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關於就讀大同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的經驗分享
想放棄讀大學,竟成為引發學習興趣的起點
國、高中期間,莊孟凡在課業上的表現一直不怎麼亮眼,父親擔憂他即便升學也找不到工作,便開始教他修理冷氣、冰箱等家電,希望兒子至少有個謀生技能。豈料孟凡這一修繕,竟然就修出了興趣,靠著 Youtube 影片和 Google 大神,自學組裝電腦、撰寫 C 語言,並與 Arduino 開發板結合。但真正讓孟凡決定踏入電資領域的契機,是他在電視上看到人工智慧棋手 AlphaGo 戰勝韓國棋王的新聞,就此意識到科技確實能夠徹底改變人類的生活,而他也希望能成為改變世界的一份子。於是他鎖定了兼具硬體與軟體專業的電機系,透過個人申請,進入大同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就讀。
大同大學 aka 電鍋大學
「不得不說,大同大學的學習資源非常豐富,但並沒有太多人競爭。通常只要有申請、做點功課,這些獎學金、出國交換、國際志工的機會都很容易申請成功。」以曾經的大同工學院聞名,大同大學目前設有電資、工程、經營、設計等四個學院,並與北醫、東吳、文化、淡江、輔仁等 12 所大學成立「優久聯盟」,共享校際資源。
大同大學重視學生的外語能力,除了必修英文,也將日文列為必修,部分科系會將日檢列入畢業門檻。在獎助學金方面,孟凡領過書卷獎學金及五年一貫獎學金,學校亦有提供清寒獎學金、語言檢定獎學金等等,詳細資訊可上大同教務處網站查詢。
另外,關於海外資源,大同大學在美國、歐洲、日本、韓國、泰國等許多國家都有簽訂姐妹校,並設置雙聯學位制度,電機資訊學院及工程學院的學生在學士班期間即可申請美國 Iowa State University 的雙聯學位名額;孟凡也建議有志於研究所的學弟妹,可以同步使用五年一貫學制與雙聯學位制度。(詳細的雙聯學位合作學校,請點選「學校」章節鈕觀看,或見大同大學教務處公告。)
大同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孟凡在選系之際,看準物聯網、5G 網路、AIOT 的趨勢,選擇就讀大同電機系,並以通訊與訊號處理作為其專業。他認為大同電機系的特色在於重視實作能力,大學四年期間安排了邏輯設計、程式設計、電子電路等多達六次以上的競賽;同時,系上的到課率極高,擁有良好的學習風氣。在學習資源方面,大同電機系設有供學生討論課業的樂學中心、可進行創意發想與實驗的電子夢工坊及 Maker Space 創客空間、桌椅位置可自由變化的 CPS(Creative Problem-Solving)教室,以及電子電路實驗室和電機實驗室。在實習機會方面,大同電機系與大同公司、緯創資通、臺北捷運、仁寶電腦等公司皆簽訂實習合作,於實習期間表現良好者,將獲得轉為正職的機會。(電機系的產業趨勢與未來出路,請點選「科系」章節鈕觀看。)
大同電機的三大學群與四年課程
大同電機系將專業知識分為電控、微電、資通等三個學群,「電控」為電力與控制,學習的內容多具有明顯的實體,如電池、機器人、機器手臂⋯⋯;「微電」學習的是積體電路(IC)、高頻電路、光電半導體、發光二極體(LED)等相關技術,而孟凡所屬的「資通」學群主要在學習資訊和通訊,包含軟體、無線寬頻網路、數位影像、訊號等技術。
大同電機在大一的課程有微積分、程式設計、線性代數、微分方程,多屬於高中數學、物理的延伸,難度並不會太高;到了大二,開始學習電機系傳說中的「三電一工」,即電子學、電路學、電磁學,和工程數學中的概率統計和邏輯設計,孟凡特別強調,電子學與電路學對於「電控」、「微電」學群特別重要,而「微電」和「資通」的學生則務必好好修習電磁學。大三開設的「雜誌研讀」是同學們初次選擇專業的時間點,透過教授指定的期刊論文,再搭配專業選修課程,增進該研究領域的知識。而大四必修的專題,還有機會再次轉換專業領域,完成一份總結大學四年所學的研究成果。(想了解「三電一工」與「傅立葉轉換」,請點選「科系」及「傅立葉」章節鈕觀看。)
資通學群——通訊與訊號處理
孟凡表示,「通訊與訊號處理」欲解決的是訊號在發送與接收之間可能受到干擾的問題,發送端即是基地台、Wi-Fi 分享器⋯⋯,接收端有手機、電腦⋯⋯,訊號則包含音訊、視訊、影像、語音、雷達等等;除了要準確傳送訊號所攜帶的訊息,同時還要能夠以最節能的方式,完成整個傳送任務。大同電機系針對「資通學群」,設有無線寬頻技術中心、數位影像處理實驗室、數位應用實驗室及通訊系統實驗室,經常為人提及的人臉辨識、圖像辨識、Face ID 即屬於數位影像處理實驗室的研究範圍。
關於「資通學群」與產業脈動的連結,其專業可應用於無人車必備的低延遲、高穩定度的網路連線,以及人工智慧(AI)與物聯網(IoT)的結合,即所謂 AIOT,系上亦開設相對應的課程,如「物聯網實作」就讓學生實際學習蒐集數據,著手設計智慧家庭。
這堂必上
大一必修的「程式設計」學習最基礎的程式語言—— C 語言,被孟凡視為電機系非常重要的一堂課, C 語言雖屬較古老的程式語言,但具有可同時應用在硬體和軟體的特性,對於往後學習組合語言、Python、Matlab 都能更快上手;上課方式為邊學邊做,沒有完成課堂進度不能下課,考試則採取筆試加上機考的方式。大三的專業選修「通訊原理」為通訊研究所的必考科目,主要學習類比通訊的專業知識;孟凡表示,儘管目前的網路已朝數位通訊的方向發展,但由於接收端、發送端、最終端都還會使用類比通訊的技術,因此這門課仍有其必要性。
而大三必修的專題,須自行發想或研究指導教授手上的題目,完成專業的研究成果;孟凡即以降低訊號錯誤率的方法為研究方向,將成果投稿到國際期刊,並受邀至韓國發表。他還推薦「尋找生活的核心價值」這門通識課,課堂上會邀請不同領域的講者分享職涯規劃,讓孟凡體會到在人生旅途上尋找熱情的重要性,「這堂課影響我最多的是——還沒確定自己的熱情所在,就不要忘記去探索自己的可能性。」
離開課堂之後,我的第二個教室是社團
大二時,孟凡受到謝宇程《人才,自造者》一書的啟發,與同學創辦「人才.自造社」,旨在透過對廣度知識的了解,培養具領導力的人才。平時的社課會由老師分享臺灣及國際上的產業脈動,幹部亦會就各自對於經濟、政治、國際關係的看法,進行發表;他們也曾跨出校外,與民宿業者合作活動企劃與行銷。大三時,孟凡將「人才.自造社」轉型為社聯會,成為大同大學繼學生會、議會之後的第三個全校型自治會,協助校內社團的幹部訓練、招生及傳承,試圖將影響力擴散至全校社團。
「只要有人在的地方,軟實力就很重要。」為了累積電機專業以外的行銷與業務能力,孟凡在大四下學期到行銷公司擔任實習生,負責店家訪問、廣告行銷,學習如何站在客戶的角度為其解決問題。「雜學和亂學不一樣!學得雜了點,但要盡可能把學習到的內容拼成一個完整的面,這是現階段的我想做的事。」
為了治癒內心,我到越南的國小當志工
「我發現自己無法發自內心地感受他人的想法,過去只告訴自己『這是我的個性啊』,但其實這是缺點,而缺點就應該要被改變!」意識到自己無能於愛,孟凡決定找尋一個環境來練習改變,他申請了大同大學的國際志工計畫,到越南順化當地的兩間國小,擔任資訊老師。為了讓小學生從實作中學習基礎電學知識,他從臺灣帶了一整個行李箱的乾電池、Arduino、電阻及電線,差點被誤認是炸彈客而過不了海關。
在志工期間,他看著小學生們眼中散發出好奇的光芒,一步一步製作出小夜燈,學習使用 Arduino 和 Ezgo,感受到自身具備的知識因為傳遞而更有價值。「到底是我幫助了他們,還是他們也間接地幫助了我?」看見出生在不同環境所帶來的差異,孟凡更曉得以同理心體貼他人處境的重要性,開始抱著感恩的心看待身邊發生的每一件事。
別再放過每個當下,拿出放手一搏的勇氣!
曾經想放棄升學,孟凡透過自學修繕機器與程式語言,發掘出自身對於電機工程的興趣,不但就讀了大學,還申請五年一貫學制,繼續攻讀研究所。而他在國、高中時期就展現的自學能力,也成為能夠帶著走的個人優勢。「畢業之後,科技還會持續進步,你的技能不可能離開了大學就止步不前,自學能力對於我們每個人都非常重要。」
同時,他將社團視為大學裡的另一個教室,學習的正是與人相處的能力,並從中治癒自己愛無能的缺陷。正值 22 歲的孟凡面對著鏡頭,真摯地說:「假設五年後的自己站在我的面前,我會對他說——請繼續當一個讓他人喜歡的人,保留作為一個『人』該有的溫度,不要因為外在的壓力就展現出自己的劣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