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高雄醫學大學 醫務管理暨醫療資訊學系教授 魏春旺

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

分享此講座

高醫教授說給你聽系列:醫務管理暨醫療資訊學系教授 魏春旺 訪談

講座章節開關
跳至Q1. 教授當初升大學的時候,為何會選擇就讀資管系?

我選擇大學時,並沒有那麼清楚各系所在做什麼,三、四十年前時,連電腦都沒有看過,讀資訊管理只是因為分數到了,就填進去了。但我個人算是滿幸運的,我的個性偏好實務、動手做,進到資管系可以學習使用電腦設備、寫程式,誤打誤撞就走到自己有興趣的路上了。

跳至Q2. 教授的專業研究領域為何?在這領域裡是否有特定的目標或願景?

我個人對教學非常有興趣,目前主要的研究領域在「數位學習科技」,從早期的網路學習、行動學習,到現在如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發展,我們都會嘗試運用在教學中。我現在也在帶學生做類似的事情,例如用擴增實境(AR)來認識人體骨骼、用虛擬實境(VR)來教維生素,讓學生覺得上課不是那麼乏味。

跳至Q3. 當教授最有成就感或最快樂的時候是什麼?

上課是種樂趣,也是種挑戰,每門課的學生組成不一樣、互動方式也不一樣,我個人會跟學生「搏感情」,雖然是師生關係,但有時我看待學生就像自己的朋友或小孩一樣,這樣的互動過程滿棒的。當一個老師的成就感在哪裡,我認為要看不同年齡的狀態,如果是三十幾歲,可能會在研究上花很大的心力,但到了一定年紀,生命的價值應該是要奉獻給社會、下一輩,看到學生有很好的發展,就是我當老師最大的成就。

跳至Q4. 高雄醫學大學有哪些特色及資源?

高雄醫學大學是一個非常特別的學校,醫院就在學校裡,來上課的老師大部分是醫療體系的從業人員,對學生來說能融入到很好的醫療場域中,是別的地方沒有的。我們對學生也相當照顧,例如有幫助弱勢學生的課輔課程,另外有創客基地,常辦一些前瞻性的課程,如無人機、積木、樹莓派課程等,資源很多,同學們有機會都應該多多參與。  

跳至Q5. 請教授簡介醫務管理暨醫療資訊學系,是怎麼樣的一個科系?

我們是全國唯一用這個系名的科系,我們結合了「醫務管理」與「醫療資訊」,因為現在的資訊技術發展很快速,若只強調資訊技術,或者只強調管理,都不是很好的狀態。隨著技術的發展,現在在醫院裡有線上掛號功能、行動支付結帳,或就診紀錄與生活習慣的資訊結合。而我們的技術除了能在醫院裡使用,也能協助家中長者、一般民眾做健康上的照護管理。

跳至Q6. 系上的課程安排特色為何?為何這樣安排?

我們的課程現在都非常強調跨領域人才的培育,不希望一個人進到醫院只有單一專長。整體而言,我們的課程以「醫務管理為本、醫療資訊為用」,前後者比重約為 4 比 6,鼓勵學生稍微多強化「醫療資訊」的部分。目前所有課程分成五大模組,包含在醫管領域的衛生行政模組、醫務管理模組,以及屬於醫資領域的人工智慧模組、物聯網技術模組、多媒體系統模組。我們期望學生進來,可以分別在兩類中各挑選一個模組,未來就會是醫療產業中很重要的跨領域人才。

跳至Q7. 教授認為系上最特別的課程為何?

我們有一門課叫做「生醫感測技術」,會使用 Arduino 的晶片,帶學生認識各種感測器,用集思廣益的方式做成 App。現在很多單位會透過生醫感測技術,即時量測民眾的血壓,回傳到雲端資料庫,直接進行分析;另外,系上也和醫院合作,例如能拿到上萬筆超音波的資料,讓同學做大數據分析,建議同學一定要修這類課程,不只是上課,還能實際對社會有所貢獻。

跳至Q8. 系上會在什麼時候讓同學選擇專精的方向?

基礎課程上完之後,同學們在大三會進行非常重要的「專題實作」。醫管是偏向「應用」的學門,我們希望學生具備真實的技術,運用在開發醫療管理系統、醫務管理實務上。舉例而言,我們有學生用機器人做居家照護、用 AR 做人體脊椎骨骼教學。在管理的部分,我們有堅強的師資在做管理領域的學術研究,也培養學生具備進入職場的實力。

跳至Q9. 系上未來可能做到的新興技術為何?

現在的資訊技術發展快速,我們也在觀察什麼樣的新技術能改善人類健康,希望實際運用學術上的研究成果。我們比較強調做「疾病的預測」,例如用智慧型手錶偵測心跳,把數據分析的結果建置在穿戴式裝置上,就可以做即時的提醒。隨著物聯網、雲端系統的發展,未來在家中使用這些穿戴式裝置,就能和醫院裡的資料整合。例如有些病人的走路姿勢不太正確,一個月只看一次醫生,我們可以靠感應器追蹤他在家中的身體狀態,再次回診時,醫生就能依據這些資料做更精準的診斷。

跳至Q10. 教授在教學上如何結合數位學習科技?

學習過程中如果只按課本,實在太枯燥乏味,所以我們引用了多媒體學習理論,讓文字、圖片、講解同時並進,也將課程上傳網路,讓學習者掌握主控權,慢慢改變以老師為核心的傳統課堂模式。而在 AR、VR 技術起來之後,可能也會把一些學習融合到系統中。

跳至Q11. 數位學習科技要如何應用到醫學領域上?

數位學習科技的目的是讓學生熟悉他的工具,若學生只有鐵鎚,就會把所有的問題當作鐵釘來敲。我們希望同學有更多工具去發展,例如我正在帶著同學用 OpenCV 做影像辨識,原則上會應用於復健科,比如很多小朋友有視覺、知覺上的問題,我們可以開發一個系統讓他們藉此訓練。我會盡量把學生的專業和醫學做結合,讓他們在畢業時把工具帶著走,解決很多醫療管理技術上的問題。

跳至Q12. 系上有哪些特色資源?

我們會按照課程的屬性導入新的技術,以機器人為例,當我們把所有訊息放到機器人中,他會成為個人資料中心,跟醫院、照護端做資料整合,我們就能掌握民眾的健康資訊;有時我們也會導入樹莓派的系統,結合 Python 語言寫出超音波程式;或透過無人機,了解如何偵測空汙,也可以學習流體力學、訊號傳輸等;我們也會導入樂高機器人,讓學生認識各式感測器,以及如何撰寫程式。當他理解這些基本架構後,進入進階學習的障礙會比較少。另外我們也會帶同學到偏鄉服務,例如帶小朋友玩空拍機,當學習者成為教學者時,可以學得更多。

跳至Q13. 系上提供哪些實習或國外交換的機會?

我們有非常棒的「德和醫管暨醫資學會」,由碩專班、碩士班、大學部的畢業校友組成,其中有些是醫院院長,有些是產業的大老闆,這個學會給我們很豐富的資源,包含經驗分享與學生實習機會。另外,系上同學在大三升大四的暑假必須實習,全臺灣的醫療體系都和我們有實習合作,此外我們也提供海外實習,如上海禾新醫院、蘇州明基醫院,每年三月,碩專班、碩士班也會到美國的維吉尼亞州立大學做海外實習課程。學生進到我們系上,不只有專業上有所成長,也鼓勵學生到世界去看看。

跳至Q14. 系上同學未來出路的選擇有哪些?

我們的畢業生出路非常廣,學生進來喜歡學什麼都可以多學一點,朝自己有興趣的領域發展。出路最主要還是在醫療體系,但有些同學有非常好的資訊技術能力,也未必要進入醫院,可以到醫療系統的開發公司等,當然也有人去考公務人員。

跳至Q15. 教授會建議同學在大學畢業之後,先進入職場還是繼續讀研究所?

我個人的建議是,如果你的取向偏技術,因為技術變化實在太快,我建議同學先進入職場,看看目前人家用哪些技術、做哪些事,覺得自己不夠時可以再進入學校充實自己,會更有競爭優勢;如果你想做醫療研究,我建議讀研究所,如人工智慧技術、大數據分析,都是現在很熱門的應用;如果想投入醫務管理的職場上,其實我也比較建議先讀研究所,在升遷上比較吃香,而在讀研究所、做論文的過程中,可以和醫院有所連結,例如到醫院裡收案,跟醫生合作研究等,當你對整個醫療體系比較了解、自己的學術底子比較好時,我認為是更好的選擇。

跳至Q16. 系上的研究領域有哪些?

目前系上研究分成三大部分。第一是資訊技術,需要比較好的數學基礎;第二是做資訊技術的應用研究,比如說把機器人導入長照的場域中、將物聯網導入醫院;第三,我們也有老師在做健保資料庫的研究,例如當中是否有醫療資源浪費、過度醫療的問題。這些都是你在系上可以涉獵的研究方向。

跳至Q17. 在面試備審過程中,同學應該要注意什麼?

我們要在非常短的時間中,決定你適不適合讀這個系,所以在面試前會先看備審資料。我們會關注你的人格特質,像是參加什麼活動、修了哪些課,當我們看不出你的特質,就無法判斷你和別人的差別。也會發生同學在面試時,不知道自己備審資料中寫了什麼的情形,這是非常嚴重的致命傷。還有一個關鍵是,每個同學都說自己非唸這個系不可,有時我們會回過來問說:「你既然很想進來,跟我們說說看,系上有哪門課是你非常想上的?」當我們這樣問,十個裡面有七個沒辦法回答。提醒同學兩件事:你做過的備審資料一定要回顧、要去看看這個學系到底有哪些特色課程。

跳至Q18. 當家長和小孩對校系選擇有不同看法時,教授會怎麼建議呢?

很多家長在自己成長的過程中,不那麼喜歡自己走過的路,因此我們在看自己的孩子時,也常會預期孩子在選擇之後會遇到的困難和挑戰。我覺得家長會想得比較多,但年輕人的好處就是「年輕」,即便 18 歲選錯系、20 歲想換,還是很年輕!若能在嘗試的過程中讓自己更清楚要的是什麼,未來是孩子的,不論家長喜不喜歡,孩子的選擇都是他自己的,他覺得不適合的話,會想辦法換跑道或找到更適合自己的路。這條路走到瓶頸時,反而會回過頭來徵詢你的意見,這時候他才會比較理解父母。

跳至Q19. 看完同學錄製的 IOH 講座,教授有什麼想補充或說明的呢?

看完同學在 IOH 平台上的講座,會發現整個技術發展得太快,當時的課程規劃可能已無法符合時代的需求,而我們系的課程也比其他系變化得更快,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我們期望同學在修課過程中能夠具備面對未來的技術和能力,如果要知道這個學系目前的發展,還是要到我們學系的網站去看看,更貼近最新的狀況。

跳至Q20. 教授想對系上同學說的話?

同學在修課時常會問一句話:「這門課會不會很難?」請思考,如果這門課沒有難度、大家都會,那麼你和其他沒修這門課的同學有何差別?所以難度原則上是要墊高你的高度,有難度、你又學得不錯,出去才會有優勢。

分享此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