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教授 蔡婉琪

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

分享此講座

高醫教授說給你聽系列: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教授 蔡婉琪 訪談

講座章節開關
跳至Q1. 老師當初在選擇大學校系時,有過徬徨糾結的時刻嗎?  

我高中時理科不好,我記得聯考數學、物理、化學三科分數加起來不到 100 分。大家問我為什麼不念文組,但是我非常熱愛生物,所以我在選組時,完全不做他想,直接念自然組。我對醫學特別有興趣,給自己的方向是要考醫學院。至於選系時,沒有太過困擾,我把每個系所的課程表調出來看,那時就對醫技系課程非常有興趣,解剖學、病理學、生理學都非常符合我的興趣。選系時,我完全依照自由意願與個人興趣,不得不說,學生選填志願一定跟分數直接相關,能先知道未來四年要學什麼,或許可以幫助高中生在選系時,有比較清楚的方向。

跳至Q2. 醫技系四年的訓練,帶給老師什麼影響?

在醫技系四年的訓練,讓我想往研究所的方向念,其實背後是有契機的。大一時,我們班有很多同學進實驗室,但我忙著玩社團、打球,後來覺得這是對老師很不負責任的行為。所以現在我都跟想進我實驗室的大一生說:大一不是進實驗室的時機,你應該先搞清楚自己要什麼,等到真的探索完自己後,再決定是不是要走這條路。

我大一時非常認真地玩社團、念書,大二時開始對某些專業科目非常有興趣。剛好我的老師給了我機會,在寒假時去實驗室見識看看。我想跟同學們說的是,不要拒絕任何機會,就算你覺得這不是你擅長的、自己好像還不夠格。其實我當時去的時候也是什麼都不懂,反而是給自己學習的時間。第二年我去了國家衛生研究院,這些經驗都給了我想深造的想法,你會看到真正的科學家怎麼做實驗、什麼叫實驗室生活,發現這是我喜歡的。

在我大學時,成績一直非常好,會有點自負。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我當時申請成大分子醫學所,覺得勢在必得,沒想到成為備取第一名,是我在大學時期受到最大的挫折。後來想著,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站起來,在第二階段筆試時,非常認真準備,考上成大分醫所。進去會發現不要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你覺得自己很棒,別人比你更棒。適度的挫折會讓你更堅強,就像別人說的,打不死你的就會讓你更堅強。

跳至Q3. 在臺大、國家衛生研究院做研究的經歷,對老師有什麼影響?

進去後被指派的第一個任務是幫老鼠開刀,在老鼠肝臟打入某個藥物,當時老鼠就死了。那時沒有特別覺得怎麼樣,只是問自己:這就是所謂的實驗室生活嗎?一直到去了臺大生化所,裡面負責的老師派了一個博班學長,帶著我一起參加他的專題(project),看他平常怎麼做實驗,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什麼是研究室的生活,突然覺得滿喜歡的,所以後來我才會去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衛生研究院又是不一樣的層次,它是一個國家單位,是真正研究的單位,研究的題目、方式都跟學校不一樣,經費比較充足、設備也比較好。

但其實在三個不一樣的地方,大家的目的都是「回答科學問題」,我也想過這樣的生活。在國家衛生研究院時,我看到學長們在準備托福考試好辛苦,就想著自己還是留在臺灣念書。其實後來有點後悔,在博士班時,才又告訴自己無論如何一定要出國看看不同於臺灣的實驗環境、不同於臺灣人思考科學問題的方法,於是在畢業前積極尋找可以出國當博士後研究員的機會。

跳至Q4. 在美國當研究員的期間,同樣是醫技領域,老師覺得臺美兩邊有什麼差異?

臺灣與國外的研究環境、人力、思考沒有太大差別。差別在於,在臺灣念博士班時,像八爪章魚,所有的事情都必須自己做,所以當實驗需要某個技術,就要趕快把它學起來,你不學,沒有人能幫你做,但學了不是馬上就可以用,中間還會錯誤好幾次。在美國做研究時,很不一樣的點就是「專業化」,他們有很多的專門的技術人員(technician),你的實驗需要用到這個技術,就去找專門的人幫你做這部分,他只是儀器的操作人員,你不用自己去學那個儀器怎麼使用,可以省下很多時間再去做別的事。

臺灣的研究環境和國外相比,說好聽一點,我們什麼都會、學到就是你的,但是我們耗費太多時間在這些事情上,但也不用覺得這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不得不承認,這或許是為什麼國外實驗的演進可以非常快速,但我也跟學生說,有多少能力就做多少事,不要一直想國立大學資源很好、國家級研究單位的資源很好,比較這個沒有、那個沒有。當你資源有限時,該怎麼把這個地方補起來?臺灣學生的訓練其實是很紮實的,臺灣訓練的人要出國、申請其它不同工作領域其實非常容易。

跳至Q5. 老師眼中的高雄醫學大學是個怎麼樣的學校?

如果要用幾個形容詞來形容,我會說它是一個溫暖、開放的學校。開放不是指學生作風特立獨行,其實高醫學生相對保守、個性很可愛,可能因地域性關係,比較多南部人就讀,南部風和日麗,人比較開闊,人跟人之間也比較溫暖。在大學時,我覺得高醫就是輕鬆、自由,學校不會給太多限制。這或許能解釋為什麼高醫在全國醫學相關學校裡,有最多醫療奉獻獎的得主,因為學校就是教導我們要關懷、愛人、去服務。

跳至Q6. 高醫有哪些海外交流的機會?為何老師會鼓勵同學出國學習?

跳脫舒適圈是很重要的,有時候到不同城市生活、感受屬於那個地方的風土民情,那才是真正融入當地的開始。念書也好、工作也好,是很不錯的生活經驗。這也是我念完博士班想出國當後博士研究員很大的一個原因,到不一樣的環境,才能挑戰自己,提升到不一樣的層次。我也很鼓勵學生有機會盡量出去,不是出國玩而已,而是長時間的學習,出了國才會知道你在臺灣多麼地小。舉例來說,我負責海外招生的業務,我們到香港招生,香港學生非常積極地來問這個大學可以提供什麼、學到什麼;有一年我去馬來西亞招生,他們也很踴躍地舉手,而不是鴉雀無聲,聽得出來學生是思考過後、等著問你問題很久了。學生的企圖心很不一樣,臺灣學生應該要出國感受一下別人已經發展到什麼狀態。

學校有很多國際交流、海外實習與見習,只要學校有這樣的機會,你可能一開始會覺得聽起來好像遙不可及、我的語言會不會不夠,但你應該先問自己想不想去,只要想去,事情都能迎刃而解。臺灣的學生不能只在臺灣,不要想未來只能在臺灣工作,未來的工作場域可能是全世界。不要預設自己的立場,如果你不曾瞭解其他地方,就無法做出好的判斷。

高醫拓展很多海外見、實習的機會,學校很積極地簽一些海外姊妹校、學生交流甚至雙聯學制。我們目前主推博士班學生,例如我們和澳洲的 Griffith University 簽了雙聯—在臺灣念兩年,到 Griffith 也念兩年,達到兩校畢業門檻時,就會同時拿到高醫、Griffith 的博士畢業證書。我們希望讓學生能在海外有念書、實習的機會,如果沒有到研究所的層級,大學部各系所也都有海外見實習的機會。

跳至Q7. 什麼是醫學檢驗生物技術?這個專業存在的重要性是什麼?

一般人對「醫學檢驗」的認知是坐在抽血櫃檯前抽血、會收集尿液檢體的人。給大家一個數據參考,在做醫療決策時,例如醫師要開藥、開診斷,將近 60% 根據檢驗醫學提供的數據才有辦法下正確診斷。大家在健康檢查報告上,有很多沒看過的項目,這些數據都直接反應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做檢驗,肉眼看不出這個人的問題。舉我自己的例子,幾個月前,全身不明地覺得癢,後來去看皮膚科,醫師說症狀感覺像蕁麻疹,但他也不確定,所以開了很多檢驗項目,最後經過醫檢師檢驗,發現其中一個指標特別高,代表了一種自體免疫的疾病,才知道原來疹子是因為自體免疫狀況,同時也解釋了我的眼睛容易乾澀的症狀,如果不做檢驗,你永遠不會知道這些症狀彼此相連。

我們在醫院裡是一個很大的部門,叫檢驗醫學部。部裡除了血液、尿液還有各式各樣體液外,還要做基因檢測。現在我們知道疾病跟基因息息相關,基因已經被解碼了,可是解碼後帶來更多問題:哪些疾病相關、有這個基因是不是代表需要用什麼樣的藥物、治療方式?在過去,都只能等病人發生嚴重的副作用,才知道不能用的藥物,但現在是基因體的時代,醫檢師另外一個任務是驗基因。例如,現在不孕症非常多,一些學生考上醫檢師執照,再去深造,成為胚胎醫檢師,在不孕症中心操作顯微注射技術;另外,現在癌症治療裡有很大一塊是標靶治療,每個細胞都長一樣,要知道基因哪裡突變,也要靠檢驗。

現在有「基因諮詢師」,現在新領域裡的諮詢師是針對用藥,有些藥物會造成嚴重的副作用,現在我們可以預先知道。醫師在處方某一特定藥物時,可能會要求你做特定基因篩檢,才能決定是不是能用這個藥、劑量要用多少。以剛才提到的標靶治療藥物來說,它的發展非常快速,因為癌症細胞突變速度比想像得要更快。當我們每一代在發展,都必須對症下藥。

醫檢師的市場非常多元,工作不再像以前這麼侷限。醫技系在整個醫療體系裡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沒有這些數據,醫師很多時候根本無從判斷,醫師獨大的時代已經慢慢過去,在健康檢查裡,也是醫檢師在為大家服務。一個醫技系學生未來應該要帶給社會大眾的一個重要概念是:檢驗醫學著重在「預防」,健康檢查讓國人可以有早期治療的機會。

跳至Q8. 醫療團隊中,醫檢師擔任怎樣的角色?在不同規模醫院工作有何差異?

我覺得醫檢師就是一個「助攻」,必須要隨時提供醫師最新的檢驗報告。醫師會根據他的專業判斷病人症狀,勾選檢驗單,檢驗單就會到檢驗醫學部。醫檢師必須要和醫師好好合作,因為有時醫師想看某些項目,但病人目前的狀況可能不適合做這些檢驗,只有醫檢師會最清楚,醫檢師也要隨時回報到診間。醫檢師拿到檢驗單後,並不是醫師說這些、我就做這些,還是要發揮自己的專業判斷,這是醫檢師很大的價值所在。

如果是在比較大的醫院,工作量相對會比較大,有些醫院要輪三班。如果是比較小規模的醫院,檢驗項目可能沒這麼齊全。不同單位的醫檢師負責的東西會不太一樣,坊間有一些檢驗所也是醫檢師出來開的,這些檢驗所提供一般民眾隨時檢驗,和大家的生活非常密切相關,所以不是一定要走進醫院才能做這些事。

跳至Q9. 高醫醫技四年的課程安排為何?

醫技系特別側重生物和化學。在大一課程裡,延續高中的有普通生物學和普通化學。此外,還有更深入的分析化學、生理學為同學打底;到了大二,越來越專業,有病理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都是在未來國考的科目,帶大家慢慢一步步進入醫學檢驗領域所需要的先備知識;到了大三,帶入很多臨床科目,如臨床的血清免疫、臨床鏡檢、生化檢驗、臨床的微生物學,微生物的檢驗在醫技領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到了大四,「醫學分子檢驗學」是醫技的新領域,對於基因檢查非常重要,在前幾年被列入國考考科,所以醫技的發展是與時俱進的。四年級還有血庫學,輸血前其實要做很多檢驗、測試,才知道輸血是否會不利於病人,這都要由醫檢師做確認。四下時,實際進入臨床做 20 周實習,同學幾乎會把整個檢驗醫學部的重點科室都跑過一遍,感受臨床醫檢師每天的工作情形。醫檢師比較居於幕後,大部分醫檢師不會直接接觸病人,但是我們還是有一線的工作,比如幫病人做心電圖、在抽血櫃台。不同的工作型態,學生都可以在臨床實習時清楚觀察。

跳至Q10. 醫技系最重要的課程有哪些?

醫技系四年課程涵蓋的概念非常廣泛,重要的科目一定要認真去對待,除了為了國考,另外也會直接影響之後的學習,如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都跟之後的科目息息相關。也有學生「逢化必當」,遇到科目裡有化學就不行,可是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生物化學這幾個科目都非常重要。辛苦是一定的,但是這些學好以後,後面就會變得很輕鬆。

大一時有必修「生理學」,個人覺得生理學是很有趣的學問。身體的所有生理狀態都有邏輯,比如天氣冷時會特別想上廁所,就是一個生理機制,一切生理現象都可以在生理學中得到答案;另外有選修的「解剖學」,我自己當年非常期待看到人體內部所有的肌肉、神經、血管的走向。這些科目都可以回來用在自己身上,甚至幫助我回答親朋好友的問題。

醫技系的學生要有使命感,為國人健康把關。我自己在系上有開癌症醫學的課,會先告訴大家癌症的成因、細胞怎麼壞掉,除此之外,也會介紹癌症的特性、危險因子、相關檢驗。我最大的收穫其實不是學生因為上了我的課而對癌症研究有興趣,我最想要學生回來告訴我,上了課後回去要媽媽做檢查,真的因此發現一些不好的東西,還好有提前發現。對於醫技系的人來說,真正希望的不是病人生病以後,我們才幫他檢驗出來,而是更希望推廣病人在生病前對於疾病的意識感。

跳至Q11. 系上有哪些特別的上課方式?希望訓練學生什麼能力?

大一時有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課程,丟問題給學生,由學生去找出原因。舉例來說,丟一些臨床症狀給學生,如德國突然發生大規模腹瀉,必須去思考造成腹瀉、感染的原因有什麼、能夠造成這麼大規模的感染病原菌又有哪些。學生會針對看到的問題,天馬行空地去想有哪些是可以試圖解決的,有點像偵探片。最終可能是由醫師解決,可是「檢查」是醫技系學生能夠思考的。

PBL 課程可以給學生比較不一樣的想法,尤其是高中時期學生的上課方式比較填鴨式,PBL 教學法有點翻轉,呼應高等教育希望可以弱化填鴨式、把主動學習的機會給學生。查資料對於大學生而言是絕對必備的能力,要有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PBL 讓學生拿到發球權,把主動權給學生,希望讓學生養成不一樣的學習習慣。

跳至Q12. 醫技系和生技系、生科系的差異為何?

我們系的全名是「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系名裡有生物技術,或許有人想問我們跟一般「生物技術學系」或「生命科技系」有什麼不一樣。醫檢師必須通過國家考試後,由考選部頒發醫檢師執照,這個執照必須是醫技系畢業才能取得,其他非醫技系的系所不可以考取醫檢師執照。

第二點沒有什麼不同,生技系學的我們都會學到,只是偏重比例可能不太一樣。生技系比較沒有和臨床接軌,他們強調的是技術面、生化、生物,比較基本、跟生物相關的學科;而我們要在臨床工作,所以科目較偏臨床。但以基本的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而言,兩者學的東西很接近。

我們很多學生畢業後,會去醫療相關產業,所以我們也開了很多跟生技產業相關的課,也有企業參訪,同學可以選自己有興趣的。在還沒有辦法確定興趣前,你可以都選,再決定心中最愛的是什麼。

跳至Q13. 哪些是醫學檢驗生物技術的新藍海?同學可以如何準備自己面對未來挑戰?

現在是 AI 的時代,很多學生會問,之後會不會被 AI 取代?其實即便是醫生,也有這樣的危機感。以前可能需要靠人觀察,現在電腦可以幫你判斷,但這不代表我們以後沒工作做了。AI 幫助我們更快、更精準,但不代表會完全取代我們 。但如果你做的是很容易被取代的工作、很例行性的工作,只要有全自動化的機器,就不再需要你。

基因的診斷、諮詢,不可能放一台機器人就夠,還是需要人為你服務。我都跟學生說未來工作時必須用腦做,而不是用手做而已。要發掘、發揮自己的長處,但要怎麼發掘,我現在沒有辦法告訴你,要靠自己去發掘。所以不是考到醫檢師執照就萬世太平,不用再去學習,要再進修、跟上最新的檢驗方式。現在在推很多居家的檢驗試劑,那些東西是誰發明的?不就是在生技領域的各位嗎?

當你已經在某個領域非常成熟時,就必須跨領域去看別人在做什麼、缺什麼,是不是能夠把自己的知識帶到另一個領域,發展出新藍海。所以我跟學生說,如果你很喜歡生物,但電腦同時很厲害,那很好,現在非常需要這樣的人才。現在是大數據的時代,就像我們的生物資料庫,基因已被解碼,基因的排列對我們來說是沒有意義的,需要有專門的人分析疾病和基因的關聯。只會做生物、只會做電腦的人可能都做不了這塊,要怎麼讓自己跨域合作、學習就是一個新的藍海。

跳至Q14. 當家長和自己小孩對於校系的選擇持有不同看法時,你會建議雙方如何溝通呢?

對父母來說,當小孩選擇跟你預期差很遠的路時,你一定會擔心,尤其當你覺得那不是一個好選擇的時候。可是在我們看了十幾年來,會覺得是大人想多了,因為時代的變遷已經超越我們當初求學的時候。如果以後我的小孩做選擇時,預設立場與自己不太一樣,我會先問他為什麼做這個選擇,然後以我能夠想像到的利弊分析給他聽,由他自己判斷。

我們看過很多學生來我們系,問他為什麼來,他說是家人的期望,常常這樣的學生會念得很辛苦。我有一個導生,就是「逢化必當」,他其實是一類組,想念文學,可是他爸媽強迫他來唸我們系,我一路看著他學習上過得很辛苦,會覺得這樣其實是扼殺了學生。如果學生的興趣非常明確,我覺得大人要尊重他,對於那些完全沒有概念的,父母可能可以稍微給一點指引。

其實我也要跟學生講,就算一開始選錯也沒有關係,人生很多時候都可以轉彎,甚至大幅調整,對於年輕人來說,勇於嘗試才是最重要。高醫和中山現在是攻頂聯盟,學生可以跨校、多元修課。學生在選課上,除非真的對某一個領域特別有興趣,不然其實都應該選選看,我自己在博士班時甚至跑去大學部旁聽了古典音樂賞析!

選系需要跟爸媽好好溝通,如果有歧異時,不要一味反對爸媽說的,不妨兩邊都聽聽看各自的想法。現在我們一直在講跨域、創新,念這個系,可能以後從事的也不是這個工作。爸媽不要先幫小孩想未來五年後一定是什麼模樣,小孩會在大學過程裡自我成長。我在高中時成績不好,可是大學時因為是念喜歡的科系,所以念得非常好,以智育獎畢業。只要很有興趣,就可以把它做得很好。爸媽要相信自己的小孩,小孩也要尊重自己爸媽的意見。

跳至Q15.  總結來說,大學生涯對老師最大的影響是?

大學是我在求學歷程中轉變非常大的時期。從小學成績非常好、國中進到資優班,可能因為叛逆期,國、高中成績非常不好。反而到了大學,或許是因為讀了我喜歡的科系,所以反而變得比高中時更用功。那個用功是我「為了自己而讀書」,不像過去有可能是家長、老師強迫,為了別人而念。但我也不是書呆子,四年裡除了念書以外,我更花了很多時間在拓展人際,參加了很多社團、系會活動。活動跟念書沒有相背,用力念書也要用力玩,不要偏廢。

要怎麼樣掌握自己的時間、節奏,這是大學生應該要學會的。在高中,或許家長還可以盯一下你的功課,可是大學學的太專業,父母親不可能還要盯你的課業。大學生就是大人,應該要為自己負責,如果這個系是你喜歡的,就要好好地念、把它裡面的專業都念好。如果這科系真的不是你喜歡的,也不要像高中時一樣被強迫著要把這條路走完,可以隨時換跑道。大學生應該要有這樣的擔當,這個擔當是出自於對自己的認識。

最後,我想要送給醫技系的學生們,或是考慮要進醫技系的高中生一些建議。第一個,在醫療這個區塊,不要再認為醫學系是最重要的。就像我前面提到,如果你沒有檢驗的數據,醫師沒有辦法做出最準確的判斷,你永遠要想「你的價值在哪裡」,在整個醫療產業裡,醫檢師的任務是很重要的,他的功勞可能不是人人都看得到,但少了它,醫療產業鏈會斷掉。除了在醫院裡,醫技系在某些產業裡的立足點也非常大,我們的同學很多會自己開公司,開發醫療的試劑、檢驗的器材,都是在「幫助人類健康」。身為醫檢師,我們要有很大的使命感,雖然沒有辦法治療病人,但要給病人更好的解決問題的時間點。

送給醫技系同學們一句話:「選擇你所愛的,愛你所選擇的。」若這不是你真心所愛,你都還有機會反悔,可如果你真的選了它,也覺得這個還不錯,就要讓自己變成一個更棒的人。醫技系的領域一直在更新,所以大家也不要停滯不前,要隨時增進自己,不然就會被取代。找到自己的不可取代性,希望每位同學都能夠發掘自己最有價值的核心、突顯這個核心,讓自己不可被取代。

分享此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