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感謝藍鯨隔音門 林經理 以此講座鼓勵後輩:「人生定位以及努力一樣重要」

講座製作由 IOH 幫手 呂易嫺 協助 責任編輯:林立麗

台灣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陳奕慈

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

分享此講座

PART 1:關於就讀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的經驗分享

講座章節開關
此講座於 2017 年底前錄製,拍攝畫質與講座架構較為精簡,建議也可至平台上觀看其他同校或同系講座
選科系前先問問自己這三個問題

陳奕慈在建國中學求學期間便前往美國鳳凰城參與 Intel ISEF 競賽,他不只和夥伴在場上發表科學研究成果,也藉此與世界各國的高中生交流,大大擴展自己的視野,後來他進入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就讀,奕慈認為台大最特別的是學生充滿主見,會讀書更會玩,使得校內社團活動相當興盛,「任何事情在這裡都可能發生的,你只要去做你想做的、喜歡做的。」對於正面臨選擇科系疑惑的高中生,他的建議是希望學弟妹多去思考這三個問題──「你了解自己的興趣與能力嗎?」、「在二十年後,你想過怎麼樣的生活?」以及「在你心中,更完美的自己是什麼樣子?」

台灣大學有哪些資源?

台灣大學校區分為公館校總區、醫學院校區、陽明山校區與溪頭實驗林校區,共有 11 個學院 54 個科系,在公館校區裡,醉月湖、社會科學院圖書館、總圖書館是很具特色的景點,奕慈更推薦綜合體育館的設施與福利,凡是台大學生購買重訓室、游泳池月票都有很多折扣。而在海外交流方面,台大擁有許多姊妹校,遍布美洲、歐洲、亞洲,每年約送 300 到 500 位台大學生出國交換。台大社團風氣也相當興盛,光是有登記的官方社團就有上百個之多,類型分為聯誼、自治、學術、學藝、服務、綜合型社團,此外,奕慈建議學弟妹若想更了解台大,不妨能參加台大每年三月中舉辦的杜鵑花節,將能一網打盡台大校系、社團相關資訊。

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課程架構

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大學部採不分組,課程分為十大領域,「奈米電子」是研究電子在微小尺度下的運動情況,課程如近代物理、固態電子學;「電波」則與電訊如何傳播有關,課程如微波系統導論、通信原理;「光電」在生活中最常見的應用就是面板、太陽能板,課程如固態電子學;「醫工」則是運用工程科技來幫助醫生對病人進行診斷治療,是跨生物、工程的領域,故課程包含控制系統、生醫工程實驗;「電力」最生活化的例子就是台電配電,課程如電力電子概論、電機機械實驗;「控制」則與如何操控工廠機械手臂有關,課程如控制系統、自動控制實驗;「計算機」等同於資工、電腦科學,課程如資料結構、演算法;「通訊」則是關於訊號傳遞,課程如信號與系統、機率與統計;「積體電路」指的就是台灣現今科技業主力的IC晶片,課程如積體電路設計、電子電路實驗;” EDA ” 則是電子設計自動化,運用演算法來自動偵測晶片品質。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學生能從上述領域中,按個人興趣來選擇要修哪些領域的課程,奕慈認為由於大學部課程較廣、不夠深入,故建議學弟妹大學畢業後先攻讀研究所來強化自己的專業,再進入職場工作會比較好。

那些關於電機系的傳聞都是真的嗎?

「電機系畢業後只能當工程師嗎?」是許多學生常好奇的事,而奕慈的觀察是有些學長姐在擔任工程師幾年後,也可能晉身管理職,而工程師的種類其實很多元,除了常聽到的硬體、軟體工程師,還有韌體工程師是負責把軟體功能寫入硬體中。另外,大眾對電機系的常見印象還有男女比失衡、學生整天都在讀書跟寫程式,奕慈則說系上同學的確還是男生居多,但這絕不是說女生就不適合讀電機系,因為就奕慈觀察,系上女同學在課業、實作的表現不僅很厲害,而且她們更擅長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至於電機系學生平常都只是在寫程式嗎?奕慈笑談多數同學其實花更多時間在經營課外活動,例如系學會、電機之夜、電機營等等。

印象深刻的課程

「機率」是採翻轉教室的上課方式,學生每週須預習教學影片,在課堂上則是分組來算題目,以檢視個人學習成果,當學生遇到問題時,老師才會從旁提點,這種教學方式讓學生由被動地聽講轉為主動地吸收資料,而老師扮演的則是輔助的角色。「資料結構」則是學寫程式的課程,奕慈在修課期間便寫了七份程式,在期末還須繳交專案報告,雖然課程負擔頗重、非常扎實,但也讓他從實作中獲得很大的成就感。「中國古代歷史與人物」不同於國高中呆板的歷史課,老師會引導同學思考每個歷史事件背後的成因,去假想自己如果處在相同的時空背景下,會做出怎麼樣的選擇,這門課幫助了奕慈能更理性地去分析問題。「地質調查導論」則是要求學生在四天的墾丁戶外教學中完成地質調查任務,例如要下山溝挖化石、在河谷裡敲石頭、爬珊瑚礁,奕慈說雖然這些任務相當累人,卻讓他發現原來台灣是這麼的美麗、保有如此多原始純粹的景觀,加深了自己對土地的情感。

回饋社會的起點

奕慈因為擔任系學會公關長的緣故,常常會跟廠商談活動贊助與合作案,這讓他開始反思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原本就擁有不少資源,所以這些廠商的贊助真的有被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嗎?於是他構想出電機營公益計畫,運用這些外部贊助讓清寒高中生能免費參加電機營,達到社會資源再分配的效果。奕慈也參加青樹人社,因而前往台北市國小為學生做課後輔導,這份經驗讓奕慈體認到社會上有許多人因為資源的缺乏,使得其發展受到限制:「這督促我以後在各個領域,都要替每個人的不同多做著想,去同理他人的生命經驗。」此外,奕慈也是台大黑客松社的成員,該社團一年一度的大事就是籌辦台大黑客松,一場三天兩夜、參加人數上千人的競賽,他回顧協助籌辦的過程,覺得自己最大的收穫就是結識到不同年齡層、背景的朋友,從觀察他們分析事物的不同角度中,而感到大開眼界。

就算不知道出口的模樣,也要主宰心裡頭的天光

奕慈認為在選擇校系時,首要考量的是自己的興趣與能力,興趣與能力不見得是衝突的,更多的時候會是相輔相成,倘若不夠了解自己的偏好,則可以思考:「自己未來想要過怎麼樣的生活?」,以此為依據去選科系,再者,不妨多多參加營隊、聽講座、或主動詢問大學教授來確認自己對科系的想像是否屬實。奕慈認為學弟妹應多去想:「什麼是更好的自己?」對他而言,更好的自己是擁有抵抗社會眼光的勇氣,能堅持初衷、包容與自己不同的人,也能在了解生命有其不確定的風險後,依舊熱愛生活。在講座最後,他引用創造歌手徐佳瑩的《出口》歌詞來勉勵學弟妹們:「不管你現在知不知道自己未來想要的生活,那都沒有關係,我只希望大家能記得心裡面那件你最純粹、最喜歡、最熱愛的事情,屏除身邊一切綑綁你的壓力,然後當你找到出口的時候,能夠讓心裡的熱愛綻放出來!」

【選科系先搞懂】常見的科技業工程師有哪些?理工科系大盤點

 

分享此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