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關於就讀臺北醫學大學高齡健康暨長期照護學系的經驗分享
我喜歡聽故事:尋找自我出口,卻意外成為長者出口
「我是個努力人,卻有一段意外的旅程。」因為喜歡聽故事,也喜歡替人分憂解勞,辜于芮從小就對心理、諮商有著鮮明的志趣。高中的她刻苦唸書,成功透過指考(今「分科測驗」)進入心中的第一志願——心理系;未料,家人放心不下讓于芮至外縣市獨立生活,她只得無奈選擇重考。
「試想,我一路努力卻頓失方向,該怎麼面對重考人生呢?」滯悶的重考生活令于芮喘不過氣,她決心為自己尋找出口,因而開啟志工招募網,藉著走入社會的機會,尋找考試以外的生活重心。機緣使然,當華山基金會徵召「獨老電話問安志工」的訊息映入眼簾,于芮再度憶起自己是愛聽故事的人——何不利用電話志工的機會,傾聽獨居長者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呢?
「辜小姐,今天禮拜二,我就知道是妳!」以擔任志工來尋找內心出口的于芮,意外成為獨居老人的出口,發現長者掛念著自己的固定來電,使于芮深切體會存在的價值。於是,她自幕後的電話志工逐漸走向第一線的社區服務,「與長者的生命交織,我感受到心的悸動,也確立新志向。」隔年,她再度考進心目中的第一志願,不同的是,這次她的目標已是臺北醫學大學高齡健康暨長期照護學系。(一次管灌教會學姊什麼事情呢?學姊說了很多小故事,請點選「自我介紹」章節鈕觀看)
臺北醫學大學:處處皆驚喜,等你來挖掘
「北醫的眼前所見遠遠只是冰山一角。」于芮笑說,北醫的校地之小,自宿舍起床、盥洗、走入教室不必 10 分鐘,「絕對不要為遲到找藉口!」校園雖小,北醫卻擁有豐富的跨域資源,像是「臺北聯合大學系統」——與國立臺北大學、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合作跨校選修,「例如結合北科大技術與應用層面的課程,北醫學生得以學習將知識轉譯成技術!」于芮舉例道。另外,北醫亦加入優久大學聯盟,聯盟學校(東吳大學、淡江大學、輔仁大學等十二校)的學生可以跨校系選修、輔修或雙主修,共享課程資源,啟動跨域學習力。
學期正式開始前,北醫新生可於暑期先修基礎課程(例如普通生物),通過考試即可申請學分抵免。此外,北醫的進修推廣部提供多元進修管道,國際交流、醫養樂活課程應有盡有,于芮就曾經參與暑期海外遊學團,作為給自己的入學禮物!高齡系所屬的護理學院亦帶給學生許多國際鏈結的機會,像是與日本、美國、澳洲、新南向國家等校組成姊妹校;當姐妹校的學生來到北醫,北醫學生可以申請擔任國外學生的「小天使」。北醫學生同樣可以經由教育部學海計畫,前往姊妹校見習或實習;透過學海計畫,于芮去過日本大阪醫科大學、沖繩縣立看護大學,進一步認識臺日高齡照顧上的差異。
高齡健康暨長期照護學系:全臺第一個高教體制的高齡系所
「讀高齡的未來只能『照護』長者嗎?其實不然。」于芮說明,長者與年輕人並無不同,長者其實存在多元光譜,亦即處於不同的生命階段——不論是剛退休、尚有夢想與生產力的長輩,或者是臨終長輩,都是高齡系學生可能遇見的服務對象。因此,高齡系的學生可以選擇想要服務的生命階段或長者,加以滿足「食衣住行育樂」等需求,實不限於長者的醫療照顧,堪稱銀髮新藍海。
而「照顧那麼費力,適合女生就讀嗎?」面對大眾的迷思,于芮強調:照顧臥床的長輩通常是應用長輩存有的身體功能「借力使力」,甚至使用輔具。「因此,性別不是問題;保有耐心與細心的柔軟特質更重要!」(高三時的學姊如何透過一次現場觀察,將高齡系訂為第一志願呢?請點選「科系」章節鈕觀看)
北醫高齡的核心領域分為四類,其一為「基礎專業」,內容著重高齡者生理、心理、社會等基礎學理,並且延伸為三大專業領域——協助高齡者建立健康行為與生活習慣的「健康促進」領域;支持高齡生活、協助照顧與直接醫護的「長期照護」領域;學習高齡產業之中創新服務模式或產品的「產業鏈結」領域。而北醫高齡與其他高齡相關學系的差異,自基礎專業的安排就可以一窺一二,如北醫高齡的大一學生必修「解剖學」,藉由了解人體的結構組成,未來便能引領長輩進行正確的運動或動作,以免徒增痠痛。
大二至大四:依照興趣的個人化發展
大一紮穩「基礎專業」的根基後,大二的高齡系學生即進入「分組專業」階段。「不是真正體制上的分組。」于芮解釋道,「我們期待往哪個面向發展——長期照護、健康促進、產業創新,便可依照喜歡的領域修習選修、跨域課程。」舉例而言,大二「健康促進」領域的其中一堂選修課為「高齡者諮商與生涯規劃」,能學習與長輩相處,挖掘長輩心中想望,並且替高齡者圓夢。(學姊當初如何替「不喜歡拍照」的奶奶圓夢呢?請點選「科系」章節鈕觀看)
大三為「研究導入」階段,除卻更多實作與實習,諸如「長期照護」領域的失智照護、安寧療護等選修,學生亦開始修習專題研究,跟著老師撰寫研究計畫,甚至投稿大專生研究計畫。此外,由於長期照護領域中「國際健康照護見習」的選修課程,大三亦是最多學生申請國際見習的時期。最後,大四是「總整實作」階段,必修課程相對減少,學生可以透過多元的產學合作或實習,探查高齡社會各種現況,從而統整四年所學,回應高齡社會的問題,開創相關的服務模式的流程。
北醫高齡系的實習機會相當多元,學生可自由選擇喜歡的場域進行實習,包含長照機構、護理之家、日照中心、老人服務中心、社區整合照顧服務單位⋯⋯。產業鏈結資源亦豐,系內將排定業界導師的輔導講座,以及一年一度的就業博覽會——「大四的同學可以準備履歷,就地面試啦!」于芮叮嚀。(想要一窺高齡系各階段實習?請點選「科系」章節鈕觀看)
爺奶師令部:看見需求,勇敢創新創業
談起北醫高齡系學生畢業後的發展,于芮說,「高齡系畢業後的升學方向不外乎是:老年與健康照護、社工與社會福利、高齡服務事業等領域的研究所。」以于芮自身為例,便由北醫高齡系推甄上成功大學的老年學研究所。
若選擇直接就業,則多進入高齡健康促進的機構、基金會擔任專案企劃、健康指導講師、行政管理等職位,或是於長照產業的日間照顧中心、安養護機構、老人住宅、縣市政府長期照顧管理中心、社區據點擔任照顧服務員、健康促進管理師、個案管理師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社區累積多年教學經驗的于芮在教學過程中發現,服務的長輩永遠都是同一群。「更多留在家裡的長輩為何無法走到社區據點?我們是否能走入長輩家?」想法萌芽後,于芮便與同伴合夥創業,成立「爺奶師令部」,以「學習、陪伴、關懷」為使命,媒合專業樂齡講師到府家教,滿足行動不便、居家附近無社區據點的長輩的潛在需求。(好奇「爺奶師令部」的服務內容與接觸管道?請點選「科系」章節鈕觀看)
這堂推薦必上!前端預防勝過失能照護
某次跌倒後,送醫檢查無礙卻開始不時跌倒、擦撞的爺爺,其身體究竟存在什麼潛在健康風險呢?這時,系內必修「高齡者周全健康評估」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為了提升長者生活品質,高齡專業者透過生理、心理、社會、功能等多元性與跨專業的周全性評估,發掘長輩潛在影響健康因素,進行早期預測與處置。
另一堂于芮推薦的系內必修「高齡者活動設計與安排」,則是延續高齡者周全性評估,教導專業從業者如何設計適切的活動方案——將周全性評估的結果結合長輩喜好,撰寫活動方案企劃書,帶領長輩實作活動,以前端預防的心態促進長輩健康。「我不願等到長輩失能臥床才進入他們的生命;我期待自己早期地進入長輩的生命,為他們促進健康,延緩失能。」于芮如此說道。
蹲點社區與大專生研究計畫:一個高齡專業從業者的養成
「努力活在每個當下,伯樂就在我們身邊。」講述蹲點社區的經驗以前,于芮神祕地說道。原來,在系所活動中,學長姊經常看見于芮投入的身影,進而將她引薦給正在籌劃社區據點的老師。從大二擔任小小志工開始,于芮先是協助活動進行、設計與帶領活動,於大三成為行政助理,管理據點行政、課務安排、長者聯繫,甚至培力學弟妹以永續經營社區據點等工作。「從志工到行政助理,我學到順應社區的三餐、四季,而不是將個人經驗強制地介入長輩們的生活。」
在社區蹲點中,于芮亦開發出研究的興趣。透過活動規劃,于芮自專業講師的陪伴型活動認識精油的芳香療癒效果,因而決定以此為研究主軸,探討團體芳香療法對改善失智症主要照護者身、心健康之成效。「失智照顧者是隱形病人,照顧者可能因為失智症長者的精神行為而更加身心俱疲。」這是敏感細膩的于芮決定「做個讓自己心跳的研究」開端,最終也憑此研究獲得科技部大專生研究計畫的補助。(失智照顧者最終對學姊說了什麼?請點選「大專生研究計畫」章節鈕)
允許轉彎的人生:生活不會只有一種選擇
「當我以為營造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小有成就時⋯⋯」于芮回憶至日本國際見習的經驗,她驚訝發現日本長者們自主發起健康促進據點,「靠自己好好變好!」據此,她思考「當資源撤退,社區如何持續經營?」的問題,並且深刻體認——未來她想更宏觀地鑽研社區整體規劃與營造,提升長者自我支援的意識;於是,她推甄進入老年所,發願做老者與現今社會的橋樑。
「每一條路都存在學習與歷練,勇敢走吧!走到最後就會發現意義所在。」于芮現在明白,轉個彎、繞個路或許是遇見人生新方向的必要選擇;嘗試走過、路過,做了選擇就不要後悔,筆直前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