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關於就讀中山大學海洋生物科技暨資源學系的經驗分享
轉個念,讓現實化為進步的動力
在高雄土生土長的卓恩天,個性雖然內向慢熱,仍對許多事感到好奇。他喜歡大自然、考取急救證照、研究天文,利用如 Google 快訊、國外科學專欄 App、媽咪說等管道多方學習。恩天原想「以實驗為社會盡一份力」,在實際進到海資系後,發現經濟因素經常優先於環境保育,與他的抱負有很大的落差。為了讓自己有足夠的競爭力實踐理想,他多方涉略知識,如基礎程式語言、機器學習、VR、AR、區塊鍊等等,希望未來能結合不同領域的知識,利用數據、科技建立一般人易取的生物資料庫,縮短生態與社會大眾的距離、意識到生態的重要性。
依山傍水的國立中山大學
多數人眼中的中山大學較為老舊,但恩天認為這種歲月的痕跡反而很有年代感,從遠處觀望,中山大學在綠色山景中相當顯眼。校園風氣活潑,常有擺攤市集、活動表演可以參與,也以「猴子眾多」為名。恩天說道,離校園走路不到 10 分鐘,就有捷運站、電動車、腳踏車、校內公車等交通工具可以使用,學校也推出「機車共乘制度」。在飲食的部分,哨船街、廟口地區都能找到物美價廉的美食;騎機車或坐捷運,也可到鹽埕區的新樂街進行美食探索。此外,可別小看中山大學鄰近的英國領事館、百年隧道、駁二特區,歷史資源非常豐富。
中山大學擁有齊全的人文、自然科學資料庫、統計軟體、程式語言、書目管理軟體,課程也相當多元豐富。但恩天提醒道,海資系的學生因系內課程繁重,畢業門檻高、較少空餘時間自由修課,因此時間規劃十分重要。
中山大學海洋生物科技暨資源學系
海洋生物科技暨資源學系簡稱「海資系」,資是資源的資,而非資訊的資。顧名思義,「生態資源」系上核心之一,主要任務是探索海洋資源、開發與保育。以「採樣海洋藥物開發」為例,同學會在研究船上撒下底拖網,撈起海洋地表的魚類與珊瑚礁等生物,進行採樣,再進行萃取、純化、細胞實驗,評估是否能發展成藥物、藥物的副作用為何;「養殖」部分包含養魚、蝦、藻類等,著重於提高產率及生長速度,建立生物適合生存的環境;「生態評估」則是研究一地區的生物多樣性,是否需特別保育或進行隔離;「政策研擬」則是監督底下業者,或探討如何參與國際會議。
中山大學海洋生物科技暨資源學系課程安排
中山海資系的大一課程為基礎學科訓練;大二開始培養專業能力;大三、四則以實驗室的能力需求作為選課取向。必修如海洋生物多樣性導論、海洋化學、海上實習、生物化學等等;選修如分子生物、生物化學、生態資源、生物技術、動物生理(欲知詳細課程介紹,請點選「科系」章節按鈕觀看)。海資系目前的主流實驗室以「天然物研究」居多,「天然物」是生物體內的二次代謝物,可用來抵禦外敵,如芋螺毒素、河豚毒素的成分,有機會可開發成新藥。
中山海資系有獎學金、中山大學大專生研究計畫、科技部研究計畫可申請;實驗室有養殖室、動物房,及各種貴重儀器如核磁共振、HPLC 供學生使用。系上活動眾多,如中秋烤肉、聖誕節交換禮物,也會邀請學長姐回來分享經驗,讓學弟妹提前為未來做準備。
多采多姿的實驗室參與
恩天的實驗參與經驗相當豐富。在「生物製藥實驗室」期間,他做了分子生物學實驗、萃取癌細胞、天然物純化,用微觀角度看生物。因著在實驗室的表現被認可,他進而被推薦到「生態評估實驗室」,去潮間帶取樣、分離垃圾泥沙等等,判斷生物資源是否豐富或進行保育。過程中,恩天深刻體悟到環境保育不是假議題,希望從根本改變大眾的思想,避免下一代看到的海洋垃圾比生物還多。恩天後來又到「動物投藥實驗室」嘗試如動物的腹腔注射、皮下注射、食管餵食等等,但實驗過程需犧牲培養出感情的大鼠,他建議學弟妹們,如果沒有足夠接受度,應少嘗試動物實驗。
海洋生物科技暨資源學系未來出路
系上除了訓練學生的邏輯思考、口說表現之外,學習科目相當廣,包含如海事法律、生態生技養殖、資訊統計等等。此外,由於中山大學是研究型大學,HPLC、癌細胞養殖、細菌培養等設備都是公費補助採購,學生可好好利用實驗室資源。將來學生可從事公教職,擔任教授、老師、公務員;也可往學術發展,繼續研究海洋生物;或從事如養殖、藥廠、藥妝、生態評估、政策研擬等工作,出路相當廣,因此,找到自己有興趣的領域就很重要!相較於海資系,「海科系」更偏重生態,「海工系」則注重工程,如海岸周圍建設、離岸風機等。
這堂必上
「海上實習」會搭上設備齊全的海研三號,從頭到尾體驗在研究船上的工作,了解到採樣的辛苦與後續實驗如何進行;「生物化學」以蛋白質角度出發,看生物有什麼樣的功能,課程對於日後的文獻回顧很重要;「海洋生物製藥」認識新藥繁瑣的生產過程,也會了解開創新藥背後涉及利益、學習開發時間、設立停損點等等;選修「應用海洋學」主要會邀請校友、業界人士分享工作經驗及案例,了解業界需要具備何種能力的人才,期末會到臺中科博館,參訪未公開標本的標本室;通識「跨文化領導力發展與實務 」讓恩天認識到自己、進而草擬未來想做的事,培養領導力。
課外活動、系外探索不能少!
課餘時間恩天參加舉辦給小學生的「小遊龍」營隊,培養對孩子的耐心與責任心,還自製透明雜魚標本,透過標本解說,讓家長、小孩了解底拖漁業對環境的影響;他也曾參加辦給高中生的海生營,學習面對不同個性的高中生。恩天從小的夢想是進入醫學領域,但因家庭因素而放棄,上大學後他便修了「應用醫學工程學程」,換一個方式實現夢想。恩天認為,若能將醫科、程式、海洋領域作結合,或許就能預測出哪些物種「潛質高」。此外,他也學習 EMT & BLS 緊急救命術,若不幸有意外來臨時,可以把握救援時間,避免憾事發生。
四年的心得與收穫
恩天鼓勵大家,跳脫原有框架,盡量跨域學習、探索。若能再唸一次大學,他會選擇不當暑期兵,將時間花在更有意義的計劃上。在大學,他最大的收穫是了解未來想投入的業界狀況,學會獨立思考、自我規劃、解決問題,並且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他想對高三的自己說:「感謝你來海資系,讓自己看得更廣,也謝謝父母全力支持。」他期許五年後的自己,跟自己比較、活得開心最重要,切勿總拿自己跟他人做比較,產生多餘的焦慮感是沒有意義的,相信自己能成為別人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