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關於就讀中原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的經驗分享
系排第一的她,也曾經歷迷惘、為選組而掙扎
「未來我想成為為結構安全把關的人,避免人為疏失造成如南方澳大橋斷裂、維冠大樓倒榻的遺憾,我想用自己的專業回饋社會。」就讀中原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的鄧宇雯,在鏡頭前自信地說出對自身的期許,已經看不出過去在高中就讀數理特色班的她,曾因成績跟不上同學而感到自卑,這一切歸功於她在大學期間的蛻變。
「高中的我其實不知道要讀什麼科系,我從自己可以接受、也不排斥的校系開始填,在親戚的建議下填了土木系和原本想讀的醫放系。」由於不想再考指考(現今的「分科測驗」),加上僅有土木系通過個人申請第一階段,宇雯決定「面試上了就要去讀」,就這樣進入中原大學土木系。
原就擅長數學、物理的她,加上對學業負責的態度,在土木系的成績名列前茅,為系排第一名,她也意識到自己有機會考取國立大學的研究所。經過瀝青鋪面實驗室的打工,參與大專生研究計畫和專題研究,宇雯雖一度為了專題選組而掙扎,最終仍確定「結構工程」為未來方向,並順利推甄上心中的第一志願——臺大土木所結構組。
認識中原大學,我們有以學校為名的夜市
「中原大學位於桃園市中壢區,附近是鼎鼎大名的中原夜市,吃喝玩樂樣樣都很豐富。」生活機能相當方便的中原大學,可由中壢火車站搭乘公車 155、156,或由高鐵桃園站搭乘公車 170 前往,校內設有 Youbike 站點,也有部分學生利用機車代步。
宇雯表示,中原大學提供多項全校、系上獎學金,每班前三名可另外獲得書卷獎學金 2,000 元;且中原大學與國立中央大學、元智大學簽訂校際合作,學生可跨校使用圖書館資源,也另與輔大、東吳、淡江、文化、逢甲、北醫等大學成立「優久聯盟」,供學生跨校選課。
關於海外學習資源,中原大學工學院提供菲律賓瑪普爾理工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巴黎綜合理工大學創業學程、俄羅斯莫斯科大學的交換名額,以及美國密西根科技大學的學碩雙聯學位,學生可在中原大學修課四年,再赴美修課一年,同時獲得學士及碩士學位。
中原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為培育學生接軌職場,中原土木系開設多項實務學程,如營造與管理聯合就業學程、土木與防災就業學程、土木專業證照跨領域學程、土木資訊與人工智慧就業學程,學生畢業前須至少修完一個學程;學程除了安排實習、開設國考課程,還聘請來自國內各大工程公司的業師授課。平時也會帶領學生前往工地現場參訪,宇雯便參訪過遠雄自由貿易港、廣慈博愛園區、佳和公園統包工程,見識混凝土灌漿、鋼結構吊裝、工地基礎開挖、工地安全維護的真實場景,
關於產業實習,系上安排有暑期的「工程實習」和學期中的「土木工程實務實習」,實習單位包含達欣工程、大陸工程、泛亞工程、久年營造、儒鴻實業等等。身為獎學金常勝軍的宇雯說,中原土木的獎學金可分為清寒獎學金、學業獎學金、產學獎學金三大類,值得一提的是,由晨禎營造所提供的獎學金還包含一年的正式職缺;此外,系上亦有至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營建管理研究所、土木與環境工程研究所的留美獎學金可供申請。(更多科系資源,請點選「科系」章節鈕觀看)
土木系在學什麼?
「讀土木系就是在蓋房子?其實土木所學是運用『工程實踐』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我們的工程項目不只是房子,橋樑、道路、邊坡、水庫、機場都包括在內。」宇雯說,土木系的專業可分為結構工程、大地工程、水利工程、運輸系統與工程管理等四大核心領域,這四個核心領域互有交集,必須相互合作才能順利完成工程;以跨河橋樑為例,「結構工程」探討橋樑的結構體是否穩固,「大地工程」注重橋墩與地基是否打穩,「水利工程」關注河流的流域狀況,「運輸系統與工程管理」與橋上的道路設計、整體工程規劃有關。
而「結構工程」領域開設的課程有材料力學、結構學、鋼筋混凝土學、鋼結構設計⋯⋯,出路為結構技師;「大地工程」領域的課程如土壤力學、基礎工程、工程地質學、岩石力學⋯⋯,出路為大地技師;「水利工程」領域有水文學、流體力學、水資源工程學等課程,出路為水利技師、水保技師;「運輸系統與工程管理」領域須學習工程統計學、交通工程、營建管理、建築資訊模型等等,出路為交通技師、專案管理。
四年課程如何規劃?讀土木也要學寫程式?
中原土木系在大一為儲備背景知識的階段,學習微積分、普通物理、應用力學、測量學等基礎科目,大二開始認識四大核心領域,到了大三便會深入學習其中一項核心領域,並進行專題選組。「我們會分組深入研究某一領域的主題,但還是可以修其他組的課,畢業證書也不會註明你是做哪一組的專題。」大四則依未來規劃自行安排,以升學為目標的學生會在此時準備考研究所和國家考試,以就業為目標的學生則可申請至業界實習。
「其實土木系有許多計算都需要運用程式軟體!」宇雯表示,土木系其實也要學習大數據、寫程式,諸如雨水量、交通車流量、結構監測的觀測數據都屬於大數據,後續經由數據分析,才能規劃出完善的工程。若想設計一套地震預警系統,就須同時專精土木專業的地震工程、結構工程,以及資訊專業的機器學習、人工智慧的應用。
這堂必上
「大一必修的『應用力學』是土木系最基礎也最實用的知識,大二以後的許多課程、考技師、研究所都會用到應用力學。」宇雯說,不管選擇土木系的哪一組,都會運用到應用力學的知識,所學包含力系合成、支承反力、剛體平衡、結構分析,以一根梁為例,「力系合成」指的是有哪些力量在作用,「支承反力」指的是結構被約束時的反作用力,「剛體平衡」為外部力平衡,「結構分析」則是計算內部力平衡。課堂上還會舉辦木橋比賽,請學生以冰棒棍、白膠製作木橋,在相同力臂下,能乘載最大重量者獲勝。
大四必修的「土木工程實務專題」則是綜合過去所學、正式實戰的一門課,學生可依據個人興趣,選擇有相關研究的教授展開專題,宇雯即以《鋼結構分析與設計之探討——以中原大學體育二館為例》為題,分析四層樓構架的破壞模式,試著在不同樓層加入斜撐,以套裝軟體 RISA-2D、SAP2000 計算結構內力、變形、破壞模式,最終獲得金海報獎。而大三選修的「高層建築施工實務」有別於其他理論課程,是由業師講授工地的實務經驗,宇雯在這堂課首次認識地下與地上同時進行施工的「逆打工法」,也學到許多施工的程序及法規。
課堂之外——美食研究社與實驗室打工
「我在大一的社團博覽會認識各種不同社團,因為我想在大學增加課外經驗,也想結交興趣相同的朋友。」喜愛品嘗美食的宇雯,在大一加入了美食研究社,每兩週一次的烹飪社課中,嘗試過玉米濃湯麵、香蕉煎餅、部隊鍋的食譜,偶爾也會到校外的酒吧向專業的調酒師學習調酒;她說自己在社團脫離了土木系的舒適圈,認識許多外系朋友,也因為烹調美食而感到療癒。
大二的暑假,宇雯為了提早認識土木系的職場,到了儒鴻瀝青鋪面實驗室擔任工讀生,協助將工程現場委託的瀝青實驗結果做成結案報告、接待客戶。「當時才大二的我,還沒學過瀝青,我對瀝青實驗真的是一竅不通,客戶來送樣時,我根本不清楚他們要做什麼樣的實驗。」打工初期遇上困難,讓宇雯體悟到職場上必須「多看、多聽、多問」,擁有自學能力才能走得更遠,也發現土木職涯遠比想像中更加寬廣。
大專生研究計畫,我獲得發現未知之事的成就感
「當初教授詢問我參加計畫的意願,我覺得有點壓力,但又覺得是個難得的機會,可以為履歷加分。」宇雯在劉明怡教授的邀請下,選定《螢火蟲演算法應用於調諧液柱阻尼器最佳化設計搜尋》為題目,目標是找出調協液柱阻尼器能最有效抑制結構位移的參數,達到最佳減振效果。
為了完成研究計畫,宇雯每週閱讀與結構動力學、最佳化設計相關的期刊論文,學習以 MATLAB 操作螢火蟲演算法,過程中若遇到問題,可在meeting 時間向教授請益。「其實我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不適合讀結構組,因為我在學習新知識時不像從前這麼得心應手,程式也一直跑出錯誤,花了非常多時間好像也沒有進展。」
歷經科技部計畫申請失敗、研究卡關,宇雯靠著調整心態走出自我懷疑,最終獲得大專學生研究創作獎的殊榮,由於這是首次使用螢火蟲演算法解決調諧液柱阻尼器最佳化參數的研究,她從中獲得發現未知之事的成就感,也決定要繼續鑽研學術,並善用程式語言這項工具。
推甄上臺大土木所,交出求學生涯的漂亮成績單
「我從沒想過我有機會錄取臺大,放榜那一天我覺得超級沒有真實感,是個非常大的驚喜!」身為系排第一名,加上實務專題、大專生研究計畫的優異表現,宇雯順利錄取臺大土木所結構組,她說大學這四年體悟最深的是「沒有任何路是白走的,只要付出過努力,就一定會得到一些收穫。而你現在做的一些小事,都可能會成就未來的你。」
從懞懞懂懂的小大一到考上理想研究所,宇雯走過大三選組的掙扎,隨著興趣選定競爭激烈的結構組,又因為專業課程、學術研究的難度提升而陷入自我懷疑,「我後來調整了心態,發現任何領域越往深處鑽研,就越感受到其博大精深,也感受到自己的渺小,覺得困難代表正在尋求突破,就繼續努力下去吧!」而她正是靠著這份不輕易放棄的毅力,為努力了四年的自己,交出漂亮的成績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