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感謝 HPX 社群創辦人 蔡明哲先生 以此講座鼓勵後輩:「面對多變的未來,記得要保持好奇與勇氣,這會讓你獲得更多的樂趣!」

講座由中山醫學大學與 IOH 合作產出

小幫手:施靜樺、陳冠蓉、邱子瑜

責任編輯:張紹敏

核稿編輯:林立麗

中山醫學大學 牙醫學系 曾國維

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

分享此講座

PART 1:關於就讀中山醫學大學牙醫學系的經驗分享

講座章節開關
進了有明確出路的科系,卻沒有明確的夢想

曾國維在高二那年讀到《回家的路是這樣走的》一書,作者於書中提到無國界醫師經歷令他十分嚮往,因而立志考醫學系,卻未在升學考試中達成願望。當時錄取臺大三類組某科系的國維相當糾結,不知是否該因著堅持夢想而重考,或先進入資源豐富的臺大繼續摸索。經過內心的碰撞與煎熬,他決定踏上重考之路,卻再次與醫學系擦身而過,進入了中山醫學大學牙醫學系。

「我進了一個有明確出路的科系,卻仍然沒有明確的夢想。」當時國維決定給自己一個機會,用牙醫系六年的修業時間,找出讓自己堅持走牙醫之路的理由。

中山醫學大學簡介

中山醫學大學位於交通便利的臺中市,除了陸上交通之外,亦有臺中港與清泉崗機場。學校宿舍主要提供給大一新生,戶籍在新竹以北、臺南以南的同學可以優先入住,校園附近沒有密集商圈,美食選擇較少,因此和「好食」外送平台合作,同學能藉此獲得更多元的餐點選項。學校有「風雨球場」與「大慶球場」這兩大球場,方便想要運動的同學不受時間限制使用。牙醫系同學主要的生活範圍集中於「口腔研究中心」,上課地點位於中心的地下室,一到三樓則是診所,四樓為實驗室,五樓以上是女生宿舍,除此之外,中山醫學大學校園也緊鄰著附設醫院。

中山醫學大學牙醫系簡介

若用一句話形容牙醫系,國維認為是:「小小的口腔,大大的學問。」牙醫專業是一門講究科學理論與美學敏感度的學問。中山醫學大學牙醫系一屆約有 70 人左右,同學感情緊密,也會與全臺其他六所牙醫系合辦「七牙」比賽與交流活動。系上也提供同學許多到海外姐妹校見習與實習的機會,透過觀察他國醫院與牙科診所,拓展視野。

在硬體設備方面,系上提供「人頭機」模擬病患於看診時躺在診療椅上的狀態。近期預計引進虛擬人頭機(Simodont Dental Trainer),讓學生能在螢幕上進行模擬學習,減少耗材與資源浪費。另外,「數位學習教室」即將完工,同學將在此使用到口掃機、VR 穿戴設備、3D 列印機等設備。在數位牙科的時代,中山醫學大學牙醫系致力於提供同學足夠的資源,累積充分的實務經驗。

中山醫學大學牙醫系課程規劃

系上課程用書雖多為中文書,國維鼓勵學弟妹多念原文書,對作者的原意會有更清晰的理解。在大一、大二時,課程安排為基礎課程,如解剖學與實驗、普通生物、普通化學、有機化學、牙科概論、牙體形態學等;從大三開始,同學會接觸到較多臨床科目,並在學年結束時參加第一階段國考。國考採中文考試、電腦答題,考完即刻知道結果;大四、大五時,同學須完成更多臨床科目與實驗,也開始見習生活,親身觀察牙醫師的治療現場,提早熟悉未來執業的環境;大六將是非常忙碌的一年,在實習之餘,也要準備第二階段國考。實習期間可以選擇留在中山醫,亦可選擇外放其他合作醫院,包含臺大、北榮、中榮與成大。

深入探究牙醫師的養成

畢業後,前兩年需接受更為專業的訓練,也就是稱作 PGY(Post Graduate Year program)的一般醫學訓練。同學們可選擇待在醫院或診所受訓,選擇醫院者大多計畫發展自己的專科專長,也可見識較多特殊案例;若是選擇診所,在個人時間的規劃上相對較有彈性。國維特別提醒,臺灣現今的牙醫診所數量比便利商店還要多,應當提早找出自己感興趣的專長,深入鑽研,找出自己的定位,才能在競爭中存活。

牙醫領域包含十大專科:家庭牙科、口腔診斷科、牙周病科、口腔顎面外科、牙體復形科、牙髓病科、兒童牙科、齒顎矯正科、贗復補綴科、特殊需求者口腔醫學科。在 PGY 結束後,同學可以在十大專科中選擇自己有興趣發展的專業,並考取「專科醫師」,若不考專科,也可成為一般的牙醫師。除了臨床之外,有些醫師也會進入實驗室,進行研究工作。

印象深刻的課程

「大體解剖學」為必修課,讓同學拿起手術刀進行解剖,深入地探索人體。牙科相關的範圍並不止於口腔,例如牙周病可能是其他系統性疾病造成的,因此了解整個人體生理運作十分重要,也能在下刀的同時培養「膽大心細」的特質,課程評量方式是「跑台考」,同學會要在緊迫時間內觀察、辨別大體老師身上的標記。「牙醫生活探索」是系上選修課,幫助同學看到牙醫師的更多可能性。老師在這門課的開頭會引導同學設計想像中的診所,進而解釋現行法規,了解同學們構想的可行性。另外,課程要求同學們必須去訪問曾為牙醫師的前輩,這大開了國維的眼界,發現前輩們涉足媒體、舞蹈、法律界,才了解牙醫師仍能擁有很多樣的生活模式。

課外活動

大學期間,國維擔任高中牙醫營總召。「我們從小就把團隊合作、要互相接納意見等等掛在嘴邊,但實際上要做到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擔任團隊的領導人,國維發現自己在與人互動上仍有許多不足之處,雖然難以在一夕間徹底改變,但意識到問題所在便是進步的開始。

此外,國維也曾參與中山牙口衛隊,到偏鄉國小推廣口腔衛生的知識,帶跳潔牙操、自製衛教手工書、使用牙模教導小朋友正確的刷牙方式。這個出隊經驗帶給國維不小的衝擊,他發現偏鄉孩子的口腔衛生觀念與都市孩子有巨大的差距,也因著接觸特殊生,使國維開始思考如何能持續協助他們改善口腔狀況。

環島旅行:挖掘小鄉鎮的美景

國維在大二寒假時,獨自踏上環島的旅程,出走的契機來自蔣勳的一段話:「我和臺灣的年輕人聊天,講到巴黎、東京、紐約時,大家都能侃侃而談那兒有什麼好玩的東西,臺灣有許多值得一訪的美麗小鄉鎮,大部分人卻不甚瞭解。」想要更深入地認識臺灣風情的國維,以火車和雙腳走遍全臺,途中雖然遇到許多令人無助的突發狀況,卻使他學會用更正面的想法去體會過程中的歡愉與不快。在環島的過程中,國維認識了許多不同背景的陌生人,同時也享受獨處的樂趣,暫別課業與生活的忙碌,好好地與自己的內心對談。

沒考上第一志願,人生就一塌糊塗了?

即將跑完三分之二的牙醫系馬拉松,國維重新反思自己是否已找到了堅持下去的理由。「我發現自己很喜歡臨床實驗、修磨牙齒,我知道自己在未來執業時並不會排斥這樣的生活。」回想當初沒有考上醫學系的經歷,國維想勸勉學弟妹們,沒有考上第一志願,並不代表人生從此一塌糊塗。許多時候,即便立下了明確的目標,現實卻不一定盡如人意,換一條跑道,仍然可能找到自己的熱情:「我當初並非擇我所愛,但我會盡力地去愛我所擇。」

我未來一定會成為牙醫師嗎?

未來是否會成為牙醫師,就如同夢想是否只能有一個,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國維笑說自己從小到大想當過軟體工程師、外交官、醫生,即便現在念了牙醫系,仍對成為室內設計師有所憧憬。「我們在人生的過程中,會不斷因為價值觀、環境的影響而改變自己的夢想,但誰說這是一件壞事?」國維認為自己可能會做幾年的牙醫師,但不排除在找到其他熱衷的領域時轉職。他勉勵仍在迷茫的學弟妹們無須過度緊張,不妨利用大學慢慢探索。倘若心中已有明確的夢想,也不必拘泥於頭銜而轉變志向:「如果這個專業並非你所喜歡的,卻得日夜與它為伍,會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推薦觀看】披上白袍的責任,你真的清楚嗎?先看看在醫院的實際工作樣貌分享吧!

分享此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