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陳建州

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

分享此講座

高醫教授說給你聽系列: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陳建州 訪談

講座章節開關
跳至Q1. 教授為何從教育領域走向社會學領域

我以前念的是培育國小老師的師專,師專畢業、服完兵役後,就覺得總該念個大學,決定進入嘉義師範學院念教育學,但是後來想一想,覺得自己應該要念書、也可以唸書,就決定嘗試念念社會學。其實我不是一開始就對社會學有興趣,但一路走下來,發現其實早在國中、國小,蠻喜歡的某些東西就是包含在社會學當中的。後來碩士班、博士班這條路當然是辛苦的,但因為喜歡,所以想要完成。

所以我的學習過程基本上不是一條線。前面有段時間擔任國小老師、組長、主任、帶球隊、合唱團、節奏樂隊、美術班,這些過程包括對教育、對人、對社會的觀察,深深影響後來我在社會學領域的學習,成為重要的養分。

跳至Q2. 教授的專業領域為何?為何特別鑽研此領域

在大學之前,我都是走教育學的領域,與後來選擇社會學有很大的關係。我來自一個不是很富裕的家庭,所以會注意到社會分配當中的教育階層化、教育機會均等。後來到了博士班,更擴大研究範圍到社會不平等、社會階層、組織社會學、量化研究,簡單講就是為什麼有人賺的多、有人賺的少?為什麼有人可以躺著睡都在賺錢,為什麼有人一天工作 16 個小時,仍然吃不飽?社會資源為什麼這樣分配?對社會有什麼好處或壞處?所以一個人後來之所以走向什麼、做什麼樣的選擇,我覺得或多或少都跟他過去的經驗有關。

跳至Q3. 當教授的成就感及挫折是什麼?遇到挫折會如何解決

老師這條路走了好久,不論是小學老師或者是大學教授,在意的肯定不是賺非常多的錢,最大的成就感其實是學生會再回來看看、會記得你。到了大學,最大的挫折也來自於學生,現在的學生對學習的意願不夠,並不是說過去我們就比較願意學習,而是在面對學問時比較謙卑。

當然,我們也會檢討是不是自己上課不生動,又或者隨著年紀增長,學生越來越不喜歡看「老臉」,但不管如何,年輕人在學習學問的「謙卑感」越來越少,自然不把傳遞學問的大學教授當一回事,這是全世界的現象,對岸年輕人同樣有這種狀況,西方許多研究也同意,這並不是因為大學教授得罪學生,或有過度要求。雖然並非所有人都如此,但如果變成一種傳染病,就是一個時代的危機。對學問真的要謙卑,才可能有智慧,我一直努力在跟這些年輕人談,我相信真誠地告訴他們,年輕人是聽得進去的。

跳至Q4. 高醫在資源方面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因為學校排名前面,加上教授們很優秀,可以爭取到教育部非常多的計畫與經費,也就有許多事要完成。另外,高醫附設醫院一小部分的盈餘也會挹注到學校,提供相當多交換學生、海外實習的機會,而不管在校內、校外,獎學金的資源都相當充裕。

假如無法申請獎學金或交換,家中又有經濟上的困難,也千萬不要因此不敢進入大學。高醫有非常多的研究計畫,這些計畫都會提供助理工作的機會,你不僅可以賺到錢,還有機會可以學習。整體來講,進入高醫,不管是生活或學習,都有非常充足的支持。

跳至Q5. 請教授簡介醫學社會與社會工作學系是什麼樣的一個系?

起初我們不是叫做「醫學社會與社會工作學系」,而是「醫學社會學系」。治療一個病人並不是單純依靠藥物,其實他的生活環境、職業有很大的影響,病可能復發,即便身體好了,若心理還有很大的問題,狀況還在,有可能又回到醫院。

醫學社會學研究的是在醫療中應該注意到更全面的東西。醫學不僅由自然科學構成,還包括社會科學。後來之所以發展到醫學社會與社會工作學系,是為了要培養醫務社工,為有問題的人解決問題、為不知道有問題的人找出問題,即便不一定能解決問題,至少能讓嚴重性減輕,處理的是社會方面的問題。

醫務社工的職場大部分在醫院裡,直接面對病患與病患的家人,協助他們解決問題。要解決人的問題,一定要瞭解所處的社會環境有什麼問題,所以學生只要進入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每一門課都是在接觸人、學著怎麼跟人相處,如何觀察、幫助、同理、體會,到最後才能解決問題。

跳至Q6. 高醫的醫學社會與社會工作學系的特色是什麼?

臺灣社工系不少,而有醫社系的大學只有兩所,包括高雄醫學大學及中山醫學大學。兩所大學都具有醫學科學的學習,與其他社工系比起來,學生要學習醫學方面的學門,因應將來服務的對象。重要的是,必須要有社會學的素養,社會學是社會工作者的靈魂,因此會讓學生在此著墨更多。

跳至Q7. 大學四年課程的安排為何?為何會這樣安排?

大致上,課程可分為「社會學」及「社會工作」方面的課程,當然還包括醫學課程。社會學課程包含社會學理論,以及從社會學延伸的課程,包括社會階層化與流動、組織社會學;社會工作的部份更為複雜,因為服務對象包括老人、青少年,場域涵蓋學校與家庭,所以課程包涵社會學及社會工作學。我們非常強調社會統計,社統是學年課,各位應該聽過大數據,除此之外,還強調社會科學研究方法。開這些課的最終目是將學生養成一個有思想、批判能力的社會工作者,從中真正找到問題、解決問題。

跳至Q8. 高醫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希望培養同學什麼特質或能力?

第一,要對人有熱情、關心與同理;第二是要有批判能力。我們以社會學為基礎,培育具有社會學素養的社會工作者,讓你能以學理的角度去探索社會問題,不只是接受指令然後動作。所以,如果你能對你的工作與政策具有批判力,將會是一個更好、更有靈魂的社會工作者,如果你缺少社會學的靈魂,就只是按照章法行事的管理人。

我們需要的學生必須有「團隊合作」的特質,學校當中非常多課程中有分組報告,學生不僅需要在課堂上一起完成作業,更必須能協調有不同資源的人,一起解決問題,一個社會工作者最需要的能力,就是尋找、整合不同的資源,去幫助需要的人。

跳至Q9. 同學畢業後未來出路的選擇有哪些?

並非百分之百的醫社系的學生畢業之後都是社工員,有不少人參加公職考試,同時也有同學去考律師、當記者,發展上不限於社會工作。所以我們也非常強調統計跟研究方法的能力,這兩個能力可以讓你在社工之外的職業上有所發展。

跳至Q10. 面對社工的現實工作困境,教授希望未來有哪些改變?

社工的職場上目前還不是非常好,人們對於社會工作者也沒有清楚的認識,多數人沒有使用過社會工作者的服務,以為社工就是穿黃背心的志工、義工。我們現在也一直在跟各個行業、領域的人說明,讓他們對社會工作的專業性更清楚。社工是一門專業,就像會計師、律師、醫師一樣,這個觀念會影響社會工作者的就業環境。

說實在話,目前平均來講,大學部學生畢業起薪大概三萬多,接著就是隨年資增加,有些能擔任主管,薪資會再更高一點,但並非靠業績、績效賺錢,因此社工就跟老師這個工作一樣,沒辦法發大財,但他在做有意義的事情,如果對人沒有熱情,你就沒辦法找到社會工作的價值。我們必須說,在現在的環境底下,也許社會工作的場域、待遇、他人的看法,都沒辦法比上醫師、會計師、律師等等,但這件事情正在制度上、結構上慢慢改變。

跳至Q11. 在備審面試的過程中,同學應該要注意什麼?

什麼樣的文件會讓人感動,其實就是「誠意」,即使只是幾張薄薄的紙,但你若很有誠意地寫,它依然很有重量,厚厚一大疊,連小學的獎狀都放進去灌水,這叫做沒誠意。各位想一想,你今天跟父母要求一個東西時,你會怎麼表現?說實在話,資料不需要花錢找人修訂得很華麗,當然,基本的裝訂可以讓你的資料整齊、不要零零落落,有些同學就用一根訂書針裝訂,結果到我們面前散開,這就不是有誠意。最重要的是,裡面的內容展現出你為什麼要來徵選、你的熱情在哪裡,去說服人家。

一般來講,面試會在一個房間進行,同學進房間之前是否有先敲門、進來後是否有和教授問好、眼睛是否會直視教授,可以看出這個人有無禮貌。大學教授對你的認識,除了從你的甄選資料之外,接下來就看進門後的幾秒鐘,如果你連這幾秒鐘都不能掌握好,要如何對你有深刻的認識?

再來的談話,不懂的就不要亂吹牛。其實你在想什麼,大學教授都很清楚,誠懇最重要,不知道的就虛心學習,承認自己不懂,但是會非常有誠意地想把它弄懂。另外,講話之前要先準備,也可以針對可能的問題做準備。但總歸一句話,面試致勝的基礎就是「誠意」。

跳至Q12. 高中生該如何探索適合自己的科系?

如果你還不知道要唸什麼科系,可以先參考前輩們的經驗,第二是參加大學舉辦給高中生的活動,像是醫社營,讓你對醫社系有點了解,在參加營隊之後來念的學生還不少,當然,也可能是因為早就有興趣所以才參加,所以最終還是回歸於你對這個領域有沒有興趣。

社會學是什麼?可以 google 一下,如果你對社會上面的話題、人類的行為沒有什麼興趣,也不要立刻拒絕了這條路,可以去蒐集資料、試著培養興趣。畢竟高中有三年,你只要花一個禮拜的時間多讀幾篇文章,說不定真的能找到扣動心弦、敲開心裡的那一扇門。所以培養興趣,不是靠第一個直覺,而是先有些涉獵,再聽聽前輩的說法,或許有助於選擇科系。

分享此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