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感謝藍鯨隔音門 林經理 以此講座鼓勵後輩:「人生定位以及努力一樣重要」

責任編輯:IOH 編輯部

慈濟大學 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 駱子萱

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

分享此講座

PART 1:關於就讀慈濟大學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的經驗分享

講座章節開關
一堂解剖青蛙實驗課, 她投身醫學研究回饋社會

從小性格內向的駱子萱,國中經老師推薦加入排球校隊後逐步建立開朗自信,且樂於嘗試新鮮事。高中從程式設計到美工,處處尋覓未來志向,最後在一堂解剖青蛙的實驗課中,感受到生命延續的意義而愛上生物科學,並受歷史老師回饋社會的啟發,選擇進入慈濟大學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就讀。大學期間,更因熱愛實驗室生活,決定繼續攻讀陽明交大解剖學及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即便未來不在一線醫療任職,從事醫學研究推進醫療技術,也是一種回饋社會的方式。」她抱持積極心態,希望可持續以專業幫助他人。

慈濟大學—充滿人文氣息的學校

慈濟大學距離花蓮市區約 3公里,附近生活機能便利。作為一所佛教大學,慈濟十分重視人文教育,因此設有生命教育、慈濟人文暨服務教育等課程,內容涵蓋大體捐贈、器官捐贈與骨髓移植等議題,並教導學生如何於生命低谷中重啟光明。在學習資源上,慈濟設有「慈誠懿德爸媽」系統,專門輔導學生適應異地生活及人生諮詢。此外,校內獎助學金種類繁多,像是清寒助學金、書卷獎、獎勵金等;國際交流部分,則有姐妹校、交換生、雙聯學位及海外移動管道供學生選擇。

醫師診斷的守門人,慈濟醫技國考錄取率達 75%

「我們系上著重動手實驗操作,實際上是臨床專業的先鋒。」子萱表示,許多人認為醫技系是「驗血、驗尿、驗大便」的檢驗科,實際上如痰液、精液等檢體種類也包含在內;比起其他科系有更多動手操作的實驗課,適合不喜歡與陌生人接觸卻想待在臨床的最佳選擇。相較陸海空生物都要學的生科系、主責是照護病患的護理系,醫技系是以臨床科目為主且僅抽血櫃台會面對病人。此外,慈濟醫技有建置國考模擬系統,讓學生提前熟悉電腦答題,加上老師悉心指導,系上國考錄取率高達 75%,遠超全國平均值。通過國考成為合格醫檢師後,除必備抽血技能,因醫師會依據檢驗報告為病患進行診斷,而報告結果取決於檢驗品質,故醫檢師更需責任心及單獨檢驗能力,看懂數據所代表的意義。

此外,慈濟醫技實驗室包含微生物、病毒分析等領域,臨床實習會依照分數派至中、南、北各大醫院,充分以臨床實力培植夢想。畢業後,除了可前往醫院檢驗科、醫事檢驗所、捐血中心及生技公司任職外,也可跨域人工生殖、基因醫學,從事細胞醫檢師、胚胎師等高階工作。

慈濟醫技系四年學什麼?

「從基礎到實踐的四年課程,助我養成獨當一面的醫檢專才。」慈濟醫技系主要課程分為基礎醫學、醫學檢驗技術及生物技術三大專業領域,從大一開始建立醫學檢驗必備基本知識,像是解剖學認識肌肉骨骼構造、生物統計用於日後判讀檢驗報告的基礎;進入大二,則有生物化學、寄生蟲學、微生物學、基礎生物技術等專業課程,並可實際前往醫院執行採檢工作;大三後,則著重學習國考相關的臨床科目,與指導教授進行專題研究,其中「臨床靜態檢驗實作課」會使用到自己的血液、尿液與男同學精液等樣本進行檢驗,可說是特殊的經驗;到了大四上,學生會到醫院抽血櫃台(OPD)實習,亦是唯一接觸病人的機會,下學期再跟隨老師指點並專心準備國考,基本上皆可順利考取證照。 

這堂必上

子萱分享大學四年收穫良多的課程,首先是大二必修「寄生蟲學」,主要會了解寄生蟲的生活史、致病機制與傳染途徑等,與生活相關的感染風險;比較特別的是,報告或考試中如寫到寄生蟲名稱,一律需以學名作答。而大三必修「臨床鏡檢」更貼近醫檢師真實的臨床檢驗工作,檢體需由個人或系上同學提供,彷彿做了一次全身健檢。另外,系外選修「地球科學概論實習」如同優質的校外教學,老師會透過七星潭、斷層等花東特有自然景觀帶出地科知識,帶學生實際走訪觀察東部地質、岩石歷史,以及海水淡化、智慧型堆肥等當地產業特色。

排球校隊、全國醫技盃總召,展現領導長才

決心延續國高中打排球的基礎,並於大學提升球技,子萱加入了大學排球校隊擔任副攻擊手,到大三更進一步擔任副隊長,有感校隊像小型社會,需經常溝通以便合作。此外,她也一肩挑起全國醫技盃總召,負責整體活動的規劃與執行,卻面臨主辦次數分配不均、預算表與紙本秩序冊存廢等問題,最後雖取消當屆賽事,「最大收穫卻是完成各校輪辦的新規則訂立,讓未來的比賽辦理可以更具公平性。」子萱分享,除了團隊合作溝通,她也因此更了解如何依輕重緩急,安排學業、實驗與練球的時間比重。

加入生理學科實驗室,展開學術研究之旅

若想加入實驗室,子萱建議可先了解各老師研究專長,再評估自己的興趣領域後 E-mail 給教授詢問是否可加入團隊;像她所選擇的「生理學科實驗室」並非系上所屬,考量興趣是動物實驗,因此選擇生理學科,主要探討生物時鐘基因調控、瞭解生理時鐘機轉,以及失常後的可能病理影響,並以「發炎性食道炎食道組織的生物時鐘基因變化」為專題,研究胃食道逆流與食道組織的基因變化,從中找出治療靶點。起初,她很害怕動物實驗必經的「抓小鼠」過程,但一回生、二回熟,她逐漸變得更上手,後來也透過師長指導順利完成專題。回首實驗過程,子萱體會到從零嘗試新事物的樂趣,如同自己由內向到開朗的性格轉變,因此決定進一步踏上研究所之路。

不甘於穩定,我要走出自己的路

「為自己的學習負責,走出屬於自己的路。」子萱認為,選擇有興趣的科系是首要,其次是時間管理,「只要有心,時間就會出現。」她表示,正確分配學業之餘的課外活動,是把握大學時光的必要法則。醫技系四年過程,讓她釐清自己仍會考取證照,卻並不想從事穩定上下班的醫檢師工作,因此,未來她會持續擁抱挑戰,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分享此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