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馬來西亞赴台就讀台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資訊系的經驗分享
用功讀書不是唯一,盡情的玩吧!
李俞靜來自馬來西亞,升大學時透過海外聯合招生委員會,來到海洋大學就讀海洋環境資訊系。在台灣讀書這段時間,她在各社團擔任要職、去打工換宿、也嘗試過各式各樣的工讀機會,實現不跟家裡拿一毛錢的目標。俞靜相信:「大學除了要用功讀書,還要盡情的玩」,在未來,她期許自己能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實現「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理想。
認識海洋大學
海洋大學位於基隆,是台灣最北部的一所大學。學校依山傍海,後有龍崗生態園區適合散步,前有太平洋,除了小艇碼頭可以玩獨木舟、帆船,學校著名的活動「畢業生划向基隆嶼」提供學生機會以一己之力划獨木舟到基隆嶼領畢業證書。
「棉花糖情人節」是海洋大學另一特色活動,不同顏色的棉花糖代表不同的心意,而「潮海遊」是學校舉辦的營隊,除了能夠讓學生認識海大,更可以得到一些難得的經驗,像是進入養殖系的水生動物實驗中心,或是體驗商船系的操船模擬機。學生在交通上,大多自備機車或搭公車,而住宿方面,學校保障僑生四年住宿,並且可以自由選擇宿舍與室友。
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資訊系簡介
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資訊系課程分成三類:海洋監測、環境檢測與程式語言。海洋監測主要是監測海洋環境中的各種現象與資源;環境檢測是檢測空氣污染或者是水質分析,而程式語言是以電腦程式將收集到的數據轉換成有用的資訊,程式如C++與Matlab,俞靜認為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資訊系適合喜歡海洋的人來就讀。
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資訊系特色
許多人會以為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資訊系大多數開設的是海洋生物相關課程,其實系上主要是以海洋化學、海洋物理為主。「海研二號」是系上資源之一,學生可以搭上國家級研究船進行實地學習,而海洋科學營是系上辦給高中生的營隊,讓高中生認識海洋。
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資訊系五年一貫制度
「五年一貫」讓學生可以用大學加碩士總共五年的時間取得學碩士學位,俞靜便是利用這個制度申請到海洋生物研究所攻讀。五年一貫的申請方式是要透過教學務系統,再將申請資料紙本送到所上辦公室,錄取名額以及甄選標準會依各系所的規定,大四上以前都可以申請。俞靜本身的研究主題是「烏龜怪方蟹有機污染物的分析」,大學課程的普通化學、水質分析等課程是重要的基礎。
印象深刻的課程
「帆船操作」是海洋觀光管理學士學位學程開設的課程,學生可以自己組帆、揚帆;「船模設計與實作」是系統工程暨造船學系的課程,當初俞靜是因為看到學長在泳池玩船模而被吸引,課堂中學生可以從切木片到組裝,再到架設引擎,從無到有製作屬於自己的船模。俞靜後來以這個模型參加了2017海洋綠色能源及船舶科技跨校創新創意競賽暨邀請賽,得到了船舶科技組優等獎。
社團生活不缺席
俞靜本身是基督徒,因此加入敬拜讚美社,擔任104級副社長,帶領社團得到社團評鑑特優獎。跟敬拜讚美社密切相關的是海大雙語教會,在其中可以認識來自世界不同角落的學生。「僑生聯誼會」是讓俞靜找到強烈歸屬感的地方,因為海大的僑生數量大約有300位,底下共有馬來西亞分會、港澳分會、印尼分會、以及緬甸分會四個分會,在裡面能夠找到有相同口音、相同背景、相同情感的同儕,而社團中也會舉辦迎新宿營、僑生週、送舊晚會等活動,聯繫彼此感情。
從台灣最北到台灣最南
為了「花最少的錢在台灣玩」,俞靜曾經透過臉書社團「打工換宿瘋臺灣」到恆春打工換宿,在那邊享受了一段慢步調的度假時光。而為了實現自給自足、不和家裡拿錢的目標,俞靜積極尋找工讀機會,一開始在校內工讀,在華語中心為外籍生課後輔導,後來到學校附近咖啡廳打工,同學可以在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臉書社團找到工讀資訊。
台灣VS馬來西亞
俞靜認為台灣與馬來西亞差別最大的是氣候。馬來西亞較多雷陣雨,並且沒有冬天,相比之下,基隆較常是綿綿細雨,還有潮濕的冬天,讓俞靜一開始很不習慣。食物方面,台灣比較少吃辣,因此俞靜回家時還會特別從馬來西亞帶辣醬回台灣。而在文化方面,馬來西亞是一個多元文化的國家,相比之下台灣的文化比較單一,感覺很不一樣。
從當志工學會知足
俞靜曾經跟著敬拜讚美社的夥伴三度到緬甸山區做志工,教導當地部落孩子英文、中文與衛生習慣,當志工帶給俞靜最大的體悟是知足:「擁有一切的物質,遠比不上擁有真心的微笑」,讓她更加珍惜自己所擁有的。
好好珍惜大學時光
因為努力參與學校事務,俞靜曾經獲得過62週年海洋大學優秀學生與2018課外學習表現優異獎。她鼓勵學弟妹好好珍惜大學時光,剛進來時她也覺得畢業很遠,殊不知一下子大學就過去了。此外,要好好利用在學校的時候盡情犯錯,並從中學習,因為踏入社會之後,犯的錯就不會這麼容易被包容了。基督信仰對於俞靜而言非常重要,她以以賽亞書的一句話祝福大家:「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當你渴望神的恩典,神必定讓你恩上加恩,力上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