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感謝藍鯨隔音門 林經理 以此講座鼓勵後輩:「人生定位以及努力一樣重要」

責任編輯:IOH 編輯部

慈濟大學 物理治療學系 張子明

探索科系,選擇未來,你應該先...

分享此講座

PART 1:關於就讀慈濟大學物理治療學系的經驗分享

講座章節開關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癢」,麻疹啟發服務精神

受母親熱心助人的性格影響,張子明小時常幫父母經營早餐店,在一次偶然機緣下,代替母親參與慈濟的社區關懷服務,並與妹妹共同演奏樂曲、和護理之家的長輩互動,而後持續了兩三年,他因此發現自己「有能力也愛服務人」。這份利他的熱忱,不僅止於音樂,國小高年級開始,子明迎戰近三年的麻疹,疼痛與搔癢讓他轉而思考∶「或許我可以透過醫療對症下藥,助人脫離折磨。」後來因成績關係,加上茹素的他盼以不開刀、非侵入性治療減輕病患痛苦,故選擇就讀慈濟大學物理治療學系。畢業後,更順利考上物理治療師執照、直升研究所,在專業領域中持續深耕,希望能成為一位專業治療技術和學術研究能力兼具的物理治療師。

與社區整合的公園學校—慈濟大學

坐落於花蓮市,慈濟大學校內有多處綠地,除了學生平日上課,假日也有許多民眾帶孩子來校園散步。慈濟有校本部與介仁校區,校本部包含醫學院、教育傳播學院;人社院、國際暨跨領域學院則在介仁校區,二校區皆設有接駁車。(113 年與慈濟科技大學合併後,將設立更多新校區及科系。)

慈濟大學圖書館是與各地慈濟醫院、慈濟學校共享,學生可線上借閱更多書籍。校內也設有書卷獎、研究生獎助學金、獎勵慈濟志業體所屬等獎學金,以及來自全台各地的「慈誠懿德爸媽」,透過獎勵與生活交流,促進學生的學習動機。海外交換部分,慈濟大學共有 75 間姊妹校,涵蓋歐、美、非、大洋洲等地,學生前往海外實習更可享機票補助。

物治就像是掌管人體的名偵探柯南

癡迷於人體構造的子明表示,「學物理治療,就像學習怎麼當偵探,差別在我們必須熟悉人體構造和運作的邏輯,才能藉此推理出問題的兇手,提供適當的治療手段。」物理治療強調站立、行走等日常功能的維持,而慈濟物治可分為骨科、神經、兒童、心肺四大領域,其中「骨科」領域主要處理特定關節動作受限及疼痛問題;「神經」領域則協助腦中風、脊髓損傷後的個案,治療中樞神經系統受損的失能狀況;「兒童」領域著重協助腦性麻痺、基因遺傳疾病的孩童,提供更完善的動作發展治療;最後是「心肺」領域,可幫助心肌梗塞、肺炎等患者,進行後續的復健指引與功能復健策略。此外,目前還有額外的物理治療專科必須學習,就是「床邊物理治療」,他分享此種專科旨在減緩各類住院病患的臥床時間,因此住院期間,物理治療師也會協助病患進行一些床邊運動。

「是不是只要會操作儀器,就能成為一個物理治療師?」子明提到物理治療 FA3M 的五大治療手段,其中「儀器治療」牽涉到電療、熱敷、機器牽引等部分,「徒手治療」則可加強儀器治療功效,「運動治療」進一步協助病患改善易受傷的動作模式,「功能訓練」會將日常動作融入復健、預防再次受傷發生,「科技輔具」則是彌補病患身體缺陷的最後一道治療手段。與職能治療不同的是,物理治療是以動作訓練,逐步加強身體功能;職能治療會優先分析基礎功能,再針對這些功能進行賦能。

慈濟物治系四年學什麼?

大一有普通生物、人體解剖學等入門課程,另有專業規範課程如物理治療行政管理學,此堂課主要會透過法規,了解物理治療業務的執行前提、治療所設立條件;到了大二,課程納入治療理論、評估工具的介紹,「一條肌肉收縮背後,其實牽扯到全身神經訊號的傳遞。」讓子明驚嘆於一沙一世界的人體構造。大三後,開始套入物治系四大專科領域:骨科、神經、心肺、兒童,提供相對應的分科課程,以及新增實證物理治療學、問題導向學習 PBL (Problem Based Learning) 等科學素養專項,相關課程還有復健醫學、小兒科學等等。大四則會進入 36 週的醫院實習,並完成至少 10 篇文獻專題討論,迎接畢業後的國考。國考後,也可依任職單位需求,繼續進修為期二年的 PGY (Post Graduate Year) 課程,深入更多門診實務訓練,或進入長照、醫院體系專科、競技體育照護等領域從業。

系所資源方面,物治系的光嬅獎學金依成績申請、每名最多可領 5,000 元。校內也設有物理治療小站,從問診、評估到治療流程,一站式服務全校師生。子明還支援過幾次校內運動防護社的場邊防護出隊,從第一線接觸不同的急性運動傷害狀況。

這堂必上

「絕對不要錯過人體解剖學。」子明認為這堂課是物理治療的重要基礎,也常與朋友相約模型室複習。人體解剖學大一上、下學期會先認識骨骼、肌肉、神經與血管,大二才會開始接觸「大體老師」。他笑說,經過紮實的基礎功訓練,「我好像有一雙透視眼,可以看透別人的身體構造。」

「肌動學」則能了解到每個動作對應的關節、肌肉,這中間也牽涉到關節類型、作用肌肉、動作分類及力學計算,看似複雜,其實有助於評估「正常」與「異常」動作的差別。最後推薦的「問題導向學習」較著重教案討論,透過個案的情境分析,可以了解失能機轉,進而產生相關的機制圖及治療策略。

慈青社、醫院實習,理解被服務需求

喜歡透過服務與他人互動的子明,除參加校內自主學習計畫,也加入慈青社,從環境保護、教育、醫療及國際志工服務,發掘不同面向的社會議題,並針對不同對象的需求,調整服務方式。此外,在大四實習部分,子明建議需審慎思考時數是否符合國考規則(可參考 1:08:43 國考實習時數認定基準),在床邊、小兒、骨科、神經科別的 36 週實習中,每天都需要練習技術實作、書寫病歷報告和閱讀期刊,最重要的是,透過實際評估病人,他才發現有很多臨床問題等著被解決,「讀完課本,不代表你就會治病了。」這也是他決定攻讀研究所的原因。

生物力學暨人體動作控制實驗室,離健康預防更近一步

受系上楊志鴻教授啟發,子明認為「物理治療可以走在失能之前」,因此決定加入「生物力學暨人體動作控制實驗室」,探討人體下肢、運動醫學及復健醫學工程等議題。研究主要是透過科學的實驗操作與數據結果,以證明物理治療的介入確實可以「預防失能」。期間,他也曾協助花蓮慈濟醫院脊椎損傷重建中心的研究,這給予他未來面對不同病患時的治療想像,也實踐了更貼近個人的預防醫療服務。

了解對方需求,是創造自己價值的過程

從嘉義遠赴花蓮讀書,這趟離鄉學習旅程讓子明有感而發∶「現在的努力,是未來的能力。」不論是經常滿堂課的校園生活,忙碌的實驗收案,還是參加社團進行服務,都讓他不斷挖掘自己的學習目標。「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很遠。」他表示,事先熟悉對方的需求、跨專業整合資源,才能為更多人提供智慧服務。在第一線將所學回饋於他人的過程中,他也讓這份利他熱忱,不只成為行動,更持續蔓延至每個角落。

分享此講座