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感謝尚月實業有限公司 鄒品喬女士 以此講座鼓勵後輩:「分享與傳承」

講座由國立東華大學與 IOH 合作產出,並由 IOH 幫手 林立麗、辛丞鈞、顏灝、邢恒毅 協助 責任編輯:林立麗

東華大學 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 楊子毅

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

分享此講座

PART 1:關於就讀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的經驗分享

講座章節開關
此講座於 2017 年底前錄製,拍攝畫質與講座架構較為精簡,建議也可至平台上觀看其他同校或同系講座
關於被嘲笑的夢想

畢業於錦和高中的楊子毅有著一段坎坷的求學路,因為高中成績吊車尾的關係,他曾覺得自己像被所有老師、整個教育體系所遺忘的人,直到升上高三,他在國文課遇到徐老師的那刻起,子毅的人生有了180度的大轉變。無論成績好壞,徐老師對每位同學都抱持相同的態度,更時常鼓勵子毅要相信自己,絕不要輕言放棄,「每次看到老師這麼有活力、對我這麼的信任,就讓我會想相信老師,也讓我真正確切感覺到──老師真的可以改變一個人!」子毅說也是從那時開始,埋下了他的偏鄉教師夢,儘管自己的成績不足以申請師範體系學校、現今社會更屢傳「流浪教師」的新聞,子毅依舊不願放下這個夢想,進而申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每個人都有夢想,但有多少人只是嘴巴說說,沒有去實踐呢?」懷抱著滿腔熱血,子毅選擇用努力去證明自己的能力,以奮力拚博讓眾人跌破眼鏡!

認識東華大學

東華大學位於花蓮縣壽豐鄉,由於依山傍水的地理優勢,當地水上活動相當盛行,且收費便宜,又因為空氣清新,在晚上總能觀賞到美麗的星空。東華大學與志學火車站之間僅有15分鐘的步行距離,鄰近學校後門的志學街上則有著台式、日式、義式餐廳,滿足同學的飲食需求,至於若想要在娛樂上有更多的選擇,子毅建議同學最好要會騎機車,便可以全花東玩透透。在宿舍方面,東華大學保障大一大二校內住宿權益,房型為四人房,空間寬敞舒適又設備新穎。此外,東華大學另一大特色是申請雙主修相當容易,還提供學生轉系的機會。

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簡介

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與一般教育科系有何不同?子毅說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除了學習教育相關理論之外,還多了行政管理的課程,而所謂的行政管理係指公共行政,與企業管理有著很大的差別,所以從這兩大類課程便能一窺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的宗旨,即是培養國小教師與公務體系人才。在課程規劃上,由於大一還不會有國小教程課程,且學校唯有在大一時不會限制同學的通識學分數,故子毅建議學弟妹趁此時多修通識課,不只拿學分,更能精進跨領域知識。在大二的課程則有「課程發展設計」激發同學以創新思維來設計教案;「教育測驗評量」則會帶領同學認識各科目不同的評量方式,例如檔案評量與實作評量;「自然與生活科技教材教法」則是學習如何以小學生聽得懂的語言去教生活知識,子毅覺得這門課最有趣的地方是每組同學會輪流上台教課,而台下同學則要假裝成小學生來與台上互動。至於什麼樣的人適合讀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呢?子毅認為擁有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最為重要!

印象深刻的課程

在「教育哲學」中,老師會帶領同學認識西方各大哲學家的思想,如蘇格拉底、柏拉圖、杜威等,期末考採申論題型;「教育政策與論辯」則讓子毅第一次接觸到辯論比賽,他很難忘當時討論的議題是「師資該採一元化或多元化?」以及「大學應增高或維持現行學費?」,為此,同學會需要蒐集議題的背景資料,分析其差別與影響,並於辯論結束後給予他方回饋。

操舟不操槳的哲學

「既然它這麼黑,我就去改變它吧!」子毅是抱著「改變系學會」的心態才一肩扛起副會長之職,幾乎所有系學會活動他都下海幫忙,而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是擔任迎新總召的經驗,當時子毅為了給新生們驚喜,不惜打了一通又一通的電話給每位家長,懇請家長寫一封留給小孩的信,這樣拜託的過程不僅耗時費力、更是燒錢,所幸最後活動圓滿落幕,子毅也從學弟妹收到家書後滿足的神情中獲得難以言喻的感動!「作為一名領導者,你該了解的是當你解決一個問題後,還有千千萬萬個問題在後面等著你。」子毅也在系學會期間體認到「操舟不操槳」的管理哲學,他認為好的領導者遇到難題時,不是選擇獨自蠻幹,也不是只出一張嘴、把問題推卸給旁人解決,而是會帶領著組員,一同了解問題的核心,再嘗試解決它。

孩子的笑容是助我前進的動力

「我想當偏鄉老師的原因是我真正了解他們,我也曾是那個缺乏資源的人,也是不被重視、被社會忽略的一群人,我覺得我想幫助他們,我可以改變他們,想和他們一起生活!」本著對教育的初衷,子毅來到了花蓮當地國小的英語營,開啟自己教育現場的初體驗,從中他深切感受到偏鄉教師人力、教育資源的短缺,因而更為確定自己的目標,他也推薦想擔任小學老師的學弟妹不妨來參與這項計畫,考驗自己到底有沒有足夠的耐心與使命感。在與學童的相處中,子毅無法忘懷的是曾被小朋友問道:「老師,我能打爆你的頭嗎?」面對這個問題,很多人的第一個反應可能是錯愕或生氣,但子毅選擇的是靜下心來和小朋友溝通,因為他覺得做為一名老師,最重要的是能從學生的角度去看待事情,而不是一味用社會普遍價值強加在對方身上。

那年的擋車夢

「等三四十歲是要等到什麼時候啊?我就想不行,我的人生應該好好規劃,一步步達成我的夢想。」除了實踐自己對教育的想像,子毅在課外也嘗試過銷售員、溯溪等打工,因而攢了一筆錢,買下自己夢寐以求的擋車,又在機緣下接觸到保險業務,後來了解到不是自己所追求的而離開,在這之中,子毅體悟到「多方嘗試,但不從眾」的重要性:「你可以勇於挑戰,但你不一定要喜歡它」。

正視失敗的枷鎖

「我覺得你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你應該做你想做的事情,而不是你左看右看別人都沒有做之後,就不敢做那些事情!」子毅認為自己在大學最大的轉變是學會不畏他人的眼光,忠於做自己,而這些轉變都源自於他敢於正視失敗,從中反省。在講座最後,子毅分享了橄欖球員的故事來鼓勵學弟妹:「你必須拚鬥!你必須奮鬥!不管結果是輸是贏,你都能對自己交代,不要管計分板上的分數,只要肯努力沒有辦不到的事」。

分享此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