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感謝英屬百慕達商友邦人壽保險(股)臺灣分公司 陳嘉虎總經理 以此講座鼓勵後輩:「年輕是ㄧ種心境而不是實際年齡,當你失去探索、築夢的熱忱時,你就會失去成為年輕人的本錢」

講座製作由私立東吳大學與 IOH 合作產出,並由 IOH 幫手 周昕盈 協助 責任編輯:林立麗

東吳大學 法律在職碩士專班 余閔雄

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

分享此講座

PART 1:關於就讀東吳法律在職專班的經驗分享

講座章節開關
重返初心之旅

如果說法律人是為了追求正義而奮鬥,那所謂的正義到底是什麼?是官司的勝敗嗎?「督促我想回到學校的是,當初念法律系時,對於公平正義都會很多想像與堅持,可是這樣的堅持在實際工作後,會面臨到很多無奈,甚至困惑,讓我覺得只有一種可能──就是重新回到學校,去尋找心裡面的悸動。」由於在事務所執業過程中發現的困境與盲點,余閔雄律師決定進入東吳法律在職專班進修,他認為在職班和碩士班最大的差異在於做中學:「以前認為的公平正義、法條都只是一些想像的感覺,但真的去面對當事人,尤其是這些活生生人在應用法條,產生權利爭奪、情感上的受傷,從實務工作去印證實務理論,感觸是非常真實的。」透過職場、求學經驗的分享,閔雄想告訴學子的是法律人絕非在鑽研艱澀的法條,也不僅是講究邏輯辯證之能力,更重要的是盡心盡力去面對每位當事人,正視那些光用法律無法觸及的真實,追尋最適合對方處境的正義。

跨領域激盪

談及選擇東吳大學的理由,閔雄提到在執業過程中,曾遇到不少法官、檢察官、法務人士皆是從東吳畢業,可見其辦學嚴謹和校友的團結,且有別於他校,東吳法學院延攬許多產官學法律人士、甚至是非法律系本科的資深學者至系上任教,如前金融研訓院院長許嘉棟開設的「央行政策」、前財政部長顏慶章也曾擔任嚴家淦法學講座教授,能在課堂上聆聽不同領域的對話是閔雄覺得對從事實務工作相當有幫助之處。

法律系的辯論哲學

閔雄認為東吳法律在職專班的特色為採取蘇格拉底辯證教學,透過老師與學生間一問一答,討論法律該怎麼使用最恰當。「就好像互相打網球和打桌球一樣,你來我往才能讓我們的技術更為熟練。」閔雄表示常有人誤把法律上的辯論當作是口舌之爭,但他覺得正反辯論其實是一個釐清的過程,透過對話讓真理趨近於明朗。課程規劃上,財經法律組除了涵蓋基本法律之外,更提供金融法規、公平交易法、智慧財產權、企業併購、會計實務等教學內容,閔雄則是選擇其中的「證券交易法規」作為研究主題,內容為討論公開揭露與反詐欺議題。

原文個案討論

東吳法律在職專班中最令閔雄印象深刻的課程是「美國證券交易法規」,採取英美法案例教學,不同於大陸體系侷限於法條解釋,師生會討論真實個案中是如何認定有價證券、反詐欺行為,討論社會中的法律規範究竟是怎麼運作,由於該課程需要閱讀大量的原文案例,讓他不禁直呼:「其實我們念的是外文系」。

交朋友應該的道理

閔雄也曾擔任系上吉林大學暑期研習營的學生代表,在參訪中,北國的天然美景令他難忘,好學的他更抓住機會,與吉林大學法學院校長討論兩岸法學教育與法律制度。從對談中,閔雄發現台灣與中國法律上在權利分配、義務歸屬、看法用詞的確不同,但體會更深的是法律本質都是規範人的生活,而非鑽研法條。另一個讓閔雄深受啟發的是當地學生的盛情款待,明明才認識一兩天,卻熱情地邀約他至家中作客,使閔雄反思到在人際相處之中,我們是否都太習慣一定的規則邏輯,而遺忘了人與人之中那股最單純的信任呢?一趟海外交流,顛覆了閔雄對交友的認知。

事務所生活

「法律條文本身是艱澀,非常冰冷,所以在還沒接觸到法律之前,我們會覺得訟則凶,接觸到訴訟就是不吉利的事。當我們接觸到個案,縈繞在心頭的話是:『如果今天真的有這麼不公不義的事,絕對不能只是接受它,一定要抗戰,要奮鬥到底,不是說強詞奪理,而是探究法律的本質』」講座中,閔雄分享自己的職場經驗談,從處理企業契約、勞資糾紛的公司治理、作為金融保險業與政府間溝通橋梁的法令遵循、處理外國公司投資設廠的涉外事務、都市更新到訴訟爭端都屬於他的執業內容。

十年律師,九年等

不過,他也提及法律人的發展不限於事務所,還可以是法官、檢察官、企業律師、立法監督者,而不論在什麼機關、扮演何種角色,閔雄認為最重要是保持為法律奮鬥的心情,「律師花的很多的時間在法院,或往法院的路上,我們彼此都開玩笑說十年律師,九年等,我們很多時間是在等,等開庭,等判決,等上訴,但應無所住而任其心。」秉持著追尋公平正義的初衷,就算是漫長的等待,心情也是喜樂滿足。

學海無涯,趕快上岸

「當初在唸法律系時,光懂基本六法,就覺得好累好累,感覺大學四年怎麼唸都唸不完,好不容易唸完了,覺得這樣該夠了吧,夠這輩子用了。」閔雄笑談大學畢業時的天真想法,而一踏入社會,接觸到個案,他發現六法只是基本,現實問題根本不是單一法條能夠解決的,它牽涉的層面其實非常廣。「如入叢林,有時候我們見其樹,而不見林。」閔雄也表示法律人碰到最大的課題不是說怎麼解決問題,往往是不知道問題在哪。倘若需要學習的新知識、新法規是如此龐雜,究竟該從何下手呢?閔雄認為要先決定自己想專精的領域,而決定需要的是聆聽心中的聲音,知道自己想為了什麼奮鬥,而非人云亦云。

資深的傲慢

「在同行中遇到最大的問題是『資深的傲慢』,往往我們第一次接觸個案時非常謹慎小心,窮盡所能去找法規、所有的解釋意涵,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久了我們就覺得習慣。人類是慣性的動物,往往就會忘記注意該有的細節,而這樣的自負自滿往往是失敗的契機!」閔雄期許學弟妹們能以「大智若愚,求知若渴」的心態學習法律,保持懷疑態度去審視新知。

法律的生命

「或許在法律系的研讀中,我們都被強調邏輯的嚴謹性,我們一直在做辯證的學問,強調說我的理論架構比你強、比你沒有缺失,但在執業之後,我才發現裡面的規範不是用來討論這些理論架構,它是用在活生生的人。」閔雄談及在執業中最縈繞於心的問題:「一件竊盜案的發生,加害者之所以去偷竊,他心裡的情緒紛擾,都不是單純法律規範所能看到的,如果切入點單純只是法律的話,或許非常簡單,但也看不到法律背後,它真正的生命。」閔雄相信法律的生命不在於邏輯,而是經驗的累積。唯有認真看待每個單獨的個案,重視每個獨立的當事人,才能了解到法律的生命不是周旋在各式各樣的條文、學說爭議,法律的生命應該是去想什麼是最適合當事人的法律,方能一步步趨近真理之地。

分享此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