方嘗試,試著將想法化為實際行動,才能讓世界產生真正的改變:「如果你不願意去做,你如何批評那些正在努力不懈的人。」而在嘗試的過程裡,Bradley 相信你將發現自己的熱情是什麼,什麼才是你一輩子想奮力追尋的事物。

PART 2:針對觀眾的提問進行答覆

此講座於 2017 年底前錄製,拍攝畫質與講座架構較為精簡,建議也可至平台上觀看其他同校或同系講座

Q1. 哪一類的非營利組織會向麥肯錫尋求協助?麥肯錫會提供什麼樣的服務?

Q2. 是什麼原因讓你決定離開麥肯錫回到台灣?

Q3. 給客戶的專案意見時,有沒有什麼需要特別注意的事情?

Q4. 台灣的大學生如果想要進入頂尖的顧問公司工作,可以做哪些什麼準備?

Q5. 在麥肯錫工作時,你是如何找出問題的癥結點?

Q6. 當客戶對你產生質疑時,如何解決和溝通?

Q7. 當客戶間互為競爭關係時,你該如何處理?

Q8. 你是否曾經和統計相關背景的人合作?在當中他扮演的角色是?

Q10. 對於台灣在公共政策與環境的問題,你認為該如何解決?

Q11. 據說在麥肯錫工作壓力相當大,你對此的看法是什麼?

Q12. 如何排解自己的工作壓力?

Q13. 麥肯錫帶給你最好的人、最好的環境,最好的是如何定義的?

Q14. 工作時遇到最大的困難和瓶頸是什麼?如何排除困難?

Q15. 經驗的累積和技巧方面的熟練度,哪一個比較重要?

Q16. 人生下一個目標是什麼?

Q17. 在每一個人生轉換點,你怎麼知道是對的時間點?

Q18. 如何才算是幫客戶完成一個專案?有沒有遇過客戶不滿意的狀況?

Q19. 如何保持自己的熱情?

Q20. 麥肯錫如何看待對組織的破壞力?

Q21. 麥肯錫對於公司的績效是如何看待?

Q13. 在面試過程中,如何判斷申請者的問題是有邏輯性的?

Q14. 是否曾被客戶要求做份外的工作?

Q15, 家庭與工作間如何取得平衡?

分享此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