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感謝藍鯨隔音門 林經理 以此講座鼓勵後輩:「人生定位以及努力一樣重要」

責任編輯:IOH 編輯部

慈濟大學 護理學系 黃美瑛

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

分享此講座

PART 1:關於就讀慈濟大學護理學系的經驗分享

講座章節開關
高中接觸醫療實境節目,啟蒙護理之路

「因為學習護理,我找到了持續關懷與幫助他人的使命。」慈濟大學護理學系畢業的黃美瑛,因父母皆為東南亞華僑,在多元文化環境下成長,擁有獨立思考和愛領導的性格。高中接觸醫療實境節目後,激發她投入醫療服務行業的興趣與使命感,大學期間也進入精神科實習,開啟她自我覺察、心理諮商的歷程,後來更進一步申請海外見習,從泰國醫院看見醫護平等的環境,讓她決心為未來赴外就業做好紮實奠基。回首在學歷程,美瑛有感護理之路漫長而辛苦,期許成為稱職護理人員繼續發揮大愛。

花東優質教育資源—慈濟大學介紹

慈濟大學結合佛教理念與教育教學,美瑛表示,約 2,500 人的學生如同大家庭般關係友善,而學校擁有花東地區唯一的醫學院,以及全臺唯一模擬醫學中心,開放醫學生進行手術模擬操作,醫療資源十分豐碩。此外,慈濟與全球 72 所學校簽有海外交換生計畫、海外志工服務隊等國際交流機會,身為泛太平洋聯盟成員,更與臺灣其他大學結盟,開放跨校選修、免學分費。獎助學金部分,校內則設有就業獎助金、書卷獎、進步獎和檢定考試等獎勵金,鼓勵學生積極向學,特別的「慈誠懿德爸媽」制度更會定期聚會與關心在校生,提供安心舒適的學習環境。

不只是醫師的跟班!護理是臨床醫囑第一道防線

「護理是一個鐵飯碗職業。」美瑛表示,護理師無論在臺灣或國外都有發展前景,身為第一線接觸病人的護理師,絕對不單純執行醫囑,若病情有變、已不符合原先醫囑,則應立即告知醫生協助調整。因此,她認為,就讀慈濟護理需具備獨立且批判性思考的能力,更需懂得積極溝通協調,練就強大的抗壓能力,才能應對臨床上多變的需求。此外,護理系的「加冕儀式」是重要儀式與里程碑,「老師會將護士帽遞給我們,幫我們戴上。」美瑛分享,此儀式代表學生已準備好踏入臨床實習,可從事護理師的職業了。

在系所資源部分,慈濟護理系有提供公費生名額,簽約後可免除全部學雜費,畢業後須進入慈濟醫療體系中償還服務年限。她表示,除了常規護理師職涯,畢業還可選擇從事行政管理、教學研究,或進入醫藥、醫療產業擔任記者或業務。相較於科大的護理科,慈濟護理更著重臨床基層的護理及行政訓練。

慈濟護理系四年學什麼?

「培養具備全方位的臨床護理能力。」慈濟護理系課程涵蓋四大核心領域:基礎醫學知識、護理知識與技能、溝通合作和批判性思考等內容,培養踏入臨床第一線就能勝任處理各種複雜狀況的能力。而四年課程必修 99 學分加上 57 學分的系上選修,看似總學分不高但課表極為充實。從大一的人類發展學講授各年齡層的發育情況,與兒科有密切關聯,以及護理導論介紹護理師的基本能力、護理相關工會與學會等;大二開始,基礎護理學是臨床技能首站,並新增大體解剖學的臨床實習課程,進階醫學實務技巧。到了大三,包含臨床實習課程到精神科護理診斷和照護、中醫護理學的刮痧實作;大四後則全心準備國考,並搭配臨床實作課程,與實際走入社區的社區護理學。

慈濟護理系的國考之路

「打好理論和實踐的雙基石,才能成為優秀的護理人才。」美瑛表示,合格護理師需通過國家考試取得證照,其主要考試科目包含基礎醫學、基本護理學、護理行政、內外科護理學及產兒科護理學等課程,且從大一到大四期間,依規定需完成至少 1016 小時的臨床實習。她在大四特別選擇了心臟內、外科和急診室行政等綜合選習:內科實習工作以慢性病患的整體照護為主;外科實習則著重患者術後傷口護理,並學習骨科和復健科的儀器運用;精神科實習體驗諮商或協助約束患者,此外,急診室的行政實習主要負責安排值班、跨部門溝通協調及宣導醫療暴力防治措施等事務。透過各項臨床實習的歷練,她不只培養出良好的護理應變能力,也更加確認自己未來的職涯環境。

這堂必上

「慈濟護理課程是將理論與臨床相互結合,為學生奠定紮實的護理專業基礎。」上完三堂課後,美瑛認為「身體評估與檢查」課程協助建立健康意識,利用人體九大系統辨識身體變化是否正常,像是遇到車禍的第一時間,九大評估有助傷病分級。「內外科護理學」則可認識各種疾病症狀、檢查方式與護理措施等實務技能,培養基礎臨床應變能力。以低血壓病人為例,就能根據不同病因,給予適當的護理照護措施並評估效果。最後是「重症護理學」,課程會介紹加護病房的照護知識與應用技術,通過線上與模擬病例討論、加護病房實地見習等多元經驗,可實際增進重症病患的照護能力。

成為觸愛團契社長、參加 ICN 護生大會甄選,提升自我能力

除了加入觸愛團契並於大四後成為社長、企劃各種活動,美瑛分享,「除了專業護理知識,我也想具備國際觀與自我提升的能力。」得知臺灣僅能指派兩名代表參加國際護生交流活動,她表示自己有幸被老師選中,代表學校參加 2023 年由加拿大舉辦的 ICN 護生大會甄選。面對滿是台灣護理學會長官的全英文面試,雖盡力準備仍落選,卻因此增廣了國際視野,看見各國護理系的佼佼者,認知到自己需繼續精進外文能力。

泰國 Mahidol 大學護理系交換,釐清臺、泰醫療差異

「增加見聞之外,了解異國護理的發展,更有利於我未來出國就業。」透過申請慈濟海外交換計畫,美瑛前往泰國 Mahidol 大學進行為期一個月的交流見習。她分享,申請過程需先選修大二的國際護理概述、大三的國際健康議題課程,並通過基本英語測試後填寫申請表及面試,而交換生的部分費用是來自教育部與學校的補助。此行除了讓她認識泰國護理發展史與制度,也發現其護病比與健保制度與國內的差異,此外,美瑛接續參加了國際研討會,以英文報告臺灣的創新醫療研發;在社區護理課程中,她也實際接觸、協助當地疥瘡病患進行復健,並參觀了大麻合法治療的泰國傳統醫院,結交到諸多國際好友,也見識不同國家的醫療文化。

找到護理的價值,成為自己的支撐點

「大學四年讓我找到護理的價值,莫忘初衷的持續熱愛。」美瑛分享,自己從用心照顧並眼見病患恢復健康的情景,深刻體認護理的價值。經過國際交流經驗,她也決心朝國際發展,追求平等的醫護環境。回首學習歷程,她建議,多參加系上活動並善用學校的海外資源,四年就能活得精彩不後悔,而護理師養成之路即便辛苦,「你也要找到自己留在護理系的理由是什麼。」一切唯因擁有熱情,才能走得長遠。

分享此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