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感謝藍鯨隔音門 林經理 以此講座鼓勵後輩:「人生定位以及努力一樣重要」

責任編輯:IOH 編輯部

慈濟大學 社會工作學系 邱惠甄

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

分享此講座

PART 1:關於就讀慈濟大學社工學系的經驗分享

講座章節開關
翻越中央山脈圓夢,開展服務志業

「我真的要翻過一座山,到那麼遠的地方念書嗎?」嘉義女孩邱惠甄,前往花蓮慈濟大學就讀前曾猶豫不决,後來在家人大力支持下,才鼓起勇氣踏上求學之路。志願是當老師的她,從小活潑開朗,「不一定只有讀師大才能當老師,只是走的路較迂迴。」本想選讀國文或歷史系,卻在志工服務時體會到助人的快樂,因此選擇就讀慈濟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接觸教育學程後,亦打消了轉學與轉系念頭,她指出「教育是預防問題,社工是解決問題」,分析兩者皆屬助人且提供正能量的工作,更符合她除了賺錢還可助人的職涯期待。

慈濟大學—充滿人文溫暖的校園

慈濟大學包含緊鄰慈濟醫院的校本部、慈大附中附小對面的人文社會校區,並設有醫學院、人文社會學院、教育傳播學院和國際跨領域學院等。身為泛太平洋大學聯盟之一,學生可互通圖資館藏資源及跨校選課。此外,校內設有有慈中生專案獎助金、書卷獎、校外獎助學金及原住民學生獎助學金,減輕學費壓力;海外交換計畫,則不限科系申請,並開放華語教師等課程培訓。而慈濟大學還有特別的「慈誠懿德爸媽」制度,四年中每一個月都邀約家族學生定期聚餐,也提供不定期的生活關懷。

具備同理心就適合念社工嗎?

「當社工需要很會說話嗎?」惠甄指出,社工需具備良好溝通技巧,若為一線人員,會比較常與個案接觸、互動,但若是處理專案計畫或社會行政,則需做好與同仁間的溝通。對於喜歡與人互動的她而言,助人為樂的職業便十分符合其性格。至於「社工需要有同理心」的疑惑,惠甄解答,同理心並非天生就有,也可靠後天培養,因此若能持續學習、接受新事物並關心大眾,對於社工一職會非常有幫助。

慈濟社工系公費生申請,需先同意畢業後於慈濟基金會工作二年,除提供大三後的學雜費補助,另有個案實習補助最高二千元。系上資源更包含會談室、討論室等專屬預約空間,亦常舉辦校外社工機構參訪活動。此外,系上大四有一系列課程協助考取社工師專業證照,且未來就業市場需求大,學生畢業後可從事社工師、社工員、學校社工、考取公職及開設事務所等多元職務。

慈濟社工系四年學什麼?

慈濟社工系課程從理論到實務都涵蓋,並以培養東部社工人才為主要目標,核心區塊分為兒少與家庭、健康照護、多元文化與國際援助三大領域。其中「多元文化與國際援助」會安排學生到馬來西亞等地進行志工服務,寒暑假也會前往偏鄉國小辦理營隊。

惠甄分享,大一會學習心理學、法學序論等基礎理論,了解人類心理行為和社工基本法律,對未來實務有所助益;大二新增更多實務選修課程,以「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這門課為例,去分析每個人行為背後的原因;到了大三,則依興趣選修不同領域課程,其中「方案設計與評估」會教導撰寫完整服務方案,並評估成效、為實習奠定基礎;大四後,有社工實務和法制相關課程,透過「社會工作倫理」讓學生思考不同倫理議題。

這堂必上

「透過這幾門扎實的課程基礎,讓我找回選系初衷,以增強學習决心。」惠甄首先介紹「社會工作概論」啟蒙課,可認識社工全貌及社工倫理原則,「學習社工,最終目的就是消滅社工。」她認為,當社會變得足夠友善和諧,就不再需要社工,也是世界大同的最高境界。

而「社會個案工作」課堂教導學生從接案、評估、訂定計畫到結案等標準流程,運用所學分析問題,訓練找到解決方法的能力。「社會個案模擬實作」課程,則從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實作,透過模擬不同個案類型,學會實際面對當事人時的應變能力。另外「情緒發展」課程,了解人各階段的情緒理論和情緒發展理論,幫助第一線個案工作。

急診室、長照機構和醫務社工部門實習,釐清職涯選擇

系上規定需經歷大三個案實習,與大四的方案實習,才能順利畢業參加社工師考試,而惠甄一方面想體驗「穿白袍的帥氣」,且有感醫院是最接近社工實務之處,在為期兩個月的醫院實習中,她輪流於急診室、長照機構和醫務社工部門服務,體悟到醫務社工是扮演「病患和醫護之間的溝通橋樑」,同時也是資源轉介的角色。

印象深刻的是她曾在長照實習期間,與機構的居民互動,發現自己意外適合長照領域。而最大挑戰,則是與有自殺念頭的病患談話,並在專業社工師從旁指導下,學習控制談話節奏。惠甄提到,親身面臨醫院實境,使她對社工職業的樣貌更加清晰,也更有利於釐清未來職涯方向。

修習教育學程,全力追逐教師夢

「這段經歷豐富了我的大學生活,透過教師角度拓展另類視野。」從小就有教師夢的惠甄,決定修習慈濟的教育學程。教程申請需提供自傳、成績單,並通過書審及面試、支付額外的學分費,若修完學程,學生可申請部分退費,考上教檢更可獲得全額退費。社工系背景的她,選擇以國高中輔導教師為目標,修習教育學分包含教育理論、課程設計和實習試教等課程,畢業後通過教師資格考試且完成教育實習,方可取得教師證。因為教育學程需要修習 26 學分,最大的挑戰就是在系上選課與教育學程衝堂的抉擇,但惠甄希望能如期畢業,所以她把每學期都過得跟高中一樣滿堂。她坦言,若重來一次仍會如此選擇,增添自己生命歷程的多樣思考。

從師培到社工專業  找到定位最重要  

「究竟是當老師?還是回歸社工專業?」大學四年間,惠甄滿足有機會實現當老師的童年願望,看見教師職業的真實樣貌,從而反思自己是否適合教育,或應回歸社工專業領域。「人生中許多選擇是一體兩面,並無對錯。」她認為,重要的仍是對自己負責。面對科系選擇,她也建議從學校測驗認知個人興趣取向,或透過網路、學長姐經驗和老師諮詢,檢視科系內容,列出優缺比較後答案便會呼之欲出,「動手找、開口問,會幫助自己更能釐清想走的路。」

分享此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