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關於就讀清大工科系的經驗分享
我花了四年時間證明自己選對科系
高睿彣是在考完學測後、經學姊介紹才認識清大工科系,由於最初主要是看分數落點而申請,並沒有更深入了解科系專業,使睿彣剛升上大學時,曾不太適應系上課程規劃,她指出,因為清大工科系強調「先讓學生廣泛學習理工科目,接著再選擇學術專長鑽精」,所以大一大二的必修多、範圍廣,使她在學習上備感吃力,內心也產生排斥,直到投入專題研究後,睿彣從中找出興趣,也逐漸了解到過往跨領域學習的重要性,而決心繼續至清大工科系研究所進修。透過自身的經驗分享,睿彣想傳達給學弟妹的是,別讓一時的興趣侷限了自己未來的路,趁大學期間,勇敢嘗試、盡情探索,一步步摸索出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吧。
清大校園生活機能
清大位於新竹市東區,校園附近就有客運能前往台北、台中,在尖峰時段每十分就有一班車,在生活機能上,清大保障大一大二生校內住宿權益,大一宿舍為男女分樓層混宿,大二生則能自由選擇宿舍房型與室友,升上大三後,宿舍入住權則由學生抽籤決定,所以大部分的同學會選擇到校外租屋,由於校外有不少國宅,故租金行情不高,落在一月 6,000 元左右。此外,睿彣建議學弟妹上大學後,不妨自備機車代步,如此一來更易於騎到新竹各處探索美食。
清大資源簡介
清大共有理、工、原子科學、電機資訊、生命科學、科技管理、人文社會、藝術、竹師教育、清華十大學院,是一所結合理工與人文的綜合型大學,校方為鼓勵學生跨領域學習,設計了六大向度通識課程,學生在畢業前須達成各學院規定的通識學分。在學習資源上,清大不只有網路開放式課程供大眾使用,更與交大、陽明、中央共組「台灣聯合大學系統」,四校學生可以無限制地跨校選課,更共享圖書資源。清大圖書館更號稱全台最高級圖書館,斥資八億打造,館藏豐富,設有 24 小時開放的夜讀區,以及精心設計的視聽區。睿彣也推薦學弟妹多加利用學校各大中心資源,例如寫作中心開設有免費的托福寫作、學術英文課程;計算機與通訊中心除了電腦教室網速很快,還提供了 Office 文書處理系列、威力導演等軟體免費下載資源;藝術中心內會定期舉辦展演,並設有小型個人展覽屋。
清大特色景點
清大校園內有許多特色建築,例如人社院館、物理館、化學館、資電館分別是依青龍、玄武、朱雀、白虎四大神獸形象所設計,人社鐘塔則由台北 101 設計者李祖原建築師所規劃。校內知名景點還有位於後山的奕園、大型紫荊葉公共藝術品,以及圖書館旁的沉思者雕像更是受法國政府認證。另一個值得一提的是,座落於校園正中央的蘇格貓底,除了販售有簡餐、二手書與黑膠唱片,同時也是流浪貓的中途之家。
清大工科系跨領域課程設計
清大工科系隸屬於原子科學院,前身為核子工程學系,自 1997 年因為產業趨勢而更名為「工程與系統科學系」,在招生上分為甲(低碳綠能)、乙(工程物理)兩組,系上設有電子、材料、熱流、物理四項學術專長,在四年課程中,學生會要先修過四項專長所需的基礎課程,從大二開始才能選擇一專長專精,升上大三後,則會依組別修習應用領域,例如甲組的應用領域為太陽能與氫能、核能,乙組則是奈微系統、光電工程,學生必須從該組別的兩個應用領域中擇一至少修滿九學分。
如此強調跨領域的課程安排,不禁會讓人聯想到清大院學士班制度,不過,睿彣解釋,院學士班標榜的雙專長,修課自由度高,僅規定學生的第一專長必須為所屬學院內的科系,第二專長則可以任選校內任一科系,而清大工科系的課程重在讓學生確實了解整個工程領域後,再選擇要鑽研的部分,如此一來更能避免選錯專長,此外,清大工科系也開放學生在外系修課時,若課名和本系開設課程相同或領域相關,學分皆是被承認的。
清大工科系課程安排
清大工科系大一課程主要是微積分、普通物理、普通物理實驗、普通化學實驗、程式語言等理工科共同科目,再加上工程力學 、 材料科學導論一等專業基礎科目;大二的理工科共同科目則有工程數學,專業基礎科目為電子學、電路學、 電子學實驗、熱力學、近代物理,學生在此時還會要決定個人學術專長加以精深;升上大三後,學生除了修習甲乙組應用領域課程, 同時也會思考畢業的走向,若是決定推甄國內研究所的同學,在大四多半會修「專題研究」,累積自己的實作經驗,而另有其他安排(如要採筆試考研究所、出國留學或直接就業而需要較多個人時間)的同學通常會修「書報討論」,該課程是要求學生閱讀論文後、定期上台報告,課程負擔比做專題來得輕。
讀清大工科系之前,你該知道的事
雖然清大工科系老師上課大多不點名,但睿彣提醒學弟妹有聽課其實較能抓住考試重點,課後也可以多做課本習題來確認自己是不是有真的理解觀念,而系上課程有負擔很輕鬆的、也有相當扎實的,睿彣認為學弟妹想修哪一種都是個人的選擇,只要確定這是自己想過的大學生活就好。至於該怎麼選擇自己的學術專長、應用領域,睿彣建議與其按照當下產業的熱門趨勢來選,還不如選自己真正有興趣的,畢竟產業趨勢是會變的,唯有興趣才能讓自己走得更長遠,倘若對修課順序不太清楚,不妨參考系上官網的修課建議表,值得注意的是,若學生在特定應用領域修滿 15 學分,將能獲得額外的證書。
清大工科系資源
清大工科系資源包含企業實習、獎學金與海外交流機會,企業實習分成暑期、學期實習,前者是去和系上合作的單位,如工研院;後者是能自己去選擇實習公司,選擇後者的好處是能深入體驗職場環境,不用學校、企業兩邊跑,還能獲得 9 學分。獎學金則有台電提供的獎學金,此獎學金是看學生入學前是否具備優異表現(如大考成績),在入學時就會發放,另外還有許多校友成立的獎學金。至於海外交流則是每年系上會與北京清華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進行的低碳綠能暑期學校交流。
清大工科系畢業出路
大部分畢業生會選擇繼續升學,將大學所學到的理論基礎,在研究所階段做更深入的實踐,由於清大工科系學生有各自的學術專長,故有些人畢業後會根據自身專長轉往相關研究所,而睿彣之所以選擇繼續留在系上研究所,是想省去重新適應新環境的時間,讓自己在碩士階段能更加延續在大學的專題研究,進一步強化個人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就業上,畢業生通常會進入科技業工作,類型如能源相關以及電力工程等等,又因為系上過去是核工系的背景,所以在台電累積了不少校友。
印象深刻的課程
「電子學」是為期三個學期的課程,內容是介紹電子元件運作原理、類比電路、數位電路等等,系上還有另一門課是「電子學實驗」,對於想往電子學術專長發展的同學會需要修兩學期的實驗課,其他人只要修一學期即可,實驗課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將課本裡的電路圖真實呈現於麵包板上,睿彣在研究所期間便擔任了實驗課助教,為了備課而必須設身處地思考同學可能在實驗中遇到的問題與解法,讓自己從中收穫很多,可說是溫故知新。
專題研究是什麼?
欲修習「專題研究」的同學通常是在大三下就開始進行研究,並會延續到大四學期,在開課前,系上會舉辦專題說明會,由各個教授分享自己實驗室主題,提供同學作為找專題指導教授的參考,學生在進行專題中也會需研讀很多論文,作為往後實驗的基礎。在每年九月底,系上還會舉辦專題競賽,讓學生能藉此展示研究成果,也磨練自己如何用淺顯易懂的話語向其他領域的人解釋專業。
睿彣的專題主題為「探討鋯元素摻雜於二氧化鉿介電層之厚度與鐵電特性關係」,其應用為新型記憶體,有助於 3C 產品能製作成更輕薄短小的形式。睿彣在講座中也引用了快閃記憶體發明者施敏先生的故事來勉勵學弟妹做研究的重要性:「現在做的東西也許在當下看不出成果,但誰也無法預想到它會不會在很多年後深深影響全人類。」
上大學後絕不能錯過的課外活動
睿彣曾參與清大住宿書院,清大共有三大書院,各有其特色,厚德書院以社會關懷為核心;載物書院則是強調自我探索;天下書院的特色為國際交流。睿彣所屬的是載物書院,她尤其印象深刻的就是書院舉辦的迎新宿營,其中有項「大走失」活動,是要求參與者在不能使用網路的狀況下,憑一張照片的線索,再加上去詢問路人,來到達照片中的景點,宿營中還會要學生登上人社鐘塔,大喊自己的大學目標,令睿彣相當難忘。
另一個讓睿彣投入最多心力的課外活動就是附中山校友會,她在大一就是會員,升上大二後,為了傳承當初的感動,而一肩扛起會長職責,附中山校友會除了會舉辦給新生的宿營之外,還會籌辦自己的之夜,這不只是提供給會員上台表演的機會,也是讓大家能從準備活動中更認識彼此,凝聚向心力。此外,附中山校友會還會針對師大附中、中山女高學生舉辦一日營活動,主要是帶高中生認識清大校園與科系。
興趣是加分的籌碼,而不是侷限自己的框架
睿彣坦言大學理工科系課程與高中自然組科目難度其實有很大的落差,她更發現很多人在選系時,常常只是依循很簡單的理由,例如「喜歡組電腦所以選電機系」、「因為喜歡讀小說而唸中文系」,殊不知自己現在想要的,未必真的適合自己,故睿彣建議學弟妹若只是對理工有興趣,但還不確定自己想走哪個領域時,清大工科系或許會是很適合你的選項:「興趣是加分的籌碼,而不是侷限自己的框架,每個人有無限可能,工科系就是在開創你的可能。」
有些人常會質疑既然清大工科系強調跨領域,會不會導致學生「什麼都學,卻什麼都不精」?但睿彣認為現在產業需要的正是跨領域人才,舉半導體研發為例,便需要同時精通電子、材料、物理領域的人才,不過,她也直言,系上大一大二多元的必修確實會讓人有些吃不消,一看到自己成績不理想時,難免也會灰心,但睿彣勉勵學弟妹不要害怕這些挫敗,而是將之視為通往成功的墊腳石,常保學習的熱忱,就能漸入佳境的。
有些事情不做不會怎麼樣,做了會很不一樣
回顧大學四年,睿彣覺得大學好比是個小型社會,你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各式各樣的機會,四周少不了流言蜚語,但正因為大學時光有限,與其勉強自己擠入不適合的小圈圈,還不如跟隨自己的心,去爭取自己渴望的機會,這也是睿彣一直以來深信的:「有些事情不做不會怎麼樣,做了會很不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