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關於就讀澳洲塔斯馬尼亞大學地質系雙主修化學系的經驗分享
世界級地質專家的匯集地
朱芊霏是從初中地理課上第一次認識到地質學,經過一番上網查詢,她越覺得這門探究地球演變的學問很有意思,於是從吉隆坡坤成中學畢業後,芊霏以高中統考文憑申請上澳洲塔斯馬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Tasmania, UTAS)地質系。塔斯馬尼亞大學為澳洲第四古老的大學,名列砂岩學府(The Sandstone Universities)之一,也是塔斯馬尼亞島上唯一一所大學,其學費較澳洲其他國立大學便宜,屬於綜合型大學,故開設相當多元的課程,特別在地質學界頗負盛名,師資匯聚了世界各地的地質專家。塔斯馬尼亞大學校區分為三個:Sandy Bay、Newnham、Cradle Coast,前兩者位於Hobart、Launceston,屬於塔斯馬尼亞的前兩大城市,相距為兩小時的公車車程,Cradle Coast則坐落於Burnie,是較小的校區。
校園生活機能大小事
芊霏就讀的地質系是位於 Sandy Bay 校區,同學多以區間車(Shuttle Bus)或步行通勤,校內也設有公車站,約每15分鐘一班車,幫助同學往來於各學院,校區不只鄰近海岸,又是依山坡而建,提供了學生用心讀書的清幽環境,學校宿舍是男女混宿,房型分為單人、雙人型雅房(Dormitory)與六人套房(Uni Apartment),最常見的是單人型,若同學想跟在學的親人或同性友人一起住則可申請雙人型,雅房內都附有小冰箱,廚房則是同層樓共用;六人套房內設兩間浴室、獨立廚房,住宿費較雅房貴,芊霏認為住學校宿舍的一大好處是暖氣費已包含在住宿費中,故不用擔心冬天電費問題,另外,雖然宿舍內有咖啡廳供應同學的飲食需求,但芊霏建議學弟妹能多多利用公共廚房開伙,不只省錢,更適合自己的口味。
塔斯馬尼亞大學學制介紹
從塔斯馬尼亞大學地質系畢業後是取得理學學士(Bachelor of Science),該學位為三年學制,六學期,共24門課,並規定同學必須申請他系輔修。以芊霏為例,她原本是主修地質系,輔修化學系,而後考量到地質相關的工作機會在馬來西亞較少、塔斯馬尼亞大學化學系師資優良的緣故,便將輔系改為雙主修。塔斯馬尼亞大學在一年級課程多為基礎科目(Prerequisite Unit),必須通過考試後,才能在二年級開始修高階課程,學校也提供學生轉換跑道的空間,欲轉系的同學只要符合該科系的基礎科目,便能申請換主修;二三年級則是專攻主修與輔修進階課程。
地質系學什麼?
塔斯馬尼亞大學地質系整體課程規劃是一年級偏重小組實地考察,藉由團隊合作去蒐集地質資料,繪製地形圖、地圖等等,並總結小組的想法;二三年級則比較多個人作業,重在培養獨立判斷的能力。很多人常會問芊霏讀理科難道不會覺得沉悶嗎?但芊霏認為就算讀理科,還是有很多自由選修的空間,雖然因為系上實驗課較多,很容易發生與其他課程衝堂(撞課)的情形,但所有課程皆會錄影,並上傳至學校網站,因此同學毋須為此擔心。
印象深刻的課程
芊霏笑稱系上的「地質野外實察」是採「放羊式教學」,讓小組以一整天時間去調查森林地質,由於課程中會需要跋山涉水,相當考驗團隊合作能力,還能藉此更認識同學,提升英文口說能力;「創業」(Entrepreneurship)為三天的密集課程,同學將針對不同族群設計行銷簡報,課堂上還會邀請企業家來聆聽同學的發表,芊霏認為這堂課給自己最大的收穫除了有急中生智的即興力之外,也很開心能從不同背景的同儕身上學習,並結交到一群夥伴;「亞洲研究」則是從分析文獻、流行音樂、電影、動畫來了解亞洲社會議題,授課老師相當看重同學批判性思考的能力,比起同學將文獻內容照單全收,他更想聽聽同學提出個人觀點。
連隨處停車都能拍到好風景
既然留學澳洲,當然不能錯過在地旅遊的機會。芊霏提到澳洲是承認馬來西亞駕照,故可以租車來探索塔斯馬尼亞,她也在講座中分享了自己喜愛的景點,如費爾德山國家公園(Mt Field National Park)的羅素瀑布(Russell Fall)、東部的火焰灣(Bay of Fires)等。如果想到澳洲本島玩也不困難,透過國內航線搭至墨爾本(Melbourne)僅需75分鐘,雪梨(Sydney)與黃金海岸也都是芊霏很推薦的旅遊景點。
異鄉有感
與馬來西亞的四季如夏相比,塔斯馬尼亞是一天見四季,故芊霏建議同學出門都務必要看天氣預報來準備攜帶物品,當地人的友善是最讓她感到溫暖的,芊霏也期許自己要將這份待人的熱情時時謹記在心。在食物方面,當地三餐常是以沙拉佐麵包便解決了,如果想自己煮一桌家鄉道地菜,則要至島上的亞洲商店購買食材,由於島上物資都是從澳洲本島運來,所以價格會稍貴一些。
留學中最珍貴的一課
留學在外,難免有想家的時候,所以芊霏也加入馬來西亞學生會,得以有更多與同鄉人交流的機會,而宿舍不時舉辦的燒烤、火鍋會也令她倍感溫馨。身為外地遊子,芊霏學會了如何獨自打理生活的大小事,並為自己的決定負責,她也感謝系上給予自己的訓練,讓她了解到教育絕對不是死板板的填鴨,而是要融會貫通後加以實作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