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教授說給你聽系列:教務長 戴念華 訪談
附註:受訪時任清華大學教務長,現為副校長
在求學中找到興趣,轉換科系領域與海外求學經驗
我在民國 62 年考大學,那時候唸的是中原大學工業與系統工程學系,當時這個系可說是大有前途,卻覺得和自己性向不太符合。那時我發現自己在解數學時特別有滿足感,也對機械很感興趣,就慢慢轉到機械領域。機械系比工工系更著重數學,我在轉換時也曾經質疑自己的能力夠不夠。現在回來看換領域的歷程,其實也不是那麼困難的事情,而我也不會去畏懼嘗試另一個新領域的研究。
大學時我就曾經想過到底要走研究,還是在大學教書,那時國內博士班相對少,所以到國外念書可能是最好的方法。去美國唸書是主流選擇,美國的大學提供很好的研究觀念以及交流機會。比如說,那時平均一星期會有三次研討會(seminar),請來的講者常常是你曾經讀過的論文的作者,可以當面向對方請教研究上的問題。
如果現在學生找我談海外交流的事,我大多會鼓勵他們出去看看,可以開拓視野、練習不怕陌生。當你決定要出國學習,自然有很多問題要克服,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也會培養你的能力。
清華大學多元入學管道與大學教育的思考
我覺得職業教育當然是大學教育中的一部分,但不止於此。我們應該讓學生能在大學時自我探索、去調適自己以配合世界與環境的變化。我希望清華能提供很自由的學風,學生要專、要博、要學什麼,清華的環境都能滿足。
大家所熟知的通常是某個學院、某個系,但我們現在有各院的學士班,採取跨專長、跨領域的模式運作。以工學院學士班為例,學生在進入學士班後,第一年有機會去了解他到底喜歡什麼樣的科系,在一年級升二年級時就可以選擇分流到動機、材料或化工等系。但同學也可以留在學士班,二年級時會接觸到很多專業,可以更深入了解不同的系所。
如果分流到某個特定科系,修課就按照該系規定;如果選擇學士班,就要具備兩個專長,先在該學院的各個科系當中選擇一個作為你的第一專長,然後可以在全校所有科系中找另一個當第二專長。
我們在四年前推出特殊選才,讓一些極端偏才的學生進入清華。如果你用學測、指考進不了清華,但因為擁有特殊的才能,我們希望你在清華仍能得到滋養的元素,讓你的專業成長,也增加校園的多元性。
清華大學學士班和一般大學的雙主修或輔系差異
在清華雙主修要多加 40 個學分,也要有一定的資格才能申請,輔系則是多加 20 個學分。基本為 128 個畢業學分,雙專長學士班的設計也是讓同學在 128 個學分內畢業。在推這樣的學位學程時,也有人質疑這樣的專業度是否足夠。我曾對學校裡雙專長學生的畢業學分做過調查,平均的畢業學分是 146 左右,代表雙專長的同學平均所修的學分比教育部要求的更多。同學可以利用多出來的這些學分,針對自己有興趣的領域加深學習。目前為止清大約有 20% 的學生在畢業時具備雙專長的學歷。
清大在實驗教育中,如何協助學生探索與自主學習?
針對以特殊選才方式進來清華的學生,若繼續用過去的學制框架他,感覺不太對勁。所以我們推出客製化的學程和實驗教育方案。實驗教育方案是非常有彈性的,由學生自己設計課程,再跟他的主責老師討論。同學必須提出類似畢業論文的計畫,說明自己將如何修課來完成這個研究。研究主題可能比一般的專題研究大一點、比碩士論文小一點。
實驗教育方案中,有兩個委員會。一個是學習輔導小組,在主責老師以外,由兩到三位老師一起組成這樣的小組,扮演類似碩士班的指導教授,協助同學設計課程。設計完成後,會再送到一個由各院老師組成的審議小組,看看這個同學要走哪一個方向、設計是否需要調整和修改。
清大與竹教大併校後,對清大推廣多元學制上的影響
我覺得長遠來看是一個很好的做法,增加了教育學院、藝術學院,也增加了校園的多元性,可以將過去清華在理工學院的研發成果進一步做推廣。我們向來有 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Math),併校後又有了 Education,是滿有利的作法。另外,我們也請陳偉殷來當我們的講座教授,如果試著在投手投出的球中裝一個感測器(sensor),紀錄球的軌跡與投手投球方式,就能把科技應用在運動上。
致力於教育體制改革的願景
我現在擔任招聯會的執行秘書,主要在宣導新的考招制度。新的考招方案其實是配合 108 課綱來做調整,108 課綱上路後,許多高中必須開設新的特色課程,很多是選修課,我很希望這樣的教育改革能夠成功,同學的自我探索可以從大學往前移到高中。108 課綱中有很多是「非考科」,因此在入學考試、選才方面當然要跟以前有所不同。
有些人是通才,你給他什麼樣的路他都能走。但有些人有自己的理想,如果志不在此,你卻硬是要他走這條路,對他而言很辛苦,對社會來說也是一種浪費。
建議高中生如何探索與選擇志向
在高中很重要的是探索自我。如果你已經找到大方向、清楚自己要學什麼,例如文化史、管理、醫學等等,就可以針對各大學的相關科系做比較,看看是否真的是自己想學的東西。如果有些同學方向仍不是很清楚,我覺得清華的學士班會是很好的選擇,在這裡有機會、有時間去做自我探索。舉例而言,我曾經當過工學院的學士班主任,開了一門課叫「書報討論」,請學校裡、學校外的老師來介紹各個領域在學什麼,給同學更多選擇的參考。
薪水可以當成考慮的因素,但不要完全把它當成決定的因素。選擇時也要配合你的能力,有專長並不代表可以把事業撐起來。現在比較熱門的是資工領域,但許多大公司中也需要非資工的人才,如人力、公關部門,只是某些領域的需求量可能較少,針對這類工作,你的競爭自然多。懂得讓自己的選擇與稟賦結合,從這裡得到滿足感和學習的熱忱,自然而然就會突顯所長。因此瞭解自己、將稟賦發揮到極致是最重要的。
當孩子在選填志願時,家長們該如何提供協助?
家長應該要成為資訊的提供者,決定權還是要留給孩子,畢竟是小孩子在學。如果孩子進到課堂裡,從第一句到最後一句都聽不進去,那有多痛苦?我認為這種情況就是社會人才的浪費、人生的浪費,倒不如讓他去發展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我常跟同學說,你要去找一個讓你非常投入、也有熱忱的工作,從中得到滿足感。做你喜歡的事情、人家也給你薪水,這樣才是比較好的選擇。
面對少子化而產生的高教競爭、許多學生到海外求學,大學該如何面對挑戰?
幾年前我到芬蘭去,芬蘭的土地比我們大得多,人口也比我們少,再看看新加坡,土地和人口都比我們少,但上述國家的平均所得都很高。我也曾經很沮喪,不知道未來到底要怎麼走,少子化的問題在短時間內好像沒有辦法快速解決。但從教育的觀點來看,若我們能讓每個小孩子都找到自己在社會裡的定位、把每個小孩都當成人才來培養,對於海外求學這件事,我並不是那麼擔心。
有句話叫做「你的童年在哪邊,你的故鄉就在哪邊。」當台灣有好的就業環境時,這些人也會考慮回來發展。我們現在能做的事情是,思考人家為什麼會把孩子吸引到那邊就讀?我們不足的部分到底要用什麼方式來補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