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高雄醫學大學 運動醫學系教授 朱奕華

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

分享此講座

高醫教授說給你聽系列:運動醫學系教授 朱奕華 訪談

講座章節開關
從體育選手背景到念物理治療系的契機

我的父親是體育老師,我從小一開始就在體操隊,三年級進游泳隊,也在田徑隊學習,一直都在體育班生活,所以對運動非常有興趣。不過我並不想當體育老師,我覺得父親在大太陽底下教課滿辛苦的。在思考大學校系時,正好接觸到物理治療的研究,當中有提到運動醫學。我本身對生物非常有興趣,特別是人體的部分,加上喜歡運動,就覺得或許這個科系適合我。

現在對於菁英體育選手的訓練,不建議在太小的時候進行專項訓練,基本上建議在青少年(15 到 16 歲之前)多方學習各式運動。但仍要依項目而定,例如「體操」就要更早開始訓練。因此,在青少年時期之前要不要念體育班,見仁見智。不過,以我自己曾是選手的經驗來說,要當一個選手非常不容易,並不是願意努力訓練、刻苦耐勞就會有好成績,先天條件其實很重要。假使你有興趣當選手,要先跟教練好好了解、評估自己的基本條件。

無論是不是體育班,很重要的是「學科」方面不可以完全放棄。訓練的辛苦我也經歷過,很難好好專心念書,但如果自己不積極維持基本程度,當選手之路走到一個階段,不適合再走下去時,會發現自己沒有其它路可以轉,會有很多限制、很可惜。許多優秀選手很聰明,只是欠缺學習學科的時間,程度才會跟不上,但我認為只要努力,都可以跟得上。

選擇到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運動科學,原因為何?

我本來沒有明確知道要不要出國留學。我大四整年都在醫院實習,到醫院實習才發現自己不太適合這個環境。我們要接觸的病人比較憂鬱,不管是中風、脊椎損傷的病人或是小兒科腦性麻痺的小孩,想到他們的未來很辛苦,讓我在實習期間很憂鬱,覺得自己沒有辦法待下去。但這個科系畢業就是要當物理治療師,如果不當怎麼辦?當時發現自己對念書有興趣,還想再學更多運動醫學、科學相關的知識和技術,在物理治療系學的有限,所以就和父母親討論,希望有機會到國外留學。

那時申請五、六所學校,最後因為獎學金而選擇俄亥俄州立大學。在美國念書滿貴的,一年可能要一百多萬,那時最想去的雖然是另一間學校,它提供運動物理治療、運動傷害防護課程,我非常喜歡,可是一年要一百五十萬,不想讓家裡負擔這麼大。當時有兩所學校提供獎學金,可是是運動心理學領域,與過去所學不同。我做決定前想了很久,還是決定挑戰看看,反正都與運動相關,所以最後到了俄亥俄州立大學念博士班。

多年前,臺灣運動科學發展還不成熟,但在我回國教書的這十年間,有很多優秀學者陸續回國貢獻所學,臺灣運動科學的學術環境提升許多。現在不一定要到國外求學,但出去看看是肯定的。如果在國內念研究所,也必須定期參加國外研討會。當初會念到博士班的最大原因是在碩士時參加了第一次美國運動醫學會年會,那次大開眼界,發現運動醫學跟自己想像中很不一樣,應該還有很多可以學的東西,會後就興奮地跑去跟指導教授說自己會繼續念下去。參加會議前,我並不知道世界這麼大,雖然資訊媒體發達,要在國內得到跟國外幾乎同步的運動科學訊息是有可能的,但若有機會到國外看看,例如見識一下國外實驗室的設備,學到經驗後能帶給國內更多進步。

考博士班資格考的那陣子其實很憂鬱,那裡冬天下雪可以下半年,讓人心情非常低落,覺得自己可能熬不過去,幾次想要放棄,很感謝我的指導教授像媽媽一樣包容我。論文(paper)寫不出來時,原本以為老師會把我死當,但她給我時間。她曾說過:「當一個人成就越高,在遇到失敗、挫折時往往會跌得比別人更深。覺得非常痛苦、難過時,就表示之前的成就非常好,才會覺得現在陷得很深。可是當你陷到最低時,代表你已經慢慢克服瓶頸了,要開始回來了。」這段話影響我很大,當你有好表現時,就必須有更強的韌性去克服困難。

從事教職的成就感與教授的專業研究領域

我們那個年代沒有運動醫學系,運動醫學系 2003 年才創立,那時我已經出國念書了。從美國回來找工作時很忐忑,想著運動醫學系應該是需要運動生理學、運動生物力學的專業,可是我的專長是運動心理學,思考著是否要強調自己有學過運動生理學,會進入高醫運動醫學系是因緣際會,正好在那個時機點遇到機會,我的專長又正好是系上所沒有的。

系上有各種不同領域、背景的老師,因為以前臺灣沒有運動醫學系,所以系上沒有老師是運動醫學系大學部畢業的。但是我們在各個領域成長後,再走入運動醫學,所以這是一個多專業 ( multidisciplinary ) 的系。這種感覺有點類似回到美國運動醫學年會的樣子,可以看到各樣不同專業在運動醫學領域的發展,非常有趣。最有成就感或快樂的應該是畢業生回來時,反應之前上過的課程內容讓他們在職場上更受重用,或者是因為老師的講義而讓考取國外證照變得輕鬆許多。當學生能夠透過我的教學,在發展上更容易被看到、被重視時,我會覺得非常有成就感、保持教學熱忱。

我的專長是運動心理學,主要方向分別是運動和心理健康、運動行為促進。我學的是前者,當時的研究主題是「運動訓練強度對憂鬱症症狀改善的效果」,回國後的延續是改變「介入」的方式,做了很多跟瑜珈介入有關的研究,例如瑜珈介入對憂鬱症狀、焦慮症狀、壓力減輕的研究。我發現瑜珈對於憂鬱症狀的改善效果很顯著,我的那批憂鬱症受試者一直到現在,還是繼續請我當初安排的老師教瑜珈課,這是很大的成就感。

升等後我開始思考運動對於心理健康介入這部分,我瑜珈也教了很多年,最近慢慢對運動選手的心理有些新想法。過去,我們對運動選手的身體訓練非常重視,相對沒那麼重視心理訓練,部份原因是心理技能的訓練相對困難、也很難量化。這幾年,我們跟心理系老師學到「生理回饋」的部分,不管是從腦波、心電圖、肌電圖等,能透過測量了解運動員的心理狀態,或有沒有達到自主訓練,提供更客觀的訓練、監控和效果評估。目前我還在學習階段,有一部分的主軸會轉往這個方向,希望對於校隊學生、國家隊選手能提供更有效的訓練,幫助他們在比賽場上的表現可以更穩定。

運動醫學系未來發展趨勢

運動醫學系主要培養學生往三大方向發展,其中兩大主軸是:運動傷害防護員及體適能指導員。

選手在比賽場上難免會受傷或抽筋,運動傷害防護員的專長是判斷當下要怎麼處理、處理完是否可以馬上回到場上,比賽結束後要如何快速恢復。處理過程中有很多技術、醫療和實質訓練都是運動傷害防護員必須具備的。此外,在選手平常練習時,追蹤哪邊受傷還沒復原、如何用護具保護選手,也都是防護員的工作。防護員會和教練配合,了解選手體能進步的狀況,提供訓練建議。系上這幾年培養出來的運動傷害防護員都很優秀,現在國家訓練中心防護的團隊裡有一半都是我們的畢業生,一些比較有名的選手如許淑淨 ( 舉重選手 )、戴資穎 ( 羽球選手 ),他們身邊跟的防護員都是系上的畢業生。

體適能指導員是另一大主軸。近五到十年,臺灣的運動產業越來越興盛,運動氣氛的提升讓我們注意到在運動訓練、運動學習的過程中,「專業指導」的重要性。體適能指導的學生大部分在畢業後會進到健身中心或個人運動工作室,甚至進入球隊或國家代表隊中擔任運動體能訓練師。現在最流行的包括小兒體適能以及長照 2.0,銀髮族如何維持體能、健康的身心狀況都跟運動很有關係。

第三,相對少數的同學選擇運動科學領域,研究前面說的運動傷害防護、運動訓練,這些方法怎麼來、有沒有實證醫學支持、有沒有更新的知識,都來自運動科學的研究。現在的運動訓練知識、傷害防護知識可能與 10 年、20 年前不一樣,知識更新非常快,所以老師常常兩、三年就要改講義。運動科學領域的發展也非常多元,從運動器材設計、運動生物力學到運動生理學,例如在馬拉松賽事時要如何進食、食物如何製造、什麼材質能讓人體更好吸收,都是運動科學的專業人才從事的研究。未來可以進到學界教書,也可以到營養公司發展運動飲食,或是運動用品、器材開發等。

高醫運動醫學系的課程規劃

大一為運動科學概論、物理與化學的課程,以及運動醫學系生涯規劃,讓學生了解運動科學涵蓋的範圍和未來職涯發展。我很鼓勵大一生在此時好好思考這個科系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如果不是很有興趣、發現自己的特質與這個系不太符合,可以趕快換跑道,不要浪費時間。

大二開始會進到比較重要的基礎醫學課程,如生理學、解剖學。系上專業的課程包括運動心理學、運動營養學、肌動學,都是在進到大三的進階課程前一定要具備的能力,所以這部分會是大二學生學習的重點。進到大三時,有非常多專業科目,如運動傷害防護、運動貼紮、運動傷害評估、運動按摩,體適能的部分有處方、運動體能訓練,必須有大二的基礎才能融會貫通。

大四整年都在實習,表示在大三結束之前,上述科目都要通過,才有一定的知識和技術可以到職場實作和學習,若有專業科目被當掉,就不能出去。課堂上會有很多技術練習的時間,但實際到賽場或臨床工作遇到的人,他們不是你的同學,要有本事讓對方清楚知道你要做什麼、讓他相信你、接受你的訓練而且得到好處。實習時得到的回饋是很有成就感的,也是大四時的主要訓練方向。

雖然分成運動傷害、體適能指導與運動醫學三大領域,但必修課程上並沒有區分。每個學生都能選擇較有興趣的部分,有些人想當防護員、有些人想當體適能教練、有些人想從事研究工作,但要當一個好的防護員不能不懂體適能指導、當一個體適能指導員不可能不遇到運動傷害的人,我們沒有讓學生偏頗修課,因為這樣無法讓自己在職場上更有利。我常鼓勵大家多修一些特色選修課,若想走運動傷害防護,可以選修單項運動傷害防護;若想走體適能訓練,可以多修特殊族群運動訓練;運動科學的學生可以提早進入實驗室,精進研究能力。

大學修課時,可以多選修你感興趣的領域的課程。明顯的分組會在大四,大四的實習站因人而異,可以去實驗室站、體適能指導站、防護站等等。此時所學的技術很明確,選站之前心裡通常比較有底,但同學也會有都想選的時候,可以透過不同站的實習體驗後,了解職場狀況再決定未來從事的領域。

到骨科與家醫科的醫院見習機會

我們系有一個優勢和特點:和醫院密切結合。這跟其它體育學院或運動科學相關學系很不一樣。主要會進入醫院做見實習的科別是骨科、家醫科。

骨科醫師有時候會遇到一些需要訓練、改善疼痛或運動能力的病人,同學都有機會跟診。系上接觸到很多運動後前十字韌帶斷裂的選手,他們在開始做物理治療、復健,到回到賽場前,期間需要很多訓練,不是一般治療就做得到。學生會進入開刀房、觀察醫生如何開處方、看復健初始樣貌,選手若在離開醫院後進到工作室,學生還會進一步學習他們要如何訓練、做什麼樣的測試,以確保選手可以安全回去。其他學校只能看到後端,而我們從前端就可以開始學習。

另外一個是家醫科,我們最主要合作的是減重中心。病人有些是嚴重肥胖,可能需要手術,但也有其他需要減重的民眾,在飲食的控制、運動、壓力調整上都非常重要。學生會去家醫科跟診,了解病人的需求及狀態,提供不一樣的運動處方,幫助病人完整地接受生活型態的改變。另外,學生也會到家醫科一般門診,面對高血壓患者、體重控制不佳、腰痠背痛的患者,可能不是單純開藥就會好,事實上「Exercise is Medicine」這個口號幾年前就已出現,吃藥之外,飲食、運動也要做衛教。當碰到醫生相對缺乏或因為門診太忙而沒有時間處理的領域,我們的學生可以跟病人約時間,做運動指導和運動處方的建議。

學校體適能中心也提供運動訓練,讓學生可以去那裡實習。我們跟中山大學有很多結合的研究,例如中山大學的特色之一是海上、水上運動,系上有老師曾和他們合作潛水、水上瑜伽研究。因為地緣關係,不管是修課、實習或做運動科學的相關研究,都有很多合作機會。

專業技術課程,除了學會外還要有指導別人的能力   

系上學生不僅自己體能要好,還要有指導別人的能力。我們有四個主要的專業技術課程,包括瑜珈皮拉提斯、有氧舞蹈、核心訓練還有重量訓練,這四堂課採取小班教學,學生控制在 12 到 15 人內,學生除了要學會動作,還要有教學能力。課堂中會請另一個同學當你的學員,實際教學給老師看,老師會檢視你的音量、表達能力、動作示範,甚至是課堂氣氛營造。這是我們系上的特色,每個同學一定要從四個主要專項中選兩樣,有一定的運動指導能力後才能進到實習。

如果跟國內相關科系比,我們特別的優勢包括跟醫院連結密切,例如國體大運動保健學系要額外跟長庚醫學大學合作,高醫附設醫院則是緊鄰校園,合作上更密切,也有醫院的骨科醫師擔任系上老師。另外,國家訓練中心在高雄,很多畢業生可以因著地利之便而進入國訓中心,之前的亞運,系上就有十幾位防護員跟著國家代表隊出去。雖然我們的學生不是國家代表隊的選手,卻是照顧他們的重要成員,能對國家有貢獻,老師也都與有榮焉。除此之外,我們系上有比較多元、不同領域的老師,包含運動營養、運動藥學、運動生理學、運動生物力學、分子生物學,領域非常廣。

運動醫學系和物理治療學系的差別為何?

我本身念物理治療,現在教運動醫學,以基礎學科來說,這兩個系非常像,例如肌動學、表面解剖學,最大的差別是大三之後的專業科目。

物理治療的課程主要分四大科:骨科、神經、小兒及心肺。服務的對象以病人為主,疾病端的知識會多一點,治療目標是恢復正常的生活功能。運動物理治療師也能進入運動場,但相關的課程訓練在四年當中比較少。

運動醫學在專業上相對單一,沒有分四科,課程皆與運動、防護相關,例如貼紮、運動按摩、運動傷害防護、運動評估、運動指導,包含從小朋友、一般健康人、孕婦到老人,甚至是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病患的運動處方,「如何安全運動」是系上所學。運動者不一定都是選手,我們在意的主要是在運動過程中或是前後的注意事項。若遇到沒有辦法處理的問題,也要回到醫療端確診問題,把基本的功能調整好才能夠接受訓練。

就職場而論,兩者完全不同,物理治療師基本上就在四大科;運動醫學系就比較多元,可到球隊、校隊,甚至職業隊中實習,也有可能進入一般做運動傷害治療的診所,如果是指導員,大部分會在健身房或是體適能中心。我們也有跟醫院合作,但大部分時間不是在醫院實習,這是與物理治療師最大的差別。

建議同學繼續攻讀研究所還是先就業?職場上的困境?

如果對運動科學研究有興趣、大學時代就進到研究室的話,可以考慮念研究所。但若不是明確知道自己要做研究,我建議到職場看看。現在很多學生進研究所是因為不知道自己要幹嘛,動機不明確、要做什麼研究不明確,讓老師很苦腦。有經過職場再回來念書的學生動機比較強、比較認真,也知道要解決什麼問題,產出的研究結果會比較有意義。

運動醫學是個強調應用的學科,若你有臨床經驗、業界經驗,再進到學界,能力會更強。近五年,我們同學幾乎一畢業就馬上就業。這幾年,體育署一個很好的政策是國高中體育班一定要有專業的防護員在校,所以系上的學生供不應求,有證照就立刻就業。這五年內,越來越多人當體適能教練,一畢業就到健身中心,甚至自己開工作室。隨著民眾更願意投資在健康促進上,這個領域有越來越多需求。

至於其他產業,我們有學生專門接政府關於長照的運動促進案,到銀髮族的長青中心、各個里的活動中心提供運動課程;另一個則是幼兒體適能,開始有學生跟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合作成立團隊,針對小孩子的問題提供介入方式。有別於以往傳統,覺得學生畢業一定要去醫院、健身房或是球隊,時代在變,就業方向會越來越多元。

我聽過在職場上最大的問題是「不被尊重」。運動傷害防護員其實都會跟著醫療團隊、選手到處比賽、訓練,但這個專業在過去不被熟知,教練、甚至連醫師也不太清楚,溝通時會遇到教練覺得你不懂、訓練是他在帶,因而有不被信任、不被尊重、有志難伸的感覺。近年來這個狀況有慢慢被改善,還是有很多誤會存在,但我會鼓勵學生要先把自己的專業練好,有能力時講話才能大聲,而當遇到不平等、不適合的對待,要勇敢為自己發聲,這很重要。

同學在職場工作的態度要非常專業,跟選手、教練之間的關係要明確。我覺得臺灣教練一直有在進步,但在教練願意聽你之前,其實有滿大一段時間你要先證實你的話很中聽。當他們越來越清楚我們的專業在做什麼時,合作會變得更容易,尊重也更多。

什麼特質的同學適合就讀運動醫學系?

至少要喜歡運動,如果自己不愛運動,至少要愛看運動。此外,對人要有熱情、溝通能力要好,很多時候你要花時間說服你的病人、你的選手運動,你得有足夠的能力去同理他,讓他信任你、願意跟著你運動。我常跟學生說:「我可以拿到林書豪的運動處方,可是若他不做,一點用也沒有。」所以重要的不是處方多厲害,而是有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與選手建立好的互動關係。

教授給高三學生的備審面試建議

老師會想看到是為什麼你想要念這個科系,我會看其中和系上相關的關鍵因子,比如你非常熱愛運動、對銀髮族的體適能很有興趣、有沒有為了念運動醫學系多付出。個人特色還是很重要,如果只說「曾經是選手且受過傷、非常愛運動,所以要念運動醫學系」那麼你與其他 80% 的學生是一樣的。如果你能說出哪些系上課程可以幫助自己解決現在的問題、在未來能如何,這個部分會使你突出。

面試時,我重視回答問題時,你有沒有看著對方回答。我們是面對人的科系,有太多機會要跟民眾、學生面對面。不管你講得對或錯,都要有勇氣、大方一些,能清楚表達想講的內容 。

當家長和同學對於校系選擇持有不同看法時,教授建議該怎麼溝通?

我是第三類組,學科成績還不錯,家人覺得我應該要念醫學系,我的爺爺、外公都曾要我填醫學院,我為這件事反抗過、哭過,倒不是我不想念,只是覺得為什麼我要念大學,卻是由別人告訴我該念什麼系,而不是讓我思考。後來,口試成績並不是很好,也沒有上醫學系,我的父母並沒有因此放棄,我考上物理治療學系後,父親還是繼續問我要不要考慮重考。

我在物理治療學系的成績很好,大學畢業那年是國考的榜首,但即便如此,父母還在問我要不要考後醫系。那時我就在思考該如何說服父母,我告訴他們我覺得自己對念書很在行,想念運動醫學,因此想盡辦法找到各式各樣的資源、國外大學的訊息。我很清楚地告訴他們我想怎麼做以及未來可以如何發展。我父親覺得我真的很清楚自己要什麼,因此終於接受了。

很多時候,父母會以他們的時代的概念去想哪個工作對你來說較好。如果今天我是家長,我的小孩要念一個我不是很認同的系時,我會先跟孩子一起去看那個系在做什麼。現在有太多科系連聽都沒有聽過,可能因此而害怕,但我認為家長要放下這個成見。而孩子也要好好了解科系,若能明確地告訴父母自己想念什麼、這個系要學什麼,當你付出心力了解,我相信父母會對你越來越信任,或許就會同意。

教授對於 IOH 開放個人經驗平台的看法?

我覺得 IOH 很好的是分享「個人」的故事。雖然是同一個系、同一個領域工作的人,大家在養成過程中都有非常不一樣的故事。這故事不單只是專業培養,還包括成長過程中遇到的挫折。當我在看我們學生錄的影片時,除了覺得他講得很好之外,我也聽到他的故事。我也會瀏覽不同學校、不同的科系,有些科系完全沒有聽過,看了才知道它在學什麼。每個人的故事都非常特別,我覺得這就是世界有趣的地方。不管是成功或失敗的經驗,多少都會讓我知道,如果遇到這樣的狀況,能怎麼度過。這是 IOH 跟一般招生平台比較不一樣的地方。

對未來新生想說些什麼?有什麼期待?

對於系上學生,我常常跟他們講,接下來這幾年學的東西,就算你以後完全沒有留在運動醫學領域,還是一輩子受用。運動已經不再被認為是一個專長或是個人嗜好,而是一件所有人都該做的事情。不運動會造成很多疾病的發生,就像每天要刷牙、洗澡一樣,不是你喜歡才做、不喜歡就不做,而是大家都可以找到適當的方式做運動。這四年的學習會讓你知道怎麼正確地運動,甚至知道不小心受傷時該如何幫自己,或找到適當的治療方式。如果要留在運動醫學領域發展,「英文練好」非常重要。歐美國家在這個領域發展得比我們快,英文好的人站在前面的機會比較大。

我最大的期許是,希望你很清楚你現在在做什麼,每個當下都影響著未來,不要浪費青春時光。要認真念書,但也不要只念書,有機會可以參加社團、球隊,會學到如領導、管理、溝通的能力,是系上課程沒有辦法教你的。運動醫學是個不斷蓬勃發展的專業,老師們都滿活潑的,不是一個死板板的系,系上提供的教學有非常好的水準,能跟國際接軌,學到的知識對自己、朋友都有幫助。如果對運動醫學有興趣,歡迎大家多了解運動醫學系,有機會的話加入我們!

分享此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