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關於就讀臺北大學統計學系的經驗分享
立志成為回饋社會的資料科學家
「我希望能成為一名資料科學家,精通於『實際解決問題』的學問。」楊宜昇熱愛推理解謎,對任何問題都抱持著非得追根究柢的態度,如此的性格和統計學「透過資料分析找出問題癥結」的本質相當契合,因此,他以指考管道進入國立臺北大學統計學系就讀。在學期間,由於觀察到未來的大數據趨勢,而輔修了資訊工程學系,藉此強化自身對程式語言的掌握度。
又因為想趁大學就累積實務經驗,宜昇在大二暑假前往微軟實習,期間除了擔任 Office 365 大使向各大企業推廣微軟產品,他也把握機會向主管、同仁交流請益,遂認知到自己所學的不足,而一改過去打算畢業後就出社會工作的念頭,決心未來要出國留學深造。透過自身的經驗分享,宜昇想傳遞給學弟妹的是,真正的「做自己」不該只是嘴上說說而已,必須付諸行動,才會產生實質意義,你的大學生活也會因此變得更加精彩。
北大校園簡介
臺北大學前身為中興大學法商學院,目前有三峽、建國、民生三個校區,三峽校本部由於位處新興都市計畫區,故周遭環境規劃井然有序,生活機能良好,不過因為校園附近的捷運線仍在興建中,同學若要前往市區,需要先搭公車至板橋、中和再轉捷運。在飲食方面,學校附近餐廳以義大利麵店、火鍋店居多,由於價位和臺北市區相近,故宜昇建議外宿學弟妹若想省伙食費,可以試著自己下廚。
北大特色資源
在學習資源上,北大鼓勵同學跨領域學習,故校內雙主修、輔修申請門檻不高,並且與北科大、北醫、海大合作成立臺北聯合大學系統,讓學生能跨校選課。此外,北大也與新加坡管理大學、曼徹斯特大學、復旦大學簽署交流協議,形式如雙聯學位、交換學生、短期參訪等等,北大每年還有一項特別的交流活動「哈佛臺灣英文領導營(Harvard Taiwan Leadership Conference, HTLC)」,是由哈佛、北大兩校學生合作籌辦給國內高中生的全英文營隊,旨在透過課程交流來激發同學的創造力、批判力與團隊合作力。
綜合以上,宜昇認為北大提供了同學很多探索的資源,不過,就他觀察,因為北大和市中心有段距離,所以同學平常較難和外校學生交流,在缺少外界刺激之下,很可能導致較為安逸的學習心態。故他建議學弟妹除了利用校內資源充實自我,也能多到校外尋求更多的機會。
統計學於當今社會的價值
在數據分析當道的社會趨勢下,宜昇比喻「統計學」就好比一雙效能極佳的跑步鞋,若你能穿上它,未來就能在各個產業通行無阻,舉例來說,不論是便利商店如何估算進貨量與商品種類、保險業怎麼鎖定潛在客戶、Uber 計費原理等等,其實都牽涉到統計資料分析。如今火紅的大數據分析、機器學習,也都奠基於統計學的基礎,只是其分析的數據量擴大到了幾百萬筆,並且是以程式去尋找龐大資料間的關聯性,從中預測趨勢。
統計系就像文組的數學系?
「統計系就是在學數學?跟會計系有什麼差別?」宜昇解釋統計系確實很重視微積分、線性代數等數學課程,因為同學必須掌握這些基礎,才能更有效率地運用統計工具,故統計系也別稱「文組的數學系」。至於統計系和會計系的差別在於,前者是去分析企業內的各種數據,從中找出新的商機,後者則是透過製作企業財務報表,幫助經營者了解企業營收現況與前景。
北大統計系課程規劃
北大統計系大一課程有微積分、統計學、線性代數、經濟學,前三門課為修習進階課程前的必備基礎;大二課程有機率論、迴歸分析、會計學;大三課程則較多實務操作機會,例如「實驗設計」是由同學自訂主題來做資料分析,宜昇當時是以「降落傘實驗」為題,分析降落傘面大小、線長對降落傘穩定度的影響。
大四課程則是有四大領域供同學依興趣做延伸學習,例如「會計領域」是關於中級、高級會計學;「財金管理領域」包含了投資學、財務管理、期貨選擇權; 「生技醫療領域」則有生物統計、存活分析、臨床實驗分析;「資訊科技領域」為程式設計、資料結構、資料採礦,而宜昇之所以選擇此領域鑽研並輔修資工系,就是希望藉此掌握程式語言的邏輯、軟體運作模式與資料庫管理知識,這樣未來在處理巨量資料時就能更得心應手,而不會受限於軟體固有的功能。此外,大四還有一門必修「專題研究」,是讓同學整合四年所學來進行一項研究,宜昇當時的主題是「脈衝星候選體統計篩選分析與應用研究」,獲得了系上專題競賽亞軍、海報最佳人氣獎。
進入北大統計系前,你該知道的事
由於讀北大統計系勢必會接觸到很多數學運算、並且會要寫程式來分析資料,故宜昇建議不排斥數學、寫程式的人會較適合讀統計系,又因為統計學是博大精深、隨科技趨勢演進的學問,所以同學也須具備良好的自學能力,在課外更主動充實新知。
北大統計系畢業出路
進入金融保險業工作是北大統計系學生最常見的畢業出路,其中精算師是目前金融就業市場中薪資相當優渥的職位,由於精算師證照考試內容與統計系所學相關性很高,故宜昇建議有興趣的學弟妹不妨能往這個方向嘗試看看。而宜昇本身則是想往資料科學家的方向發展,他強調在大數據浪潮下,各個產業都開始希望能從資料分析來輔助企業決策,故統計系的畢業發展只會越來越多元。
印象深刻的課程
在必修上,宜昇特別推薦「統計軟體」,該課程學習如何利用 R、SAS 等統計軟體來寫程式做資料分析,相當實用;在選修上,喜歡實作的同學可以修習「巨量資料分析」,此課程進行方式類似於「專題研究」,宜昇當時就做了「美國大聯盟球員表現和獲獎之間的關聯性」的分析。此外,他也很推薦「統計計量 Matlab」這門課,主要是在學習用 Matlab 來分析資料、繪製圖表。
從課外活動的學習
由於熱愛推理,宜昇在大學期間擔任過推理社副社長,也因為很享受在和社員玩益智桌遊、參與密室逃脫的過程,所以後來也自行籌辦起密室逃脫活動。喜歡廣結善緣的他當然也不會錯過參與哈佛臺灣英文領導營的機會,能和來自外國頂尖大學學生共事,對他來說是很難得的經驗,除了從交流中更認識外國大學文化之外,他也深受營隊裡的演講課程影響,體悟到實踐更勝於紙上談兵的道理。
前進微軟實習的發現
宜昇之所以到微軟實習有兩個原因,第一是想趁早累積實務經驗,有助於自己畢業後能更快和職場接軌;第二是想向科技業龍頭取經,深入了解其經營致勝之道。在實習期間,由於宜昇力求表現、深受主管肯定,而有機會至中國出差,負責企業端 Office 365 的教育訓練,後來更在國內知名資訊展 Computex 擔任微軟 IoT 攤位代表。回顧自己在實習中最大的收穫,宜昇覺得不僅僅是專業知識,人脈的累積更成為他後來求職的一大助力,雖然目前他還是大四學生,卻同時在臺灣碩軟軟體公司擔任資訊工程師,之所以能獲得這份工作機會,正是受以前微軟同事所推薦。
看得越多才會知道自己的不足
歷經在北大統計系三年多來的求學生活,宜昇不只增進了統計分析、寫程式的技能,更養成了對資料的洞察力與批判思維,因此他期許自己未來能運用統計專業,徹底發揮資料潛在的價值,對社會做出一番貢獻。針對學子後輩,宜昇鼓勵大家能多到校外探索,去和業界各方高手交流,更能發現自己還有哪些不足,進而激發學習的動力,他也提醒道,上大學後,每個人的目標都不同,所以不求與人相比,只要不斷超越自己,期盼每位學弟妹都能在大學期間找到心之所向,把興趣與專業結合:「我們都知道,要把一件事做好的前提是,你必須要有熱情,所以做你自己吧!做自己不是單用嘴巴說,更不是天馬行空地亂想,而是實際付出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