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臺中教育大學 校長 王如哲

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

分享此講座

中教大校長說給你聽系列:臺中教育大學校長 王如哲 訪談

講座章節開關
跳至Q1. 校長過往在選擇大學校系時,有遇過徬徨、糾結的時刻嗎?想給同學什麼建議?

每個都人有不同的天賦,有人對人文社會科學感興趣、喜歡跟人互動,有人則對自然科學有才華,如果一個人在選擇大學科系時,能和自己的天賦結合,當然在將來比較能發揮自己的潛能。一個人擁有多方面的興趣,就讀大學時也許選擇某個領域,但在未來研究所階段還是能做轉換,結果也可能很成功,我相信一個人只要能好好思考自己的興趣、天賦所在,進而去做選擇,將來能對社會做貢獻,當然就是最好的選擇。

不過,不論你選擇什麼科系,只要在進入大學後,更加去探索、發展自己未來要走的路,我想會走出一條更寬廣的路,所以倒不是一定要選擇什麼科系最好,而是多給自己一些探索的機會,才能開拓出對自己有價值、對社會有貢獻的未來。

跳至Q2. 校長過往在英國留學期間,最大的收穫為何?

因為我曾到英國留學,所以英國變成我的第二故鄉,留學時期接觸到的人事物對我後來的發展其實產生很大的影響。當然,剛開始到國外環境遭受過不少挫折,例如語言問題,因為是用自己比較不熟悉的外語向指導教授討論專業,常會覺得自己想表達的並沒有 100% 表達出來,因此覺得自己沒有把事情做得非常好,但這是會慢慢改善的,只要自己不斷去加強語言基礎、多去與人溝通,就能克服挫折,提升自己的能力,改變自己的心態。

所以,回到臺灣後,我在大學從事教學研究、到現在擔任校長,其實每天都會面臨到挫折,但因為有過去那些經驗,讓我在面對困難時,能更正向看待。

跳至Q3. 在擔任教授、校長時,成就感與挫折是來自哪裡?

身為大學教授,除了從事教學以外,還有研究任務,同時也會參與社會,為政府部門服務。如何在和政府的框架底下,將學校帶領到更好的情況是很重要。我之所以擔任校長是因為有理想,想替師生營造更好的學習研究環境。跟學生的互動,對於我在大學推動校務,也有正面的作用。

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指導,或者幫助學生養成更好的挫折容忍力,然後去克服困難,開創他想要的一個未來。看到學生在專業知識方面有所進展,這是我覺得人生當中最大的成就感。人的生命非常短暫,如果有機會在更大範圍的層面去服務和貢獻,我覺得是莫大的幸運啊!

跳至Q4. 校長的治校理念為何?

學校的發展是奠定在很多前人的努力與悠久歷史,它形塑了學校的傳統。我所服務的臺中教育大學到現在為止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多年來致力於培養小學師資、學前教育師資、特殊教育師資,我覺得如何傳承這些傳統,將之發揚光大,是非常重要的。

臺中教育大學畢業生也非常優秀,不是只有擔任老師,也有相當多在法律界、企業界有非常高的成就,為什麼我們能培養出這麼多領域的人才,也跟學校無形的傳統有關,我們非常重視學生的品格,品格好的人就更善於團隊合作,這項能力對各行各業都是非常重要的,這是我努力想發揚光大的中教大傳統。

當然,我們也致力於創新,視學生為學校的主體,引進外部資源來改善學校教學研究環境,讓它能更永續發展、與時俱進,這就是我的治校理念,不把「追求卓越」當成一個口號,而是把這些事情都做好了,學校自然而然就會卓越。

跳至Q5. 中教大的校風與資源,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在臺中教育大學,目前大概有 40% 的學生未來是往小學老師、幼稚園老師、特殊教育老師的方向發展,但在二十幾年前,全校學生都是走師資培育路線,如今我們有 60% 或者更多一點的人是走非師培路線。

許多想當老師的同學會選擇來臺中教育大學就讀,因為我們近三年通過教檢比例在 85% 以上,是領先全國的。在非師資培育方面,我們有資工、文創等等科系,我們的資工系就和台成清交的資工系不一樣,在就業上也是非常受外部的歡迎,另外,雖然臺中教育大學沒有餐飲相關科系,但也有企業看中我們學生的特質,而找我們合作,我們有一些畢業生就是進入臺中日月潭日月行館服務,同樣有非常好的表現。所以選擇臺中教育大學,不管你將來是要當老師,或者沒有要當老師,我們都非常努力為同學找尋相關的資源,培養你在社會上無可取代的競爭力。

跳至Q6. 與其他同為教育大學的院校相比,中教大有哪些特別的地方?

臺灣在二十幾年前有三所師大是以培養中學老師為主,還有九所師院是培養小學老師為主,其中也包含特殊教育、學前教育師資,而臺中教育大學在培養小學師資上是最為凸出的。

每所大學都該發展自己的特色、利基,例如有綜合型大學、教育大學、體育大學等類型,學校之間也能互相合作,在多元的環境培養出多元的師資,但中教大培養的師資確實是中流砥柱,但我覺得透過大學攜手合作,能為整個未來、國家社會發展帶來更多貢獻。由於我們是著重培養師資的學校,所以擁有更多專業教育背景的老師,有多位教授專精於「分科教材教法」,但一般大學在做師資培育時,可能就只有三到五位教授,資源不如中教大多。

跳至Q7. 校長認為老師在他人生命中扮演什麼角色?中教大又期望培育出什麼樣的教育人才?

社會上有不同的專業領域、不同的行業,我覺得教育和其他行業最大的差異是,它是一個協助價值創造的過程,選擇擔任老師,本身就是在影響他人,這份專業是具有非常大的價值,我們人生何其有幸,可以對未來下一代產生影響!所以我很期待每位中教大同學都能在大學階段建立自己的專業,往後透過教學工作,帶給下一代更多正面影響。

跳至Q8. 校長認為跨領域學習對於培育老師重要嗎?

每個國家在師資培育的制度不一樣,例如韓國在小學師資培育上,並沒有開放給其他大學來參與;芬蘭在師資培養也做得非常好,他們是在大學裡透過師資培育的系所來培養,我們很難論斷哪種制度可以培養最好的老師,但更重要的是,以臺灣的情況來說,該怎麼樣去培養跟學校需求緊密結合的老師。例如小學教育通常是大領域教學,所以在培養小學師資時,應該教師資生更廣泛的知識基礎,他不能只是專精於某科,因為他進入小學教學現場時,會是需要教更多的科目。

此外,現在社會變遷快速,如果能在小學階段,就讓孩子能對不同語言、文化的人有更多、更開放的了解,而不是等到大學才有機會認識外籍生,未來就更能因應國際化趨勢,所以我們也注重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讓他未來到小學服務時,能為孩子營造國際化的學習環境。

由於現在整個學科、產業都變化非常快速,未來社會會需要具有不同能力的人才,所以我們也積極引領學生了解未來產業趨勢,因為學習並不是在大學畢業以後就結束了,大學階段只是奠定你的學習基礎,讓你未來更能持續地去探索、跨領域學習。

跳至Q9. 中教大有哪些與國際交流相關的資源呢?

因應社會趨勢,我們鼓勵同學去接觸不同文化背景的外籍學生,交流類型有短期、長期的,短期的像是冬令營、夏令營等等。

我們也積極拓展其他國際交流計畫,包含吸引外國學生來到臺中教育大學,也送我們的學生到外國大學交換,交流形式有雙聯學位、實習、參訪,希望藉此開拓同學視野,增加對異文化的認識,以上都是關於學生的,而在老師方面,我們也有跨國合作研究。

臺中教育大學很重視學生多元的學習機會,所以近幾年我們的姐妹校從過去 140 多所成長到現在大概 210 所,我們未來仍會持續拓展這方面的資源,創造各種機會讓我們師生到國外交流。

跳至Q10. 中教大在學校不斷推行品格教育,校長希望帶來什麼影響、效果?

臺中教育大學在品格教育方面一直做得相當不錯,我們大概是今年唯一一所獲得教育部品德教育獎的公立大學,總計今年獲得此獎的也只有四所大學校院,產業界對我們學生的評價常常是善於與人合作,不管你未來從事哪一個行業,都會需要有能與人合作、站在他人角度去思考的能力,而這些都跟品德有關。培養學生的品德不是只有透過教學,還有像是參與活動、以及老師對學生的關懷,都是非常重要的途徑。

跳至Q11. 中教大設有原住民族教育及文化研究中心,校長為何會重視此領域?希望帶來哪些成果?

臺灣除了原住民、新住民,現在還有客家族群,是一個很多元的社會組成,有著多元的語言與文化。在我們學生中,不論是原住民也好、新住民也好,他們都是我們社會很重要的資產,他不是弱勢,沒有所謂價值的高低,為了讓原住民同學在校園裡能夠更自在,所以我們設立原住民族研究中心、學習資源中心、原住民社團,我也有去參加他們的社團活動,發覺原住民學生都有與人為善的特質,和他們相處在一起真的非常歡樂。

在幾年前,我曾是教育部公費留考召集人,政府當時設有原住民族公費留考,召集人在口試時候,發覺他們都很優秀,但問到:「你會不會講原住民族的語言?」時,有些人回答不會,但這並不是他的問題,而是我們沒有塑造一個環境,讓他覺得他「懂這個語言」是一個資產,這個現象也告訴了我們,我們仍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所以臺中教育大學才會持續地在做這些事,包括協助原住民族師資的培育,這點也是領先全國的。

跳至Q12. 校長希望中教大未來的發展、走向為何?

因應社會變化趨勢越來越快,大學面臨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協助年輕人規劃他未來五十年的生涯,所以在臺中教育大學裡,師生都是持續地在相互學習,大學的發展是一群人的結合,有老師、學生、教職員,大家互相學習交流,更能孕育創新的思維,幫助彼此成長。

舉例來說,去年學校熱舞社曾因為活動宣傳照,而引發一些不同的意見,有些畢業校友會認為未來要當老師的人應更注意自己的穿著,這反映出的過去的價值觀,未必適用於現在。你可以試想看看,在我們那個世代,校內根本沒有熱舞社,所以同學當然不會有這樣的穿著,但既然現在有熱舞社,他們這樣的穿著其實很理所當然啊,是大家的價值觀應該做出一些調整。而透過更多的師生互動,就能改善這些現象,創造更多讓大家相互學習的機會,就更有助於大學迎接未來的挑戰。

跳至Q13. 校長希望同學經過在中教大的四年後,會成長為什麼樣的人?

歷屆臺中教育大學畢業生不論是當老師或到產業服務,都有獲得非常正面的評價,我相信在校生的未來也是如此,我期待同學在大學階段都能好好把握人生黃金的歲月,掌握各種學習機會,不論是本科課程,或者跨領域、跨校的學習,以及參與海外交流、社團等等,這些對未來人生都是非常有正面影響的。

我也期盼同學在離開學校後,仍能持續地學習,充實各方面的觀念知識,我常覺得現在年輕人經歷的五年的變化,搞不好是我們過往的三十年,但變化中也是存在更多的機會,所以同學應該正面地去看待這些變化。你會面臨到挑戰、困難是很正常的,在一個動態的生涯當中,可以做出更多的學習,做出更多的貢獻。

跳至Q14. 「校長」在大學裡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校長雖然是學校的領導者,但更重要的是,他是和學生、老師、教職員攜手合作,一起向前,校長並非站在學校金字塔最頂端,他是要理解學生、老師、教職員不同的觀點,進而去調解差異,帶著大家繼續前進。

跳至Q15. 面對未來少子化而產生高教競爭,校長認為大學該如何面對挑戰?

要營造出不斷有競爭的環境,才可能提升品質,嘉惠學生。臺灣真正該思考的問題是,如何讓未來學生有更好的學習環境、學習機會,國內大學的競爭是很正常的,對整個高教的影響是正面的。

如果我們太過封閉,這反而是壟斷,讓學生沒有什麼選擇,這樣教育品質怎麼會好?我認為臺灣現在高等教育是保持在很健康的狀態,就是存在一定的競爭,這並沒有什麼好擔心的。倘若我們未來能把外國不錯的師資培育型態引進臺灣,讓大家一起合作、相互競爭,就有機會把未來的老師培養得更好,這對培養其他專業人才也是同理,所以我認為臺灣應更開放去思考這些事,如此一來能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

跳至Q16. 希望來申請中教大的同學們,具備什麼樣的能力與特質呢?

以師資培育來說,我們希望吸引到真的對教育有興趣的同學,也希望同學對未來生涯的想像不是只有專業學術,而是渴望進入大學後,能持續培養各種能力,有助於未來長遠的發展。我們很希望這樣優秀的同學能選擇臺中教育大學就讀,讓臺灣未來能有更多優質的老師。

跳至Q17. 建議高中生和家長如何一起討論對未來的選擇?

我建議同學選擇前,應盡量地去接觸多元的資訊,多方面去了解國內外的大學、各種不同領域科系,掌握訊息後,再去釐清自己比較有興趣、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而家長不該替代孩子做決定,孩子是活生生的個體,他必須做出他自己的選擇,而不是你幫他做出選擇,你直接以自己過去的經驗幫他做決定,未必是合適的,因為現在環境變化真的很快。家長應該是扮演支持性的角色,盡可能提供孩子更多的訊息,而不是代替他做決定,最後的選擇權應該在孩子身上。

有些家長會建議孩子讀未來工作機會多又比較輕鬆的科系,但人生當中本來就有很多困難跟挑戰,父母親應支持孩子去做他想要的選擇,幫助他有勇氣去克服未來面臨的困難,我認爲家長應該和小孩子一起學習,這樣才能在觀念、價值、能力上都有所提升。

跳至Q18. 若依照未來的工作薪資來選擇科系,校長認為會有什麼盲點或缺點?

人的興趣是會改變的,不論你現在選擇了什麼,對於未來還是要保持開放的學習心態,不要覺得:「我讀這個科系,就只是為了將來能做某個特定的工作。」舉例來說,如果郭台銘大學畢業後,只做對應他大學科系的工作,他現在應該會在海上,有可能創造出現在的成就嗎?所以不管你選擇哪個科系,還是要保留自己未來的可能性,社會上有著各式各樣的工作,它並沒有完全對應到大學科系,所以上大學後,你除了學習本科知識,也應掌握校內各種學習資源,積極去做跨領域學習,拓寬自己未來生涯的可能性。

跳至Q19. 校長想要特別對中教大同學說的話?

同學們現階段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把自己的專業知識建立好,也可以多加利用學校資源,充實自我,身為校長,我很期盼未來能有更多和同學相互學習的機會,也希望自己能為大家營造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讓我們一起努力為台灣開創出一個更好的未來吧!

分享此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