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感謝 HPX 社群創辦人 蔡明哲先生 以此講座鼓勵後輩:「面對多變的未來,記得要保持好奇與勇氣,這會讓你獲得更多的樂趣!」

小幫手:廖玟怡、周奕瑞、馮子聰、李孟蓉

責任編輯:張紹敏

南華大學 自然生物科技學系 陳裕絜

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

分享此講座

PART 1:關於就讀南華大學自然生物科技學系的經驗分享

講座章節開關
人小志氣高,我喜歡充滿爆發力的自己

「我來自一個不富裕的家庭,家人卻很樂觀、彼此信任,成為我很大的支柱。」陳裕絜說,她向來喜歡玩社團更勝於讀書,媽媽卻從不反對,更要求裕絜和弟弟「到外縣市讀大學」,只因覺得大學「很好玩」,期待孩子能自由放飛、盡情體驗。裕絜從小對生物懷抱興趣,連毛毛蟲、黴菌都視為珍寶,在升學時鎖定了許多生物相關科系,最終選擇進入南華大學自然生物科技學系,以助人為念的她加入環境志工隊、到海外實習、進入社區服務,也在大學期間擘畫出創業的夢想。「雖然我的身高只有 150 減 2 公分,但人小志氣高,我喜歡充滿爆發力、不斷給人驚喜的自己。」

為什麼眾人反對,我還是選了南華

「我決定要讀南華時,其實除了媽媽以外的人全都反對。」當初同時錄取多間大學,裕絜認為其他學校無法提供更豐富的獎學金,也無法使她實現出國的夢,因此堅持選擇南華的決定。南華大學位於嘉義縣大林鎮,是一所「低頭是蜥蜴,抬頭是老鷹」的森林大學,雖然位處恬靜的半山腰,對於沒有機車的裕絜而言仍無不便,校內提供多樣的學餐、設備充足的宿舍,平常也能輕易藉由校車往返嘉義、中正、民雄、大林夜市等處。

南華屬於佛光山體系的大學,由星雲大師創立、百萬信徒們共同捐獻而成。「來我們學校不必吃齋念佛,但要記得行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在學習資源上,同學可同時在中正、虎尾、雲科、嘉義自由修課,還能與志同道合的夥伴共同制定企劃,向學校申請經費執行,另有跨系、跨專業的實作課程,就讀生技系的裕絜便曾和資工系同學合作企劃,進入社區服務。此外,南華雖為私立大學,卻以國立大學標準收費,若成績達標,還能減免學費、住宿費。裕絜也曾利用獎學金兩度出國,一圓飛出去的夢想。(欲掌握最新的獎學金資訊,可上學校官網「新生入學專區」查看)

南華大學自然生物科技學系學什麼?

「研究生物、學習技術,進而開發產品應用於人事物上。」這是裕絜對自然生物科技學系的詮釋。裕絜說明,系上所學範圍不限於動物與細胞,更包含植物、微生物,且有大量的實驗課,因此著重化學與統計學。不同於他校的生物科技系,系上宗旨是「本於自然,用於健康」,因此在實驗之餘,同學還會下田、培育植物,並強調自然農業,將所學應用於健康研發,如天然物萃取產品開發等。南華大學自然生物科技學系擁有多樣的實驗室,系上也有屬於自己的自然農場、療癒花園網室、植物工廠等。裕絜說道,系上教授教學認真、各有所長,同時非常關心學生的學習狀況,也會透過邀請業師授課、安排生技產業參訪來幫助同學掌握業界脈動。

南華大學自然生物科技學系課程設計

大一多為基礎課程,如普通生物、普通化學、實驗課、生物技術課;大二則開始深入探討生物科技領域,課程如有機化學、微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分析化學、儀器分析、自然農作等等;大三的重頭戲則是專題研究,且會搭配其他相關學科;大四時,同學則有較大空間選擇感興趣的選修課、通識課,選修課主要分為「自然」與「健康」兩個領域,雖不強制分組,同學仍需完成特定學分數要求。此外,大二以上的同學也需投入生技領域實習,地點涵蓋化妝品廠、藥品廠、醫院、農場、牧場等,裕絜則選擇至泰國實習。

裕絜強調,專題研究是系上課程的精華,在一年期間,同學需完成發想、試做、訂主題、實驗、分析、發表。裕絜選擇的主題為「不同烘焙方式的咖啡品評」,運用有機化學的知識與萃取、抽氣過濾等技術,過程中雖然必經撞牆期,卻是讓她快速成長的一年。

生物科技系 vs 生命科學系 vs 生物資源系

相似的其他科系包含「生命科學系」與「生物資源系」,前者著重探討生命組成的本質,如遺傳、基因、演化等;後者則研究如何有效利用既有的生物資源。裕絜舉例解釋,以「樹木」為例,生物科技系的同學會萃取葉子或樹皮,進而開發藥品、化妝品等;生命科學系的同學則會研究樹木的基因、生長、行為與繁殖;生物資源系的同學則會思考如何運用木材來蓋房子,評估有效開發森林的方式。裕絜特別提醒,由於「化學」是做實驗、研究生物的基礎,因此生物科技學系相當注重化學相關的課程,適合對生物、化學有興趣,且喜歡做實驗、擁有耐心的同學們。

自然生物科技學系培養什麼能力?未來出路有哪些?

「大家都會說,生活處處是科學,卻說不清楚哪裡有科學。但念了自然生物科技學系後,我現在看到什麼事都很容易注意到背後的原理,更懂得舉一反三。」裕絜除了練就敏銳的觀察力,也在實驗室無止盡的結報、預報、簡報生活中,培養耐心與幽默感,更鍛鍊出穩健的台風。在未來出路上,除了繼續攻讀研究所,同學若對自然、有機、生態有興趣,亦可進入環境保育單位,或在農場、牧場、改良場、發酵場等處工作;若想投入健康醫療、產品研發,可往食品、藥品、化妝品、中藥、芳香療法等領域發展,出路相當廣闊。

印象深刻的課程

裕絜提到,「生物技術實作」是大一課程中較為特殊的一門,每堂課皆由不同教授授課,幫助她認識各個研究主題,能提早進入有興趣的實驗室中學習;而「自然農作課」是她在生技系中最喜歡的課程,也是系上的特色必修。裕絜笑說:「我來自臺中,從小在沒有農田的地方長大,卻一直很嚮往在綠油油的農地裡奔跑,但上了這門課才發現,農田根本不是拿來奔跑的地方。」藉由實際下田,她體會到與土壤、種子的親密接觸,發現種田大不易,從此不再浪費任何食物。

從前覺得自己會一直默默無名,直到加入社團

「Young Green 環境志工隊」是裕絜大學生活中的亮點,從小對環境保育有興趣,為了挑戰自我,她決定投入環境志工隊,進入社區推廣科普教育、保護河川、到泰國擔任國際志工,甚至接任環保志工隊隊長,受邀到國家教育廣播電台錄製節目。「在過去,我覺得自己會是個默默無名的人,從沒想過能當上隊長,甚至讓全臺灣的人看到我。」憶起加入志工隊的歷程,裕絜有感地說道,當你把握一次機會,就會開始比從前更加積極。她特別感謝志工隊的指導老師林俊宏教授以及其他隊員。「因為這個社團,我的行事曆幾乎每天都有顏色,因為有這群有默契又善良的夥伴支撐我走下去,賦予了我去幫助更多人的能力。」

此外,裕絜也利用獎學金去到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交流、到泰國的野豬園實習、在海育中學擔任國際志工、從事社區學校服務。常擔任計畫領導的她說:「大學生該做的不只是讀書,也不只是玩社團,服務社會是很重要的責任。」

上大學,最大的收穫是重拾夢想

「人生一定會遇到很多辛苦的事,但所有問題都是可以被解決的。」裕絜說,不管是在大一啦啦舞時接下同學的爛攤子、專題撞牆期、必修被當,都成為她探索未來、學習與朋友互相扶持的過程,她深信悲傷不會一直困擾自己,悲觀才會,每逢低潮,她會想起媽媽對自己的信心,重新調整自己再出發。裕絜兒時的夢想是成為生物老師或生態導覽解說員,這般想法不只源於對生物的熱愛,更出自一顆渴望付出的心。「在成長的路上,很容易迷失方向,最可怕的一句話是別人口中的『你也可以這樣做啊』,很容易讓自己忘了初衷。」對裕絜來說,大學最重要的意義是使她重新定位夢想,立定心志運用自身所學來創業,造福更多需要的人。

【推薦觀看】生科生醫科系比較:生科系 vs 生醫系 vs 醫科系 vs 生物系,所學出路差異與適合特質?

分享此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