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高雄醫學大學 生物科技學系教授 陳逸夫

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

分享此講座

高醫教授說給你聽系列:生物科技學系教授 陳逸夫 訪談

講座章節開關
跳至Q1. 教授當初在選擇校系時,是否遇過糾結的時刻?

當初唸台大動物系,其實並不是我一開始進入的科系,但動物系一直是我在高中時就很有興趣的科系,當初聯考並未順利考上,所以大一時我就想辦法轉系。我的父母親當初比較希望我能重考醫學系,因為我的祖父是醫生,希望我能繼承家業,可是我一直知道自己的興趣在生命科學的研究上,所以當初家人也支持我轉系,沒有遇到太大的困難。

跳至Q2. 教授後來選擇到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分子遺傳學,原因為何?

當初想到美國唸書的心志一直很堅定,至於為什麼會是俄亥俄州立大學,主要是透過同學、師長的介紹,認識了我後來的指導教授,他也是在台灣長大的台灣人,到美國求學後在俄亥俄州立大學任教。至於為何選擇分子遺傳學,也和我的指導教授本身就是此專業有關,另一方面我也有興趣,對我而言是相當理想的研究所。

跳至Q3. 在國外的求學經驗中,是否有遇過印象深刻的人事物?

以人來看,絕對是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張典顯教授,去到他的實驗室,衝擊非常大。當初從台大動物系畢業,我個人的成績是相當優異的,一直以為自己有一定的實力,到美國念書不會有太大問題,直到進了張老師的實驗室,才知道一山還有一山高!張老師對研究上的要求非常嚴格,不論是投入時間、研究結果、資料(data)的嚴謹度都是我未曾碰過的。現在回想起來,那段時間是我現在擔任研究計畫主持人最重要的基礎。

事的方面,我個人從小就木訥寡言,在台灣唸大學、研究所時,連在公開場合做發表的勇氣都沒有,對我來說,最大的轉折點在於到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所,那時要拿到獎助學金必須要付出一些「代價」,例如帶大學部的實驗課、擔任助教等等,有次我被指派去帶大學部的普通生物學實驗課,一走進教室,三、四十個學生中只有一個亞洲面孔,對我而言,連用中文在講台上和大家說話都有困難,更何況用不是母語的英文。當初我有好幾天睡不著覺,但真的去做了,也得到好的迴響,沒有人挑剔我的英文講得不好。從此之後,我再也不怕在公眾場合發表自己的言論與想法。

跳至Q4. 教授當初為什麼想從事教職工作?

其實我一開始並沒有想投入教職,當初也考慮過是否要先進入研究單位、藥廠工作,事實上我也去過一些美國的藥廠與專門的研究單位,後來想想,還是想回到台灣。在中研院念完書、工作後,看到高醫的職缺,也很幸運地進入高醫任教。

跳至Q5. 當教授最有成就感或最快樂,以及最挫折的時候是什麼?

當我看到同學對我教學上的回饋,例如教學認真、講解清晰等等,是我最高興的時刻,代表著我的教學對同學產生影響力。比較有挫折感的時刻,大概是我當老師的初期,雖然作為老師,但其實我們都是研究出身的,並沒有接受過任何教學方面的訓練,所以需要不斷地自我檢討、改進。教學前三年,我會一直想把自己所知的百分之百傳授給同學,我的用語對同學而言可能不太適合,因此自我調整了很長一段時間,學習用非常口語化、淺顯易懂的語言來傳授高深的學問,也讓我後來的教學比較順利。同學現在都知道,我上課時最常用的是「比喻」,用最簡單、耳熟能詳的例子來對比艱深的理論。

跳至Q6. 教授為何特別想要鑽研癌症領域?

我到美國唸書時就已經有想法要從事癌症研究,但我進入的實驗室並不是研究癌症的,當初覺得有點可惜,下定決心在回來台灣之後投入這個領域。到了中研院工作,我開始從事口腔癌的研究,特別是對抽煙、檳榔、喝酒等風險因子相關的口腔癌,在到高醫之後,我有自己的實驗室,當然會延續這個研究。我的目標是希望透過自己的研究,能對頭部、頸部、口腔癌的治療提供新的想法與方向,幫助病人。

跳至Q7. 高醫的特色、校風為何?

我待過北部的研究單位,也去過美國,因此相對而言,我會說高醫整體的校風趨向保守,雖然如此,師生的交流卻相當緊密,學生的創意和活潑也不輸它校。我們之所以叫醫學大學,是因為有醫學院、有高醫的附屬教學醫院,讓同學在學習醫學相關的基礎知識後,能馬上學以致用。醫院提供臨床的資源,也讓同學能和醫院各科醫師合作,配合學理上的知識,也就是所謂的「轉譯醫學」,這是一般綜合大學沒有的優勢。

跳至Q8. 高醫生物科技學系的特色為何?所學與生活、未來的連結為何?

生物科技系是以生命科學為基礎、延伸出來的相關科系,但高醫的生物科技系比較特別的是著重於「生物醫學」方面的生物科技。什麼叫做生物醫學研究呢?舉例來說,我自己長年受到過敏性鼻炎的摧殘,直到目前都是如此,雖然我做癌症研究,但我也和高醫附屬醫院的耳鼻喉科醫師合作,從事過敏性鼻炎方面的研究。如果你進入高醫生物科技系,你也有機會研究日常的各種疾病,相信能讓你大開眼界、得到解答。另一個優勢是,高醫也有藥學系,高醫的生物科技系有個重要的領域就是找到藥物的標靶,能和藥學系合作做藥物篩選、藥物設計,因此同學們也可以參與在藥物開發中。

跳至Q9. 系上的四年課程安排為何?主要培養學生哪些重要能力?

大一時,會給同學一段過渡期調適,因此課程安排多為基礎、通識方面的學科,可能包括普化、普生等等,大一最重要的課程是「生物科技導論」,這是系上滿特別的學科,設計的目的是希望同學能快速瞭解生物科技系的內容、未來發展,達成類似「節目預告」的效果。

到了大二,會慢慢接近專業科目,如生物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等。我們特別強調「物理化學」,雖然物理看似和生物科技關聯較低,但是經驗告訴我們,同學日後若要繼續升學、做研究,碰到儀器與設備,仍需要具備物理基礎,這可能也是我們和其他學校不一樣的地方。

大三是重頭戲,會學習核心的專業科目,包含分子細胞生物學、遺傳學、生理學,也開始訓練同學閱讀、理解科學論文,能自行準備上台報告。雖然大三課程相對繁重,卻也是精華之處。

到了大四,很多生物科技系的同學都會選擇繼續升學,因此我們設計了「書報討論」這一科,由一位老師指導兩到三位同學,教同學如何用英文撰寫科學論文的摘要、自備報告 PPT,在報告前也需要向指導老師預演,才能在上台時做出最完美的呈現。這方面的訓練對於生物科技系的同學助益很大,我們許多校友都認為「書報討論」這門課對他們在就業或升學上都有很大的幫助。

跳至Q10. 系上希望在四年後,這些訓練帶給學生哪些收穫?

我們希望同學可以有科學方面的核心素養,例如科學的邏輯分析能力,以後在自己做研究時,懂得用最清楚的方式歸納、整理、解釋實驗結果。現在的研究也不再是單打獨鬥,我們希望同學培養出團隊合作的能力,和其他研究人員交流、討論。最後是跨領域的整合能力,高醫提供了很好的環境,有很多醫學相關科系、研究資源與醫院來培養同學這方面的能力。

跳至Q11. 生物科技學系與生物系、生物醫學系、生命科學系的差異為何?

其實這三個系所都相關,都是從「生物科學」延伸出來的。傳統的「生物系」探討「分子」與「環境生態」,前者如基因研究,後者包含生態學、動物行為等等,高醫的生物科技系比較著重在前者,進一步探討人類的疾病。而就我個人所知,許多的「生命科學系」並不是主力探討疾病,而是農業,例如基因轉殖的植物,因此同學在選擇科系時一定要清楚地認識該科系著重在哪方面,是醫學、農業還是環境?

跳至Q12. 有什麼對生物科技學系的迷思,想要向大眾破解、說明的嗎?

對於生物科技系,最常的誤解是以為我們在從事生命禮儀方面的事,或認為進入生物科技系就是在探討保健、營養食品,我要澄清,這方面是食品營養系的專長,我們不會特別探討。

跳至Q13. 在大學畢業後,會建議同學繼續攻讀研究所還是先就業?分別有哪些方向可選擇?

系上同學在畢業後絕大部分會繼續念研究所,少部分同學選擇直接就業,在研究單位擔任研究助理,不過也常是短期的,仍會繼續升學。拿到碩士學位後,有以下幾種選擇:第一還是到學術單位中擔任研究助理;另外可以到藥廠擔任助理或正職、到研究委託單位擔任專員或臨床試驗專員;現在是講求跨領域的時代,也有同學到了研究所攻讀法律,就能結合專業,成為科技法領域的律師;最後還有部分同學會回到高醫念學士後醫學系,或是其他醫學院的後中醫醫學系。

跳至Q14. 系上的研究所有哪些不同的實驗室?

如果想繼續在高醫攻讀研究所,系上提供「預研生」制度,只要在高醫生技系念四年,多花一年就能拿到生物科技研究所的學位,因此只需要五年就可以拿到學碩士,學校也給五年學碩的學生第一年免學費的優待。留在生物科技系研究所的優點是,系上老師來自各種不同的生醫背景領域,可以提供同學很多選擇。例如在癌症方面,我自己做頭部、頸部、口腔、食道癌,有老師的專長是攝護腺癌、肺癌、皮膚癌,另外也有老師們研究氣喘、免疫、C 型肝炎、登革熱等等,還有些老師的研究偏向化學、生物資訊等等,包羅萬象。

跳至Q15. 做實驗常會遇到失敗的時候,教授想要給同學什麼樣的建議?

做實驗、科學研究的人,常是十次實驗,九次失敗,我自己也不例外,但不會因為這樣子就放棄。做實驗會有挫折、失敗,每個人都是這樣經歷過來的。我特別提醒對科學研究有興趣的同學,有熱情就不用怕失敗,失敗是很平常的事,重點是從中得到教訓、學習到正確的方法,知道為什麼失敗、能避免過去犯的錯誤,成功機率就會大大提升。

跳至Q16. 教授希望同學們未來可以成為什麼樣的人?

我們最希望的是同學能學以致用,用系上學到的專業知識走下去,甚至是青出於藍。當然有些同學沒辦法繼續走這條路,我希望不管同學從事什麼領域,都能保持熱情、初衷,最重要的是樂在其中,能每一天開心地去工作。

跳至Q17. 什麼特質的同學適合就讀生物科技學系?

我相信大家都學過「生物」,如果你對這門學科特別有興趣,當然是最適合念生物科技或生命科學的相關學系。如果對生物沒有特別偏好,但你從小就對各樣事物充滿好奇心、有很強的觀察力,我也強力鼓勵這樣的同學來念生物科技。

跳至Q18. 教授建議高中生可以如何探索,自己是否適合生物科技學系?

很多同學應該有機會在高中時代接觸「科學展覽」,由兩、三個同學一組,自己去找題目、提出假設、用實驗驗證,過程中可以讓你從中瞭解自己是否對這方面有興趣,因此科展是很重要的管道。當然,也可以參加學校的科學營,或大學各系所的營隊,在這當中我相信你也可以獲得初步的了解,去思考這是否是你要的。

跳至Q19. 備審資料中,最常看到的缺點是什麼?最希望看到什麼?

我會建議同學去思考「你的備審資料和其他人有何不同」,我常看同學的備審資料都大同小異,都是參與過活動、擔任志工的證書,不是說這樣不好,而是往往和別人重複。應該要強調你的優點、和別人不同的地方,或和生物科技系相關的特長。

跳至Q20. 入學面試中,最看重面試者的什麼部分?

第一個是同學要鎮定,而不是過份緊張地表達,我強烈建議同學來面試之前,要對自己的表達做充分準備,我們有時候會遇到一個狀況,同學們顯然是很優秀,但因為當下太緊張,連一句話都說不完。另一方面,因為你是來面試生物科技系,我們會希望你用各種方式展現你的熱情,口頭上敘述也好、放在備審中也好,興趣才是驅使你長時間能走這條路的最大動力。

跳至Q21. 當家長和孩子對校系選擇持有不同看法時,教授會建議該如何互相溝通?

同學在選擇校系時,一定會跟父母討論,父母能夠支持那當然是最好,但有些時候父母親的想法會與同學不同。我想對爸媽建議的是,應該要尊重小孩子的選擇,我個人也是一路這樣走來,我高中就對生物科學有很大的興趣,我的父母也是從當時就支持我至今,因此如果你的孩子在高中已有明確的興趣,一定要支持他!

跳至Q22. 依照現今畢業後普遍的工作薪資來選擇科系,教授認為會有什麼盲點或缺點?

我認為學生與家長一定要把眼光放遠一點,人生是很長的,不是只有大學四年,應該要把眼光放在大學畢業五年、十年後。有些科系畢業後的薪資很高,比方說醫學系、牙醫系,但是事實上如果沒有考量同學自己的想法,常常在就讀時就產生很大的困難,更沒辦法走得遠。要走得長、久、遠,同學所學和以後所做的一定要是有興趣的。

跳至Q23. 看完高醫生物科技學系同學的 IOH 講座,教授有什麼想從自己的角度補充或說明的呢?

同學有講到系上很多科目都是高中時代的延伸,但我認為在大學時的教材、內容幾乎都是用英文來表示,是與高中最大的不同。我自己的經驗中,同學在適應上常常會有問題,並不是因為在這方面的知識不夠,而是英文能力不夠,甚至當考試用英文出題時,連題目都看不懂。因此我建議同學們在高中時代,一定要用課餘時間好好加強英文,對大學學習會有很大幫助。

同學也提到參與系學會與社團活動,我要特別強調,進到大學後的重點是要規劃每天的生活作息。很多同學在課業上出現問題,甚至被二一,訪談過程中才發現原來同學在課業、社團、私人的時間安排是有問題的。可以利用課餘時間從事社團活動,但不能「主客易位」,畢竟你仍是學生,學生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顧好課業。

跳至Q24. 對目前高醫生物科技學系的同學、未來新生想說些什麼?有什麼期待?

對於還在讀生物科技系的同學來講,現在是一個非常競爭的時代,要如何充實本職學能,課業上當然是重點,另外若有哪些專長對你日後在職場上有幫助,也要趕快去選讀、充實自己。對於還在高三準備升大學的同學,我建議你試著在這個階段探索自己的興趣,跟著興趣走才有辦法把路走得長遠,也對你的人生規劃有很大的幫助。

分享此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